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晨曦的阳光照亮将台堡镇时,这里著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前已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人们缅怀英烈,用铮铮誓言表达着传承和弘扬好伟大长征精神的决心。
在兴隆镇的卫生院里,明亮、温馨的病房里有专业的医生、护士穿行其间。附近的村民可以不紧不慢地在医院里看病、检查。
马建乡马建村的一排排青瓦白墙的民宅,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房屋内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自来水、淋浴器、冲水卫生间……这里已没有了昔日的模样。
涵江村的幼儿园里传出孩子们的欢笑声,在老师的带领下,室内的益智游戏,户外的大型玩具上都有孩子们的身影。村部村民综合服务点里的电商服务红红火火,发件、取件的村民频频往来。
龙王坝村是远离城市喧闹的原生态村寨,这里空气质量好、负离子含量高、饮用水源洁净,拥有滑雪场、窑洞宾馆、民宿一条街、龙王寺庙群、草莓采摘观光园等多种生态、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中国第四批宜居美丽乡村。
震湖乡陈岔村的农耕民俗博物馆规模不断扩大,里面众多物件唤起观者的乡愁,传承着厚重的农耕文化。
……
九月的西吉县,宽阔的高速路平展地在植被繁茂的山中蜿蜒,多彩的梯田形成梦幻般的图案,葫芦河时急时缓地流淌着,清清的河面上不时有水鸟掠过。色彩明快的建筑或错落或整齐地镶嵌在绿树田间,农民们已开始收割庄家,脸上的喜悦写着丰收二字。这是西吉一年中景色最美的季节。
伴随着脱贫攻坚战收官号角的吹响,西吉城乡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西吉正朝着这个方向稳步前行。
从偏城乡至硝河乡,一条5米宽的混凝土路,顺着山脚蜿蜒向前,沿路房屋鳞次栉比,已收割的小麦被整齐地码在田里,一人高的玉米秆泛着深绿,宽厚的叶子层叠交错。
“出行双脚不沾泥,出村乘坐公交车。”硝河乡新庄村村民袁启存家住路边,享受着出行条件改善后带来的好处。“原来赶一趟集需要一天时间,现在2个小时就可以赶一趟集,随时能拉运粮食、贩卖牛羊。”
“乘车从银川出发,沿福银高速、固西高速来到西吉县,出了高速进入西吉至兴隆的一级公路,前行十几分钟后,便可抵达新庄村。”新庄村第一书记王元明驻村扶贫4年来,亲身经历了新庄村的出行变化,“从银川到新庄村,车程从七八个小时缩减至4个多小时,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新庄村位于国道566线的两山之间,距西吉县城10公里。全村有耕地1.2万余亩,大多以山地为主。袁启存说:“原来进出村子只有一条崎岖小道,组与组之间是泥土路,遇到雨雪天,村里农产品运不出去,外面的好产品运不进来,饲草料运输困难。”
2019年7月,新庄村修建村道硬化路22.19公里,把村组之间串联起来,还通了公交车。“每天公交车运行4趟,娃娃进城上学方便多了。”村民马香娃的孩子在西吉县城上中学,原来住校一周只能回一次家,“自从通了公交车,当天放学,孩子就能回家。”
道路畅通、商贸流通加速,2020年西吉县多方筹措资金7.51亿元,重点续建4条道路、新建1条道路以及新(改)建及维修70条农村公路,敲下交通扶贫“快进键”。
昔日的泥洼地,今天的永清湖,公园里古色古香的瓦屋楼阁,星罗棋布地点缀在浓密的植被当中,清幽平静的永清湖位于其中,這里已经是西吉县居民休闲的不二去处。造型独特、功能项目齐全的体育馆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健身条件,提升了城市的现代气息。从县城到乡镇、从乡镇到村庄,村村通硬化路,出行双脚不沾泥,村里就能乘坐公交车,全县人民享受着出行条件改善后带来的好处。
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西吉县近年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农村的普及率明显提高,逐步迈向全面的城乡融合发展。
西吉县对标国家贫困村脱贫出列标准,全县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动力电、通宽带网络;行政村文化活动场所、综合服务网点、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扎实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150个,每个行政村都建有文化广场,全部安装健身器材。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在即。
西吉县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好,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推动体制机制衔接。对西吉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的产业扶持、服务改善、乡村治理等经验做法、推进机制,总结凝练固化为制度,推动聚焦个体化发展转变为支持多元化发展、特惠性扶贫政策转变为普惠性民生政策、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扶持措施。推动长远规划衔接。将巩固脱贫成果和解决相对贫困纳入“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完善各专项活动和行业规划,统筹乡村规划,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建成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部分图片由西吉县委宣传部提供)
在兴隆镇的卫生院里,明亮、温馨的病房里有专业的医生、护士穿行其间。附近的村民可以不紧不慢地在医院里看病、检查。
马建乡马建村的一排排青瓦白墙的民宅,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房屋内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自来水、淋浴器、冲水卫生间……这里已没有了昔日的模样。
涵江村的幼儿园里传出孩子们的欢笑声,在老师的带领下,室内的益智游戏,户外的大型玩具上都有孩子们的身影。村部村民综合服务点里的电商服务红红火火,发件、取件的村民频频往来。
龙王坝村是远离城市喧闹的原生态村寨,这里空气质量好、负离子含量高、饮用水源洁净,拥有滑雪场、窑洞宾馆、民宿一条街、龙王寺庙群、草莓采摘观光园等多种生态、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中国第四批宜居美丽乡村。
震湖乡陈岔村的农耕民俗博物馆规模不断扩大,里面众多物件唤起观者的乡愁,传承着厚重的农耕文化。
……
九月的西吉县,宽阔的高速路平展地在植被繁茂的山中蜿蜒,多彩的梯田形成梦幻般的图案,葫芦河时急时缓地流淌着,清清的河面上不时有水鸟掠过。色彩明快的建筑或错落或整齐地镶嵌在绿树田间,农民们已开始收割庄家,脸上的喜悦写着丰收二字。这是西吉一年中景色最美的季节。
伴随着脱贫攻坚战收官号角的吹响,西吉城乡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西吉正朝着这个方向稳步前行。
从偏城乡至硝河乡,一条5米宽的混凝土路,顺着山脚蜿蜒向前,沿路房屋鳞次栉比,已收割的小麦被整齐地码在田里,一人高的玉米秆泛着深绿,宽厚的叶子层叠交错。
“出行双脚不沾泥,出村乘坐公交车。”硝河乡新庄村村民袁启存家住路边,享受着出行条件改善后带来的好处。“原来赶一趟集需要一天时间,现在2个小时就可以赶一趟集,随时能拉运粮食、贩卖牛羊。”
“乘车从银川出发,沿福银高速、固西高速来到西吉县,出了高速进入西吉至兴隆的一级公路,前行十几分钟后,便可抵达新庄村。”新庄村第一书记王元明驻村扶贫4年来,亲身经历了新庄村的出行变化,“从银川到新庄村,车程从七八个小时缩减至4个多小时,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新庄村位于国道566线的两山之间,距西吉县城10公里。全村有耕地1.2万余亩,大多以山地为主。袁启存说:“原来进出村子只有一条崎岖小道,组与组之间是泥土路,遇到雨雪天,村里农产品运不出去,外面的好产品运不进来,饲草料运输困难。”
2019年7月,新庄村修建村道硬化路22.19公里,把村组之间串联起来,还通了公交车。“每天公交车运行4趟,娃娃进城上学方便多了。”村民马香娃的孩子在西吉县城上中学,原来住校一周只能回一次家,“自从通了公交车,当天放学,孩子就能回家。”
道路畅通、商贸流通加速,2020年西吉县多方筹措资金7.51亿元,重点续建4条道路、新建1条道路以及新(改)建及维修70条农村公路,敲下交通扶贫“快进键”。
昔日的泥洼地,今天的永清湖,公园里古色古香的瓦屋楼阁,星罗棋布地点缀在浓密的植被当中,清幽平静的永清湖位于其中,這里已经是西吉县居民休闲的不二去处。造型独特、功能项目齐全的体育馆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健身条件,提升了城市的现代气息。从县城到乡镇、从乡镇到村庄,村村通硬化路,出行双脚不沾泥,村里就能乘坐公交车,全县人民享受着出行条件改善后带来的好处。
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西吉县近年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农村的普及率明显提高,逐步迈向全面的城乡融合发展。
西吉县对标国家贫困村脱贫出列标准,全县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动力电、通宽带网络;行政村文化活动场所、综合服务网点、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扎实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150个,每个行政村都建有文化广场,全部安装健身器材。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在即。
西吉县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好,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推动体制机制衔接。对西吉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的产业扶持、服务改善、乡村治理等经验做法、推进机制,总结凝练固化为制度,推动聚焦个体化发展转变为支持多元化发展、特惠性扶贫政策转变为普惠性民生政策、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扶持措施。推动长远规划衔接。将巩固脱贫成果和解决相对贫困纳入“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完善各专项活动和行业规划,统筹乡村规划,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建成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部分图片由西吉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