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考,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他们积极学习、奋发上进的一种源动力。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就是思考的重要性。事实证明要搞好教学,就必须善于引发学生的思考。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引发学生思考的。
  
  1.运用激疑的办法促成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处处根据学生的疑点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进行激疑促思呢?我认为必须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1要在学生容易忽视或容易搞错的地方激疑,以引发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一些问题上往往比较粗心大意,有时对一些问题不求甚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之处或容易搞错之处激疑,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我在教《最后一课》一文时,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我刚说完,同学议论纷纷。有位同学举手说是韩麦尔先生。而我又问同学们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接着有一位同学说是小弗郎士,对这个回答我没有立即评价,让同学们再想一想。忽然,又有一个同学举手说是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最后我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分析了这两个人物,并同意了最后一位同学的意见。
  1.2要善于顺着文章的思路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以引发思考。引发思考的目的,是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始终沿这既定的目标不断思考。我在教《晏子使楚》一文时,设置了下列问题:(1)楚王怎样密谋对付晏子?(2)晏子来到后怎样应付?(3)晏子采用什么方法来取得这场舌战的胜利?(4)结局如何?这样设置疑问,有利于学生利用一个问题的结果来解决下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并获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1.3要善于设一些争辩的情景,激起疑难,引发思考。我在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有这样愚蠢的皇帝和大臣吗?他们为什么这么容易受骗?今天会发生类似的事吗?问题刚一提出,同学们就众说纷纭、相持不下。于是,我示意同学们静下来。最后,我把发言的同学的看法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同意了他们的意见。由于这样,同学们很快就理解了课文的深层含意。
  
  2.巧设提问,引发思考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提问是发展学生的思考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果教师对课文能巧妙地设置提问,学生就会对你教的课文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例如;我在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首诗从开头到结尾一共用了四个“雪”字,从送别过程的角度看这四个“雪”字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的顺序关系如何?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左思右想,务求水落石出。由于能针对课文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能更快、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3.指点关键,引发思考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说的就是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从关键的地方入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也不例外。那么,
  如何指点关键,引发思考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点拨、启发,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3.1要善于抓主课文中的关键,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我在教《变色龙》一文时,抓住文中的一个“变”,我要学生找奥楚蔑洛夫有几变,怎么变?因何而变?特别是要他们注意一些表现力很强的动词和人对狗的称呼的一次次变化。学生不但极有兴趣,而且积极开动思想的机器,有的说“三变”有的说“四变”。在边争论边思考中,既认真阅读了课文,又很快熟悉了故事的情节,并认识了主人公的趋炎附势,欺压百姓的丑恶灵魂。
  3.2要善于抓住文体的特点来点拨学生的思考。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点进行相同的课文教学,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例如:在小说中,作者通常运用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多方面来塑造人物。教师在教读小说时,只要从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各方面去分析人物的形象,学生就容易理解小说中的人物的性格特征,由此,学生以后在学习小说时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
  3.3要善于教给学生思考的一般规律,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问段落或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教师就要教让学生先从以下两面方来想答案:(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启发下文。又如:问“这,这样”指代什么内容?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一般可以从这些词语前面的句子中找寻或思考答案。由此,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这句名言充分说明习惯的重要性。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就得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只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能强化他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预习;复习;准备;读题;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表达;认真;动脑;动口;动手;审题     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十多年,每年我教的学生成绩在评比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令同行们非常羡慕,经
期刊
[摘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关键,培养学生在知识上、技术发展上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等都是新时期教育的任务。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灵活地运用教材,巧设开放题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激学;改变;探索;开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的创新意识,是创
期刊
古诗是用古汉语写成的。它字数少、含蓄、凝练、节奏感强、跳跃大。由于古诗离我们的时代较为久远,所以教学古诗的难度也就加大。诗歌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意境指的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即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因为它能使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我们
期刊
[摘要]面向腾飞的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也顺应而生,针对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无疑是培养优秀人才一项新的战略举措,务必落实强化它,这必须要从孩子抓起、学校抓起。这也使得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尽量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边作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强化;素质教育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educa
期刊
孩子四岁多,经常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但令我诧异的是,在自己的课堂或别人的课堂上都只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而很少看到学生提问。这不禁让我疑惑;三四岁的小孩都会围着大人不停地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怎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没有问题了呢?  一直以来,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但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按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再加工来设计的,学生只有
期刊
丰富的教育教实践告诉我们;个性在学生的求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体的发展是不可能全相同的,因为个性的发展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始终。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就会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觅知识。因此,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期刊
新生入学时,家长报着望子成才的厚望带着孩子来报名,进校后听说班主任是一位责任性很强又德才兼备的老师时,就像吃了一个定心丸,带着十分的满意离开。当打听到班主任是一位还没有什么名气的老师时,家长还要费尽心思的活动一番,想方设法给孩子换班。新生入学编班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知名度比较高的班主任所在班的人数往往要多出同级部其它班的人数,这就是班主任的效应。  做一名让家长放心的班主任,最基本的是要有强烈的
期刊
“语言学习是一枚苦果,教师就是给语言学习这枚苦果上抹上一层欢乐果酱的人”。这层欢乐果酱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如何将欢乐果酱涂抹得好,我做了如下尝试。    1.体态语言,让课堂充满激情    体态语言教学,是一种感官的教学法,它强调口语和动作的直接配合。它不须透过母语翻译,学生就能接受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
期刊
每位教师都使自己的课高效。成功,但是,有时总会事与愿违。教学的反馈的情况无法令人满意,甚至相去甚远。我们不应该对学生失望,不应该对自己教学能力失望,而应该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受传统教学影响而自己未意识到的潜在的失误。    1.师生课堂谈话时间    “为了打破课堂上可怕的沉默,我总是张口就说,没意识到大部分时间我在说。我以为他们听我说英语会对学生有益,然而,我……”实际上教师说得越多,学生说的
期刊
英语课堂上应该尽可能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获取知识不再单一地只通过教师讲授的渠道。发现性学习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所以定能完成新课标所要求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使命。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实施和贯彻发现性学习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的提问的艺术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笔者根据课堂观测和教学实践所得到的一些尝试。    1.句子结构    在分析句子结构时,应尽量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