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的课堂,应当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当然,体育课也不例外,如何艺术地引导学生参与,把传授型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转变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这既是新世纪的教学素质的要求,也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要求。
关键词体育课堂参与的艺术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1 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参与热情
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充满了吸引力的课堂气氛中,真正把参与的热情激发起来去获得知识,并且技能得到训练,人格得到完善。比如:在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让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动物园里的小动物的走、跑、跳;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如:小鸟飞、小鱼游、企鹅走、大象走、小猴爬、袋鼠跳等一系列动作。改变了一成不变的常规准备活动,做几节徒手操就算达到了效果,把小学生那种积极想参与到课堂的热情激发了起来。又比如高年级如果想在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安排一些节奏欢快的韵律操。音乐会给人带来完美的享受、欢快的旋律最容易激起人的情绪,在加上一些优美的舞蹈动作,大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起了他们的热情,给课的主要部分学习提供一个好的开头曲。
2 灵活运用方法,增强参与兴趣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掌握体育技能技术为主要内容、灵活运用方法为手段。教师缺少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缺乏参与兴趣的主因。只有不断的变换有效的活动形式,才能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增强其参与的兴趣。如:小学一年级立定跳远这一教材难度不高,但练起来容易乏味。传统教法教师讲解、示范、练习,然而练习显得很单调,这样会使学生越没有兴趣,但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把这一课编成“小白兔去采蘑菇”和“小青蛙过河捉虫”的故事情境,那就会不一样了。在活动场地的中间用一些呼拉圈摆放成一定的路线,一些小朋友扮成小白兔,一些小朋友扮成小青蛙,他们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进入主题,即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比如素质练习中,可以在教学时采用一些游戏的方法。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那么游戏正好符合学生这一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玩耍中完成素质练习。
3 加强个体尝试,培养参与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不是完全依靠他人的传授给予的,而是只要靠自己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得到解决,例如:在“障碍赛跑”这一教学中,设有海绵垫、独木桥、体操凳、跳箱、呼拉圈等障碍物。教师不规定学生通过障碍物的动作,而是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通过障碍物,看谁完成的最好、最快。这时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纷纷开动脑筋,他们用自己想出来的办法通过设置的障碍物。有的同学想出来的动作比教师原先想规定的动作好得多,而且完成的质量也高,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兴趣很高,同时通过自己的亲自尝试体验,也提高了自己参与课堂的能力。
4 运用提问设疑法,提高参与的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时机恰当地提问设疑的形式把一些饶有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运用积极思维,让他们在掌握已有的知识、技能、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理解动作,使其获得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参与的质量。如:教侧向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使学生正确地把握出手点高度,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投实心球时出手点高与低与实心球的落点远度有无影响?”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同样的力量,用不同站立高度的两种姿势进行练习。教师根据练习的效果,再启发学生:“当你用同样大的力量在大楼上与平地上投一物,投得远近会一样吗?哪个远?”学生回答肯定一致的,因为他们能体验出来,为了使学生掌握侧向垫步的动作,提高出手的速度,提出“为什么侧向垫步推实心球比原地推的远呢?让学生通过学过的物理知识,得出结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大提高参与的质量。
5 调控激励机制,满足参与欲望
“激励”在这里是指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以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内在期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的、共性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导向。为此教师必须调控激励机制,运用语言、体态、暗示、情感需要等多种激励措施,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
儿童是普遍喜爱体育活动的,更喜欢体育比赛。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一听到要比赛,一定很高兴,尤其喜欢取得胜利。如:“运送货物”比赛,四大组第一组比赛以后,教师宣布比赛名次,那么其他三队就会不服,也想尝一尝第一名的滋味,于是又比赛一次,教师宣布了名次,得到第一名的队会高兴万分,而没有得到第一名的队还在跃跃欲试,非得试试自己队的本事。所以说体育比赛正好符合了儿童爱争求胜的心理,满足了他们的参与的欲望。
总之,新课程标准正在全国各地开展实施。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自主、愉快地进行活动,让他们变“苦学”为“乐学”、变“压学”为“愿学”,那就要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能够在行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并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最新理念。
关键词体育课堂参与的艺术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1 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参与热情
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充满了吸引力的课堂气氛中,真正把参与的热情激发起来去获得知识,并且技能得到训练,人格得到完善。比如:在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让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动物园里的小动物的走、跑、跳;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如:小鸟飞、小鱼游、企鹅走、大象走、小猴爬、袋鼠跳等一系列动作。改变了一成不变的常规准备活动,做几节徒手操就算达到了效果,把小学生那种积极想参与到课堂的热情激发了起来。又比如高年级如果想在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安排一些节奏欢快的韵律操。音乐会给人带来完美的享受、欢快的旋律最容易激起人的情绪,在加上一些优美的舞蹈动作,大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起了他们的热情,给课的主要部分学习提供一个好的开头曲。
2 灵活运用方法,增强参与兴趣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掌握体育技能技术为主要内容、灵活运用方法为手段。教师缺少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缺乏参与兴趣的主因。只有不断的变换有效的活动形式,才能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增强其参与的兴趣。如:小学一年级立定跳远这一教材难度不高,但练起来容易乏味。传统教法教师讲解、示范、练习,然而练习显得很单调,这样会使学生越没有兴趣,但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把这一课编成“小白兔去采蘑菇”和“小青蛙过河捉虫”的故事情境,那就会不一样了。在活动场地的中间用一些呼拉圈摆放成一定的路线,一些小朋友扮成小白兔,一些小朋友扮成小青蛙,他们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进入主题,即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比如素质练习中,可以在教学时采用一些游戏的方法。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那么游戏正好符合学生这一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玩耍中完成素质练习。
3 加强个体尝试,培养参与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不是完全依靠他人的传授给予的,而是只要靠自己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得到解决,例如:在“障碍赛跑”这一教学中,设有海绵垫、独木桥、体操凳、跳箱、呼拉圈等障碍物。教师不规定学生通过障碍物的动作,而是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通过障碍物,看谁完成的最好、最快。这时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纷纷开动脑筋,他们用自己想出来的办法通过设置的障碍物。有的同学想出来的动作比教师原先想规定的动作好得多,而且完成的质量也高,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兴趣很高,同时通过自己的亲自尝试体验,也提高了自己参与课堂的能力。
4 运用提问设疑法,提高参与的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时机恰当地提问设疑的形式把一些饶有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运用积极思维,让他们在掌握已有的知识、技能、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理解动作,使其获得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参与的质量。如:教侧向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使学生正确地把握出手点高度,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投实心球时出手点高与低与实心球的落点远度有无影响?”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同样的力量,用不同站立高度的两种姿势进行练习。教师根据练习的效果,再启发学生:“当你用同样大的力量在大楼上与平地上投一物,投得远近会一样吗?哪个远?”学生回答肯定一致的,因为他们能体验出来,为了使学生掌握侧向垫步的动作,提高出手的速度,提出“为什么侧向垫步推实心球比原地推的远呢?让学生通过学过的物理知识,得出结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大提高参与的质量。
5 调控激励机制,满足参与欲望
“激励”在这里是指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以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内在期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的、共性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导向。为此教师必须调控激励机制,运用语言、体态、暗示、情感需要等多种激励措施,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
儿童是普遍喜爱体育活动的,更喜欢体育比赛。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一听到要比赛,一定很高兴,尤其喜欢取得胜利。如:“运送货物”比赛,四大组第一组比赛以后,教师宣布比赛名次,那么其他三队就会不服,也想尝一尝第一名的滋味,于是又比赛一次,教师宣布了名次,得到第一名的队会高兴万分,而没有得到第一名的队还在跃跃欲试,非得试试自己队的本事。所以说体育比赛正好符合了儿童爱争求胜的心理,满足了他们的参与的欲望。
总之,新课程标准正在全国各地开展实施。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自主、愉快地进行活动,让他们变“苦学”为“乐学”、变“压学”为“愿学”,那就要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能够在行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并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最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