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长寿时代来临,人民群众对于养老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承压,第三支柱即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迫在眉睫.本文共选取10个国家及地区,从私人养老金占比、养老金深度两个维度,对其私人养老金市场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五大发展共性和规律:第一,做大养老金总资产规模的前提,是发展出较发达的私人养老金市场;第二,做大养老金总资产规模,需要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第三,做大私人养老金市场,需要有较为壮大的第二支柱作为支撑;第四,发达的私人养老金市场需要时间来积淀,很难一蹴而就;第五,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寿时代来临,人民群众对于养老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承压,第三支柱即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迫在眉睫.本文共选取10个国家及地区,从私人养老金占比、养老金深度两个维度,对其私人养老金市场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五大发展共性和规律:第一,做大养老金总资产规模的前提,是发展出较发达的私人养老金市场;第二,做大养老金总资产规模,需要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第三,做大私人养老金市场,需要有较为壮大的第二支柱作为支撑;第四,发达的私人养老金市场需要时间来积淀,很难一蹴而就;第五,私人养老金市场的发达程度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国际私人养老金市场的发展共性和规律,寻找对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的方向性启示.同时,基于国际经验、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现状以及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的运营特点,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行业数据显示,我国寿险业总体从2018年开始步入瓶颈期,面临保费增速下降、新业务价值下滑、估值下降、代理人队伍流失的风险.行业发展困境和转型问题是寿险界关注的热点,需要学界的理论研究.中国保险学会邀请保险业界和学界的代表,于2021年9月28日召开研讨会,探讨寿险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转型发展方向,并推动相关研究,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食品安全刑法在“非食品原料”认定方面出现了范畴厘定、从属性判断、实质解释、事实认定等方面的疑难问题.从对立统一范畴非 自洽的理义逻辑出发,食品、非食品(原料)等范畴存在辩证法的非自足、开放性质,食品添加剂与非食品原料之间也具有模糊、有待探明的逻辑关系.结合“毒豆芽案件”审判出现的行政不法、刑事未必违法的问题,非食品原料的认定要坚守食品安全法治原则,遵循经济(行政)犯罪的从属性要求,要从食品安全刑事权力制约的角度作出实质解释,要以食品安全所涉生命、健康充实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市场经济秩序法益,要着重
当前,舆论的形成显现出传播快、热点多、情绪化、多样化等特征.这种舆论生态使舆论的“非理性”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表达目标向证明“自我存在”方面转换,表达方式向“借题发挥”转换,表达结果向“舆论极化”转换.因此,引导此种“非理性”表达,重点应该是维护信息真实,做到及时公开;利用意见领袖,画好社会同心圆;探索双向传播,整合事实与意见.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要理解“理性”与“非理性”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实质是不同群体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最终解决舆论“非理性”表达应关注“价值理性”背后的“工具理性
元代为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表现之一就是出现了不少影响后世的新罪名.像传统盗罪衍生出的掏摸与白昼抢夺,传统奸罪衍生出的刁奸与欺奸,均从元代才开始出现,由此产生了不少相关判例与法律解释.这些罪名在当时的法律文献中常有单独篇目,如掏摸与白昼抢夺在《元典章》“刑部·诸盗”篇中列有专目,欺奸在“刑部·诸奸”篇中亦有专目,刁奸虽无专目,但在元后期颁行的《至正条格》中至少有六个条目.元代有关盗罪与奸罪的司法实践,直接影响到以后明清的相关立法.
本文基于中国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现状,提出全新的消费养老保险概念,对缴费、投资、支取和建立账户的国家监管和行业促进提出参考建议,并分析了在不同的消费扣费率情况下对个人和国家养老保障和长期资本的预测.本文认为,推动消费养老保险模式,让国民从青年阶段就开始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资金进行投入,是积极面对社会老龄化的有效举措,如果消费养老保险的设想能推广并取得成效,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展示一种顺应互联网金融新时代的创新社会保障模式.
学界虽然有不少研究传统手工业的成果,但有关一个地方的工匠知识与历史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将传统与现代连接起来的“活历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这一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有认识论方面的价值.中国具有强大的手工业传统的文化基因,这一基因不仅与传统中国的文化经济发展有关系,与当下中国的文化经济发展也有关系.因为手工艺不仅是一门技术、一种生产方式,还是一套价值体系与社会结构,这样的价值体系、社会结构与智能社会结合促进中国从乡土社会走向生态社会,这样的研究连接着传统、当下与未来的活历史,对当下的景德镇发展有所启迪,对景德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近40年时间里,产品定价经历了“以投保人支付能力定价”到“精算平衡定价”,再到“精算定价+协商定价”的演变过程.“精算定价+协商定价”这种方式,目前已显露出许多弊端,无法适应政策性农业保险快速推进的需要,不利于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本文讨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由政府定价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依据,也论证了其目前已具有比较充分的可行性.
基于案头调研和深入访谈,预计世界将过渡到疫情大流行后的“新常态”.许多已经发生的趋势被新冠肺炎疫情放大,一系列持久的影响将从根本上改变风险格局和保险公司的运营环境.本文认为,疫情发生后加速的数字化进程、“大政府”、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以及向“混合型”工作方式的转变,可能会依次对保险公司产生显著影响.未来,保险公司应向着缩小保障缺口、扩展经营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方向努力,同时进行数字化转型并使产品更加简洁化和标准化.
我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同频共振的,之前经历了分业经营实施、综合经营探索发展、综合经营规范发展三个演变阶段,目前进入了综合经营深化发展的第四阶段.保险集团化的变迁过程,是借鉴国际金融保险业发展经验和行业发展自主探索相结合的产物,是政策推动与市场驱动互动的结果.2021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集团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1年第13号),标志着保险集团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未来,保险集团公司更应以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目标,回归保险本源,发挥自身优
近年来,我国森林保险快速发展,然而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依然存在自愿投保难,商品林保险参保率低、公益林保险赔付率长期低位运行等问题.本文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林业的公共物品属性、林业灾害的巨灾特性,另一方面则是森林保险需求多元化与保障单一的矛盾以及林业风险区域差异与保险费率标准单一的矛盾.建议通过构建“普惠+”、可以满足差异化需求的森林保险体系,探索林业灾害预警指数保险机制,构建多层次的森林保险风险调控机制,推进林草保险的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