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作家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周边环境的熏陶,将决定着他作品的深度与广度。这个道理,无可厚非。作家对作品的把控、语言的把玩,与其自身的修养、阅读的宽度以及知识面的积累,加之本^的天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一、阅读中感悟小说语言
小说语言,就像一个人的气质,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就像影子一样,与主人处处相伴。气质,是后天磨砺的,又像是与生俱来。
当下,人们把小说语言当作一种文学尺度,来衡量作品的成败。甚至用语言的好坏,来评判一部作品、一篇小说、小小说(微小说)的生命力所在。由此,小说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一部作品,一篇小说、小小说(微小说)能不能让读者读下去,让编辑看下去,其语言是极为重要的一关。
业内人士,尤其是编辑给我们作者退稿时,往往会有这么一句:“小说语言不错,只是……”只是什么,我们暂且不去管它。这里,只说人家说的“语言不错”。
什么样的语言,才能称得上语言不错呢?是鲁迅先生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那样绕来绕去?还是汪曾祺描写火车经过时“车窗蜜黄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园东边的树墙子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这是我们平常说话的方式吗?显然不是。若是生活中真有那样讲话的人,那个人一定是个“文化疯子”。可汪曾祺在小说中,偏偏就那么耐人寻味地写出来了;读者就那么逆来顺受地接纳了;大中院校的老师,还把那样的句子拿到课堂上当范本来讲了;评论家干脆把那样的句子,归纳为好的小说语言。
为什么那种绕来绕去的句子,疯疯傻傻的写法,就是小说语言很好的范例呢?
其一,语言的魔力。小说语言不像电影那样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闪过。也不是街头艺人“折扇捉刀”那样去比划。小说语言,如春风化雨,看似不声不响,但它丝丝入扣,涓涓细流一样滋润着读者的心田。如果鲁迅说“院子里有两棵枣树”,一下子就把事情给说透彻了。现在他说“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读者就觉得奇怪了,甚至觉得鲁迅那样“饶舌”,怪可笑呢。其阅读的效果,语言的魔力,油然而生。
其二,语言的诱惑力。小说语言还有诱惑力?有。汪先生所说的火车灯光“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那不就很有诱惑力吗,它让读者像追赶一群牛羊一样,在阅读中追赶那“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的灯光。很拟人化,很容易把读者带进那“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的景致里。谁能说这样的语言不好玩,谁能说这样的小说语言,不是好小说的语言呢。
其三,语言的潜在力。鲁迅费了那么大的劲,绕来绕去地去说那两棵枣树。他为什么就不是两棵椿树、两棵桃树、两棵桂花树呢?原因是,那两棵枣树对他后面的文章还有用处。这样说来,我们不妨理解,河水打旋的地方,河水下方一定潜藏着暗礁或滚动的涡流。作家们围绕某一细节去浓墨重彩,一定有他(她)诱人的一面。
说了半天,什么样的语言,才是好的小说语言呢?是《红楼梦》、是《三国演义》、是《水浒传》,还是《围城》《边城》《老人与海》《战争与和平》?我看,都是,都不是。最好的小说语言,是作家心灵中流淌出来的句子。好的小说语言,没有勾三股四玄为五的定律可寻。它是一个作家在大量的阅读中,所悟化出来的一种自我的叙述方式。他人的语言可学,而又不可学。说可学,如同去模仿一个人的穿衣戴帽,这是可以的;说不可学,等同于去揣摩人家的气质,那是学不来的。他人的語言是他人的,只有你自己的语言,那才是你自己的。
一篇小说的语言,或者说小说开头的语言,将决定着通篇的语速与作品的“流向”。我曾拿乡下老农铲地作比方,犁铧往土中所插的那一刹那的深度,将决定着他后面耕田的深度。小说要“压住了写”。这个“压住了写”,就是要把语言润色好,把小说开头的语言润色好。例如:我在小说《威风》中写道“东家做盐的生意,东家不问盐的事”,这两句“开头语”出来以后,后面的文字,全都与那个“大东家”较上劲了。而汪先生写《鲍团长》时,他说:“鲍团长是保卫团的团长”这句话很正常。而接下来的一句就玩了,他说:“保卫团是由商会出钱养着的一支小队伍。”他不说是“一小支队伍”,他说“一支小队伍”。这样的句子,让小说的“语速”一下子就减缓下来了,其后面的文章也就好玩了许多。
二、作家思考的深度决定他作品的厚度与广度
作家的思想,决定着作品的厚度与广度。如果说,你的作品写得不够拿人,或者说,你的作品没有写出一定的文学水准,这与你观察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我常与我们小城里一些书法家、画家们在一起切磋、玩耍。一次,一位画山水的画家跟我说,他站在范曾的画前,双手不经意间攥出两把汗。
我问他为什么?
他紧皱着眉头说:“我在想,范曾的画为什么那么好?我怎么就画不出来呢?”不难想到,我的那位画家朋友,站在范曾面前的那一刻,真可谓是恨“己”不成“范”。
那么,我们作家呢,是不是也会在文学界泰斗面前,在《西游记》《红楼梦》《巴黎圣母院》面前,会感到两手冒汗呢?我想那种感觉是有的。哪有“不想做将军的士兵”呢?问题是,如何去“做将军”,让两手不冒汗,从而写出得意的作品?想“当将军”,不能空想、妄想,要看看自己在“军营”里磨砺的程度。回忆一下自己读了多少书,读了哪些书。
读书,同样潜藏着学问。同样的一篇文章,你看的是故事,他看的可能是故事的内涵;你读的是人物性格,他读的或许是语言的韵昧。作家在文学的夜路中,永远都是向着黎明奔跑的赶路人。我们童年的时候,盼着自己快快地长大。岂不知,成长是需要经受磨难与历练的;成长,是需要知识与学识来滋养的;成长,是需要一个极为客观过程的。
如果说我们现在已经“长大”了,那么是否有健康的体魄呢?这个“健康”,既包涵我们成长的经历,又兼容着我们的知识面、阅读面,以及对生活的洞察力、理解程度的把控。 同样的一汪秀水,朱自清写出了《荷塘月色》,而更多的人挂在嘴上的却是清华园里的未名湖。无数家长在为子女入托、上辅导班而奔波的时候,毕飞宇却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大雨如注》。同样的一件事情,理解的程度不同,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就不同。我曾在华北油田工作过,曾与一位油田女作家一起共过事。有一天,一位瘸腿的油田工人,抓到他媳妇与人通奸,闹得整个油区沸沸扬扬。大家都在谴责那小媳妇不应该时,唯有那位女作家,却说那小媳妇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
一个作家对某一事件的思考程度有多深,他笔下的文字就耕耘得多深。我前面提到过“农人耕田”。要想把犁铧扎得更深,光靠打驴子、摇动犁把是没有用的,只有调整好犁子的模具,才能将田地铲得更深。
这个“模具”的调整,体现出作家对事物的观察深度、理解程度,以及作家对生活的悟化、感化程度。它兼容着作家自身的文学天赋与后天的勤奋。
三、作家所拥有的“自留地”
每个成熟的作家都有他创作的“自留地”。莫言的“东北乡”、梅里美的“乡村小镇”、汪曾祺的“里下河”,等等。那些“地方”存在吗?存在,也不存在。泰州市文联,也就是汪曾祺的家乡有一本刊物叫《稻河》。我曾给现任泰州市文联主席刘仁前打电话,让他把《稻河》改刊名《里下河》。我在电话中说:“汪曾祺笔下的里下河多有名,你把那本刊物改名《里下河》,一定能在全国叫得响。”
刘仁前是我的老朋友,他不好在电话中与我说透,只是一味地与我打哈哈。后来我才知道,在泰州的众多的河流中,压根儿就没有那样一条叫里下河的河流。里下河仅仅是泰州、扬州,乃至盐城大纵湖那边众多河流的一个统称。
那么,莫言的东北乡、梅里美描述的那些乡村小镇子,同样也是作家虚拟的。但是,它在作家的心目中,恰恰又是真实存在的。
近十年来,我以我的“盐河”为创作大背景,先后写出了数以百计、上千个“盐河人物”。而我的家乡,真的有盐河吗?有。盐河里真真切切地发生过我笔下那些盐商、马帮、匪寇、市井百态的故事吗?这个问题难以回答了。为什么?如果我说没有,那么,盐河两岸那一串串鲜活的人物,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如果我说有,可我们这里哪里有盐区之说,哪里有那么多千奇百怪的奇闻逸事?
不少人问我,你怎么与盐河较上劲?
我如实告诉他们,我老家那个小村离海边不远,童年的时候,我整天跟着比我大一点的孩子,到村东的大海边去拾海菜、挖海贝、偷渔船上欢蹦乱跳的鱼虾。说到细微处,我还会告诉他们,我曾亲眼看到水车“吱呀吱呀”兜水浇灌盐田的景致。并说,那场景如同母乳一样,印记在我的脑海里……
每当我讲到这里,听我“讲盐”的人,好像从我的诉说中找到答案,总会不经意间轻叹一声,说:“难怪了!”好像我之所以写盐,就与我童年里捡海菜、挖海贝,大海边偷鱼摸虾有关系,尤其是那“吱呀呀”的风车绞水,注定了我的未来就是个写盐的。
其实,不然。
我童年里所见到的盐田,也就是那么一点点。其风车绞水,多不过三五架风车而已。那么,我笔下那上百顷白花花的盐田从何而来!我推崇的大盐东吴三才、杨鸿泰、沈万吉那些妻妾成群、威震一方的大人物,又是从哪里忽拉拉地冒出来的呢?时至今日,我也没有见过盐商是什么模样,我怎么就写出那样一群货色呢?我也感到很奇怪!若真是让我去寻找答案,我可以简略地遣忆:大学四年里,我几乎读遍了明清小说,整天沉迷于那种“推窗落杆”的男欢女爱里,我曾一度地怀疑我的青春期出了问题;后来,我爱上外国文学,走进了莫泊桑、契诃夫、日本作家星新一的“故事”后,豁然觉得世界又是那样的神奇而精彩;再后来,即我大学的最后一年,我拿起笔,开始给报刊投稿时,不知不觉间,我又爱上沈从文、汪曾祺,等等。
转而,再说我笔下的那些人物,他们不是我的故乡人,可哪个也没有离开我故乡的盐碱地。我童年里看到的盐田、风车、船工、盐夫,如同我邻居家给我糖吃的小姐姐一样,其美好的一幕幕,已经印在我的記忆里了。
那种印记,如同一粒粒生命力极强的种子,在我的心田里悄然扎根,并在岁月的雨水滋润下,一天天开花结果。
那,就是我创作的“自留地”,她孕育出我笔下一大批盐河人物。
一、阅读中感悟小说语言
小说语言,就像一个人的气质,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就像影子一样,与主人处处相伴。气质,是后天磨砺的,又像是与生俱来。
当下,人们把小说语言当作一种文学尺度,来衡量作品的成败。甚至用语言的好坏,来评判一部作品、一篇小说、小小说(微小说)的生命力所在。由此,小说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一部作品,一篇小说、小小说(微小说)能不能让读者读下去,让编辑看下去,其语言是极为重要的一关。
业内人士,尤其是编辑给我们作者退稿时,往往会有这么一句:“小说语言不错,只是……”只是什么,我们暂且不去管它。这里,只说人家说的“语言不错”。
什么样的语言,才能称得上语言不错呢?是鲁迅先生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那样绕来绕去?还是汪曾祺描写火车经过时“车窗蜜黄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园东边的树墙子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这是我们平常说话的方式吗?显然不是。若是生活中真有那样讲话的人,那个人一定是个“文化疯子”。可汪曾祺在小说中,偏偏就那么耐人寻味地写出来了;读者就那么逆来顺受地接纳了;大中院校的老师,还把那样的句子拿到课堂上当范本来讲了;评论家干脆把那样的句子,归纳为好的小说语言。
为什么那种绕来绕去的句子,疯疯傻傻的写法,就是小说语言很好的范例呢?
其一,语言的魔力。小说语言不像电影那样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闪过。也不是街头艺人“折扇捉刀”那样去比划。小说语言,如春风化雨,看似不声不响,但它丝丝入扣,涓涓细流一样滋润着读者的心田。如果鲁迅说“院子里有两棵枣树”,一下子就把事情给说透彻了。现在他说“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读者就觉得奇怪了,甚至觉得鲁迅那样“饶舌”,怪可笑呢。其阅读的效果,语言的魔力,油然而生。
其二,语言的诱惑力。小说语言还有诱惑力?有。汪先生所说的火车灯光“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那不就很有诱惑力吗,它让读者像追赶一群牛羊一样,在阅读中追赶那“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的灯光。很拟人化,很容易把读者带进那“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的景致里。谁能说这样的语言不好玩,谁能说这样的小说语言,不是好小说的语言呢。
其三,语言的潜在力。鲁迅费了那么大的劲,绕来绕去地去说那两棵枣树。他为什么就不是两棵椿树、两棵桃树、两棵桂花树呢?原因是,那两棵枣树对他后面的文章还有用处。这样说来,我们不妨理解,河水打旋的地方,河水下方一定潜藏着暗礁或滚动的涡流。作家们围绕某一细节去浓墨重彩,一定有他(她)诱人的一面。
说了半天,什么样的语言,才是好的小说语言呢?是《红楼梦》、是《三国演义》、是《水浒传》,还是《围城》《边城》《老人与海》《战争与和平》?我看,都是,都不是。最好的小说语言,是作家心灵中流淌出来的句子。好的小说语言,没有勾三股四玄为五的定律可寻。它是一个作家在大量的阅读中,所悟化出来的一种自我的叙述方式。他人的语言可学,而又不可学。说可学,如同去模仿一个人的穿衣戴帽,这是可以的;说不可学,等同于去揣摩人家的气质,那是学不来的。他人的語言是他人的,只有你自己的语言,那才是你自己的。
一篇小说的语言,或者说小说开头的语言,将决定着通篇的语速与作品的“流向”。我曾拿乡下老农铲地作比方,犁铧往土中所插的那一刹那的深度,将决定着他后面耕田的深度。小说要“压住了写”。这个“压住了写”,就是要把语言润色好,把小说开头的语言润色好。例如:我在小说《威风》中写道“东家做盐的生意,东家不问盐的事”,这两句“开头语”出来以后,后面的文字,全都与那个“大东家”较上劲了。而汪先生写《鲍团长》时,他说:“鲍团长是保卫团的团长”这句话很正常。而接下来的一句就玩了,他说:“保卫团是由商会出钱养着的一支小队伍。”他不说是“一小支队伍”,他说“一支小队伍”。这样的句子,让小说的“语速”一下子就减缓下来了,其后面的文章也就好玩了许多。
二、作家思考的深度决定他作品的厚度与广度
作家的思想,决定着作品的厚度与广度。如果说,你的作品写得不够拿人,或者说,你的作品没有写出一定的文学水准,这与你观察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我常与我们小城里一些书法家、画家们在一起切磋、玩耍。一次,一位画山水的画家跟我说,他站在范曾的画前,双手不经意间攥出两把汗。
我问他为什么?
他紧皱着眉头说:“我在想,范曾的画为什么那么好?我怎么就画不出来呢?”不难想到,我的那位画家朋友,站在范曾面前的那一刻,真可谓是恨“己”不成“范”。
那么,我们作家呢,是不是也会在文学界泰斗面前,在《西游记》《红楼梦》《巴黎圣母院》面前,会感到两手冒汗呢?我想那种感觉是有的。哪有“不想做将军的士兵”呢?问题是,如何去“做将军”,让两手不冒汗,从而写出得意的作品?想“当将军”,不能空想、妄想,要看看自己在“军营”里磨砺的程度。回忆一下自己读了多少书,读了哪些书。
读书,同样潜藏着学问。同样的一篇文章,你看的是故事,他看的可能是故事的内涵;你读的是人物性格,他读的或许是语言的韵昧。作家在文学的夜路中,永远都是向着黎明奔跑的赶路人。我们童年的时候,盼着自己快快地长大。岂不知,成长是需要经受磨难与历练的;成长,是需要知识与学识来滋养的;成长,是需要一个极为客观过程的。
如果说我们现在已经“长大”了,那么是否有健康的体魄呢?这个“健康”,既包涵我们成长的经历,又兼容着我们的知识面、阅读面,以及对生活的洞察力、理解程度的把控。 同样的一汪秀水,朱自清写出了《荷塘月色》,而更多的人挂在嘴上的却是清华园里的未名湖。无数家长在为子女入托、上辅导班而奔波的时候,毕飞宇却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大雨如注》。同样的一件事情,理解的程度不同,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就不同。我曾在华北油田工作过,曾与一位油田女作家一起共过事。有一天,一位瘸腿的油田工人,抓到他媳妇与人通奸,闹得整个油区沸沸扬扬。大家都在谴责那小媳妇不应该时,唯有那位女作家,却说那小媳妇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
一个作家对某一事件的思考程度有多深,他笔下的文字就耕耘得多深。我前面提到过“农人耕田”。要想把犁铧扎得更深,光靠打驴子、摇动犁把是没有用的,只有调整好犁子的模具,才能将田地铲得更深。
这个“模具”的调整,体现出作家对事物的观察深度、理解程度,以及作家对生活的悟化、感化程度。它兼容着作家自身的文学天赋与后天的勤奋。
三、作家所拥有的“自留地”
每个成熟的作家都有他创作的“自留地”。莫言的“东北乡”、梅里美的“乡村小镇”、汪曾祺的“里下河”,等等。那些“地方”存在吗?存在,也不存在。泰州市文联,也就是汪曾祺的家乡有一本刊物叫《稻河》。我曾给现任泰州市文联主席刘仁前打电话,让他把《稻河》改刊名《里下河》。我在电话中说:“汪曾祺笔下的里下河多有名,你把那本刊物改名《里下河》,一定能在全国叫得响。”
刘仁前是我的老朋友,他不好在电话中与我说透,只是一味地与我打哈哈。后来我才知道,在泰州的众多的河流中,压根儿就没有那样一条叫里下河的河流。里下河仅仅是泰州、扬州,乃至盐城大纵湖那边众多河流的一个统称。
那么,莫言的东北乡、梅里美描述的那些乡村小镇子,同样也是作家虚拟的。但是,它在作家的心目中,恰恰又是真实存在的。
近十年来,我以我的“盐河”为创作大背景,先后写出了数以百计、上千个“盐河人物”。而我的家乡,真的有盐河吗?有。盐河里真真切切地发生过我笔下那些盐商、马帮、匪寇、市井百态的故事吗?这个问题难以回答了。为什么?如果我说没有,那么,盐河两岸那一串串鲜活的人物,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如果我说有,可我们这里哪里有盐区之说,哪里有那么多千奇百怪的奇闻逸事?
不少人问我,你怎么与盐河较上劲?
我如实告诉他们,我老家那个小村离海边不远,童年的时候,我整天跟着比我大一点的孩子,到村东的大海边去拾海菜、挖海贝、偷渔船上欢蹦乱跳的鱼虾。说到细微处,我还会告诉他们,我曾亲眼看到水车“吱呀吱呀”兜水浇灌盐田的景致。并说,那场景如同母乳一样,印记在我的脑海里……
每当我讲到这里,听我“讲盐”的人,好像从我的诉说中找到答案,总会不经意间轻叹一声,说:“难怪了!”好像我之所以写盐,就与我童年里捡海菜、挖海贝,大海边偷鱼摸虾有关系,尤其是那“吱呀呀”的风车绞水,注定了我的未来就是个写盐的。
其实,不然。
我童年里所见到的盐田,也就是那么一点点。其风车绞水,多不过三五架风车而已。那么,我笔下那上百顷白花花的盐田从何而来!我推崇的大盐东吴三才、杨鸿泰、沈万吉那些妻妾成群、威震一方的大人物,又是从哪里忽拉拉地冒出来的呢?时至今日,我也没有见过盐商是什么模样,我怎么就写出那样一群货色呢?我也感到很奇怪!若真是让我去寻找答案,我可以简略地遣忆:大学四年里,我几乎读遍了明清小说,整天沉迷于那种“推窗落杆”的男欢女爱里,我曾一度地怀疑我的青春期出了问题;后来,我爱上外国文学,走进了莫泊桑、契诃夫、日本作家星新一的“故事”后,豁然觉得世界又是那样的神奇而精彩;再后来,即我大学的最后一年,我拿起笔,开始给报刊投稿时,不知不觉间,我又爱上沈从文、汪曾祺,等等。
转而,再说我笔下的那些人物,他们不是我的故乡人,可哪个也没有离开我故乡的盐碱地。我童年里看到的盐田、风车、船工、盐夫,如同我邻居家给我糖吃的小姐姐一样,其美好的一幕幕,已经印在我的記忆里了。
那种印记,如同一粒粒生命力极强的种子,在我的心田里悄然扎根,并在岁月的雨水滋润下,一天天开花结果。
那,就是我创作的“自留地”,她孕育出我笔下一大批盐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