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高职生不仅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这就需要高校重视和加强情商教育,本文就如何加强高职生的情商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情商 高职生
心理学家把人的智力分为智商和情商,认为高智商并不一定带来成功,而情商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当今社会不仅需要高智商人才,更需要高情商人才。但是目前学校普遍存在重学生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轻情商教育的现象。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情商的内涵
情商最早是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 洛维提出,后被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进一步推广。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情绪智力》一书中,把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缩写为EQ,也称情绪智力)定义为:“能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感觉,自我激励,以及很好地控制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情绪的能力。”我国情商研究专家许远理博士认为:情绪智力是指对自我、他人以及环境情绪进行正确认识、表达及调控的能力。
情商的提出,动摇了智力决定一切的统治地位,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智商,而且要靠情商。心里学家认为,谁能有效地掌控情绪,谁就有可能取得成功。丹尼尔·戈尔曼曾指出: “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而心理学家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表明:人在一生中能否成功、快乐,主要取决于其情商的高低。
二、当代高职生在情商方面存在的缺陷
虽然学校的教育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还主要是看学习成绩,而忽视对情商的教育,形成了学生情商的严重亏空。具体来说,主要有下述表现:
1.协作精神较差,缺乏团队精神。
当前,我国高职生多为独生子女长大的一代,他们缺乏一定的谦让品质,集体观念淡薄,个性化倾向严重,生活中独来独往,自由主义严重,全局意识较差,缺乏团队精神。在团队中不善于同他人开展合作,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在工作学习中缺乏必要的互助,仅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
2.情绪波动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刚进入青春期的高职生,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社会阅历较浅,经验不足,处理事情欠考虑,心态浮躁。情绪不稳定波动较大,易冲动、自制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挫折就怨天尤人,垂头丧气,牢骚满腹,悲观失望,严重者甚至轻生。
3.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失误等原因,造成了现代高职生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过多注重自己的需求,容易产生主观臆断,对他人产生偏见。同时,又对人际关系的理想化色彩较浓,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4.自律能力较弱,缺乏责任感。
由于独生子女的普及,这些进入大学的高职生,在中学时代基本上是在老师的关怀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中度过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此,环境适应性较差,不能独立生活,自理自律能力差;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着随地吐痰、毁坏公物等现象,遇到难题想绕道走,面对困难易逃避,不愿承担后果。
三、对高职生进行情商教育的途径
如果说智商更多地是被用来预测一个人学业成就,那么情商则被认为是用来预测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成功或生活成功的更有效的标准。戈尔曼指出:“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为了培养成功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情商教育势在必行。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
大学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教育中要注重引导高职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宽容合作是一种美德,引导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会关心、理解、同情、忍让他人,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2.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受挫能力。
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针对高职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通过广播和校园网等载体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通过调整期望值、自我宣泄等方法来调适心理,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并善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3.开展校园及社会实践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及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今学校已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园”,通过假期及课余时间开展大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让学生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能走进社会,最后融入社会中。
4.注重乐观教育,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为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我们要面向未来,培养专业型、应用型人才,需要人们以宽容、接纳、愉悦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乐观教育,营造学生良好的心境。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乐观的人多数是自爱、自信的,自我控制能力强,且性格外向易与他人交往。因此,我们可通过目标激励等方法,增强学生自信、乐观精神,以轻松的心理对待压力,使他们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使他们自信、积极、乐观向上,具备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宽容心境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情商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于后天培养。未来的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技能,而且要有较高的情商水平,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格和智力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何安明.当代高职生的情商教育探索.教育与职业[J]2005.1
[2]白静.关于当代大学生情商问题的思考.中州大学学报,2002
[3]李桂英. 大学生的情商教育. 人才开发[J]2004.1
关键词:情商 高职生
心理学家把人的智力分为智商和情商,认为高智商并不一定带来成功,而情商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当今社会不仅需要高智商人才,更需要高情商人才。但是目前学校普遍存在重学生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轻情商教育的现象。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情商的内涵
情商最早是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 洛维提出,后被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进一步推广。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情绪智力》一书中,把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缩写为EQ,也称情绪智力)定义为:“能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感觉,自我激励,以及很好地控制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情绪的能力。”我国情商研究专家许远理博士认为:情绪智力是指对自我、他人以及环境情绪进行正确认识、表达及调控的能力。
情商的提出,动摇了智力决定一切的统治地位,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智商,而且要靠情商。心里学家认为,谁能有效地掌控情绪,谁就有可能取得成功。丹尼尔·戈尔曼曾指出: “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而心理学家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表明:人在一生中能否成功、快乐,主要取决于其情商的高低。
二、当代高职生在情商方面存在的缺陷
虽然学校的教育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还主要是看学习成绩,而忽视对情商的教育,形成了学生情商的严重亏空。具体来说,主要有下述表现:
1.协作精神较差,缺乏团队精神。
当前,我国高职生多为独生子女长大的一代,他们缺乏一定的谦让品质,集体观念淡薄,个性化倾向严重,生活中独来独往,自由主义严重,全局意识较差,缺乏团队精神。在团队中不善于同他人开展合作,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在工作学习中缺乏必要的互助,仅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
2.情绪波动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刚进入青春期的高职生,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社会阅历较浅,经验不足,处理事情欠考虑,心态浮躁。情绪不稳定波动较大,易冲动、自制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挫折就怨天尤人,垂头丧气,牢骚满腹,悲观失望,严重者甚至轻生。
3.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失误等原因,造成了现代高职生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过多注重自己的需求,容易产生主观臆断,对他人产生偏见。同时,又对人际关系的理想化色彩较浓,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4.自律能力较弱,缺乏责任感。
由于独生子女的普及,这些进入大学的高职生,在中学时代基本上是在老师的关怀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中度过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此,环境适应性较差,不能独立生活,自理自律能力差;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着随地吐痰、毁坏公物等现象,遇到难题想绕道走,面对困难易逃避,不愿承担后果。
三、对高职生进行情商教育的途径
如果说智商更多地是被用来预测一个人学业成就,那么情商则被认为是用来预测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成功或生活成功的更有效的标准。戈尔曼指出:“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为了培养成功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情商教育势在必行。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
大学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教育中要注重引导高职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宽容合作是一种美德,引导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会关心、理解、同情、忍让他人,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2.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受挫能力。
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针对高职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通过广播和校园网等载体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通过调整期望值、自我宣泄等方法来调适心理,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并善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3.开展校园及社会实践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及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今学校已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园”,通过假期及课余时间开展大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让学生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能走进社会,最后融入社会中。
4.注重乐观教育,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为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我们要面向未来,培养专业型、应用型人才,需要人们以宽容、接纳、愉悦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乐观教育,营造学生良好的心境。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乐观的人多数是自爱、自信的,自我控制能力强,且性格外向易与他人交往。因此,我们可通过目标激励等方法,增强学生自信、乐观精神,以轻松的心理对待压力,使他们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使他们自信、积极、乐观向上,具备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宽容心境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情商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于后天培养。未来的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技能,而且要有较高的情商水平,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格和智力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何安明.当代高职生的情商教育探索.教育与职业[J]2005.1
[2]白静.关于当代大学生情商问题的思考.中州大学学报,2002
[3]李桂英. 大学生的情商教育. 人才开发[J]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