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非常有价值的学科。而兴趣则是实现这一价值的重要源泉。很难设想一个不喜欢数学的人会在数学领域有所成就。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善于通过提问、设置问题情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學、阐述知识的意义、加强教师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修养等,激发学生激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问题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2(c)-0000-00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索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起来的,它是人们认识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巨大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最佳方案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是值得每位教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新课的引入要引人入胜
新课的引入,使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教授的内容与要求,说明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以此来吸引学生。
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时,教师指出:“前面我们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知道方程是否存在解,存在几个解,但我想能不能不解方程就知道其解的状况呢?”紧接着,让学生随意说出几个一元二次方程,教师很快给出方程解的状况的结论,学生露出吃惊状,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马上投入积极的探索之中。
2 创设问题情境,激起探求兴趣
亚里士多德做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从问题的惊讶开始。”数学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去。学生的兴趣以及创造力往往是由于到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求兴趣的必要途径之一。例如,在引入“过三点的圆”时,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残缺的月牙形,然后提出下列问题:
①有一面圆镜被打破,现欲重新配置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
②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随着学生情趣的不断提高,接着问:
③要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必须知道什么?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求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探求的兴趣一下就起来了。
3适当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今,教育技术现代化已成为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引人注目的焦点,现代技术的发展无疑将影响教育的现状。学校的教学条件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计算机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把传统的教育模式融入计算机,营造学生自主、探索,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获取感性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合教学内容,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教学任务的轻重,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有着重大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难度,适当控制学生情绪。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内容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比如,出一些与当堂内容结合较紧密的题目,以竞赛形式让学生回答,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内容时,则应尽量创造出轻松的自由的课堂环境,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条件允许的话,要给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并适时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兴趣。
5 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吸引力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学科,要学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此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为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马克思语)”伟大的数学家华罗也说过:“宇宙之大,核子之微,火箭之速,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把数学与现代生产、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用数学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渴望,激发求知欲望,增强探索知识奥秘的浓厚兴趣。同时,在传授知识之余,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发展史,比如:“勾股定理”的发现与问世的故事,一些著名科学家对科学的热爱和献身精神等,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告诉学生,现代社会日趋复杂,现代科技、现代生产工艺日趋综合,这就要求劳动者具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全面的才能。因此,数学大有用武之地。
6 加强实践探索,激发参与意识,增强兴趣
我们都知道:数学若只是教师简单的教学和学生简单的学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厌烦主要原于此。因此,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是十分必要的。在学习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池塘的宽度,利用直角三角形测量大树的高度,坡度问题等等,都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尝试,做到手、眼,脑并用,即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潜能就会被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要有意识的多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入或讲解一些知识,学生容易尽快的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7 加强教师修养,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教学中应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人翁地位,这样师生之间就会互相乐于接受,产生心理相容、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信任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迁移,有心人教师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对他的课产生兴趣,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心理学认为“兴趣产生于需要”,“需要是激励人们积极行为的原因,是个积极性的源泉。”这说明,兴趣又是产生勤奋学习、坚强毅力、深思探索的重要心理基础。巴甫洛夫的研究也充分证明兴趣能增进并引起大脑皮质的积极态度,心情愉快的去学习,大脑皮纸就会产生兴奋优势中心,学习效果会很好。这也说明,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重要的成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情绪就会高涨。正如有的人来说“如果对成功的追求是引力,奋斗是动力,那么,竞争就是活力,自信就是内力。”显然,兴趣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之一。
总之,教师应综合运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努力探索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途径以次为出发点,引导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21世纪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学习兴趣、问题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2(c)-0000-00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索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起来的,它是人们认识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巨大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最佳方案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是值得每位教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新课的引入要引人入胜
新课的引入,使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教授的内容与要求,说明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以此来吸引学生。
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时,教师指出:“前面我们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知道方程是否存在解,存在几个解,但我想能不能不解方程就知道其解的状况呢?”紧接着,让学生随意说出几个一元二次方程,教师很快给出方程解的状况的结论,学生露出吃惊状,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马上投入积极的探索之中。
2 创设问题情境,激起探求兴趣
亚里士多德做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从问题的惊讶开始。”数学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去。学生的兴趣以及创造力往往是由于到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求兴趣的必要途径之一。例如,在引入“过三点的圆”时,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残缺的月牙形,然后提出下列问题:
①有一面圆镜被打破,现欲重新配置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
②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随着学生情趣的不断提高,接着问:
③要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必须知道什么?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求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探求的兴趣一下就起来了。
3适当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今,教育技术现代化已成为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引人注目的焦点,现代技术的发展无疑将影响教育的现状。学校的教学条件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计算机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把传统的教育模式融入计算机,营造学生自主、探索,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获取感性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合教学内容,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教学任务的轻重,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有着重大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难度,适当控制学生情绪。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内容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比如,出一些与当堂内容结合较紧密的题目,以竞赛形式让学生回答,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内容时,则应尽量创造出轻松的自由的课堂环境,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条件允许的话,要给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并适时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兴趣。
5 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吸引力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学科,要学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此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为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马克思语)”伟大的数学家华罗也说过:“宇宙之大,核子之微,火箭之速,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把数学与现代生产、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用数学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渴望,激发求知欲望,增强探索知识奥秘的浓厚兴趣。同时,在传授知识之余,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发展史,比如:“勾股定理”的发现与问世的故事,一些著名科学家对科学的热爱和献身精神等,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告诉学生,现代社会日趋复杂,现代科技、现代生产工艺日趋综合,这就要求劳动者具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全面的才能。因此,数学大有用武之地。
6 加强实践探索,激发参与意识,增强兴趣
我们都知道:数学若只是教师简单的教学和学生简单的学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厌烦主要原于此。因此,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是十分必要的。在学习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池塘的宽度,利用直角三角形测量大树的高度,坡度问题等等,都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尝试,做到手、眼,脑并用,即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潜能就会被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要有意识的多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入或讲解一些知识,学生容易尽快的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7 加强教师修养,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教学中应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人翁地位,这样师生之间就会互相乐于接受,产生心理相容、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信任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迁移,有心人教师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对他的课产生兴趣,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心理学认为“兴趣产生于需要”,“需要是激励人们积极行为的原因,是个积极性的源泉。”这说明,兴趣又是产生勤奋学习、坚强毅力、深思探索的重要心理基础。巴甫洛夫的研究也充分证明兴趣能增进并引起大脑皮质的积极态度,心情愉快的去学习,大脑皮纸就会产生兴奋优势中心,学习效果会很好。这也说明,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重要的成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情绪就会高涨。正如有的人来说“如果对成功的追求是引力,奋斗是动力,那么,竞争就是活力,自信就是内力。”显然,兴趣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之一。
总之,教师应综合运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努力探索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途径以次为出发点,引导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21世纪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