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采用CT和B超对子宫肌瘤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应用CT和B超进行诊断的的影像学资料,将其各自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其诊断的符合率,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0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以及多发性子宫肌瘤等分别有45例、19例、20例和16例。
经B超检查检出子宫肌瘤91例,检出符合率率为91.0%,误诊率为9.0%;经CT检查检出子宫肌瘤患者96例,符合率为4.0%。经CT检测的符合率优于经B超检测的结果,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查和CT检查都是临床上检测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势,经CT诊断子宫肌瘤的过程中,能够对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清晰的有效的显示,B超检查操作更为便捷、快速,经济性好,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及实际需要等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腹部B超;阴道B超;异位妊娠;应用价值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的机制是长期大量雌激素的刺激导致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实质性肿块[1]。随着社会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环境的改变等,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2]。因而对其早期的临床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采用CT和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最终经病理证实。
100例患者的年龄在25岁到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1±3.3)岁;患者均有月经紊乱(81例)、月经增多(85例)或者经期延长(74例)、痛经(53例)等主要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腰酸和腰痛的症状(25例)、腹部肿块(63例)、尿频(32例)、不孕症(18例)。经常规妇科检查显示,患者的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子宫内有表面不平、质硬的包块存在。
1.2 诊断方法
CT检查:采用通用医疗器械生产16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行平扫和增强扫描。要求在扫描前的2h-4h之间,给予患者500ml泛影葡胺液(浓度为2%)进行膀胱充盈。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10mm,层间距10mm;在病变区域行薄层扫描,层厚和层间距分别设置为5mm。然后行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注射量在50ml-100ml之间[2])后行多期扫描,病变区域加扫1-3层,将扫描数据传到工作站,进行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三维后处理。
B超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PHILIPS-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在保持膀胱适度充盈的情况下,取仰卧位(探头频率3.5MHz),涂消毒耦合剂后,在耻骨联合上方,行多切面扫查。,对患者的子宫大小、形态以及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等情况进行有效的探查,同时对肌瘤的边缘与内部回声等进行观察,了解肌瘤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以及多发性子宫肌瘤等分别有45例、19例、20例和16例。
经B超检查检出子宫肌瘤91例,检出符合率率为91.0%,误诊率为9.0%;经CT检查检出子宫肌瘤患者96例,符合率为4.0%。经CT检测的符合率优于经B超检测的结果,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方法检测子宫肌瘤的结果比较[n(%)]
妊娠位置 CT诊断 B超诊断 手术病理结果
肌壁间肌瘤 43(43.0%) 41(41.0%) 45(45.0%)
浆膜下肌瘤 18(18.0%) 17(17.0%) 19(19.0%)
粘膜下肌瘤 20(20.0%) 18(18.0%) 20(20.0%)
多发性子宫肌瘤 15(15.0%) 14(14.0%) 16(16.0%)
符合率 96(96.0%) 91(91.0%) 100(100.0%)
误诊率 4(4.0%) 9(9.0%) 0(0)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多发于30岁-50岁之间的中年女性[3],且有调查数据显示,约20%的30岁以上的女性子宫内有潜在的肌瘤[4]。及早发现子宫肌瘤并进行有效的诊治,能大大提高子宫肌瘤的治愈率。
本文比较了经CT和经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性可见,CT诊断的准确率(96.0%)略高于B超诊断的准确率(91.0%)。两种方法检测的准确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但CT略高于B超诊断的有效率,这与伦凤森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由于B 超诊断的过程中,对于子宫肌瘤与相邻组织间的关系方面的检测存在局限性,无法对较大的肿块进行全部图像的摄像,对于直径在1.5cm以下的检查也比较困难,加之,诊断有时会受到肠道气体等的影响,导致误诊、漏诊等的发生,而CT检查中,不仅能够对患者的子宫、盆腔等的结构、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数目、与相邻组织间的关系等进行有效的显示,还能够对肌瘤的钙化情况、变性及出血的情况进行分辨,且检测的分辨率更高,不受肠道气、肿瘤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误诊率相对较低。
但是罗廷秀[5]、黄雪芳等[6]的研究结果中,B超诊断的准确率略高于CT,这可能与参与调查研究患者的身体状况、瘤体大小等有关。
总之,B超检查和CT检查都是临床上检测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势,经CT诊断子宫肌瘤的过程中,能够对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清晰的有效的显示,B超检查操作更为便捷、快速,经济性好,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及实际需要等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田玉玲.B超和CT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作用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48-49.
[2]伦凤森.B超与CT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24):149-150.
[3]仲云霞.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09,15(18):59-60.
[4]李沁阳.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0,28(30):176.
[5]罗廷秀.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8):46-47.
[6]黄雪芳,何星球.CT扫描与经腹部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海南医学,2009,20(11):272-273.
经B超检查检出子宫肌瘤91例,检出符合率率为91.0%,误诊率为9.0%;经CT检查检出子宫肌瘤患者96例,符合率为4.0%。经CT检测的符合率优于经B超检测的结果,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查和CT检查都是临床上检测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势,经CT诊断子宫肌瘤的过程中,能够对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清晰的有效的显示,B超检查操作更为便捷、快速,经济性好,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及实际需要等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腹部B超;阴道B超;异位妊娠;应用价值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的机制是长期大量雌激素的刺激导致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实质性肿块[1]。随着社会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环境的改变等,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2]。因而对其早期的临床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采用CT和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最终经病理证实。
100例患者的年龄在25岁到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1±3.3)岁;患者均有月经紊乱(81例)、月经增多(85例)或者经期延长(74例)、痛经(53例)等主要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腰酸和腰痛的症状(25例)、腹部肿块(63例)、尿频(32例)、不孕症(18例)。经常规妇科检查显示,患者的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子宫内有表面不平、质硬的包块存在。
1.2 诊断方法
CT检查:采用通用医疗器械生产16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行平扫和增强扫描。要求在扫描前的2h-4h之间,给予患者500ml泛影葡胺液(浓度为2%)进行膀胱充盈。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10mm,层间距10mm;在病变区域行薄层扫描,层厚和层间距分别设置为5mm。然后行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注射量在50ml-100ml之间[2])后行多期扫描,病变区域加扫1-3层,将扫描数据传到工作站,进行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三维后处理。
B超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PHILIPS-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在保持膀胱适度充盈的情况下,取仰卧位(探头频率3.5MHz),涂消毒耦合剂后,在耻骨联合上方,行多切面扫查。,对患者的子宫大小、形态以及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等情况进行有效的探查,同时对肌瘤的边缘与内部回声等进行观察,了解肌瘤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以及多发性子宫肌瘤等分别有45例、19例、20例和16例。
经B超检查检出子宫肌瘤91例,检出符合率率为91.0%,误诊率为9.0%;经CT检查检出子宫肌瘤患者96例,符合率为4.0%。经CT检测的符合率优于经B超检测的结果,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方法检测子宫肌瘤的结果比较[n(%)]
妊娠位置 CT诊断 B超诊断 手术病理结果
肌壁间肌瘤 43(43.0%) 41(41.0%) 45(45.0%)
浆膜下肌瘤 18(18.0%) 17(17.0%) 19(19.0%)
粘膜下肌瘤 20(20.0%) 18(18.0%) 20(20.0%)
多发性子宫肌瘤 15(15.0%) 14(14.0%) 16(16.0%)
符合率 96(96.0%) 91(91.0%) 100(100.0%)
误诊率 4(4.0%) 9(9.0%) 0(0)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多发于30岁-50岁之间的中年女性[3],且有调查数据显示,约20%的30岁以上的女性子宫内有潜在的肌瘤[4]。及早发现子宫肌瘤并进行有效的诊治,能大大提高子宫肌瘤的治愈率。
本文比较了经CT和经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性可见,CT诊断的准确率(96.0%)略高于B超诊断的准确率(91.0%)。两种方法检测的准确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但CT略高于B超诊断的有效率,这与伦凤森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由于B 超诊断的过程中,对于子宫肌瘤与相邻组织间的关系方面的检测存在局限性,无法对较大的肿块进行全部图像的摄像,对于直径在1.5cm以下的检查也比较困难,加之,诊断有时会受到肠道气体等的影响,导致误诊、漏诊等的发生,而CT检查中,不仅能够对患者的子宫、盆腔等的结构、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数目、与相邻组织间的关系等进行有效的显示,还能够对肌瘤的钙化情况、变性及出血的情况进行分辨,且检测的分辨率更高,不受肠道气、肿瘤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误诊率相对较低。
但是罗廷秀[5]、黄雪芳等[6]的研究结果中,B超诊断的准确率略高于CT,这可能与参与调查研究患者的身体状况、瘤体大小等有关。
总之,B超检查和CT检查都是临床上检测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势,经CT诊断子宫肌瘤的过程中,能够对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清晰的有效的显示,B超检查操作更为便捷、快速,经济性好,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及实际需要等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田玉玲.B超和CT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作用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48-49.
[2]伦凤森.B超与CT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24):149-150.
[3]仲云霞.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09,15(18):59-60.
[4]李沁阳.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0,28(30):176.
[5]罗廷秀.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8):46-47.
[6]黄雪芳,何星球.CT扫描与经腹部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海南医学,2009,20(11):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