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应用措施。研究过程中,以民用建筑火灾特点为切入点,分析发生火灾后疏散难度高、火情控制难和起火事故多,以此为基础,结合防火技术应用原则,提出防火技术具体应用措施,從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建筑设计;防火技术;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建筑种类及数量也随之增多,但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方面,仍有所不足之处,特别是民用建筑无论是体量、层数均较多,且分布密集,如若人员产生聚集情况,发生火灾后难以有效逃离,对救援工作造成阻碍。因此,应当合理应用防火技术,综合分析民用建筑火灾隐患,将防火技术用于民用建筑中,提高建筑防火效果,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一、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新时期下民用建筑规模逐渐扩大,需对建筑防火性能格外重视,特别是高层建筑较多,人口聚集,疏散通道紧张,内部着火后如若欠缺防火设施,将促进火势增长[1]。民用建筑火灾特点如下:
1.疏散难度高。民用建筑为减少土地空间损耗,增加城市人口容纳量,建筑设计密度、高度均有所增加。火灾发生后,人员疏散基数较大,增加了疏散难度,特别是高层居民,产生火灾后需借助楼梯逃生,可能会遇到通道拥挤、浓烟等情况,且难以有效掌握疏散指令及信号,威胁了人员安全。
2.火情控制难。民用建筑通常以中间层为防火分区,降低火势影响。但以高层建筑而言,发生火灾后易产生“烟囱效应”,火势顺电梯井迅速蔓延,且建筑内多使用可燃性建筑材料,高层风压大,增加通风速度,难以有效控制火情。
3.起火事故多。建筑起火原因较多,如人员室内吸烟、电气系统老化、材料耐温性差等。特别是电器系统老化作为常见问题,使用年限的延长损坏了运行设备绝缘状态,埋下了火灾隐患。并且,无论是居民楼、写字楼中,室内均堆积了可燃物,如沙发、木质板凳、纸张等,可燃物在人员吸烟、线路短路后会成为助燃物,助力于火灾蔓延。
二、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应用原则
1.选取材料原则
在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材料及施工对于建筑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需加强对材料选取的关注。材料引发火灾可分为两种:一是管理人员缺乏火灾危险性意识,建筑设计中以经济性为重点,在材料价格方面对选用的材料类型加以控制。尽管符合建筑经济性原则,但过于注重利益,导致建筑用材不符合防火技术用材标准,防火性能不符合建筑危险性,在初始阶段埋下了安全隐患,增加火灾事故概率[2];二是建筑材料中存在有害物质,出现明火后会释放有害物质,影响救援工作与用户疏散。因此,设计人员需综合考虑材料的防火性能,综合考虑材料价格、效用等,合理选用防火材料,提高建筑安全性。
2.空间布局原则
前期设计中需全面分析空间布局,根据空间功能要求,控制疏散距离与空间流线,细节上把握房门与疏散门的距离。某些建筑如若需配置灭火系统,可将空间距离适当增大,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有效距离,重视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疏散空间布局,其与疏散人员速度快慢息息相关。还要重点考虑T型空间与安全出口实际距离位置。
三、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应用措施
1.防火材料设计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材可燃性与发生火灾后果具有直接关系,建材燃烧等级可分为B2级、B1级与A级。其中,B2级为可燃材料,指的是空气中受到高温或火烧后会微燃或立即起火材料,如木材;B1级为难燃材料,指的是空气中受到高温或火烧后难微烧、难起火、难炭化的材料,移走火源后微燃或燃烧立即停止,如防火处理木材、沥青混凝土等[3];A1级为不燃材料,指的是空气中受到高温或火烧后不微烧、不起火、不炭化的材料,如人工或天然无机矿物材料、金属材料等。在选择建筑材料中,需从以下方面出发:
(1)建筑材料选择不仅需注重价格,还要关注其燃烧性能,梁柱等承重构件必须选用不然材料,以免火灾发生后建筑倒塌。人员密集和公共建筑对材料要求更为严格,装饰构件也选择难燃材料,如图书馆、商场、展览建筑、养老院、医院、电影院等建筑吊顶、隔断需使用不然材料,避免火灾蔓延。此类建筑如若对材料防火性能不重视,则会在使用中埋下火灾隐患,火灾发生后将会造成巨大损失。
(2)选用建筑材料中,还应当关注材料燃烧是否会产生浓烟、排放有毒物质等,这与建筑火灾发生后人员撤离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所以,选择建筑材料应综合考虑其防火性能,保证建筑安全。
2.防火结构设计
民用建筑防火中,建筑结构处理较为容易,却也易被忽视,构造设计中需注重钢筋保护层、防烟楼梯、防火墙及管道井的设置。
(1)钢筋保护层。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仅规定钢筋腐蚀生锈等要求,其防火性能则未能规定,导致部分建筑采取经济性钢筋保护层,发生火灾易损害钢筋,降低其承载力[4]。所以,设计过程中,应当恰当增加保护层厚度,特别是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相较于一般混凝土构件小,耐火性差,需加大厚度,提高其耐火性。
(2)防烟楼梯、消防楼梯。在民用建筑中,封闭楼梯内墙与防烟楼梯前室需设置在同一层的面向公共走廊疏散门,不能设置其他门窗。并且,消防楼梯做到层层停靠,可在前室设计以室外连通的出口,或是长度在30m以内的通道。
(3)防火墙。防火墙作为民用建筑中的重要环节,设计合理性对于建筑防火性具有直接影响。防火墙设置避免位于U及T型建筑拐角处,如若在该位置设置防火墙,内转交侧墙门窗洞距离需超过4m。相邻位置如若固定乙级防火墙,无距离限制,紧邻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的近边缘距离需超过2m。
(4)管道井。管道井需每隔3层设置1个,楼板处应用不燃烧体位防火分隔,不燃烧体耐火极限需等同于楼板耐火极限。民用建筑如若超过100m,需每隔1层设置防火分隔1个,井壁检查门耐火极限需设计为0.6h。
3.消防设施设计
民用建筑防火关键点在于自身防火设计,需加强防火间距与防火装置的设置,为火灾救援工作奠定基础,加强消防隔离门与消防通道设置。一是在小区内设置好消防通道,保证通道宽度满足标准要求,避免通道上堆放杂物或其他车辆,维持通道畅通性;二是消防隔离门设置,为保证火灾发生后人员能及时逃离,需避免产生隔离门上锁情况,保证其畅通;三是安装高效、完备的给水系统,发生火灾后及时灭火处理,以免火势较大增加损失。并且,建筑内不仅需设置灭火器,还需要大量水灭火,特别是高层建筑,对于消防用水、消防水压等要求较高,否则无法喷出。因此,防火设计中需准确评估判断消防需求,合理设置,确保发生火灾后及时供应消防水。
总结:综上所述,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当从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考虑,妥善落实各项工作,提高防火性能,强化建筑基础防火性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工程情况,从防火材料、防火结构、消防设施这几方面出发,提高防火设计效果,从而为人们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莫晓亚.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3):38-39.
[2]黄益良,倪照鹏,路世昌.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模式与消防管理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11):1633-1636.
[3]吴文雯.对《建筑高度大于250m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加强性技术要求(试行)》的理解和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22-25.
[4]罗刚.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防火、防爆措施的分析与总结[J].暖通空调,2019,49(06):74-78.
驿停车(上海)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210000
关键词:民用建筑;建筑设计;防火技术;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建筑种类及数量也随之增多,但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方面,仍有所不足之处,特别是民用建筑无论是体量、层数均较多,且分布密集,如若人员产生聚集情况,发生火灾后难以有效逃离,对救援工作造成阻碍。因此,应当合理应用防火技术,综合分析民用建筑火灾隐患,将防火技术用于民用建筑中,提高建筑防火效果,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一、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新时期下民用建筑规模逐渐扩大,需对建筑防火性能格外重视,特别是高层建筑较多,人口聚集,疏散通道紧张,内部着火后如若欠缺防火设施,将促进火势增长[1]。民用建筑火灾特点如下:
1.疏散难度高。民用建筑为减少土地空间损耗,增加城市人口容纳量,建筑设计密度、高度均有所增加。火灾发生后,人员疏散基数较大,增加了疏散难度,特别是高层居民,产生火灾后需借助楼梯逃生,可能会遇到通道拥挤、浓烟等情况,且难以有效掌握疏散指令及信号,威胁了人员安全。
2.火情控制难。民用建筑通常以中间层为防火分区,降低火势影响。但以高层建筑而言,发生火灾后易产生“烟囱效应”,火势顺电梯井迅速蔓延,且建筑内多使用可燃性建筑材料,高层风压大,增加通风速度,难以有效控制火情。
3.起火事故多。建筑起火原因较多,如人员室内吸烟、电气系统老化、材料耐温性差等。特别是电器系统老化作为常见问题,使用年限的延长损坏了运行设备绝缘状态,埋下了火灾隐患。并且,无论是居民楼、写字楼中,室内均堆积了可燃物,如沙发、木质板凳、纸张等,可燃物在人员吸烟、线路短路后会成为助燃物,助力于火灾蔓延。
二、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应用原则
1.选取材料原则
在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材料及施工对于建筑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需加强对材料选取的关注。材料引发火灾可分为两种:一是管理人员缺乏火灾危险性意识,建筑设计中以经济性为重点,在材料价格方面对选用的材料类型加以控制。尽管符合建筑经济性原则,但过于注重利益,导致建筑用材不符合防火技术用材标准,防火性能不符合建筑危险性,在初始阶段埋下了安全隐患,增加火灾事故概率[2];二是建筑材料中存在有害物质,出现明火后会释放有害物质,影响救援工作与用户疏散。因此,设计人员需综合考虑材料的防火性能,综合考虑材料价格、效用等,合理选用防火材料,提高建筑安全性。
2.空间布局原则
前期设计中需全面分析空间布局,根据空间功能要求,控制疏散距离与空间流线,细节上把握房门与疏散门的距离。某些建筑如若需配置灭火系统,可将空间距离适当增大,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有效距离,重视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疏散空间布局,其与疏散人员速度快慢息息相关。还要重点考虑T型空间与安全出口实际距离位置。
三、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应用措施
1.防火材料设计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材可燃性与发生火灾后果具有直接关系,建材燃烧等级可分为B2级、B1级与A级。其中,B2级为可燃材料,指的是空气中受到高温或火烧后会微燃或立即起火材料,如木材;B1级为难燃材料,指的是空气中受到高温或火烧后难微烧、难起火、难炭化的材料,移走火源后微燃或燃烧立即停止,如防火处理木材、沥青混凝土等[3];A1级为不燃材料,指的是空气中受到高温或火烧后不微烧、不起火、不炭化的材料,如人工或天然无机矿物材料、金属材料等。在选择建筑材料中,需从以下方面出发:
(1)建筑材料选择不仅需注重价格,还要关注其燃烧性能,梁柱等承重构件必须选用不然材料,以免火灾发生后建筑倒塌。人员密集和公共建筑对材料要求更为严格,装饰构件也选择难燃材料,如图书馆、商场、展览建筑、养老院、医院、电影院等建筑吊顶、隔断需使用不然材料,避免火灾蔓延。此类建筑如若对材料防火性能不重视,则会在使用中埋下火灾隐患,火灾发生后将会造成巨大损失。
(2)选用建筑材料中,还应当关注材料燃烧是否会产生浓烟、排放有毒物质等,这与建筑火灾发生后人员撤离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所以,选择建筑材料应综合考虑其防火性能,保证建筑安全。
2.防火结构设计
民用建筑防火中,建筑结构处理较为容易,却也易被忽视,构造设计中需注重钢筋保护层、防烟楼梯、防火墙及管道井的设置。
(1)钢筋保护层。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仅规定钢筋腐蚀生锈等要求,其防火性能则未能规定,导致部分建筑采取经济性钢筋保护层,发生火灾易损害钢筋,降低其承载力[4]。所以,设计过程中,应当恰当增加保护层厚度,特别是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相较于一般混凝土构件小,耐火性差,需加大厚度,提高其耐火性。
(2)防烟楼梯、消防楼梯。在民用建筑中,封闭楼梯内墙与防烟楼梯前室需设置在同一层的面向公共走廊疏散门,不能设置其他门窗。并且,消防楼梯做到层层停靠,可在前室设计以室外连通的出口,或是长度在30m以内的通道。
(3)防火墙。防火墙作为民用建筑中的重要环节,设计合理性对于建筑防火性具有直接影响。防火墙设置避免位于U及T型建筑拐角处,如若在该位置设置防火墙,内转交侧墙门窗洞距离需超过4m。相邻位置如若固定乙级防火墙,无距离限制,紧邻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的近边缘距离需超过2m。
(4)管道井。管道井需每隔3层设置1个,楼板处应用不燃烧体位防火分隔,不燃烧体耐火极限需等同于楼板耐火极限。民用建筑如若超过100m,需每隔1层设置防火分隔1个,井壁检查门耐火极限需设计为0.6h。
3.消防设施设计
民用建筑防火关键点在于自身防火设计,需加强防火间距与防火装置的设置,为火灾救援工作奠定基础,加强消防隔离门与消防通道设置。一是在小区内设置好消防通道,保证通道宽度满足标准要求,避免通道上堆放杂物或其他车辆,维持通道畅通性;二是消防隔离门设置,为保证火灾发生后人员能及时逃离,需避免产生隔离门上锁情况,保证其畅通;三是安装高效、完备的给水系统,发生火灾后及时灭火处理,以免火势较大增加损失。并且,建筑内不仅需设置灭火器,还需要大量水灭火,特别是高层建筑,对于消防用水、消防水压等要求较高,否则无法喷出。因此,防火设计中需准确评估判断消防需求,合理设置,确保发生火灾后及时供应消防水。
总结:综上所述,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当从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考虑,妥善落实各项工作,提高防火性能,强化建筑基础防火性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工程情况,从防火材料、防火结构、消防设施这几方面出发,提高防火设计效果,从而为人们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莫晓亚.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3):38-39.
[2]黄益良,倪照鹏,路世昌.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模式与消防管理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11):1633-1636.
[3]吴文雯.对《建筑高度大于250m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加强性技术要求(试行)》的理解和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22-25.
[4]罗刚.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防火、防爆措施的分析与总结[J].暖通空调,2019,49(06):74-78.
驿停车(上海)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