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可以这样活着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次对何殿伦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电影《村支书——何殿伦》展现了一个比以往文字记录更加鲜活的何殿伦,与其说这是对一位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的深情刻画,不如说是对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影片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不得不让人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潸然泪下的感动。
  当我们大喊着为人民服务时,何殿伦早已身体力行,追赶在抗旱增产的田地里;当我们高唱着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时,何殿伦早已冲锋陷阵,鏖战在民生战场的第一线;当我们嘻笑着为自己的应尽之责邀功请赏时,何殿伦早已默然离去,隐身在满目苍翠的大山中。坚持、倔强、忍耐,给保山人民铸造了一位心怀大爱的村支书。无法想象,能够这样感天动地的,竟然是一位满头白发的黑瘦老人。
  一
  镜头组合一:何殿伦身体力行,为乡亲们致富寻出路。虽未找来水源,但其行为足以让人感动,最终天降甘霖,峰回路转,百姓脱离苦海。
  虽然最后突如其来的暴雨让人觉得有些偶然,但是,当很多偶然堆叠在一起时就成了必然。何殿伦从未心存侥幸地以为上天会在短期内普降大雨,为了掀翻持续大旱这道坎,他事事亲力亲为,带领当地百姓作出了很多努力,可惜这道坎实在是太大了,人的力量已然不能左右,正当他准备为百姓厚着脸皮向国家请求救济粮时,天空却突降暴雨,这场雨滋润着龟裂的大地,清洗着百姓脸上的愁容,大旱这道坎转瞬间不攻自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而何殿伦心中的信念源自于人定胜天,毫无疑问,这次正是这位“神”拯救了他,拯救了当地的百姓。
  有时候,当我们付出了很多,觉得身心疲惫想要突然放弃的时候,只要再坚持一小会儿,兴许我们将永远不用去体会什么是前功尽弃。
  镜头组合二:何殿伦知道乡亲们一时拿不定主义,用自己的土地栽茶树给大伙示范,硬是把乡亲们领上改土种茶路。
  时下,我们的部分党员干部空喊了无数次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到头来真正享受服务的却是自己本人。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同海,人称“许三多”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解放军原海軍副司令员王守业等等。国企、政府、军队,无一不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无一不代表着人民的利益。或许,与何殿伦相比,他们的条件很优越,优越的资金状况,优越的人脉资源,优越的服务平台,只是最终还是没能兑现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镜头组合三:何殿伦听取志超的建议,为了从根本解决茶园的缺水问题,下定决心带领乡亲们拦河筑坝,何殿伦不顾自己安危,寒冬腊月跳进剌骨冰冷的河里,建起了水库,茶园从此不再有后顾之忧。
  镜头组合四:何殿伦身为支部书记,事事为老百姓生活着想,把自己献给了核桃坝村。
  看着何殿伦书记这样的村支书,不由得让人思考我国一些官员贪腐问题。有这样一种说法,我国官员的腐败问题根源是制度问题。只是,人类社会从对制度的转变到接纳必须经过时间的考证,十年、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用产品的生命周期作比喻,产品的导入期对应制度的出台,成长期与成熟期对应制度的施行,衰退期对应制度的下架。最初的奴隶制到封建专制的易主是这样,封建专制的消亡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亦是如此,然而,这期间无一不是以人的建设来带动制度的建设,没有人的作用,制度即便有天衣无缝般的健全,那也只是一纸空文。总之,不能离开人这一社会主体来空谈制度,回归社会本位,当下我们需要更多像何殿伦这样的官员去引导、建立健全适合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制度。
  二
  由于电影时长的限制,一个多小时总时长的电影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是有限的,电影中所表现的只是何殿伦先进事迹的冰山一角。
  和众多英雄式的电影不同,影片最终以何殿伦带领乡亲们看着自己辛勤劳动成果,万亩茶园郁郁葱葱的故事情节收尾,通过万亩茶园来寓意大自然生命的力量和人类改造自然的不竭动力,最终并没有用煽情的镜头、文字去记录何殿伦同志逝世的瞬间,我想这也应该是导演的刻意安排,她大概是想给观众留下一个活着的何殿伦吧!
  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在他母亲病情危重时,他顾不上许多,全心想着核桃坝村。他生前有一句话:“我这个村支书记是为核桃坝村人当的,不是给何家人当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是一个聪慧机智的人。为了节约水源,核桃坝村几个组轮流灌溉,一天,两个组为霸占水源而争吵不休,村民聚集在田埂边,场面混乱。何殿伦背着手来到两位争的目红耳赤的刘队长旁边,刘队长们问他,您说这个事如何解决?他慢条斯理地说,你们两位置对调,你去当那个小组的队长,他来当这个组的耿长。说罢走了。两位组长面面相觑,随后露出笑容。何殿伦的一句话,让他们各自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从而互谅互让。
  他是一个单纯执着的人。何殿伦平常沉默寡言,处事低调,但是他心里头想很多事,看得也远。为了乡亲们过上富裕生活,他带领一帮年轻人改荒山种茶树,一种就是几十年。从他40多岁改造荒山,一直到他离开我们,那些苦和累就不说了,对老人来说,主要是孤独和寂寞,他心中对于大亮山、对老百姓一定是有大爱的。还有一种顽童的个性,单纯、执着,他想办一个事情,就一定要办成。他不会受外界的任何影响,外界的东西不会左右他。
  何殿伦的故事,像他栽的茶树一样多。我们记录和展现的,只是屈指可数的几件。他几十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基层村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
  学习何殿伦,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何殿伦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每个基层党员就要像何殿伦那样,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始终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当做工作的突破点,把维护农民利益、构建农村和谐当做工作的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和肯定当做前进的动力。
  学习何殿伦,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何殿伦同志担任村支书长达30年,但从没有为家人谋过私利,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随时做好长期扎根、全心投入的准备。
  学习何殿伦,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执着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把“我一定要乡亲们带上致富路,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
  何殿伦的事迹告诉我们,做事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结语
  虽然何殿伦已經离我们而去,可我们知道,每棵茶树都看到了他为绿染核桃坝付出的艰辛,那藏在心里的层层叠加的年轮,是它们积攒下来的对何殿伦的深刻记忆。歌颂孔繁森的《公仆赞》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你是一棵大树,身后成长着万亩森林”,用在何殿伦身上,同样名副其实。一座大山,千棵茶树,万颗心灵,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风景。
其他文献
《天才枪手》是一部讲述泰国贫穷家庭女孩试图通过智慧,将人生翻盘故事的影片。该片以真实事件为原型,混合了诸多时下最流行类型片的特质,一举赢得了空前火爆的票房,并在整个泛亚洲地区掀起了新一轮观影狂潮。影片中懵懂少年考场作弊事件本是司空见惯,然而,这部泰国影片却能够以佛教中的一粒沙即一世界的技法,以多元化手段支撑叙事张力,由小见大地创制出了一部集谍战、悬疑、警匪、黑帮、青春等诸多类型片特质于一体的大片。
在美国纽约,有这样一个低调的耄耋老人,以自行车为出行工具,生活极为简朴,不依附名流、不趋炎附势、不奢华跟风,然而围绕着他的却是全纽约最时尚、最浮夸、最高调的圈子,他的作品经常登上纽约时报。他就是有着世界街拍鼻祖、街拍皇帝、街拍王者等美誉的比尔·坎宁安(以下简称比尔)。比尔这位摄影顽童从20世纪60年代,即开始了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街拍工作,电影《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即是一部反映比尔摄影,且与设计艺术
李倍雷 本名李蓓蕾,1960年生,重庆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艺术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艺术学理论与文艺学研究。  今日南京秦淮河依然微波泛起,繁花似锦,引无数游人竞折腰。乌衣巷、王谢家宅随着秦淮河铅华殆尽也早已是千年古迹了。我们再也看不到昔日“谢王堂前燕”的盛景,再也闻不到秦淮河昔日的脂粉气息。然而秦淮河畔,历史中的
作为一个概念术语的荒诞喜剧电影,它有两个关键词:“荒诞”与“喜剧”。“荒诞”一词在西方语境中,本是对人存在的感性感觉描述,意为不协调、无序且无意义。20世纪40年代末,战后西方国家的人们原有的价值体系崩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加上机器时代的到来,使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人们彻底失去了安全感。他们发现自身与周围生存环境脱节,因此,他们开始思考存在的意义。思考的结果让他们陷入了一种对人生无序又惶惑的空虚感
战争片的特殊之处体现在题材上的严肃性、情感上的国族性和意识形态上的导向性。因此,传统的国产战争片往往取材自真实的革命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制作上依托国家资本和资源,策略上多通过意识形态和叙事策略的缝合技巧,试图将特定主流价值观借电影艺术之媒介进行记录和传承。《电影艺术词典》认为,战争片主要是“以描绘一场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故事片。多着重表现人们在战争中的命运;有时也对战略战术及巨大战争场面进行描绘。影片
随着CiteSpace工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分析工具与方法,对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进行分析。在电影领域,有学者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电影领域进行了整体分析,例如,季培培的《国内艺术学领域电影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也有学者就某一个电影领域的分支进行了探析,例如,于子淇的《基于CNKI数据库的电影消费文献计量分析》。但是尚未有文献利用知识图谱工具来分析我国电影工业的
《Into the West》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反映美国西部大开发的纪录片。以往的剧作从白人殖民者的视角来描述西部的开拓史;而《Into the West》则从北美本土印第安人的视角来书写这篇宏伟的史诗。这部六集的史诗巨作包含了大量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宗教活动和文化传统的叙述。鬼舞作为西进运动末期印第安人的希望与寄托,其产生与发展皆呈现于镜头之下。  一、灾难伊始  纪录片的开始叙述了拉科塔族的
【摘要】兼跨文化语境的电影导演与温柔敦厚的中国文人双重身份于一身的李安,执导的“家庭三部曲”(《喜宴》、《推手》和《饮食男女》),不仅展现了中国丈化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而且代表了当代台湾电影在表现以东西方文化冲突为主的多元文化的交汇,对立与融合的这一叙事主题上的最高成就,为华语电影在世界电影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努力。  【关键词】李安 多元文化 表现形式 形成原因 深远影响    在当今的华语影坛中
在电影艺术中,叙事与故事所指不同,但关系甚密。叙事是指“情节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能被限制或不限制在人物的认知范围内,或呈现更多或更少关于人物内在的知识或思想”,故事则是“在剧情片中,所有看到、听到的事件,以及我们认为已发生的事件之一切因果关系、时序、频率及空间关系的总合。”(《电影艺术:形势与风格》,[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曾伟祯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版,582-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韦斯·安德森的一部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中集成了许多现代大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文艺、喜剧、冒险、历史、悬疑、剧情,这些一个都不少,而欲一言以蔽之,则最接近的答案可能是史诗巨片。事实上,从影片的内涵来看,其形诸于影像的内容,与画面之外的意蕴其实早已经突破了任何有形的既有形式。《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部以影像文本追随茨威格文本影像的杰出作品,这是一部重新为欧罗巴寻找精神的家园之旅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