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高超的绘画大师是从不把他的作品画得满满的,而是留下部分空白,让观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众所周知: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于一味地注入,教师不考虑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知识实际和接受能力,认为给学生自学、思考的时间会影响教学进度。我在诗歌教学中采取“吟诗、作画、写文章”三部曲的办法,有意识地创造“空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唐代山水大诗人王维晚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诗人本是一代画家宗师,擅作远景,又擅画人物、丛竹,工于山水,全诗寄托了诗人的人格美和理想的社会美。《山居秋暝》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首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评价这首诗是极为准确的。我安排两节课来学习这首诗。第一节课是训练学生朗读、歌咏、背诵能力,并指导学生作画,让学生“绘”出诗中之画。第二节课是赏画、写文章。让学生写出画里画外之意。用这种方法教读此诗,可以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激活了他们的创造力。
诗歌的教学,主要是以朗读为主。训练学生朗读和背诵,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诗歌自古押韵入律,可以传唱。我找来有关歌曲,不仅教唱了这首诗,还教唱了李清照的《一剪梅》、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秋韵。而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夜画: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纱归来的女子们在竹林里的开怀笑声,小船缓缓穿过荷花婀娜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写出山野的清逸幽深,又描绘了农家生活的恬静与安适,全诗如同一首恬静的小夜曲,又像一幅清新的山水画,惹人心驰神往。由于诗名短,易理解,简单点拨之后,教学生朗读背诵并不难,在唱中读、读中背,所以教学的第一步——“吟诗”,是很好完成的。
这是一幅绝妙的深秋景图。景:明月、松林、清泉、岩石;人:浣女、渔人。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感情色彩,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了一体了。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通过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把对田园的喜爱、决心归隐和安于隐居的闲适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所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山居秋暝》堪称是景色与情思交融的佳作,苏轼称赞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是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简单的分析,既可以使学生在对诗意进一步的理解上,更好地熟读背诵,巩固第一步的“吟诗”,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步的学习——作画。
对于作画,我提出的要求是,只要把诗中写到的事物画出来,摆到恰当的位置上即可。
吟诗、写文章,这些都是语文课的内容,倘若把绘画作为语文作业,大概会 异议。但没有想到,一向对作业极为反感的学生们,听到这一任务,非常惊喜,马上动笔开始创作。一些原本对绘画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一个学生在第二节的作文中写到:我不喜欢绘画,也不会绘画,明月、松林、清泉、岩石、浣女、渔人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就好像早就摆好了等着我去画一样。
以上是第一节的内容。全体同学在课堂内完成背诵,有绘画功底的学生已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可以在同学中传阅他们的作品,给不会绘画的同学以提示,没完成作品的同学可在课后完成。
第二节课,把学生的作品贴出来,用15分钟开一个小型展览会、评论会,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全班72名同学,画72幅不同的作品。当然,由于大多数学生绘画水平实在不怎么样,所以交上来的作品五花八门。明月、松林、清泉、岩石还好说,大家基本会画。可是“竹喧”不知如何表现。有工笔画,有简笔画,还有新潮的卡通画。虽然水平有限,但其中也不乏精妙之作。一些有绘画特长的学生,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当然不甘寂寞,不仅画画得比较好,而且他们觉得这样的课让他们扬眉吐气,因为终于有了露一手的机会,他们的特长得到了同学和肯定。而不会绘画的同学对自己原来在美术课上的行为表示了懊悔,对绘画有了一个新的认为。
接着用25分钟写作文,内容的要求是写自己绘画的感受,或写观画的体会,也可评议自己的或同学的画,被字数要求300字。这样学习进入到第三步——写文章。
因为有内容可写,也有切身的体会,所以这篇小作文写得很好。有个学生在作文里介绍自己画人物的方法;有个同学介绍自己的绘画方法是“组合式”,即把在不同书中找到的这几种事物,重新排列组合。学生的这种创造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一位同学在自评画中说,他用线条画风是受卡通画的启发,这样画更生动形象,还有个同学写到,我现在真正明白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道理了。
同学的作文道出了我这两节课的教学目的,他们说:我们认为评议语文老师并不是我们创作美术作品,而是写一个语文作业,只要我们绘画时把诗的意境自然地流露出来即可。通过绘画,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诗意,领会了用有形之物的表现无形之情的妙处,懂得了欣赏诗歌的方法,同时也陶冶了艺术情操。
“吟诗”,使学生对《山居秋蛇暝》有了大致的了解,“作画”则使学生对些诗有了具体的感知,“写文章”的过程就是对此诗的诗情画意深入理解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留下大量的“空白”让学生去探索,那块“空白”就能吸引学生迫不及待地去寻求,“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导火线”⑴,中学古诗词的意境大多具有诗情画意,笔者认为在教授此类诗文时,均可采用此种方法。
唐代山水大诗人王维晚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诗人本是一代画家宗师,擅作远景,又擅画人物、丛竹,工于山水,全诗寄托了诗人的人格美和理想的社会美。《山居秋暝》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首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评价这首诗是极为准确的。我安排两节课来学习这首诗。第一节课是训练学生朗读、歌咏、背诵能力,并指导学生作画,让学生“绘”出诗中之画。第二节课是赏画、写文章。让学生写出画里画外之意。用这种方法教读此诗,可以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激活了他们的创造力。
诗歌的教学,主要是以朗读为主。训练学生朗读和背诵,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诗歌自古押韵入律,可以传唱。我找来有关歌曲,不仅教唱了这首诗,还教唱了李清照的《一剪梅》、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秋韵。而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夜画: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纱归来的女子们在竹林里的开怀笑声,小船缓缓穿过荷花婀娜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写出山野的清逸幽深,又描绘了农家生活的恬静与安适,全诗如同一首恬静的小夜曲,又像一幅清新的山水画,惹人心驰神往。由于诗名短,易理解,简单点拨之后,教学生朗读背诵并不难,在唱中读、读中背,所以教学的第一步——“吟诗”,是很好完成的。
这是一幅绝妙的深秋景图。景:明月、松林、清泉、岩石;人:浣女、渔人。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感情色彩,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了一体了。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通过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把对田园的喜爱、决心归隐和安于隐居的闲适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所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山居秋暝》堪称是景色与情思交融的佳作,苏轼称赞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是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简单的分析,既可以使学生在对诗意进一步的理解上,更好地熟读背诵,巩固第一步的“吟诗”,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步的学习——作画。
对于作画,我提出的要求是,只要把诗中写到的事物画出来,摆到恰当的位置上即可。
吟诗、写文章,这些都是语文课的内容,倘若把绘画作为语文作业,大概会 异议。但没有想到,一向对作业极为反感的学生们,听到这一任务,非常惊喜,马上动笔开始创作。一些原本对绘画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一个学生在第二节的作文中写到:我不喜欢绘画,也不会绘画,明月、松林、清泉、岩石、浣女、渔人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就好像早就摆好了等着我去画一样。
以上是第一节的内容。全体同学在课堂内完成背诵,有绘画功底的学生已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可以在同学中传阅他们的作品,给不会绘画的同学以提示,没完成作品的同学可在课后完成。
第二节课,把学生的作品贴出来,用15分钟开一个小型展览会、评论会,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全班72名同学,画72幅不同的作品。当然,由于大多数学生绘画水平实在不怎么样,所以交上来的作品五花八门。明月、松林、清泉、岩石还好说,大家基本会画。可是“竹喧”不知如何表现。有工笔画,有简笔画,还有新潮的卡通画。虽然水平有限,但其中也不乏精妙之作。一些有绘画特长的学生,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当然不甘寂寞,不仅画画得比较好,而且他们觉得这样的课让他们扬眉吐气,因为终于有了露一手的机会,他们的特长得到了同学和肯定。而不会绘画的同学对自己原来在美术课上的行为表示了懊悔,对绘画有了一个新的认为。
接着用25分钟写作文,内容的要求是写自己绘画的感受,或写观画的体会,也可评议自己的或同学的画,被字数要求300字。这样学习进入到第三步——写文章。
因为有内容可写,也有切身的体会,所以这篇小作文写得很好。有个学生在作文里介绍自己画人物的方法;有个同学介绍自己的绘画方法是“组合式”,即把在不同书中找到的这几种事物,重新排列组合。学生的这种创造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一位同学在自评画中说,他用线条画风是受卡通画的启发,这样画更生动形象,还有个同学写到,我现在真正明白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道理了。
同学的作文道出了我这两节课的教学目的,他们说:我们认为评议语文老师并不是我们创作美术作品,而是写一个语文作业,只要我们绘画时把诗的意境自然地流露出来即可。通过绘画,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诗意,领会了用有形之物的表现无形之情的妙处,懂得了欣赏诗歌的方法,同时也陶冶了艺术情操。
“吟诗”,使学生对《山居秋蛇暝》有了大致的了解,“作画”则使学生对些诗有了具体的感知,“写文章”的过程就是对此诗的诗情画意深入理解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留下大量的“空白”让学生去探索,那块“空白”就能吸引学生迫不及待地去寻求,“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导火线”⑴,中学古诗词的意境大多具有诗情画意,笔者认为在教授此类诗文时,均可采用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