“十四五”初期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96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四五”初期国内旅游产业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分析当前旅游消费特点,提出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策略,即加强文旅融合、重视青年群体旅游消费、加强网络口碑营销、持续推广云旅游。
  关键词:“十四五”初期;文旅融合;消费特点;云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21年,正值“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促进旅游业稳定复苏、持续发展,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旅游业要采取措施摆脱困境,畅通国内循环,一方面要考虑游客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国内旅游市场重新洗牌的影响,从而倒逼旅游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一、“十四五”初期国内旅游消费的特点


  2021年旅游业要想复苏、发展,必须认识到游客的真实消费需求,關注游客的决策需求点[1]。笔者认为,当前国内旅游消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潜在游客的收入决定其消费水平
  旅游消费是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消费。潜在游客的收入水平是决定其旅游消费水平的基本因素,游客的收入少,旅游消费潜能就低,出游范围以周边游、短途游为主;游客的收入高,消费潜能就高,就会成为高端旅游市场的潜在客户。
  (二)出游动机发生变化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常工作节奏的加快,亲近自然、康体养生以及户外运动日益受到游客重视和青睐。这类旅游目的地一般处于开放的环境,以自然景观为主,能够使游客休闲放松、愉悦身心。从长远来看,游客的消费观念会更加务实、理性,更注重旅游的性价比,品质游将会成为主流。
  (三)出游方式发生变化
  游客更加成熟,旅游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越来越多的游客更愿意自主选择旅游线路,亲朋好友间组团出游或者单独出游,其逐渐成为时尚。近距离主要以自助游为主,中远距离自驾游则成为首选。旅行社团队规模更小,以接待亲朋好友的私家团为主,根据游客需求提供定制旅游线路。

二、“十四五”初期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面对当前国内旅游消费现状,旅游产业的发展既要谋当下,也要谋长远。一方面要主动采取措施,开发适合近期游客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要积极行动,为“十四五”旅游产业发展储备力量。
  (一)加强文旅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重视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提升旅游产品品质的重要策略。
  1.加大政府主导力度,优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环境
  旅游目的地要积极促进中央文旅融合政策落实,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和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推进融合向纵深发展。相关部门在制定文旅融合政策时,要加大倾斜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此外,政府要加大引进外资和民营文旅企业资本,推动文旅产业跨地区、跨行业重组,打造文旅融合产业联盟。
  2.加强文化资源挖掘,完善文旅资源数据库
  首先,组建专家团队,梳理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影视动漫、演艺娱乐、时尚设计、文学作品、创意游戏等资源,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度挖掘;其次,归类整理,编制完备的文化资源档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数字化的音视频手段,构建完整的文化资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编修文旅产业规划,提出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新模式。
  3.提升文旅产品的互动性,增强游客体验感
  首先,引入创意思维,赋予原有旅游产品一定的文化内涵,增强游客参与性;其次,运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网络、激光显示等高新技术,将传统的静态展示转变为丰富细致的动态体验,全方位提升游客的感知度;再次,通过对文旅资源的重组配置,借助演出演艺等方式,提升展示的场景化、生活化,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将文化内涵活化于旅游过程,提升文旅产品的互动性[2]。最后,要充分利用智慧旅游平台,为游客提供文旅产品线上体验服务。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
  首先,加强高校文旅融合相关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有针对性地开设包括文旅市场营销、文旅融合规划、文旅产业管理、文创产品设计等专业课程;其次,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最后,持续提升优秀人才待遇,提高人才从事文旅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
  5.注重对旅游资源本身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首先,挖掘文化内涵并不是牵强附会的编造故事和人物,必须从地域特征、民族特性出发,针对性地挖掘特色鲜明、原生态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次,有些旅游资源拥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能够吸引不同文化需求的游客,必须重视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最后,结合文化内涵的挖掘,因地制宜创新旅游产品,利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不断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满足各类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增强景区吸引力[1]。
  (二)重视青年旅游消费群体
  青年是消费潜力最大的群体,他们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个性独立,消费观念超前,目前占据我国旅游市场半壁江山。当代青年群体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出游前他们通过网络获取及时、准确的信息;旅游后,他们借助网络平台评价旅游产品和服务。这些评价可信度较高,能够提升潜在游客旅游消费决策的效率。
  得青年者得未来。要重视青年群体旅游消费,提升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情感依赖,是培育未来客源市场的重要措施。
  1.开发适合青年群体的专项旅游产品,顺应时代潮流
  青年群体走在时尚前沿,热衷体验新型科技产品、爱玩游戏、喜欢追星,不同年龄段追逐的潮流、热点不同。旅游企业要融入娱乐、科技,不断优化、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和内容,创新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年群体的专项旅游产品,满足他们追求时尚、潮流的需求。   2.提供定制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青年群体喜欢彰显个性,追求与众不同。旅游企业要针对青年人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一方面,通过挖掘分析青年游客出游信息,掌握他们的旅游偏好和消费趋势,针对性地开发他们所需要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另一方面,根据他们不同的消费能力、出游目的,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服务产品。
  3.深入分析青年群体喜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
  青年群体好奇心较强,热衷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旅游企业应当深入分析青年群体的喜好,针对性地开发参与性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让他们通过亲身参与有所收获。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
  青年群体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出游受住宿、交通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大力改善住宿条件与交通条件,建设一批价格合理、干净卫生的民宿客栈、青年旅社;建设和完善通向旅游目的地的道路和自驾车营地。此外,还要重视无线宽带布局,扩大网络覆盖范围。
  5.拓宽宣传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推广
  旅游推广部门应该拓宽宣传渠道,通过青年群体熟悉的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推广。不断完善相关网络平台的旅游信息,发布优质出游小视频;加强旅游微信公众号推广,提供实时、动态的旅游信息;收到游客的网络反馈信息,要积极回复;负面反馈信息,要及时联系游客,主动沟通改进。
  (三)加强网络口碑营销
  口碑营销是企业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引导客户对其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交流,鼓励客户向其他人群传播其正面信息,吸引更多潜在客户[3]。
  旅游活动是异地消费,游览结束后,不少游客都会自发的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发布出游评价信息。如果游玩愉快,发布的主要是正面信息;但如果游玩过程中遇到不愉快的事,就会发布负面信息。网络平台中海量的口碑信息都是游客的亲身体验,可信度相对较高,是多数潜在游客出游决策的重要依据。旅游企业要采取措施,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鼓励游客在网络平台发布正面信息,形成良好口碑,这就是网络口碑营销。
  1.旅游产品和服务是口碑营销的基础
  旅游产品和服务本身质量的优劣,是实施网络口碑营销的基础。旅游企业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才能树立良好的口碑。
  2.增加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供给
  旅游企业要深入分析不同游客的需求,为各类游客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增强吸引力;还可以根据游客的年龄、收入、消费习惯等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旅游线路,提升游客满意度,提高重游率。鼓励游客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感受,促进正面口碑传播。
  3.制造热点,增加访问量
  旅游企业要积极与网络平台合作,根据自身优势,策划网络事件,发布适合网络口碑传播的新颖话题,提升访问量,形成网络热点,引起潜在游客的关注和兴趣,从而提升他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增强参与口碑传播的意愿,形成正面口碑宣传。
  4.培养网络意见领袖
  旅游企业要实时关注网络社区动态,发掘和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一般粉丝众多,有一技之长,能够为其他人提供专业知识。他们发表的观点有说服力,能够被更多人接受、转载,并迅速传播。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与网络意见领袖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他们认同景区旅游形象,广泛传播景区正面口碑信息,吸引更多的潜在游客。
  5.实施网络口碑监控
  一方面,要控制负面口碑信息,发现负面口碑传播,要及时回应,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舆论风向恶化;另一方面,要分析产生负面口碑信息的原因,及时调整、改进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还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口碑数据收集,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定期提供监测报告。
  (四)持续推广云旅游
  云旅游是指游客依托互联网通过视频、直播、VR等方式完成对旅游目的地的全景式体验,从而做出较为正确的旅游决策[4]。云旅游不需支付费用,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游客可以自己掌握旅游节奏。持续推广云旅游,为广大游客提供跨越时空的旅游体验,可以为“十四五”旅游业发展储备大量潜在游客。
  1.依托云旅游培育市场,促进线上游客向线下转化
  利用云旅游,可以使游客突破地理和时间限制,实现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享受旅游乐趣,起到吸引潜在游客,培育旅游市场的目的;利用云旅游,进一步将线上游客引入线下,通过线下旅游体验,使游客愉悦心情,拓展视野。
  2.云旅游的真实体验感便于吸引游客
  随着技术进步,云旅游的媒体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全景视频营造出真实的存在感,让游客随时随地游览景区,降低旅游决策成本。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让游客随时随地获得个性化、基于场景的信息和服务,有真实的体验感[5]。
  3.基于云旅游的大数据分析,准确掌握游客需求
  云旅游为旅游企业提供成本低廉、优质的营销渠道,拉近企业与游客之间的距离。针对云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游客数据,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游客需求,深入挖掘线上旅游消费潜力[2]。
  4.云旅游可促进就业,提高景区知名度
  云旅游可以打破企业接待能力的界限,让更多游客了解景区;通过各类技术,实现文化元素融入云旅游,讓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知识。同时,旅游行业闲散员工利用云旅游直播,可以实现重新就业。
  5.以云旅游为契机,推动智慧旅游发展
  要利用智慧旅游平台,强化大数据分析;依托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旅游App等网络平台,探索景区直播;游客游览时,利用VR、AR技术,可以实现人脸识别入园、无接触配送、机器人检票、智能清洁等功能。以上这些多功能的智慧旅游平台,在服务游客的同时,还能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高峰.西北5省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开发研究,2018(5):43-50.
  [2] 王思佳.新冠疫情下“云旅游”的冷思考及热机遇[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50-53.
  [3] 邹志阳,黄美娟.智慧旅游视域下南昌旅游景区口碑营销策略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3):16-17.
  [4] 王思佳.新冠疫情下“云旅游”的冷思考及热机遇[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50-53.
  [5] 李宁.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着力点[J].人文天下,2020(7):84-88.
其他文献
在大数据时代,智慧旅游成为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作为智慧旅游的终端服务,景区数字化服务质量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尚未深入.本文把洛阳明堂天堂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样本数据,并利用SPSS21.0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明堂天堂景区数字化服务对游客满意度影响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数字化服务质量、改进景区解说系统等政策的建议.
烟台市作为中国最大的优质葡萄酒酿造产区之一,也是葡萄酒旅游产业的发源地之一,提升烟台市葡萄酒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能够增强区域发展的新动能.目前,烟台市葡萄酒庄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本文以烟台市某葡萄酒庄为例,对其相关情况展开调查研究,以期为提升烟台市葡萄酒庄旅游产业竞争力、推动烟台市旅游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换贡献力量.
摘 要:本文以AISAS模型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对江苏某高校330名同学的调查数据,从“引起注意”“产生兴趣”“信息搜索”“购买行动”“与人分享”5个环节来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策略。  关键词:AISAS模型;高校学生;旅游需求;短假期  中图分类号:F592;F274 文献标识码:A引言  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在学年内除了寒暑假外,还有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劳动节、清明
摘 要:美食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意义重大。从游客视角出发,以南京夫子庙美食街作为研究案例地,采用质性分析与量化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游客感知的美食形象进行了尝试性探讨。研究发现:①游客感知的南京夫子庙美食形象分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大方面;②美食认知形象由美食吸引力、美食品质、美食文化3个维度构成;③在美食形象中,美食文化得分最高,美食吸引力、美食情感次之,美食品质得分最低。此外,文
摘 要: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将旅游和教育相结合的新型综合实践活动,对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现阶段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状况,发现研学旅行相关的人才较为欠缺,因此需要对研学旅行所需要的人才进行分析,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师资体系、校企合作4个方面着手,探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F590-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
摘 要:以旅游业为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地方意义”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了“地方意义”的重点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现有文献较多关注其中的一方面,而未对这几个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出详细解释。因此本文从国内外影响因子较强的期刊中选择与“地方意义”这一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旨在挖掘“地方意义”这一主题词所蕴含内在脉络以及其与旅游业的关系,为旅游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做出理论参考。  关键词:地方
摘 要:当前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市场需求旺盛,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内涵、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一般等问题。通过分析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扶持、创新发展、培育龙头企业、数字转型4个方面的创新对策,实现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广西  中图分类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底蕴与资源都较丰富,本文选择从乡村文化生态着手,将其与旅游业进行融合,将充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与乡村建设。文章对推动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融合的必要性进行概括,然后提出建设民族特色的旅游小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庆典、探索与发展民族创意产业、挖掘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推动民族乡旅文化融合创新的建议,以期为促进乡旅景观融合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旅游城市化;文化生态;景观设计;
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正成为当今旅游业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泸州市在全力建设“强化文旅融合高质量推进天府旅游名县”。纳溪区白节镇大旺竹海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颇具地方特色的竹文化为纳溪区文旅融合的打造增添了新名片。本文运用游客满意度理论,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来测评纳溪区白节镇大旺竹海文化旅游的游客满意度,希望能为当地文旅融合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游客满意度;
本文对湖南省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产业融合这一全新角度,从“旅游+地质”产业融合的角度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湖南省在“旅游+地质”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对湖南省“旅游+地质”产业融合提出地质观赏旅游模式、地质研学旅游模式、地质养生旅游模式、地质鉴购旅游模式等4种发展模式,开发旅游资源本身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为游客提供鉴赏与购买平台,丰富了游客旅游活动体验.通过研究湖南省旅游产业与地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助力湖南旅游产业和地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湖南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