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公路隧道越来越显露出穿山越岭、保护环境的优越性,随之而来的公路隧道施工项目也增多,其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入手, 探讨了加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对策建议, 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隧道施工由于具有围岩稳定性的不确定性,施工机械化程度低, 施工环境条件恶劣, 职工素质低等安全特殊性,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若某一方面、阶段、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都有可能酿成事故。因其直接关系到人身、设备及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中应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具体实施中做到文明施工、规范管理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一、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对近几年发生的25起安全事故分析, 隧道塌方事故最多, 有16起; 其次是突水突泥事故, 有3起;另有洞内火灾和火工品爆炸事故各2起; 其他事故2起。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 隧道施工工作面前方或開挖轮廓外侧的特大岩溶溶腔突然压溃腔壁, 造成突水突泥地质灾害。这种灾害发生突然, 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最多、经济损失最大。
2、对围岩稳定性判释不准, 设计支护措施偏弱。大部分发生塌方的隧道, 是由于在勘测设计阶段对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情况认识不足, 而在施工过程中又没及时地进行变更设计, 致使采用的支护措施偏弱, 稍有不慎, 就会发生大规模的塌方。
3、施工方法不当, 初期支护措施的力度不能满足围岩稳定的要求。很多隧道在施工时, 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采取工程措施, 有的隧道是擅自改变工法, 有的是施工工序质量不合格, 有的是偷工减料, 有的是施工方法不当。例如某隧道原设计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施工时改为CRD法, 但横向支撑施工不及时, 数量偏少,造成坍塌; 有的隧道是由于拆换侵限的初期支护拱架时发生塌方; 有些隧道是由于上台阶施工太长, 没有及时进行封闭, 衬砌滞后, 造成坍塌。
4、现场施工安全措施不健全, 施工管理不到位。对施工现场的爆破器材管理不善, 用电线路、钢筋焊接等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 台车拼装和边坡刷方作业安全意识淡薄等。例如温福线某隧道由于风枪打眼时碰到了隧道内的哑炮上, 发生了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洛湛线某隧道是洞内火工品爆炸造成了安全事故。武广线某隧道斜井工区由于洞内漏电保护器失灵、电线过热引燃排架和防水板, 石太线某隧道斜井因为电焊钢筋头引燃排水盲管和防水板造成火灾; 另外有些隧道是由于洞口边坡滑塌造成安全事故。
二、加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对策建议
1、施工组织措施
隧道软弱围岩施工遵循“超前探、管超前、短进尺、弱(不)爆破、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施工组织围绕这一原则开展。隧道开挖后先使用机械找顶排险,后进行人工找顶排险。找顶完成前由专职安全员跟踪观察,发现落石或由于暴露的岩面不稳定引起的坍塌,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人员机具应立即撤离现场。找顶工作结束后,为防止风化作用,尽快使开挖面稳定,应立即初喷混凝土,初喷混凝土一般为5cm 左右,随后打设锚杆、铺设钢筋网,再按照设计喷射混凝土形成联合支护整体,抑制围岩变形,达到围岩快速稳定。施工中狠抓工序质量,尤其是开挖支护工序质量,做到一次成优,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技术措施
针对不同岩性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施工中推广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根据预测的岩性及时调整爆破参数,狠抓炮眼、装药及连线的质量,特别是周边眼和掏槽眼。根据爆破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强大的超前支护。超前支护均为似2 小导管,为提高其支护效果,小导管采用加厚无缝钢管,局部围岩极差地段钢管中插入钢筋,增强其刚度。每循环施作长度4 m。
TSP203 地质超前探测技术。施工中定期进行TSP203 地质超前探测,了解前方围岩特性,制定详细的施工预案,杜绝各种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
监控量测。新奥法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监控量测手段指导施工,通过监控量测结果判断围岩稳定性,判断支护参数是否合理,施工中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制定不同阶段时期的量测计划,汇总分析数据,反馈指导施工。隧道开挖方法。为了保持洞口的稳定,要尽早进洞,上导预留核心土环行开挖法,拱部设似2 小导管超前支护,喷锚网、I 20 型钢钢架支护,及时施作仰拱及仰拱填充,使支护体系闭合成环。软岩地段施工应充分考虑到围岩的特点和新奥法的理论基础,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选取“宁强勿弱”的理念,合理的支护体系,使支护强度一次到位,避免后期变形,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初期支护。a 、钢架施工。在搬运过程中应绑扎牢固以防发生碰撞伤人、车辆倾覆、构件坠落等事故。钢架的架设应由专人按规定的信号进行指挥,随时观察围岩动态或喷射混凝土的情况,防止落石、坍塌引起伤人事故。其次作业人员在紧固螺栓时,要站在平稳牢固的脚手架上,并配戴安全带,防止发生工人坠落事故。b、 锚杆施工。为了防止由于锚杆选择不当,或因地下水的影响锚固用的砂浆流失,将得不到足够的锚固力,从而导致锚杆脱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应指定专人定期检查锚杆的抗拔力。同时注浆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戴皮手套、口罩、眼镜、防护罩等,注浆作业开始前和结束后,应认真检查、清洗机械管路及接头,检查后应经过试运转方可开始正式作业,以防止发生剧烈振动、管路堵塞现象;当发生注浆管路或接头堵塞时,需在消除压力之后,再进行拆卸和维修。c、喷射混凝土施工。在喷射混凝土作业开始前应仔细检查围岩受喷面,彻底清理危石;同时应有专人仔细检查管路、接头等,防止在喷射时因软管破损、接头断开等引起的事故。进行喷射作业时,必须配戴防护用具,应根据喷射方式、混凝土配合比等条件,采取合适的防尘措施,控制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对从事喷射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安全制度措施
制定各级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参加施工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工人,都必须遵守执行。要规定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填报各种安全统计报表,分析安全动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经常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严重违反施工安全规则、危及安全的工点,应要求工地立即纠正,必要时停工整顿,直至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工。
施工各工班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应将本班组工作情况及有关安全问题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记录簿内,工地负责人、领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
4、施工应急措施
制定施工应急预案。施工中发现隧道内有险情时,工班长、领工员必须立即在该地段设计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依据应急方案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若情况严重,应立即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段。
5、工程事故处理措施
对各类事故,均应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今后防范措施不放过。按照已制定的安全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报告安全事故一处理安全事故,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做好标识,保护好现场一安全事故处理一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一编写调查报告并上报。
综上所述, 隧道安全事故常发生在隧道的开挖、装岩运输等过程中。坚持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努力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减少安全事故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鸿,刘优平,黎剑华,栾建平,荣耀.基于模糊理论的隧道施工安全预警模型研究及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04)
[2] 叶英.隧道施工不良地质应急预案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9(02)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隧道施工由于具有围岩稳定性的不确定性,施工机械化程度低, 施工环境条件恶劣, 职工素质低等安全特殊性,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若某一方面、阶段、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都有可能酿成事故。因其直接关系到人身、设备及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中应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具体实施中做到文明施工、规范管理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一、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对近几年发生的25起安全事故分析, 隧道塌方事故最多, 有16起; 其次是突水突泥事故, 有3起;另有洞内火灾和火工品爆炸事故各2起; 其他事故2起。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 隧道施工工作面前方或開挖轮廓外侧的特大岩溶溶腔突然压溃腔壁, 造成突水突泥地质灾害。这种灾害发生突然, 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最多、经济损失最大。
2、对围岩稳定性判释不准, 设计支护措施偏弱。大部分发生塌方的隧道, 是由于在勘测设计阶段对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情况认识不足, 而在施工过程中又没及时地进行变更设计, 致使采用的支护措施偏弱, 稍有不慎, 就会发生大规模的塌方。
3、施工方法不当, 初期支护措施的力度不能满足围岩稳定的要求。很多隧道在施工时, 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采取工程措施, 有的隧道是擅自改变工法, 有的是施工工序质量不合格, 有的是偷工减料, 有的是施工方法不当。例如某隧道原设计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施工时改为CRD法, 但横向支撑施工不及时, 数量偏少,造成坍塌; 有的隧道是由于拆换侵限的初期支护拱架时发生塌方; 有些隧道是由于上台阶施工太长, 没有及时进行封闭, 衬砌滞后, 造成坍塌。
4、现场施工安全措施不健全, 施工管理不到位。对施工现场的爆破器材管理不善, 用电线路、钢筋焊接等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 台车拼装和边坡刷方作业安全意识淡薄等。例如温福线某隧道由于风枪打眼时碰到了隧道内的哑炮上, 发生了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洛湛线某隧道是洞内火工品爆炸造成了安全事故。武广线某隧道斜井工区由于洞内漏电保护器失灵、电线过热引燃排架和防水板, 石太线某隧道斜井因为电焊钢筋头引燃排水盲管和防水板造成火灾; 另外有些隧道是由于洞口边坡滑塌造成安全事故。
二、加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对策建议
1、施工组织措施
隧道软弱围岩施工遵循“超前探、管超前、短进尺、弱(不)爆破、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施工组织围绕这一原则开展。隧道开挖后先使用机械找顶排险,后进行人工找顶排险。找顶完成前由专职安全员跟踪观察,发现落石或由于暴露的岩面不稳定引起的坍塌,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人员机具应立即撤离现场。找顶工作结束后,为防止风化作用,尽快使开挖面稳定,应立即初喷混凝土,初喷混凝土一般为5cm 左右,随后打设锚杆、铺设钢筋网,再按照设计喷射混凝土形成联合支护整体,抑制围岩变形,达到围岩快速稳定。施工中狠抓工序质量,尤其是开挖支护工序质量,做到一次成优,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技术措施
针对不同岩性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施工中推广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根据预测的岩性及时调整爆破参数,狠抓炮眼、装药及连线的质量,特别是周边眼和掏槽眼。根据爆破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强大的超前支护。超前支护均为似2 小导管,为提高其支护效果,小导管采用加厚无缝钢管,局部围岩极差地段钢管中插入钢筋,增强其刚度。每循环施作长度4 m。
TSP203 地质超前探测技术。施工中定期进行TSP203 地质超前探测,了解前方围岩特性,制定详细的施工预案,杜绝各种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
监控量测。新奥法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监控量测手段指导施工,通过监控量测结果判断围岩稳定性,判断支护参数是否合理,施工中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制定不同阶段时期的量测计划,汇总分析数据,反馈指导施工。隧道开挖方法。为了保持洞口的稳定,要尽早进洞,上导预留核心土环行开挖法,拱部设似2 小导管超前支护,喷锚网、I 20 型钢钢架支护,及时施作仰拱及仰拱填充,使支护体系闭合成环。软岩地段施工应充分考虑到围岩的特点和新奥法的理论基础,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选取“宁强勿弱”的理念,合理的支护体系,使支护强度一次到位,避免后期变形,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初期支护。a 、钢架施工。在搬运过程中应绑扎牢固以防发生碰撞伤人、车辆倾覆、构件坠落等事故。钢架的架设应由专人按规定的信号进行指挥,随时观察围岩动态或喷射混凝土的情况,防止落石、坍塌引起伤人事故。其次作业人员在紧固螺栓时,要站在平稳牢固的脚手架上,并配戴安全带,防止发生工人坠落事故。b、 锚杆施工。为了防止由于锚杆选择不当,或因地下水的影响锚固用的砂浆流失,将得不到足够的锚固力,从而导致锚杆脱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应指定专人定期检查锚杆的抗拔力。同时注浆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戴皮手套、口罩、眼镜、防护罩等,注浆作业开始前和结束后,应认真检查、清洗机械管路及接头,检查后应经过试运转方可开始正式作业,以防止发生剧烈振动、管路堵塞现象;当发生注浆管路或接头堵塞时,需在消除压力之后,再进行拆卸和维修。c、喷射混凝土施工。在喷射混凝土作业开始前应仔细检查围岩受喷面,彻底清理危石;同时应有专人仔细检查管路、接头等,防止在喷射时因软管破损、接头断开等引起的事故。进行喷射作业时,必须配戴防护用具,应根据喷射方式、混凝土配合比等条件,采取合适的防尘措施,控制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对从事喷射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安全制度措施
制定各级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参加施工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工人,都必须遵守执行。要规定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填报各种安全统计报表,分析安全动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经常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严重违反施工安全规则、危及安全的工点,应要求工地立即纠正,必要时停工整顿,直至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工。
施工各工班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应将本班组工作情况及有关安全问题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记录簿内,工地负责人、领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
4、施工应急措施
制定施工应急预案。施工中发现隧道内有险情时,工班长、领工员必须立即在该地段设计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依据应急方案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若情况严重,应立即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段。
5、工程事故处理措施
对各类事故,均应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今后防范措施不放过。按照已制定的安全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报告安全事故一处理安全事故,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做好标识,保护好现场一安全事故处理一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一编写调查报告并上报。
综上所述, 隧道安全事故常发生在隧道的开挖、装岩运输等过程中。坚持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努力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减少安全事故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鸿,刘优平,黎剑华,栾建平,荣耀.基于模糊理论的隧道施工安全预警模型研究及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04)
[2] 叶英.隧道施工不良地质应急预案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