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部队强化了现代营区规划及营房建设、管理。部队营房管理是现代后勤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管理的效益和水平直接影响着现代后勤建设的进程。当前,部队营房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为加速推进部队营房管理的科学化,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营房建设的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其建设管理水平。
【关键词】 营区规划;营房建设;现状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营房作为部队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的主要平台,取得了重大进展。回顾近年部队的营房建设,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研究了关于部队营房建设应该注重以下方面。
一、营区建设发展与营区规划现状分析
简而言之,我国营区营房的建设从最初到现在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变化。从由最初的帐篷军营、“苏式营房”、“干打垒”、“山散洞”,发展为砖混结构,再到混凝土结构,现已全面进入第四代营房即现代营房的建设周期。受历史条件及发展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前三代的营区营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功能分区不合理、营房布局不科学、配套设施不完善、营区综合保障能力低下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在科学发展的推动下,营区规划有所付诸实践,但与地方城市规划发展相比还较为滞后,与建设现代营房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营区规划意识不强.重建设、轻规划、轻管理、超计划的现象时有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法规刚性不强。目前,部队已有的营区规划政策法规,虽然对部队营区规划的编制原则、内容、程序等作了规定,但内容相对简单、刚性要求不足、操作性不强、执行力较弱、对工程建设缺乏应有的统筹和约束作用,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所显露出来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由于缺乏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撑,营区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不强,出现今天建、明天改、后天拆的现象,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2.营区规划理念滞后。营区规划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营区营房建设发展的科学预计与战略统筹,是部队营区营房建设的目标与依据。有的单位科学发展理念缺失,营区规划意识淡薄,不是没有规划,就是规划成为摆设,一心只问经费来源,不管发展需求,主观作为、盲目追新、建拆随意、粗放发展,造成营区保障容量不足,营房保障弹性不够,与建设现代营房集成集约的思路和生态节约的要求不相符合。
3.对口管理机构缺失。当前,我军营区规划管理主要依托各级基建营房部门,营区规划的管理工作只停留在阶段性川乞时性的状态。由于没有日常性的管理工作机构和部门,造成营区规划执行管理的真空,没有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部队调整变更营区规划随意性大,上级无法及时抓、经常管,没有发挥营区规划应有的统筹功能,造成部队营区营房建设管不住、经费投入控不了,与建设现代营房的目标要求相背‘障。
4.标准经费保障不足。营区规划作为部队营区建设发展的依据,必须科学合理、严格规范,满足现代营房战备要求、训练要求、住用要求、环境要求和军营文化要求,必须在营区规划编制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这就必然要求相关规划专业力量的参与筹划。但是,目前部队没有营区规划的专项经费进行保障,造成营区规划编制标准低,影响营区规划的编制水平和成果质量。
二、营区规划在建设现代营房中的地位作用
部队营房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另一面则应通过自身的变革对外部环境提出要求,体现出发展的超前性。营区规划作为建设现代营房的关键步骤和首要任务,是部队营区建设与发展的龙头和统揽,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正确指引下,调整工作思路,树立规划权威,提高营区规划在建设现代营房中的主导地位,以规划计划牵引各项建设、主导资源配置。
1.认清营区规划的龙头地位,用营区规划来牵引营区发展。营区规划关键在于合理构划营区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建设发展蓝图,科学预设营区内各体系、各要素的建设发展模式,并以营区规划为牵引,使部队营区建设发展目标合理明确。
2.立足营区规划的统领地位,用营区规划来统筹利用资源。营区规划主要在于协调军地之间、部队内部之间的利益关系,合理利用部队现有土地,大力推進房地产资源整合,以营区规划为统筹,做到集中部署、集成建设、集约保障,增强营房保障弹性。
3.明确营区规划的主导地位,用营区规划来主导营房建设。营区规划核心在于科学拟定部队营区建设发展方向,明确营区营房建设改造任务,并以营区规划为主导,促进建设现代营房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4.树立营区规划的权威地位,用营区规划来约束管理行为。营区规划重点在于科学管理部队营区营房建设改造行为,严格规范营区规划审批执行,以营区规划为约束,提高营区规划法规效力,保证营区规划执行力度。
三、提高营区规划在建设现代营房中执行力的对策
1.立足法理依据,完善营区规划法规体系。要立足顶层设计、全局谋划,借鉴地方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部队实际,在已有法规标准基础上,研究制定《部队营房规划管理规定》,把营区规划上升到法规层次,树立规划就是法规的意识,严格规范营区规划执行。着重对营区规划的编制、审批、变更、执行等予以规范,严格明确营区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变更,使部队营区营房建设改造都做到服从规划、合乎规划。切实增强营区规划工作的刚性和操作性,维护营区规划的法规性与权威性,杜绝营区规划执行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2.着眼常态管理,设立营区规划管控机构。要立足机构带动、业务对口,形成营区规划常态化管理体系,集中抓好营区规划管理工作。由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主管全军营区规划工作,并负责拟制相关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规范军兵种、军区营区规划管理委员会部门组成,并设立营区规划管理机构,负责本级营区规划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军以下单位负责本系统、本单位营区规划的编制、审查、报批与执行。此外,还要成立营区规划管理专家库,负责营区规划的咨询与评审。要使部队营区规划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新态势。
3.注重财力支持,加大营区规划经费投入。要立足经费保障,加大营区规划专项经费投入,提高营区规划编制质量。部队应设立营区规划专项补助经费用于营区规划工作,各单位也要立足自身、想方设法、不等不靠,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营区规划成本投放,在满足相关保密要求的基础上,择优选取具有相关执(职)业资格的单位与个人参与编制营区规划,提高营区规划的编制水平和成果质量,使营区规划满足现代营房建设要求。
4.完善机制保障,顺畅营区规划管理机制。要立足机制保障,顺畅营区规划全程执行管控。要建立形成专家咨询、部门参与、党委决策的营区规划审核机制,科学编制营区规划,使营区规划有利于促进建设现代营房科学发展,有利于提高营区综合保障能力。要建立形成规划执行与监督检查机制,总部和军区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单位营区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稽查,使部队营区规划的执行做到规范有力、变更合理。此外,还要逐步推开营区规划主管领导负责、监督举报和奖惩制度,全面提升营区规划在推进建设现代营房中的执行力。
结语:
总之,现代化营房的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有效确保工作落实,通过整合资源和科学管理,增强营房的战备、训练、住用、环境和文化保障功能,全面提升营房综合保障能力和为广大官兵服务的水平,同时,推动军队院校规范管理机制工作和加强工程管理,建设优质工程工作的进展,为建设现代化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靖华.杨志平.当前营房管理工作应把握的问题[J].联勤工作通讯.2005.
[2]李贵增.孟凡宝.对搞好基层营房管理的几点认识[J].司务长,2007.
[3]65521部队:狠抓“三个体系”建设努力推进部队营房管理科学化[J].后勤工作研究,2009.
【关键词】 营区规划;营房建设;现状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营房作为部队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的主要平台,取得了重大进展。回顾近年部队的营房建设,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研究了关于部队营房建设应该注重以下方面。
一、营区建设发展与营区规划现状分析
简而言之,我国营区营房的建设从最初到现在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变化。从由最初的帐篷军营、“苏式营房”、“干打垒”、“山散洞”,发展为砖混结构,再到混凝土结构,现已全面进入第四代营房即现代营房的建设周期。受历史条件及发展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前三代的营区营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功能分区不合理、营房布局不科学、配套设施不完善、营区综合保障能力低下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在科学发展的推动下,营区规划有所付诸实践,但与地方城市规划发展相比还较为滞后,与建设现代营房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营区规划意识不强.重建设、轻规划、轻管理、超计划的现象时有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法规刚性不强。目前,部队已有的营区规划政策法规,虽然对部队营区规划的编制原则、内容、程序等作了规定,但内容相对简单、刚性要求不足、操作性不强、执行力较弱、对工程建设缺乏应有的统筹和约束作用,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所显露出来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由于缺乏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撑,营区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不强,出现今天建、明天改、后天拆的现象,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2.营区规划理念滞后。营区规划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营区营房建设发展的科学预计与战略统筹,是部队营区营房建设的目标与依据。有的单位科学发展理念缺失,营区规划意识淡薄,不是没有规划,就是规划成为摆设,一心只问经费来源,不管发展需求,主观作为、盲目追新、建拆随意、粗放发展,造成营区保障容量不足,营房保障弹性不够,与建设现代营房集成集约的思路和生态节约的要求不相符合。
3.对口管理机构缺失。当前,我军营区规划管理主要依托各级基建营房部门,营区规划的管理工作只停留在阶段性川乞时性的状态。由于没有日常性的管理工作机构和部门,造成营区规划执行管理的真空,没有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部队调整变更营区规划随意性大,上级无法及时抓、经常管,没有发挥营区规划应有的统筹功能,造成部队营区营房建设管不住、经费投入控不了,与建设现代营房的目标要求相背‘障。
4.标准经费保障不足。营区规划作为部队营区建设发展的依据,必须科学合理、严格规范,满足现代营房战备要求、训练要求、住用要求、环境要求和军营文化要求,必须在营区规划编制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这就必然要求相关规划专业力量的参与筹划。但是,目前部队没有营区规划的专项经费进行保障,造成营区规划编制标准低,影响营区规划的编制水平和成果质量。
二、营区规划在建设现代营房中的地位作用
部队营房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另一面则应通过自身的变革对外部环境提出要求,体现出发展的超前性。营区规划作为建设现代营房的关键步骤和首要任务,是部队营区建设与发展的龙头和统揽,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正确指引下,调整工作思路,树立规划权威,提高营区规划在建设现代营房中的主导地位,以规划计划牵引各项建设、主导资源配置。
1.认清营区规划的龙头地位,用营区规划来牵引营区发展。营区规划关键在于合理构划营区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建设发展蓝图,科学预设营区内各体系、各要素的建设发展模式,并以营区规划为牵引,使部队营区建设发展目标合理明确。
2.立足营区规划的统领地位,用营区规划来统筹利用资源。营区规划主要在于协调军地之间、部队内部之间的利益关系,合理利用部队现有土地,大力推進房地产资源整合,以营区规划为统筹,做到集中部署、集成建设、集约保障,增强营房保障弹性。
3.明确营区规划的主导地位,用营区规划来主导营房建设。营区规划核心在于科学拟定部队营区建设发展方向,明确营区营房建设改造任务,并以营区规划为主导,促进建设现代营房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4.树立营区规划的权威地位,用营区规划来约束管理行为。营区规划重点在于科学管理部队营区营房建设改造行为,严格规范营区规划审批执行,以营区规划为约束,提高营区规划法规效力,保证营区规划执行力度。
三、提高营区规划在建设现代营房中执行力的对策
1.立足法理依据,完善营区规划法规体系。要立足顶层设计、全局谋划,借鉴地方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部队实际,在已有法规标准基础上,研究制定《部队营房规划管理规定》,把营区规划上升到法规层次,树立规划就是法规的意识,严格规范营区规划执行。着重对营区规划的编制、审批、变更、执行等予以规范,严格明确营区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变更,使部队营区营房建设改造都做到服从规划、合乎规划。切实增强营区规划工作的刚性和操作性,维护营区规划的法规性与权威性,杜绝营区规划执行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2.着眼常态管理,设立营区规划管控机构。要立足机构带动、业务对口,形成营区规划常态化管理体系,集中抓好营区规划管理工作。由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主管全军营区规划工作,并负责拟制相关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规范军兵种、军区营区规划管理委员会部门组成,并设立营区规划管理机构,负责本级营区规划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军以下单位负责本系统、本单位营区规划的编制、审查、报批与执行。此外,还要成立营区规划管理专家库,负责营区规划的咨询与评审。要使部队营区规划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新态势。
3.注重财力支持,加大营区规划经费投入。要立足经费保障,加大营区规划专项经费投入,提高营区规划编制质量。部队应设立营区规划专项补助经费用于营区规划工作,各单位也要立足自身、想方设法、不等不靠,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营区规划成本投放,在满足相关保密要求的基础上,择优选取具有相关执(职)业资格的单位与个人参与编制营区规划,提高营区规划的编制水平和成果质量,使营区规划满足现代营房建设要求。
4.完善机制保障,顺畅营区规划管理机制。要立足机制保障,顺畅营区规划全程执行管控。要建立形成专家咨询、部门参与、党委决策的营区规划审核机制,科学编制营区规划,使营区规划有利于促进建设现代营房科学发展,有利于提高营区综合保障能力。要建立形成规划执行与监督检查机制,总部和军区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单位营区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稽查,使部队营区规划的执行做到规范有力、变更合理。此外,还要逐步推开营区规划主管领导负责、监督举报和奖惩制度,全面提升营区规划在推进建设现代营房中的执行力。
结语:
总之,现代化营房的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有效确保工作落实,通过整合资源和科学管理,增强营房的战备、训练、住用、环境和文化保障功能,全面提升营房综合保障能力和为广大官兵服务的水平,同时,推动军队院校规范管理机制工作和加强工程管理,建设优质工程工作的进展,为建设现代化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靖华.杨志平.当前营房管理工作应把握的问题[J].联勤工作通讯.2005.
[2]李贵增.孟凡宝.对搞好基层营房管理的几点认识[J].司务长,2007.
[3]65521部队:狠抓“三个体系”建设努力推进部队营房管理科学化[J].后勤工作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