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几与中国文人的艺术生活
香几之上不但可以摆设香炉,也可以放置花瓶、奇石、假山,以示流芳百世的荣耀。这种摆放的形式,反映了文人的山林之想与审美情趣,似乎在提醒主人保持心灵的宁静,免受俗事干扰。
艺术创作之时,香几与香炉的配套使用尤为重要。香烟袅袅,可以增添雅思。每逢文士斟酌诗词或精构画作时,最需要忘我的心境,能驱散消极忧郁情绪的香就显得尤为重要。香几是一种有特殊用途的家具形制,具有社会的、历史的维度,它的风格演进历程亦是文士礼仪生活变迁之路。再者,作为香炉的承载器物,它折射了传统中国在艺术与精神上的渐进之路。
香几形制的演化
明代和清代早期的香几,大都是圆面和弯腿的制式(图2、3、4、5)。历史上,弯腿制式出现于古代的典礼或宗教仪式上,其实物出现在3500年前商朝的青铜器上,其中有三条似龙形而尾巴略向上翻卷的腿足(图1)。
目前可知最早用于放置香炉的香几出现于唐朝,这些传世的实物现并不在中国,而保存于日本的正仓院。其所藏的台几,有的是从中国传运过去的,有的是来自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制作的。它们的腿足为弯腿的变体,造型颇富想象力,几面锼为花叶的形状,几身表面涂饰精美的颜料。
后来,椅具出现,一改席地而坐的旧习,在高型桌子边的椅子落座成为风尚。香几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形制,并在相应的场合得以应用。13世纪中叶的画作《婴戏图》,描绘的是儿童们正在一件朱漆几上放置香炉和花瓶。这件几呈四瓣花叶造型,带托泥,高束腰,牙边婉转流畅,四腿弯转坚固。在檀香山艺术学院陈列着一件圆木雕件,与上述画中的香几同时代,以浅浮雕刀法雕刻着宗教题材故事,雕件图中有一件高圆几,有着修长的三弯腿和平实的线脚,与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的两件香几(图 2、3)神韵一致。
方形家具至少1100年前就已经出现。在河南白沙地区出土的古墓画中,便出现了唐代风格的箱式结构家具。这种圆几和方几,直到明及清早期仍然很流行,上置香炉、奇石或花瓶。
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的四件香几实例
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的四件香几,是三弯腿造型演化的不同变体,由木质坚硬、纹理华美的黄花梨木制成,古雅莹润。香几均为圆面,带束腰,有婉转的牙板及小巧精致的腿足,整体颀长匀称,可谓巧夺天工。香几分三足、四足或五足,在此举三件五足和一件四足的香几为例。
五足几大多有明显的向外膨出的弧度和高束腰。这种从收到放的腿形和高束腰结构营造出渐次升举的观感。圆底座或托泥承托香几的腿足,足端踩圆球或方材。腿足顺势而至上部的高束腰,渐次束腰而至几面,最终承展一座香炉,各个结构依次向上一气呵成,造型瑰伟。
这里的五足香几看起来风格大体相同,但比例、结构、细节各有特色。图2香几的圆几面与底托直径相同,腿足、牙板的曲线柔婉。高度与直径的比例关系拿捏恰到好处,使整件香几更显亭亭玉立。
另外两件香几(图3、4)的几面是攒框镶板做法,直径略小于圆形托泥,品相清高。有底座的香几(图2)与有拦水线的香几(图3)相比较,图3略矮稍阔,用料厚实。图2的牙板与腿足曲线明晰,腿足开张略小。图4香几几面活拆,比另外两件略高,造型紧凑——束腰混面凸起,牙板膨起,腿足急剧内收,足端外翻。图4香几格调精雅,每一构件都巧妙呼应,一气呵成。从顶至足,清丽舒朗而微微内收的凹凸形制,无一处不呼应,内收渐成锥形的足端应和着整条腿足的造型和凝练的牙板。同样的制作理念,牙板起线,束腰内作漩涡纹花饰,在中国称为“海棠式”。“蜻蜓腿”流畅而下,至足底翻卷成花叶包裹圆珠,花叶似乎顺着腿足升腾向上,其意趣不断,直达腿肩,再次显现于牙板的圆润阳线上,最终以小荷般尖尖角结束。这种意趣绝非几上香炉等饰物所引发的,而是制作者的匠心独运,使观者自然而然地顺着这条连绵的线从足端沿腿而上,过插肩榫、束腰,直至几面。
图3的香几与图2在形制与风格上一致,只是体态略显雍容,有肥厚的托腮,几面起拦水线。劲爽的线脚与肥厚的托腮相得益彰。腿足圆润顺畅,足端起一外翻卷花叶包裹圆珠,踩球落于托泥之上。美中不足的是,外翻卷花叶纹饰在视觉效果上显得生硬突兀,有割裂腿部整体造型之嫌。
图4的香几几面可拆卸。顶板圆框与束腰结构复杂,牙板铲地浮雕卷草纹,婉转灵动,与飞动的足端上下呼应,腿部锼镂两两相对的凤纹角牙。足底起圆润阳线,绕凤凰而过,向上至牙板,做卷草纹结束。束腰内雕椭圆形摩羯纹,刀法爽利,布局得宜。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雕刻纹饰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这里的纹饰有着美好的寓意,凤凰是中国神话中的神鸟,是百鸟之王,只出现在和平盛世,是美丽吉祥的化身。雕刻有太阳纹饰的凤凰称为“朱雀”,代表南方、火、温暖和丰收,经常与龙一起出现,龙凤中间刻有火焰纹的如意珠图案。
这四件香几结构复杂,工艺高超,构件精严。香几腿足的数目决定了面框和底座托泥框构件的数目,五足几的面框和托泥便由五段短材榫卯驳接而成。中可以清晰看见托泥的内部结构,长长的榫舌穿入木框中间的卯眼。几面板则出榫舌进入面框的榫槽之内。但是几面板活拆的那件香几(图4)则是个例外,面板下有一条穿带,穿带末端出燕尾榫进入面框的卯眼。
图3与图5的香几均有穿带,腿足顶端出暗榫纳入面框。图3香几的腿足在显露在束腰上,其它三件则不露,腿足与牙板均以插肩榫联接。除四足香几外,另外三件都设有托腮。腿部的小角牙构件,有与腿是一木的,也有不是一木的,比如活拆顶板的那件便不是一木的。腿足出榫入于底座或托泥,龟足也出榫做穿销联接底托,就中也有另例,顶板活拆香几的龟足出双榫做销且与圆框作插肩榫式联接。
香几的陈设、功能与意趣
香几,抑或其它的中国家具,就如一座立体的雕塑,可以从任一角度欣赏。依照15世纪的木工手册《鲁班经》的说法,家具的尺寸要依房间为尺度来确定。香几可以独立置于室内中央,或厅堂一侧,或卧室一角。它的实用功能是为花瓶、奇石或香炉之承具,其所承载之物各有精神与美学指归。香几亦代表所承载之物的尊严,如香几上以小台几所载之物会倍显名贵。几上的花瓶可置花草、树枝、珊瑚、羽毛,其搭配、布置如创作一件艺术品。香几上也可摆设奇石,如意义隽永的假山;或绘有风景的盘子、瓷器和青铜器;还可置香炉,炉旁往往伴有香具、香粉盒,香气缭绕,人们相信虔诚的祷告可以随香烟上达神明。
1100年,大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写道:“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所谓不敢以轻心挑之者也。”
可见,香几、香炉与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以及古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人士大夫的艺术雅趣中必不可少,可以使他们处于“忘我”的妙境之中——香几之用是为中国艺术创造的神奇之用!
香几之上不但可以摆设香炉,也可以放置花瓶、奇石、假山,以示流芳百世的荣耀。这种摆放的形式,反映了文人的山林之想与审美情趣,似乎在提醒主人保持心灵的宁静,免受俗事干扰。
艺术创作之时,香几与香炉的配套使用尤为重要。香烟袅袅,可以增添雅思。每逢文士斟酌诗词或精构画作时,最需要忘我的心境,能驱散消极忧郁情绪的香就显得尤为重要。香几是一种有特殊用途的家具形制,具有社会的、历史的维度,它的风格演进历程亦是文士礼仪生活变迁之路。再者,作为香炉的承载器物,它折射了传统中国在艺术与精神上的渐进之路。
香几形制的演化
明代和清代早期的香几,大都是圆面和弯腿的制式(图2、3、4、5)。历史上,弯腿制式出现于古代的典礼或宗教仪式上,其实物出现在3500年前商朝的青铜器上,其中有三条似龙形而尾巴略向上翻卷的腿足(图1)。
目前可知最早用于放置香炉的香几出现于唐朝,这些传世的实物现并不在中国,而保存于日本的正仓院。其所藏的台几,有的是从中国传运过去的,有的是来自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制作的。它们的腿足为弯腿的变体,造型颇富想象力,几面锼为花叶的形状,几身表面涂饰精美的颜料。
后来,椅具出现,一改席地而坐的旧习,在高型桌子边的椅子落座成为风尚。香几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形制,并在相应的场合得以应用。13世纪中叶的画作《婴戏图》,描绘的是儿童们正在一件朱漆几上放置香炉和花瓶。这件几呈四瓣花叶造型,带托泥,高束腰,牙边婉转流畅,四腿弯转坚固。在檀香山艺术学院陈列着一件圆木雕件,与上述画中的香几同时代,以浅浮雕刀法雕刻着宗教题材故事,雕件图中有一件高圆几,有着修长的三弯腿和平实的线脚,与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的两件香几(图 2、3)神韵一致。
方形家具至少1100年前就已经出现。在河南白沙地区出土的古墓画中,便出现了唐代风格的箱式结构家具。这种圆几和方几,直到明及清早期仍然很流行,上置香炉、奇石或花瓶。
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的四件香几实例
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的四件香几,是三弯腿造型演化的不同变体,由木质坚硬、纹理华美的黄花梨木制成,古雅莹润。香几均为圆面,带束腰,有婉转的牙板及小巧精致的腿足,整体颀长匀称,可谓巧夺天工。香几分三足、四足或五足,在此举三件五足和一件四足的香几为例。
五足几大多有明显的向外膨出的弧度和高束腰。这种从收到放的腿形和高束腰结构营造出渐次升举的观感。圆底座或托泥承托香几的腿足,足端踩圆球或方材。腿足顺势而至上部的高束腰,渐次束腰而至几面,最终承展一座香炉,各个结构依次向上一气呵成,造型瑰伟。
这里的五足香几看起来风格大体相同,但比例、结构、细节各有特色。图2香几的圆几面与底托直径相同,腿足、牙板的曲线柔婉。高度与直径的比例关系拿捏恰到好处,使整件香几更显亭亭玉立。
另外两件香几(图3、4)的几面是攒框镶板做法,直径略小于圆形托泥,品相清高。有底座的香几(图2)与有拦水线的香几(图3)相比较,图3略矮稍阔,用料厚实。图2的牙板与腿足曲线明晰,腿足开张略小。图4香几几面活拆,比另外两件略高,造型紧凑——束腰混面凸起,牙板膨起,腿足急剧内收,足端外翻。图4香几格调精雅,每一构件都巧妙呼应,一气呵成。从顶至足,清丽舒朗而微微内收的凹凸形制,无一处不呼应,内收渐成锥形的足端应和着整条腿足的造型和凝练的牙板。同样的制作理念,牙板起线,束腰内作漩涡纹花饰,在中国称为“海棠式”。“蜻蜓腿”流畅而下,至足底翻卷成花叶包裹圆珠,花叶似乎顺着腿足升腾向上,其意趣不断,直达腿肩,再次显现于牙板的圆润阳线上,最终以小荷般尖尖角结束。这种意趣绝非几上香炉等饰物所引发的,而是制作者的匠心独运,使观者自然而然地顺着这条连绵的线从足端沿腿而上,过插肩榫、束腰,直至几面。
图3的香几与图2在形制与风格上一致,只是体态略显雍容,有肥厚的托腮,几面起拦水线。劲爽的线脚与肥厚的托腮相得益彰。腿足圆润顺畅,足端起一外翻卷花叶包裹圆珠,踩球落于托泥之上。美中不足的是,外翻卷花叶纹饰在视觉效果上显得生硬突兀,有割裂腿部整体造型之嫌。
图4的香几几面可拆卸。顶板圆框与束腰结构复杂,牙板铲地浮雕卷草纹,婉转灵动,与飞动的足端上下呼应,腿部锼镂两两相对的凤纹角牙。足底起圆润阳线,绕凤凰而过,向上至牙板,做卷草纹结束。束腰内雕椭圆形摩羯纹,刀法爽利,布局得宜。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雕刻纹饰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这里的纹饰有着美好的寓意,凤凰是中国神话中的神鸟,是百鸟之王,只出现在和平盛世,是美丽吉祥的化身。雕刻有太阳纹饰的凤凰称为“朱雀”,代表南方、火、温暖和丰收,经常与龙一起出现,龙凤中间刻有火焰纹的如意珠图案。
这四件香几结构复杂,工艺高超,构件精严。香几腿足的数目决定了面框和底座托泥框构件的数目,五足几的面框和托泥便由五段短材榫卯驳接而成。中可以清晰看见托泥的内部结构,长长的榫舌穿入木框中间的卯眼。几面板则出榫舌进入面框的榫槽之内。但是几面板活拆的那件香几(图4)则是个例外,面板下有一条穿带,穿带末端出燕尾榫进入面框的卯眼。
图3与图5的香几均有穿带,腿足顶端出暗榫纳入面框。图3香几的腿足在显露在束腰上,其它三件则不露,腿足与牙板均以插肩榫联接。除四足香几外,另外三件都设有托腮。腿部的小角牙构件,有与腿是一木的,也有不是一木的,比如活拆顶板的那件便不是一木的。腿足出榫入于底座或托泥,龟足也出榫做穿销联接底托,就中也有另例,顶板活拆香几的龟足出双榫做销且与圆框作插肩榫式联接。
香几的陈设、功能与意趣
香几,抑或其它的中国家具,就如一座立体的雕塑,可以从任一角度欣赏。依照15世纪的木工手册《鲁班经》的说法,家具的尺寸要依房间为尺度来确定。香几可以独立置于室内中央,或厅堂一侧,或卧室一角。它的实用功能是为花瓶、奇石或香炉之承具,其所承载之物各有精神与美学指归。香几亦代表所承载之物的尊严,如香几上以小台几所载之物会倍显名贵。几上的花瓶可置花草、树枝、珊瑚、羽毛,其搭配、布置如创作一件艺术品。香几上也可摆设奇石,如意义隽永的假山;或绘有风景的盘子、瓷器和青铜器;还可置香炉,炉旁往往伴有香具、香粉盒,香气缭绕,人们相信虔诚的祷告可以随香烟上达神明。
1100年,大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写道:“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所谓不敢以轻心挑之者也。”
可见,香几、香炉与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以及古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人士大夫的艺术雅趣中必不可少,可以使他们处于“忘我”的妙境之中——香几之用是为中国艺术创造的神奇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