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师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语文素养;初中学生;教学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作为刚进入初中的新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学习语文,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之语文基本功较差,语文素养很难形成,语文成绩提升起来也就很慢。所以,我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二节语文课上,就会对学生重点讲述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的养成,以及如何练基本功,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写写关于这方面的文章。
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本人认为有以下实用方法:
(一)勤查工具书,务求准确
俗话说“字典是不开口的老师”,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这不仅可使泛读达到顺畅的程度,还可以扩充词汇量,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工具书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也可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同样是大有收益的。
(二)多读书,读经典书
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同学们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来认识和感悟世界,认识和理解真善美、假恶丑,潜移默化地接受人生哲理,比我们这些老师肤浅的说教要深刻、有效得多。所以,每册语文书后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一定要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本书给不同人的启发都是不一样的。当读完一本书后,要学会从多方面去分析它的立意,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总结出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再由此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我认为这样才叫读书,才能吸收书中的精髓,才能丰富自己的思想。
(三)多朗读,勤背诵经典的知识语段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节奏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语音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背诵要下苦工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朗读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四)勤动手,做好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
读书要学会圈点勾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读完书后用笔记记下来,想一想,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初中一年级以摘抄式笔记为主,如果能加上一、两句自己的点评、感悟则更好;初中二年级以提纲式、提要式笔记为主,每篇最好有自己100~200字的评论、感悟;初中三年级以读书心得体会为主,着重写自己的观点、感悟。
(五)善于思考问题,用心去感悟
善于思考,可以从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创作的源头,搜索到有灵感的细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不断积累生活体验,才能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同时要学会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朵精彩的浪花。当看到一些精彩瞬间时,能够快速在脑子里组织语言,在脑子里把这件事写下来。这种训练方法,不受时间、地点、纸笔的限制,易于操作,长此下去,就会掌握大量的写作材料,使用时选择的余地较大,写出的文章也会更贴近生活。
(六)勤于练笔,加深对生活的感悟
经常写作可以把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对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经常写作主要是为了练笔,练习对客观事物的表现力和对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能力。因此,只要有利于练笔的都可以写。但要注意把对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考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一定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要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做到“我手写我心”。
二、引导学生练好语文基本功
(一)加强对课本的学习,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基础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学习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有用的理论,改变知识零散的状况。在初中阶段,学习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会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要想学好普通话,首要就是要每天坚持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在说的时候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问题后,需要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可以请教老师,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同时,每天应注意听一些普通话标准的发音,包括听广播和身边普通话说得好的同学。另外,如果有时间,每天应进行一些朗读训练,按“古诗词——诗歌——散文”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总之,普通话学习也是语言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三)写一手端正、潇洒的字
每天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临帖,练习三年,坚持不懈,定能出手不凡。中国的汉字是讲究间架结构的,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久而久之,就能培养起学生一种严谨的作风。不但在写字上是这样,在学习上、生活上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要想把字练好并非一日之功,需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的临摹才会有所收获,学生循序渐进地按一定的规范进行写字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毅力,并养成学生一种良好踏实的作风。
(四)消灭错别字
学生在作业中写了错别字,一般说来,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改错意识。批改作业时,不直接帮学生圈出错别字,而是在有错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一个标记,提示学生这一行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他们自己查找并加以改正,而且还让他们准备一个错字辑录本,让他们留心观察别人的作业、书籍、报刊、大街上的招牌中有没有错别字,将错字记入错字辑录本里,这样培养学生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能够自己找出错别字,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基础。
(五)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多读好书,多买好书,积累好书,“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会使自己的眼界开阔,志向更远大,语文知识也更丰富。
我们相信,教师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贞福. 谈“语文素养”[J]. 语文建设,2003(4).
[2] 黎松龄. 初中语文素养基础提升训练[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王良英.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0(2).
【关 键 词】 语文素养;初中学生;教学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作为刚进入初中的新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学习语文,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之语文基本功较差,语文素养很难形成,语文成绩提升起来也就很慢。所以,我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二节语文课上,就会对学生重点讲述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的养成,以及如何练基本功,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写写关于这方面的文章。
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本人认为有以下实用方法:
(一)勤查工具书,务求准确
俗话说“字典是不开口的老师”,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这不仅可使泛读达到顺畅的程度,还可以扩充词汇量,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工具书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也可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同样是大有收益的。
(二)多读书,读经典书
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同学们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来认识和感悟世界,认识和理解真善美、假恶丑,潜移默化地接受人生哲理,比我们这些老师肤浅的说教要深刻、有效得多。所以,每册语文书后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一定要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本书给不同人的启发都是不一样的。当读完一本书后,要学会从多方面去分析它的立意,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总结出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再由此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我认为这样才叫读书,才能吸收书中的精髓,才能丰富自己的思想。
(三)多朗读,勤背诵经典的知识语段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节奏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语音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背诵要下苦工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朗读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四)勤动手,做好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
读书要学会圈点勾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读完书后用笔记记下来,想一想,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初中一年级以摘抄式笔记为主,如果能加上一、两句自己的点评、感悟则更好;初中二年级以提纲式、提要式笔记为主,每篇最好有自己100~200字的评论、感悟;初中三年级以读书心得体会为主,着重写自己的观点、感悟。
(五)善于思考问题,用心去感悟
善于思考,可以从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创作的源头,搜索到有灵感的细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不断积累生活体验,才能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同时要学会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朵精彩的浪花。当看到一些精彩瞬间时,能够快速在脑子里组织语言,在脑子里把这件事写下来。这种训练方法,不受时间、地点、纸笔的限制,易于操作,长此下去,就会掌握大量的写作材料,使用时选择的余地较大,写出的文章也会更贴近生活。
(六)勤于练笔,加深对生活的感悟
经常写作可以把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对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经常写作主要是为了练笔,练习对客观事物的表现力和对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能力。因此,只要有利于练笔的都可以写。但要注意把对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考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一定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要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做到“我手写我心”。
二、引导学生练好语文基本功
(一)加强对课本的学习,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基础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学习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有用的理论,改变知识零散的状况。在初中阶段,学习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会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要想学好普通话,首要就是要每天坚持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在说的时候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问题后,需要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可以请教老师,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同时,每天应注意听一些普通话标准的发音,包括听广播和身边普通话说得好的同学。另外,如果有时间,每天应进行一些朗读训练,按“古诗词——诗歌——散文”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总之,普通话学习也是语言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三)写一手端正、潇洒的字
每天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临帖,练习三年,坚持不懈,定能出手不凡。中国的汉字是讲究间架结构的,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久而久之,就能培养起学生一种严谨的作风。不但在写字上是这样,在学习上、生活上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要想把字练好并非一日之功,需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的临摹才会有所收获,学生循序渐进地按一定的规范进行写字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毅力,并养成学生一种良好踏实的作风。
(四)消灭错别字
学生在作业中写了错别字,一般说来,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改错意识。批改作业时,不直接帮学生圈出错别字,而是在有错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一个标记,提示学生这一行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他们自己查找并加以改正,而且还让他们准备一个错字辑录本,让他们留心观察别人的作业、书籍、报刊、大街上的招牌中有没有错别字,将错字记入错字辑录本里,这样培养学生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能够自己找出错别字,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基础。
(五)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多读好书,多买好书,积累好书,“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会使自己的眼界开阔,志向更远大,语文知识也更丰富。
我们相信,教师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贞福. 谈“语文素养”[J]. 语文建设,2003(4).
[2] 黎松龄. 初中语文素养基础提升训练[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王良英.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