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777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祸等损伤致足踝周围组织损伤临床上常见,此处皮下组织少,损伤后易致骨关节及肌腱外露,并发骨关节感染及坏死.用皮瓣修复创面可以加快骨关节及肌腱裸露创面的修复,减少感染、组织坏死等并发症[1].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在小腿内侧,切取便利,成活率高.我们于1998年2月-2003年6月用该皮瓣修复足踝周围皮肤缺损1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前颞叶50例颞叶癫癎的病例.结果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症状发作完全消失25例,基本消失13例,发作次数减少50%或变型小发作9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5%.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前颞叶治疗颞叶癫癎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静脉皮瓣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对于手部小面积的皮肤缺损的修复有较好的效果,但存在一定的血管吻合困难.现介绍一种静脉皮瓣的设计方法,可使手术操作更简单和便利。
期刊
期刊
目的 报道一种V-Y推进轴型皮瓣修复足跟后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将足外侧皮瓣设计成梭形或三角形,带蒂向后、内侧推进覆盖创面,供区直缝合.结果临床应用7例,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区伤口Ⅰ期愈合.结论V-Y推进足外侧皮瓣既保留了传统足外侧皮瓣的优点,又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术后供区并发症,是足跟后侧区创面修复的一种较为理想手段。
目的 探讨两种显微手术方式对处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拟定手术适应证,对临床收治的45例5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单纯抗青光眼手术(trabeculectomy,Trab),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phacotrabeculectomy+IOL,PhacoTrab+IOL).比较不同适应证下两种手术方式初步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两组眼压均明
期刊
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组织缺损是修复与重建的难题.合并肌腱、骨骼外露者,传统方法处理效果不理想,用轴形皮瓣移位或游离皮瓣移植大多要破坏一条主要血管,应用受到限制.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则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自1999年8月至2003年6月,我们共实施15例,效果较满意。
期刊
例1男,23岁,左手环、小指挤压伤入院,检查发现左环指中、末节及小指末节挤压毁损伤,伴有同手拇指多拇指畸形(Ⅳ型),尺侧拇指外形基本同健侧,桡侧拇指仅有末节且较小.设计切取第二足趾再造环指的中末节,同时考虑可充分利用桡侧多拇指再造小指末节(与小指末节外形大小相仿).手术常规切取第二足趾,以指-趾动脉、神经端-端吻合的方式移植再造环指。
期刊
随着影像学和脊柱外科技术的提高.骶管内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相应提高,我院自1998年5月-2001年1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骶管内囊肿16例,取得良好的疗效。
期刊
金属、玻璃及木刺等异物因非医源原因进入肢体引起的疾病称为异物伤.由于进入肢体的机制不同、物质不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尽一致,应灵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自2000年6月~2003年8月,我们治疗异物伤76例,男28例,女48例;年龄5岁至76岁,平均26.3岁.取出92个异物,其中21例21个异物在手术显微镜下取出,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