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小飞”11月1日返回地球,预定落点跟神舟系列一样,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10月27日,按照社领导全媒体发布此次事件新闻的筹划部署,内蒙古日报社抽调蒙文报、汉文报及《北方新报》6位记者组成全媒体综合报道小组前往采访。
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新闻事件,也是一个报道受限的新闻事件。因为飞行器落地这样的报道采访受限,不能够保证每个人都能到达现场,6个人能不能全部进到现场,是考验我们报道组各方面能力的大问题。出于这一考虑,我们把记者分成两组,一组在乌兰花等待证件,一组跟随执行本次飞行器降落部分安保任务的某单位采访,跟着他们往现场走。这样,不管哪一组先到达现场,都能够采访到第一手新闻。
我们分组时发现,尽管有6个人,人员还是不足:不是人头不够,是每个人具备的素质不够全面,特别是专业摄像人员急缺。要保证每一组都有文字、摄影和摄像是做不到的。我们专业一点的、曾经搞过摄像的记者只有一个人,而且拿的也是照相机,不是摄像机,而且没有长焦镜头,所以分两个组,其中一个组的摄像就成了问题。经过讨论,蒙文报的一位同志的照相机也有不错的摄像功能,那就只有她了。但是她从来没有用过自己照相机的摄像功能,专业摄像只好给她进行了临时的摄像培训。
因为对摄像心里没底,采访也有不确定性,即使能到现场,因为有管制,谁能够“闯”到最前面都不确定。我们临时开会设定了预案,如果都能到现场,能打出配合战,那最好;如果不能,那不管是谁进到现场,“闯”到了最前面,都要当成报社只派了你一个人,你要把能拿的东西都拿回去,包括文字、照片和视频。因为设备所限,先不考虑视频效果,当紧的是要有东西拿回来。好在每个人都有相机,都有手机,这一点就有了保障。
前期采访,我们发回大量关于安保工作的照片,发回稿件1篇,报社都通过报纸、网站、微博等进行了全媒体发布。由于视频素材有十几个G,网上传了一夜都没传回来,最后我们托大巴车司机把这些素材捎回了报社。
这次全媒体新闻实践,飞行器返回现场的采访应该说比想象的要好很多。因为定位准确,本报记者是首批赶到现场的记者,当时警戒线还没有拉起来,搜救人员也没有几个。所以本报11月2日报纸4版发的一张照片天空还是黑的,“小飞”的周边还没有人,包括搜救人员还没到跟前,那张照片应该是独家的第一现场。
遗憾的是,因为当时先进入的那辆车上只有我和蒙编的一位文字记者,虽然我们经过了临时的摄影培训,但毕竟不够专业,对摄像设备运用不好,镜头一个是晃,一个是焦点不准,现场出镜的画面根本没法用,反倒是我们在现场用手机拍的视频画面派上了用场。另外,因为现场信号屏蔽,无法传输。我们虽然拿到了第一现场,但发布还是比新华社晚了很多。
本报另一路人马赶到现场后,有了专业摄像,我们进行了现场出镜。
按照社领导叮嘱,要做出特色。我们能够想到的办法是:从内容上跟新华社稿件有所区别,着重现场描述;形式上创新,我们想到的办法之一是买了两件蒙古袍出镜,加强民族特色。
从发布时效来讲,微博、蒙汉文网站、手机报、纸媒都发布很及时,做到了全媒体发布。到11月4日下午,新浪、腾讯、人民微博共发本报“小飞”原创内容36条,包括文字报道、图片报道、视频等,其阅读量近15万人次,转发、评论、点赞1221人次。内蒙古新闻网本报相关原创内容点击量到11月5日上午已有2万多人。正北方网相关原创内容点击量到11月7日累计达52288人次,《阿木古郎草原,晨曦中迎接“小飞”归来!》单条报道正北方网点击量近2万人次。报纸则通过11月2日蒙汉文均整版推出“小飞”回收现场文图的形式进行了发布;《北方新报》由于11月2日没有报纸,在11月3日整版进行了文图发布,效果都还不错。
通过这次报道,我们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对全媒体报道重大事件新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记者的全媒体意识最重要,解放双手有助于采集更多全媒体发布的内容
本次采访我们的体会是,全媒体跟我们之前理解的有偏差,最重要的还不是设备多么专业的问题,记者的全媒体意识最重要。譬如,我们现场拿比较专业的相机拍摄的视频,因为掌握不够熟练,反倒不如手机拍摄的东西可用,而且传输也是手机最为方便快捷。在突发事件新闻要求第一现场、迅速传播的条件下,拍摄短视频,用自己顺手的设备(譬如手机),完全可以达到新闻报道和传播所需要的效果。
这次采访,要求每个记者尽量能够身兼文字、摄影、摄像多个职位,这就要求,尽量解放自己的双手出来。
很多记者喜欢用手拿着手机录音,这就影响到你照相、摄像的任务。所以,这次的经验是,我们在对录音声音的质量要求不那么高的情况下,录音设备可以尽量配备能挂在脖子上的,完全能够达到记录的功能;相机有带子也可以挂在脖子上。这样,手就可以随时腾出来拿手机、相机拍视频、照相,也不耽误现场提问采访内容的记录,可以省去手写记录采访内容的过程,一手拍摄、一手照相也可以做到。
我们给内蒙古新闻网传了3个现场用手机拍摄的视频,新闻网的同志说画面很好,但是现场的声音有一些不合适播出去,需要处理,所以,我们一路奔波到有网的地方传回的第一现场的视频,当天只播了一个“小飞”起吊的,“小飞”落地第一现场的视频几天后才播出去。这很大部分原因是我们现场记者的全媒体意识不够强,没能提供更多不用剪辑制作就能播出的视频内容。
新闻网的同志给提了几个建议我觉得很好,譬如拍摄时可以顺便配上记者现场的同期解说,这样观众能看得更加明白;要避免现场出现不符合播出规定的声音,这样可以不用后期处理就能放到网上,加快传播速度。
我们以前理解,就觉得视频是只有摄像和文字配合才能够完成的,事实上,突发事件的报道,如果现场只有一位记者,也可以独立完成文字、图片、视频报道。可以边拍摄边自己介绍这是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腾出手来发回手机报短讯,再进行现场拍照,深度文字之后再做。虽然紧张一些,也可以做到。这些体会,是我们回来后跟视频后期制作人员沟通时才体会到的。所以,通过这次報道,我们觉得对记者全媒体意识的培养和简单的摄像常识的培训很重要,我们感觉经过简单的摄像技能的培养,每一位记者都应该能够达到全媒体记者的初步要求。 必要的装备不可或缺,否则新闻的时效和深度会打折扣
本次采访最遗憾的是:采集到了第一现场的新闻,但是因为信号所限,没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
现场观察,新华社是通过卫星电话等设备,在第一时间把新闻发布了出去。
本次采访,我们虽然是本报历次飞行器落地采访人员和装备配备最强的一次,有两位比较专业的摄影记者,有专门的摄像人员,有两辆车,但是依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因为有些必需的装备还是欠缺,譬如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的车辆和相机的长镜头。
我们分了两组人员,江岸采访小分队那一组的车跟着新华社的车跑,跑不多远就跟不上,被甩掉了。司机说:“草原路咱们的车速度上不去。”
还有就是长镜头,因为这次采访是有警戒线的,警戒线一拉起来,就只能在警戒线外拍摄了,这个时候没有长焦,视频画面和照片的效果就受限。
此外,摄像记者总结,如果采访队伍中能配备一台便携式的编辑机和相应的视频编辑人员,视频发布的速度就可以更快一些。如果能够有一个收音的话筒,声音的效果也会好一些。
前后方需要无缝连接,统一取稿平台有助于提升全媒体传播效果和效率
本次全媒体实践还有一点深刻的感受就是:前后方配合对提升传播力太重要了。
譬如前方前期的一个视频,素材通过大巴车捎回报社后,后方北方网络视频的同志们11月1日凌晨还在加班进行加工。“小飞”11月1日6点多落地,前期准备迎接“小飞”的视频必须在这之前发布,否则就失去了新闻性。到1日凌晨一点多,第一个视频放到了网上,我们前方记者才松了一口气。后方同志加班加点,我们前方非常感动,也更有工作动力了。
11月1日凌晨,我给负责本报官方微博的春芳打了招呼,说可能会很早给她发东西,让她有个熬夜等待的心理准备。春芳就一直都在线,跟我们一样一夜都没好好休息。但因为着陆场没有信号,发回现场图片是从着陆场出来了。一出来,微信上就看到春芳在问有没有文字和图片,記者们特别感动。找到有信号的地方,赶紧发稿。还有就是本报出报部、内蒙古新闻网、北方网络视频的同志们,都和我们的前方记者一起加班。我们的文字稿件晚上一两点了,传给新闻网,立马就上了;发回的视频,除了没有条件剪辑的,也第一时间上了。北方网络视频的同志11月2日凌晨加班到两点多做出了视频,视频新闻做到了和报纸新闻同一时间发布。
这次采访几位记者一致的感受是:一个统一的平台很重要。我们这次组队采访由吴海龙总编辑亲自统筹,前方记者、后方出报部门、网站、网络视频、手机报、微博、微信等通力协作,打出了有力的组合战,虽然赶上周末,但是大家全体加班,没耽误新闻发布。
从长远看,如果有一个统一的平台,记者们都把文、图、视频传到这个平台,加急的标上加急,由统一的人审核,通过的就放上可用稿件平台,各个媒体都可以各取所需,根据自己的情况多次生成,这样发布新闻,速度可以进一步加快。也就是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级放大,这种状态应该更加接近全媒体新闻生成、发布的常态。
我们感觉,从长期来说,全媒体采访、写作、发布应该通过流程再造和考核体系再造来达到长远的目标。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
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新闻事件,也是一个报道受限的新闻事件。因为飞行器落地这样的报道采访受限,不能够保证每个人都能到达现场,6个人能不能全部进到现场,是考验我们报道组各方面能力的大问题。出于这一考虑,我们把记者分成两组,一组在乌兰花等待证件,一组跟随执行本次飞行器降落部分安保任务的某单位采访,跟着他们往现场走。这样,不管哪一组先到达现场,都能够采访到第一手新闻。
我们分组时发现,尽管有6个人,人员还是不足:不是人头不够,是每个人具备的素质不够全面,特别是专业摄像人员急缺。要保证每一组都有文字、摄影和摄像是做不到的。我们专业一点的、曾经搞过摄像的记者只有一个人,而且拿的也是照相机,不是摄像机,而且没有长焦镜头,所以分两个组,其中一个组的摄像就成了问题。经过讨论,蒙文报的一位同志的照相机也有不错的摄像功能,那就只有她了。但是她从来没有用过自己照相机的摄像功能,专业摄像只好给她进行了临时的摄像培训。
因为对摄像心里没底,采访也有不确定性,即使能到现场,因为有管制,谁能够“闯”到最前面都不确定。我们临时开会设定了预案,如果都能到现场,能打出配合战,那最好;如果不能,那不管是谁进到现场,“闯”到了最前面,都要当成报社只派了你一个人,你要把能拿的东西都拿回去,包括文字、照片和视频。因为设备所限,先不考虑视频效果,当紧的是要有东西拿回来。好在每个人都有相机,都有手机,这一点就有了保障。
前期采访,我们发回大量关于安保工作的照片,发回稿件1篇,报社都通过报纸、网站、微博等进行了全媒体发布。由于视频素材有十几个G,网上传了一夜都没传回来,最后我们托大巴车司机把这些素材捎回了报社。
这次全媒体新闻实践,飞行器返回现场的采访应该说比想象的要好很多。因为定位准确,本报记者是首批赶到现场的记者,当时警戒线还没有拉起来,搜救人员也没有几个。所以本报11月2日报纸4版发的一张照片天空还是黑的,“小飞”的周边还没有人,包括搜救人员还没到跟前,那张照片应该是独家的第一现场。
遗憾的是,因为当时先进入的那辆车上只有我和蒙编的一位文字记者,虽然我们经过了临时的摄影培训,但毕竟不够专业,对摄像设备运用不好,镜头一个是晃,一个是焦点不准,现场出镜的画面根本没法用,反倒是我们在现场用手机拍的视频画面派上了用场。另外,因为现场信号屏蔽,无法传输。我们虽然拿到了第一现场,但发布还是比新华社晚了很多。
本报另一路人马赶到现场后,有了专业摄像,我们进行了现场出镜。
按照社领导叮嘱,要做出特色。我们能够想到的办法是:从内容上跟新华社稿件有所区别,着重现场描述;形式上创新,我们想到的办法之一是买了两件蒙古袍出镜,加强民族特色。
从发布时效来讲,微博、蒙汉文网站、手机报、纸媒都发布很及时,做到了全媒体发布。到11月4日下午,新浪、腾讯、人民微博共发本报“小飞”原创内容36条,包括文字报道、图片报道、视频等,其阅读量近15万人次,转发、评论、点赞1221人次。内蒙古新闻网本报相关原创内容点击量到11月5日上午已有2万多人。正北方网相关原创内容点击量到11月7日累计达52288人次,《阿木古郎草原,晨曦中迎接“小飞”归来!》单条报道正北方网点击量近2万人次。报纸则通过11月2日蒙汉文均整版推出“小飞”回收现场文图的形式进行了发布;《北方新报》由于11月2日没有报纸,在11月3日整版进行了文图发布,效果都还不错。
通过这次报道,我们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对全媒体报道重大事件新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记者的全媒体意识最重要,解放双手有助于采集更多全媒体发布的内容
本次采访我们的体会是,全媒体跟我们之前理解的有偏差,最重要的还不是设备多么专业的问题,记者的全媒体意识最重要。譬如,我们现场拿比较专业的相机拍摄的视频,因为掌握不够熟练,反倒不如手机拍摄的东西可用,而且传输也是手机最为方便快捷。在突发事件新闻要求第一现场、迅速传播的条件下,拍摄短视频,用自己顺手的设备(譬如手机),完全可以达到新闻报道和传播所需要的效果。
这次采访,要求每个记者尽量能够身兼文字、摄影、摄像多个职位,这就要求,尽量解放自己的双手出来。
很多记者喜欢用手拿着手机录音,这就影响到你照相、摄像的任务。所以,这次的经验是,我们在对录音声音的质量要求不那么高的情况下,录音设备可以尽量配备能挂在脖子上的,完全能够达到记录的功能;相机有带子也可以挂在脖子上。这样,手就可以随时腾出来拿手机、相机拍视频、照相,也不耽误现场提问采访内容的记录,可以省去手写记录采访内容的过程,一手拍摄、一手照相也可以做到。
我们给内蒙古新闻网传了3个现场用手机拍摄的视频,新闻网的同志说画面很好,但是现场的声音有一些不合适播出去,需要处理,所以,我们一路奔波到有网的地方传回的第一现场的视频,当天只播了一个“小飞”起吊的,“小飞”落地第一现场的视频几天后才播出去。这很大部分原因是我们现场记者的全媒体意识不够强,没能提供更多不用剪辑制作就能播出的视频内容。
新闻网的同志给提了几个建议我觉得很好,譬如拍摄时可以顺便配上记者现场的同期解说,这样观众能看得更加明白;要避免现场出现不符合播出规定的声音,这样可以不用后期处理就能放到网上,加快传播速度。
我们以前理解,就觉得视频是只有摄像和文字配合才能够完成的,事实上,突发事件的报道,如果现场只有一位记者,也可以独立完成文字、图片、视频报道。可以边拍摄边自己介绍这是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腾出手来发回手机报短讯,再进行现场拍照,深度文字之后再做。虽然紧张一些,也可以做到。这些体会,是我们回来后跟视频后期制作人员沟通时才体会到的。所以,通过这次報道,我们觉得对记者全媒体意识的培养和简单的摄像常识的培训很重要,我们感觉经过简单的摄像技能的培养,每一位记者都应该能够达到全媒体记者的初步要求。 必要的装备不可或缺,否则新闻的时效和深度会打折扣
本次采访最遗憾的是:采集到了第一现场的新闻,但是因为信号所限,没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
现场观察,新华社是通过卫星电话等设备,在第一时间把新闻发布了出去。
本次采访,我们虽然是本报历次飞行器落地采访人员和装备配备最强的一次,有两位比较专业的摄影记者,有专门的摄像人员,有两辆车,但是依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因为有些必需的装备还是欠缺,譬如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的车辆和相机的长镜头。
我们分了两组人员,江岸采访小分队那一组的车跟着新华社的车跑,跑不多远就跟不上,被甩掉了。司机说:“草原路咱们的车速度上不去。”
还有就是长镜头,因为这次采访是有警戒线的,警戒线一拉起来,就只能在警戒线外拍摄了,这个时候没有长焦,视频画面和照片的效果就受限。
此外,摄像记者总结,如果采访队伍中能配备一台便携式的编辑机和相应的视频编辑人员,视频发布的速度就可以更快一些。如果能够有一个收音的话筒,声音的效果也会好一些。
前后方需要无缝连接,统一取稿平台有助于提升全媒体传播效果和效率
本次全媒体实践还有一点深刻的感受就是:前后方配合对提升传播力太重要了。
譬如前方前期的一个视频,素材通过大巴车捎回报社后,后方北方网络视频的同志们11月1日凌晨还在加班进行加工。“小飞”11月1日6点多落地,前期准备迎接“小飞”的视频必须在这之前发布,否则就失去了新闻性。到1日凌晨一点多,第一个视频放到了网上,我们前方记者才松了一口气。后方同志加班加点,我们前方非常感动,也更有工作动力了。
11月1日凌晨,我给负责本报官方微博的春芳打了招呼,说可能会很早给她发东西,让她有个熬夜等待的心理准备。春芳就一直都在线,跟我们一样一夜都没好好休息。但因为着陆场没有信号,发回现场图片是从着陆场出来了。一出来,微信上就看到春芳在问有没有文字和图片,記者们特别感动。找到有信号的地方,赶紧发稿。还有就是本报出报部、内蒙古新闻网、北方网络视频的同志们,都和我们的前方记者一起加班。我们的文字稿件晚上一两点了,传给新闻网,立马就上了;发回的视频,除了没有条件剪辑的,也第一时间上了。北方网络视频的同志11月2日凌晨加班到两点多做出了视频,视频新闻做到了和报纸新闻同一时间发布。
这次采访几位记者一致的感受是:一个统一的平台很重要。我们这次组队采访由吴海龙总编辑亲自统筹,前方记者、后方出报部门、网站、网络视频、手机报、微博、微信等通力协作,打出了有力的组合战,虽然赶上周末,但是大家全体加班,没耽误新闻发布。
从长远看,如果有一个统一的平台,记者们都把文、图、视频传到这个平台,加急的标上加急,由统一的人审核,通过的就放上可用稿件平台,各个媒体都可以各取所需,根据自己的情况多次生成,这样发布新闻,速度可以进一步加快。也就是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级放大,这种状态应该更加接近全媒体新闻生成、发布的常态。
我们感觉,从长期来说,全媒体采访、写作、发布应该通过流程再造和考核体系再造来达到长远的目标。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