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又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拥有自己民族的語言,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与普通汉族学生相比有所不同。其特点在于普通话并不是少数民族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常使用的语言,在课程设计中应当注意到这一点,不应与面向普通汉族学生的课程完全一致。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学;课程设计方法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大前提下,我国的英语教学便体现出了其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英语教学需要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能以一套面向普通汉族学生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来以不变应万变的。我在本文中举例介绍了一种面向少数民族的课程设计的基础方法,以作参考。
1. 选择课文的动机
1.1. 对应目标受众的水平:
为了减少理解课文的难度,我选择的文本,与课本中的其他课文类似,更接近少数民族学生的水平。
1.2. 丰富的文化知识:
本文是一个旅游景点的简介,不仅可以让中国学生了解到有关这门语言的知识,还可以了解到那些经常吸引中国学生注意并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去学习语言的文化知识。
2. 目标受众及其英语水平
因为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习,而对于少数民族进入大学学习我国有不少优惠政策。又因为该课程的目标受众是刚进入大学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此课文的难度适中,易于学生理解学习。
我选择了大学英语四级作为学生水平的判断标准。由于使用关系代词,因此本文中句子的结构对于水平低于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来说相对困难。
3. 目标
3.1. 语音目标:
我选择了辅音[?]的发音作为语音目标。[?]的发音对中国学生来说,尤其是那些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学生对于如何区别[?]、[l]和[n]十分苦恼。在这篇课文里面,含有该辅音的单词有“Sologne”、“onions”、“magnificent”等,虽然某些单词仅在特定环境中发[?],但是学习该辅音以及区分开[?]、[l]和[n]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这篇课文为中国学生实践练习这些辅音的发音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3.2. 词汇目标:
其含义表达积极态度的词被确定为词汇目标。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表达他们自己的态度是必要的。作为一篇介绍旅游景点的课文,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词汇来形容索洛涅小镇的美好优点,诸如“magnificent”,“good”,“unforgettable”,“excellent”,“splendid”,等等。这些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词语。
3.3. 语法目标:
我选择比较关系代词“that,which,where”之间的区别作为语法目标。有关关系代词的知识在英语语法中是很重要的一环,由于自己的母语中缺乏有关关系代词的语法,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个语法不太容易理解和记忆。首先,关系代词“that,which,where”的功能很难区分。但在本文中,有几个句子就包含关系代词,对中国学生来说,它提供了练习这个语法知识点的好机会。
为了清楚地显示教学目标,下面附上完整的文本,其中语音目标用黄色表示,词汇目标用蓝色表示,语法目标用红色表示:
4. 活动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选择了以下活动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1. 大声朗读课文: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教师发现学生的发音错误并给予纠正。
4.2. 根据本文的作者所述,索洛涅好不好?为什么它好或是不好?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在学习表达作者的积极态度的词汇后,以所学词汇回答这个问题,才能达到词汇目标。
5. 结语
在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授课时,教师应该认识到需要使用不同于面向汉族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这也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属于三语习得范畴,与普通汉族学生相比具有语言基础差及缺失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缺陷。同时由于部分学生产生了学习策略运用的缺失以及学习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我鼓励教师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来对待英语教学,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的策略鼓励学生转而利用他们已有的技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现他们有能力去学习新事物,并且获得新的信息。
在选择课文以及练习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信念、价值观、兴趣、目标、期望和情绪状态等,这影响学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内在动机。同时学习过程受到学生内在动机的影响,学生的内在动机又通过参与过程、好奇心和对学习内容的热情表现出来。如果能在前期选择课文以及课程设计时就考虑到这些情况并能够做好的话,那么这门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几乎就完成了一半。
参考文献:
[1] Ioana Boghian. The Didactics of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centered strategies. Journal of Innovation in Psychology, Education and Didactics, 2012.
[2] 蒋霞.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外语课程需求分析模型构建. 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六卷),2017.
[3] 夏纪梅.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
[4] 徐姜琴,江桂英. 源于认知需求的课程模式构想. 心智与计算,2015.
[5] 蔡基刚. 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兼考香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学;课程设计方法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大前提下,我国的英语教学便体现出了其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英语教学需要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能以一套面向普通汉族学生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来以不变应万变的。我在本文中举例介绍了一种面向少数民族的课程设计的基础方法,以作参考。
1. 选择课文的动机
1.1. 对应目标受众的水平:
为了减少理解课文的难度,我选择的文本,与课本中的其他课文类似,更接近少数民族学生的水平。
1.2. 丰富的文化知识:
本文是一个旅游景点的简介,不仅可以让中国学生了解到有关这门语言的知识,还可以了解到那些经常吸引中国学生注意并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去学习语言的文化知识。
2. 目标受众及其英语水平
因为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习,而对于少数民族进入大学学习我国有不少优惠政策。又因为该课程的目标受众是刚进入大学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此课文的难度适中,易于学生理解学习。
我选择了大学英语四级作为学生水平的判断标准。由于使用关系代词,因此本文中句子的结构对于水平低于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来说相对困难。
3. 目标
3.1. 语音目标:
我选择了辅音[?]的发音作为语音目标。[?]的发音对中国学生来说,尤其是那些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学生对于如何区别[?]、[l]和[n]十分苦恼。在这篇课文里面,含有该辅音的单词有“Sologne”、“onions”、“magnificent”等,虽然某些单词仅在特定环境中发[?],但是学习该辅音以及区分开[?]、[l]和[n]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这篇课文为中国学生实践练习这些辅音的发音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3.2. 词汇目标:
其含义表达积极态度的词被确定为词汇目标。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表达他们自己的态度是必要的。作为一篇介绍旅游景点的课文,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词汇来形容索洛涅小镇的美好优点,诸如“magnificent”,“good”,“unforgettable”,“excellent”,“splendid”,等等。这些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词语。
3.3. 语法目标:
我选择比较关系代词“that,which,where”之间的区别作为语法目标。有关关系代词的知识在英语语法中是很重要的一环,由于自己的母语中缺乏有关关系代词的语法,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个语法不太容易理解和记忆。首先,关系代词“that,which,where”的功能很难区分。但在本文中,有几个句子就包含关系代词,对中国学生来说,它提供了练习这个语法知识点的好机会。
为了清楚地显示教学目标,下面附上完整的文本,其中语音目标用黄色表示,词汇目标用蓝色表示,语法目标用红色表示:
4. 活动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选择了以下活动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1. 大声朗读课文: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教师发现学生的发音错误并给予纠正。
4.2. 根据本文的作者所述,索洛涅好不好?为什么它好或是不好?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在学习表达作者的积极态度的词汇后,以所学词汇回答这个问题,才能达到词汇目标。
5. 结语
在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授课时,教师应该认识到需要使用不同于面向汉族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这也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属于三语习得范畴,与普通汉族学生相比具有语言基础差及缺失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缺陷。同时由于部分学生产生了学习策略运用的缺失以及学习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我鼓励教师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来对待英语教学,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的策略鼓励学生转而利用他们已有的技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现他们有能力去学习新事物,并且获得新的信息。
在选择课文以及练习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信念、价值观、兴趣、目标、期望和情绪状态等,这影响学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内在动机。同时学习过程受到学生内在动机的影响,学生的内在动机又通过参与过程、好奇心和对学习内容的热情表现出来。如果能在前期选择课文以及课程设计时就考虑到这些情况并能够做好的话,那么这门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几乎就完成了一半。
参考文献:
[1] Ioana Boghian. The Didactics of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centered strategies. Journal of Innovation in Psychology, Education and Didactics, 2012.
[2] 蒋霞.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外语课程需求分析模型构建. 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六卷),2017.
[3] 夏纪梅.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
[4] 徐姜琴,江桂英. 源于认知需求的课程模式构想. 心智与计算,2015.
[5] 蔡基刚. 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兼考香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