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我和儿子在广场上玩,有人送给我们一张宣传单。儿子问宣传单上写的什么,我就念给儿子听:星期六,新建动物园正式开业,凡当天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免门票,还有礼品相赠……
儿子一听有这样的好事,顿时兴奋起来:“爸爸,到时候我们早早起来,早早去。”
“行。”我毫不迟疑地同意了。
终于盼到了周六,我们一家人早早起床,早早吃饭,然后6点不到就出发去动物园。
当我们到达动物园门口的时候,也就7点左右,没想到,我们来得早,很多人比我们来得更早,动物园门口已是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我们一家人手拉着手,见缝就钻地向人群里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领到了所谓的礼品——一只塑料飞机模型,儿子根本看不上眼,拿在手里没一会儿就扔了。
免费进到动物园里,人挤人,人拥人,根本无法在某个地方站定,只能随着人流被动地走,一圈下来,什么动物也没看仔细。
儿子嘟囔道:“早来,一点儿也不好。”
我当然也有同感,早来未必是件好事,晚来未必是件坏事——于是,我们决定打道回府,晚些时候再来。
一个月后,我们再次到动物园参观。这次没有了挤挤挨挨的人群,动物看起来倒明显地比上一次“多”了,我们一家三口不急不忙,认真地看了大象喷水,又欣赏了猴王争霸,还长时间地逗留在“百禽园”,认识了好多好多以前见所未见大大小小的鸟——晚一步来,收获颇多。
“晚一步”并非坏事!由此我想到了对孩子的教育——
儿子有个小伙伴叫明明,两人同岁。前年,他们还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可明明的爸爸却找我商量:“虽然两个孩子还都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但现在都讲究快人一步,咱们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应该让他们早一点儿入园,早一点儿入园才能早适应,早适应才能早成长……”
明明爸爸的话让我心有所动:要想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妨“抢跑”一下。我几乎就要同意明明爸爸的建议,让儿子和明明一起早一步上幼儿园了,可妻子却坚决反对:“不行,儿子还小,等一年再说吧!”
妻子是家里的主心骨,一直掌控着我家大事小情的决策权,我只能抱歉地跟明明爸爸说:“你让你家明明先上幼儿园吧,我家儿子可能要晚一步上幼儿园了——老婆不同意,没辙。”
明明爸爸则抱怨我们“太不重视孩子的成长”,于是明明就早一步上了幼儿园,我儿子和明明相比,则明显地“晚”了一步,到明明上中班的时候,我儿子才入园。
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让“早一步”好,还是“晚一步”好呢?不妨先看看“早一步”和“晚一步”的不同表现。
先看明明小朋友在中班里的表现。明明在中班里的孩子中个头最矮,渐渐成了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照顾”的对象。老师经常说:“明明小朋友是大家的小弟弟,大家要爱护他,不要欺负他,不论做什么事,大家都要让着明明小朋友。”在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保护与谦让下,明明表现得越来越弱小,各种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都受到很大制约。最明显的一点,明明小朋友越来越不自信,因为他总是班里的“小弟”,无论唱歌、画画,还是学算术,他都鲜有超过别人的机会……
再看我儿子在小班里的表现。儿子在小班里的身高在平均身高以上,无需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特别照顾。除了不用别人照顾,儿子还需要担当起“照顾”他人的重任。这不,没过多久儿子就被老师委以重任,当了小班长,老师经常对我儿子说:“国澳小朋友,你是小班长,可要担当起小班长的责任哟。”儿子当然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把小班长当得有模有样,每天把教室里的小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还要逐个劝说小朋友们要多喝水预防感冒;小朋友之间闹了矛盾,儿子还要当“调解员”。儿子“晚一步”上幼儿园,无意中得到了承担责任的机会,也锻炼了照顾别人的能力,所以他变得越来越自信。
通过以上对比,我深深地感觉到,让孩子“晚一步”成长,并非是“在起跑线上输掉”了,反而是“赢得了更多的成长后劲”——孩子的成长没有划定的起跑线,“准备好”才是成长的真起点,而“晚一步”恰好是“准备好”的前提。
〔编辑:冯士军〕
儿子一听有这样的好事,顿时兴奋起来:“爸爸,到时候我们早早起来,早早去。”
“行。”我毫不迟疑地同意了。
终于盼到了周六,我们一家人早早起床,早早吃饭,然后6点不到就出发去动物园。
当我们到达动物园门口的时候,也就7点左右,没想到,我们来得早,很多人比我们来得更早,动物园门口已是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我们一家人手拉着手,见缝就钻地向人群里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领到了所谓的礼品——一只塑料飞机模型,儿子根本看不上眼,拿在手里没一会儿就扔了。
免费进到动物园里,人挤人,人拥人,根本无法在某个地方站定,只能随着人流被动地走,一圈下来,什么动物也没看仔细。
儿子嘟囔道:“早来,一点儿也不好。”
我当然也有同感,早来未必是件好事,晚来未必是件坏事——于是,我们决定打道回府,晚些时候再来。
一个月后,我们再次到动物园参观。这次没有了挤挤挨挨的人群,动物看起来倒明显地比上一次“多”了,我们一家三口不急不忙,认真地看了大象喷水,又欣赏了猴王争霸,还长时间地逗留在“百禽园”,认识了好多好多以前见所未见大大小小的鸟——晚一步来,收获颇多。
“晚一步”并非坏事!由此我想到了对孩子的教育——
儿子有个小伙伴叫明明,两人同岁。前年,他们还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可明明的爸爸却找我商量:“虽然两个孩子还都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但现在都讲究快人一步,咱们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应该让他们早一点儿入园,早一点儿入园才能早适应,早适应才能早成长……”
明明爸爸的话让我心有所动:要想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妨“抢跑”一下。我几乎就要同意明明爸爸的建议,让儿子和明明一起早一步上幼儿园了,可妻子却坚决反对:“不行,儿子还小,等一年再说吧!”
妻子是家里的主心骨,一直掌控着我家大事小情的决策权,我只能抱歉地跟明明爸爸说:“你让你家明明先上幼儿园吧,我家儿子可能要晚一步上幼儿园了——老婆不同意,没辙。”
明明爸爸则抱怨我们“太不重视孩子的成长”,于是明明就早一步上了幼儿园,我儿子和明明相比,则明显地“晚”了一步,到明明上中班的时候,我儿子才入园。
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让“早一步”好,还是“晚一步”好呢?不妨先看看“早一步”和“晚一步”的不同表现。
先看明明小朋友在中班里的表现。明明在中班里的孩子中个头最矮,渐渐成了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照顾”的对象。老师经常说:“明明小朋友是大家的小弟弟,大家要爱护他,不要欺负他,不论做什么事,大家都要让着明明小朋友。”在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保护与谦让下,明明表现得越来越弱小,各种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都受到很大制约。最明显的一点,明明小朋友越来越不自信,因为他总是班里的“小弟”,无论唱歌、画画,还是学算术,他都鲜有超过别人的机会……
再看我儿子在小班里的表现。儿子在小班里的身高在平均身高以上,无需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特别照顾。除了不用别人照顾,儿子还需要担当起“照顾”他人的重任。这不,没过多久儿子就被老师委以重任,当了小班长,老师经常对我儿子说:“国澳小朋友,你是小班长,可要担当起小班长的责任哟。”儿子当然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把小班长当得有模有样,每天把教室里的小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还要逐个劝说小朋友们要多喝水预防感冒;小朋友之间闹了矛盾,儿子还要当“调解员”。儿子“晚一步”上幼儿园,无意中得到了承担责任的机会,也锻炼了照顾别人的能力,所以他变得越来越自信。
通过以上对比,我深深地感觉到,让孩子“晚一步”成长,并非是“在起跑线上输掉”了,反而是“赢得了更多的成长后劲”——孩子的成长没有划定的起跑线,“准备好”才是成长的真起点,而“晚一步”恰好是“准备好”的前提。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