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语文教学的许多目标的实现都无法离开阅读教学。这几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的教学观念、方法论不断涌现,可谓五彩纷呈、蔚为壮观,不过也有些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多年的工作实践,对于阅读教学,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下面就是这些想法的梳理。
一、以“本”为“本”,充分利用好教材
以“本”为“本”,即以课本为根本,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教材,充分地利用教材。教材中课文,其典范性是毋庸置疑的。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正说明了教材是“例子”,在教学中起模板作用,它是学生进行有效迁移的依据。可是,近阶段,“例子”常常被忽略,在考试的指挥棒下,不少老师以练习代替之,练习整套整套地做,以期速效得高分,学生做得疲惫,老师改得辛苦,结果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或者误用“例子”,在课堂上教师包办代替,包讲到底,导致自己很苦很累,学生死记硬背,索然寡味。对待教材正确的态度是,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而最终走出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让疑惑在孩子们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通过主动“搜寻”获得比教材本身更为丰富的信息。我在上《五人墓碑记》一课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吴地民众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反暴斗争的?又是如何反暴?2.士大夫在这一过程有何表现,这说明了什么?3.文章为何交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对比手法在文章中体现在哪些方面?5.课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死观和价值观?提出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还为了督促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感悟课文,培养语感,感受真、善、美,形成“国家大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充分体验,在感悟中收获人生经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阅读教学提出这样的理念:“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文本,在阅读过程中是学生的体验对象。指导学生体验文本,首先,要唤醒学生过去的生活经验,即让学生回忆过去的某一生活事件,并再次深切感受当时的生理、心理的感觉,最好能达到最初的程度;其次,要把这种生命体验迁移到文本中去,迁移到所描述的似曾相识的事件中去;最后,要学生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赋予文本事件新的感受。在《背影》的教学过程中,我就让学生先回忆父母在送自己上学分别时的情景,并出示以下几个问题:1.分别的地方在哪里?2.当时的天气、环境怎么样?3.父母说了哪些话?动作、神情如何?4.来来往往的人有怎样的表情?设计这些的目的就是一个,让学生以这些问题为线索“彻底”的回到过去。过去的体验能否被唤醒,决定《背影》里父亲攀爬月台身影能否感动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形象的体验,情感的体验,意境的体验,语言声韵的体验。有人认为体验对思维训练毫无用处,是的,对于问题的解答体验的确无能为力。然而,体验唤醒学生的感知、唤醒学生的喜怒哀乐,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内心不再苍白,这时收获的是比知识更重要的生命的经验,这也将使学生热爱语文这门学科。
三、自主探究,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自主探究式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本问题的学习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有这样一段文字:“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段话已间接表明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是自主探索的重要方式。
自主探究可以表现为阅读期待。阅读期待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对文本感兴趣,更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文本的构建。期待心理的形成常常来自于阅读前对文本的预测。在学习一篇或一段文章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估计一下文章的大体内容及写作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自主性,而不再总是做文本的奴隶。比如,在学习《〈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之前,可以让学生从“序”字入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序”的理解,预测课文的内容,大多学生能够说出,“序”的内容可以包括著者的写作目的、写作背景、成书过程、意义价值、写序者的评价等。在整体感知文本之后,让学生将文本的内容及写法与先前的预测做比对。比对的结果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诚如所料,另一种是不如所料。如果是前者,学生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认知能力就会得到了强化;如果是后者,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预测,思考孰是孰非,从中汲取教益。
自主探究可以表现为阅读反思。许多人把反思理解为质疑是不对的,反思的本质应该是反复体味揣摩基础上的反观。《荷塘月色》的语言一直被认为是现代散文的典范,原因何在?教师除了让学生反复阅读感悟全文外,还可以呈现一组对比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本的语言: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上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生活化的语言:荷叶长得很高,在这许许多多叶子中间,东一朵,西一朵地开着一些荷花,有的正开着,有的还是花骨朵,非常好看。同样都是在写荷叶,然而意韵很不相同。通过反复咀嚼,让学生发现艺术语言的规律,语言的艺术美不仅仅依靠语言意象的美,还依靠语言修辞、声韵的美。
自主探究可以表现为阅读批判。阅读批判的意义在于,鼓励质疑,鼓励否定,培养学生独立自由之精神。比如,在教学《拿来主义》一文的最后,我让班里同学思考本文作为一篇经典杂文有无商榷之处,一位同学就指出该文前后出现脱节现象,认为是跑题。“前半部分,拿来主义提出的背景是列强的送来主义,针对外来文化而言;后半部分,祖上留下来的一个大宅子显然是民族文化遗产的设喻,是针对民族传统文化而言。”尽管当时学生之间为此发生激烈争论,许多人认为前后统一,但我还是表扬了这位同学独立思考的精神,以此激励大家深入解读文本。在教学《雷雨》时,我指出本文的语言并不都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让大家从文中“挑刺”。不少同学指出,“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这句台词是败笔,不符合人物身份,因为鲁侍萍经过种种磨难,对周朴园充满怨恨,是不可能说出如此温柔的话来,尽管她此时有些感动。学生的分析,出乎我的意料,至此我才发现自己平时大大低估了他们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鼓励探讨,鼓励质疑,目的并不在于否定作家和他的作品,而在鼓励他们做阅读的主人,而非奴才,从大处说,是在促进他们形成独立的人格。
四、“授之以漁”,重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强调了教育过程中方法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该把方法的传授贯穿教学的始终。学生要能够自主探究,教师要事先为他们准备好“工具”,这“工具”是剖析文章的角度,是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具体操作的办法。分析文章,角度可以是从立意、题材,可以是从结构、表达技巧、语言等,这要让学生知道。思考问题的角度,可以从全局出发,由整体而及局部;可以从某一点出发,由特例而及一般等,这要在训练中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比如,比较法,找关键词的速读法,品味意境、品位技巧的精读法,批注法,符号标记法,等等,这些做法要能够时时用,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因特网上搜寻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林语堂的《悼刘和珍和杨德群女士》等资料,以便了解更多的史实真相,以便探究鲁迅杂文风格、表现方法、思想境界与他人的不同。
阅读教学的有效做法远不止以上几点,不管采取何种做法,作为教师都不应该把结果直接告诉给学生,而应该把教的内容转换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相机诱导,让学生自觉,主动去探讨阅读材料。作为老师切不可包办代替,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极大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由“扶”而“放”。
★作者通联:江苏宿豫中学。
一、以“本”为“本”,充分利用好教材
以“本”为“本”,即以课本为根本,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教材,充分地利用教材。教材中课文,其典范性是毋庸置疑的。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正说明了教材是“例子”,在教学中起模板作用,它是学生进行有效迁移的依据。可是,近阶段,“例子”常常被忽略,在考试的指挥棒下,不少老师以练习代替之,练习整套整套地做,以期速效得高分,学生做得疲惫,老师改得辛苦,结果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或者误用“例子”,在课堂上教师包办代替,包讲到底,导致自己很苦很累,学生死记硬背,索然寡味。对待教材正确的态度是,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而最终走出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让疑惑在孩子们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通过主动“搜寻”获得比教材本身更为丰富的信息。我在上《五人墓碑记》一课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吴地民众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反暴斗争的?又是如何反暴?2.士大夫在这一过程有何表现,这说明了什么?3.文章为何交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对比手法在文章中体现在哪些方面?5.课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死观和价值观?提出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还为了督促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感悟课文,培养语感,感受真、善、美,形成“国家大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充分体验,在感悟中收获人生经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阅读教学提出这样的理念:“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文本,在阅读过程中是学生的体验对象。指导学生体验文本,首先,要唤醒学生过去的生活经验,即让学生回忆过去的某一生活事件,并再次深切感受当时的生理、心理的感觉,最好能达到最初的程度;其次,要把这种生命体验迁移到文本中去,迁移到所描述的似曾相识的事件中去;最后,要学生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赋予文本事件新的感受。在《背影》的教学过程中,我就让学生先回忆父母在送自己上学分别时的情景,并出示以下几个问题:1.分别的地方在哪里?2.当时的天气、环境怎么样?3.父母说了哪些话?动作、神情如何?4.来来往往的人有怎样的表情?设计这些的目的就是一个,让学生以这些问题为线索“彻底”的回到过去。过去的体验能否被唤醒,决定《背影》里父亲攀爬月台身影能否感动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形象的体验,情感的体验,意境的体验,语言声韵的体验。有人认为体验对思维训练毫无用处,是的,对于问题的解答体验的确无能为力。然而,体验唤醒学生的感知、唤醒学生的喜怒哀乐,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内心不再苍白,这时收获的是比知识更重要的生命的经验,这也将使学生热爱语文这门学科。
三、自主探究,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自主探究式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本问题的学习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有这样一段文字:“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段话已间接表明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是自主探索的重要方式。
自主探究可以表现为阅读期待。阅读期待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对文本感兴趣,更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文本的构建。期待心理的形成常常来自于阅读前对文本的预测。在学习一篇或一段文章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估计一下文章的大体内容及写作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自主性,而不再总是做文本的奴隶。比如,在学习《〈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之前,可以让学生从“序”字入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序”的理解,预测课文的内容,大多学生能够说出,“序”的内容可以包括著者的写作目的、写作背景、成书过程、意义价值、写序者的评价等。在整体感知文本之后,让学生将文本的内容及写法与先前的预测做比对。比对的结果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诚如所料,另一种是不如所料。如果是前者,学生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认知能力就会得到了强化;如果是后者,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预测,思考孰是孰非,从中汲取教益。
自主探究可以表现为阅读反思。许多人把反思理解为质疑是不对的,反思的本质应该是反复体味揣摩基础上的反观。《荷塘月色》的语言一直被认为是现代散文的典范,原因何在?教师除了让学生反复阅读感悟全文外,还可以呈现一组对比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本的语言: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上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生活化的语言:荷叶长得很高,在这许许多多叶子中间,东一朵,西一朵地开着一些荷花,有的正开着,有的还是花骨朵,非常好看。同样都是在写荷叶,然而意韵很不相同。通过反复咀嚼,让学生发现艺术语言的规律,语言的艺术美不仅仅依靠语言意象的美,还依靠语言修辞、声韵的美。
自主探究可以表现为阅读批判。阅读批判的意义在于,鼓励质疑,鼓励否定,培养学生独立自由之精神。比如,在教学《拿来主义》一文的最后,我让班里同学思考本文作为一篇经典杂文有无商榷之处,一位同学就指出该文前后出现脱节现象,认为是跑题。“前半部分,拿来主义提出的背景是列强的送来主义,针对外来文化而言;后半部分,祖上留下来的一个大宅子显然是民族文化遗产的设喻,是针对民族传统文化而言。”尽管当时学生之间为此发生激烈争论,许多人认为前后统一,但我还是表扬了这位同学独立思考的精神,以此激励大家深入解读文本。在教学《雷雨》时,我指出本文的语言并不都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让大家从文中“挑刺”。不少同学指出,“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这句台词是败笔,不符合人物身份,因为鲁侍萍经过种种磨难,对周朴园充满怨恨,是不可能说出如此温柔的话来,尽管她此时有些感动。学生的分析,出乎我的意料,至此我才发现自己平时大大低估了他们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鼓励探讨,鼓励质疑,目的并不在于否定作家和他的作品,而在鼓励他们做阅读的主人,而非奴才,从大处说,是在促进他们形成独立的人格。
四、“授之以漁”,重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强调了教育过程中方法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该把方法的传授贯穿教学的始终。学生要能够自主探究,教师要事先为他们准备好“工具”,这“工具”是剖析文章的角度,是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具体操作的办法。分析文章,角度可以是从立意、题材,可以是从结构、表达技巧、语言等,这要让学生知道。思考问题的角度,可以从全局出发,由整体而及局部;可以从某一点出发,由特例而及一般等,这要在训练中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比如,比较法,找关键词的速读法,品味意境、品位技巧的精读法,批注法,符号标记法,等等,这些做法要能够时时用,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因特网上搜寻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林语堂的《悼刘和珍和杨德群女士》等资料,以便了解更多的史实真相,以便探究鲁迅杂文风格、表现方法、思想境界与他人的不同。
阅读教学的有效做法远不止以上几点,不管采取何种做法,作为教师都不应该把结果直接告诉给学生,而应该把教的内容转换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相机诱导,让学生自觉,主动去探讨阅读材料。作为老师切不可包办代替,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极大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由“扶”而“放”。
★作者通联:江苏宿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