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急剧更新,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即使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独立的进行学习,做到“会学”,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策略 素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在急剧更新。埃德加富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肓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那么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即使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独立的进行学习,做到“会学”,才能适应时代要求。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与当今时代不相适应的因素引起有识之士的疾呼——“别把孩子越教越笨!”“我们的教育缺乏智慧。”在这些足以振聋发聩的话语面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更新自已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所以智慧的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军在《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一文中指出四点教学策略的变化: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习发展转变;二是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四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据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改静态积累为动态生成积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功夫,教故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例如我们平时学玩某种游戏,会玩的人让学玩的人先进入实战,再在旁边根椐学玩者的情况进行指点,不用几个回合游戏规则就掌握了,再多实践几次,就能进入生巧的境界。语文学习能不能也这样进行呢?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事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十分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诠释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二、改“教教案”为“教活人”
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只用了一本教案。用陈旧的知识来教育不同时代的人,这如何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具有独特思想行为能力的人,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就应有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我们的教育鼻祖孔子有过极其精辟的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这其中的“愤”“悱”是指学生学习时的感受程度和反应,“启发”是指教师的活动。孔老先生告诫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启”而“发”之,事先必须要使学生进入“愤”与“悱”的状态。只有当学生处于“愤”、“悱”之时。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知闸阀与当前学习内容之间会出现空档,这时就会产生极力需要相应的知识填补这一空档的需要。教师在这个时候给予点拔指导,就能使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共振,能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新的飞跃。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说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最要紧的功夫就是如何激起学生的“愤”、“悱”状态。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迅速进入“愤”、“悱”状态,教师就要变聪明些,问题要设计得当,情境要创设得当。
三、改集体授课为分层授课
多年来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方便教师教”为中心来设计的。全班一个目标,一个水平标准,一种学习方法,一样的学习速度,这样对老师来说当然是便利的,但这种“一刀切”、“一锅煮”、“大统一”、“齐步走”的结果大家都清楚的: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接受能力弱的“吃不了”。有人形容这样的教育教学是修剪冬青,谁也别想旁逸斜出,因此由此制造出来的荒唐事故不少。其实教育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的过程有着相似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就不会犯或是少犯这样的错误。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使同一课堂的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呢?从客观条件上讲,当前一些学校的班级,一般都是5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70人,如此众多的学生,使个性化教育受到限制。目前一些大城市采用了“大学堂,小班级”的做法,即对学校范围进行大整合,对班级进行了小分解。而农村中学一般班级学生数转少,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很有利。那么,是不是班级学生数少就一定能保证班上的每个学生在同一课内都有所得呢?这就必须强调教师主观上的因素了。首先,我们要用“有教无类”的思想指导教学行为;其次,可以引进复式教学过程;第三,让每个学生自已有选择学习内容、作业的权利和机会。
在具体操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学习过程的本质特征入手,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新知。学习是一种必须由学习者自已负责的事,同样一篇课文,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难易度。同样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时段会有不同的学习状态。对学习者来说,不管何种新知识,只要是能同自已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一种同化效应,就能视作是有意义的知识。
(2)从学生的深层需求入手,引导学生自由的拓展学习空间。在学习中,学生面对的学习材料是过去式的,因此就有一个时间差别、环境差别、认识差别的客观存在,而对这一客观存在我们以往的教师单方面制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是终极式的,即以做完课后几道练习题为终点。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条件下,心灵深处那种“把自已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就慢慢消退了。人在某一时段的生理敏感阶段没有受到良好的刺激,将对他的一生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你对课文中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提出来,说不定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哦?
你的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们放学后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看看谁先找到答案。
把你们找的答案拿来比,看谁的答案更合理,更有说服力。
美国当代教育家布卢姆曾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我们教师应以这个原则为出发点,不断提高自已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课本内外拥有更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语文创新教学》
[2]《教坛集粹》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策略 素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在急剧更新。埃德加富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肓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那么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即使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独立的进行学习,做到“会学”,才能适应时代要求。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与当今时代不相适应的因素引起有识之士的疾呼——“别把孩子越教越笨!”“我们的教育缺乏智慧。”在这些足以振聋发聩的话语面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更新自已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所以智慧的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军在《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一文中指出四点教学策略的变化: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习发展转变;二是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四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据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改静态积累为动态生成积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功夫,教故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例如我们平时学玩某种游戏,会玩的人让学玩的人先进入实战,再在旁边根椐学玩者的情况进行指点,不用几个回合游戏规则就掌握了,再多实践几次,就能进入生巧的境界。语文学习能不能也这样进行呢?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事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十分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诠释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二、改“教教案”为“教活人”
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只用了一本教案。用陈旧的知识来教育不同时代的人,这如何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具有独特思想行为能力的人,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就应有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我们的教育鼻祖孔子有过极其精辟的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这其中的“愤”“悱”是指学生学习时的感受程度和反应,“启发”是指教师的活动。孔老先生告诫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启”而“发”之,事先必须要使学生进入“愤”与“悱”的状态。只有当学生处于“愤”、“悱”之时。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知闸阀与当前学习内容之间会出现空档,这时就会产生极力需要相应的知识填补这一空档的需要。教师在这个时候给予点拔指导,就能使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共振,能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新的飞跃。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说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最要紧的功夫就是如何激起学生的“愤”、“悱”状态。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迅速进入“愤”、“悱”状态,教师就要变聪明些,问题要设计得当,情境要创设得当。
三、改集体授课为分层授课
多年来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方便教师教”为中心来设计的。全班一个目标,一个水平标准,一种学习方法,一样的学习速度,这样对老师来说当然是便利的,但这种“一刀切”、“一锅煮”、“大统一”、“齐步走”的结果大家都清楚的: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接受能力弱的“吃不了”。有人形容这样的教育教学是修剪冬青,谁也别想旁逸斜出,因此由此制造出来的荒唐事故不少。其实教育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的过程有着相似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就不会犯或是少犯这样的错误。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使同一课堂的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呢?从客观条件上讲,当前一些学校的班级,一般都是5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70人,如此众多的学生,使个性化教育受到限制。目前一些大城市采用了“大学堂,小班级”的做法,即对学校范围进行大整合,对班级进行了小分解。而农村中学一般班级学生数转少,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很有利。那么,是不是班级学生数少就一定能保证班上的每个学生在同一课内都有所得呢?这就必须强调教师主观上的因素了。首先,我们要用“有教无类”的思想指导教学行为;其次,可以引进复式教学过程;第三,让每个学生自已有选择学习内容、作业的权利和机会。
在具体操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学习过程的本质特征入手,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新知。学习是一种必须由学习者自已负责的事,同样一篇课文,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难易度。同样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时段会有不同的学习状态。对学习者来说,不管何种新知识,只要是能同自已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一种同化效应,就能视作是有意义的知识。
(2)从学生的深层需求入手,引导学生自由的拓展学习空间。在学习中,学生面对的学习材料是过去式的,因此就有一个时间差别、环境差别、认识差别的客观存在,而对这一客观存在我们以往的教师单方面制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是终极式的,即以做完课后几道练习题为终点。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条件下,心灵深处那种“把自已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就慢慢消退了。人在某一时段的生理敏感阶段没有受到良好的刺激,将对他的一生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你对课文中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提出来,说不定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哦?
你的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们放学后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看看谁先找到答案。
把你们找的答案拿来比,看谁的答案更合理,更有说服力。
美国当代教育家布卢姆曾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我们教师应以这个原则为出发点,不断提高自已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课本内外拥有更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语文创新教学》
[2]《教坛集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