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8月22日,为适应沁陽市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根据沁阳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沁阳市第一小学正式接管濒临倒闭的覃怀办事处沁南小学,开始了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挑战。
(一)学校濒临倒闭,办学举步维艰
2014年8月22日,沁阳市第一小学全体班子来到距离5公里外的城郊结合部的覃怀办事处沁南小学,眼前的一幕幕让人惊呆了。学校领导倍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感受到了集团化办学的艰难。
1.校园环境惨不忍睹。满眼望去,让人感到除了凄凉,还是凄凉!校园破旧不堪,校园里、操场上长满了齐腰深的荒草,如同走进了大草原。全校仅有的两层教学楼和一排办公房,也是墙壁斑驳,缺门少窗,特别是教学楼年久失修,雨水从二楼房顶直灌到一楼教室地面。
2.教师队伍老弱病残。暑假前全校有4个教学班, 6名教师,最大的年龄已经58岁。教师队伍人心涣散,得过且过。学校只能开齐语数英课程,体育、音乐、美术根本无法做到专业教学。
3.学校管理陷入瘫痪。学校经费拮据,基础薄弱,积重难返,办学举步维艰。在放暑假的前几天,身心疲惫的校长黯然辞职。上级临时指定一名教师负责学校工作,学校管理基本陷入瘫痪。
4.招生困难濒临倒闭。学校已经连续两年招不到一个学生,很多人都认为两三年后沁南小学将要关门倒闭。现有的四、五、六年级,每个班10余名学生,全校仅剩下33名学生。各班均有智力低下、身体残疾学生,学生最好成绩平均60多分。
5.学生家长怨声载道。家长们抱怨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孩子转到城里好一点的学校去,情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接送孩子,也不愿将孩子送到沁南小学上学。
如何使这所学校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呢?面对困境,沁阳一小的领导们没有气馁,而是站在荒草丛中召开现场办公会, 着手解决南校区开学前的当务之急工作。
(二)实施深度融合,集团一体发展
一年多来,沁阳市第一小学坚持“实质融合、一体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从“投入、师资、管理、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教育集团一体发展。
2.师资深度融合,全面优化教师队伍。
教育发展关键在教师。为使南校区教育质量快速提升,沁阳市第一小学建立教师流动和支教机制,统一调配师资。2014年新学期,学校安排4名教师到南校区支教,其中焦作市骨干教师王艳霞、张娟担任南校区一年级语数老师,全校最优秀的英语教师蔡静、语文教师郭艳梅任教高年级,安排翟敬营等体育、音乐、美术专业教师到南校区代课。同时安排原沁南小学的3名教师交流到一小本部任教,接受在岗提高。2015年9月,又选派全市新教育领头人肖春红老师等3名优秀教师到南校区任教,同时调原沁南小学的2名教师到一小本部任教。至此,南校区的教师全部由本部选派,全面优化南校区教师队伍。
3.管理深度融合,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沁阳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采用“一个校长、一套班子、一套制度、一个评价”的管理模式,实现学校管理深度融合。学校安排一名副校长负责南校区的日常管理,学校班子成员和中层领导均在南校区代课。每周例会全体教师在本部参加会议,每周五校委会总结、安排南校区工作。学校根据本部和南校区实际,修订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师绩效量化考核办法,两个校区统一评价。为加强制度的落实和评价的公平,学校在南校区设立教导、德育、体艺卫干事各一名,由各处室主任进行全面培训,负责开展过程性与终结性量化考核,及时公开检查结果,实现制度无缝对接。
(三)办学效果显著,人民群众满意
1.环境焕然一新,规模迅速壮大。
2014年8月至今,沁阳市第一小学向南校区投入资金近4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南校区办学条件。如今的南校区墙壁雪白、绿草如茵、花木四季常青、红旗迎风飘扬,走廊、教室散发着国学气息,可爱的蘑菇亭、宽阔的篮球场、在建的足球场吸引着孩子的脚步,校园里欢声笑语。美丽的校园焕发出无限的生机,给家长以信心和期待。2014年8月南校区一年级招生25人,顺利完成了招生工作。2015年8月一年级招生42人,实现跨越性突破,同时高年级学生不断回转,五年级、六年级分别接收回转学生2人和8人,全校学生由2014年的33人增加到98人。
2.管理更加规范,质量显著提升。
两个校区管理制度、评价办法的一致性,推动了南校区规范化管理的形成。虽然师生人数少,但学习部、卫生部、纪律部、体育部一个不少,教导、德育、体卫艺工作分工明确,周一早上的升旗会井然有序,文明班级评选表彰毫不马虎,教师常规检查日日反馈,真正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良好局面。规范的管理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良好地竞争氛围激发了学生比学赶帮超的热情。南校区一二年级语数成绩名列两校区前茅,高年级英语成绩稳居两校区第一,高年级学生各科成绩平均提高近20分,体质健康监测成绩位居两校区第一,教育教学成绩喜人。
3.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
为使南校区得到长足发展,原南校区教师陆续到本部在岗培养,实现了个人专业的快速成长。陈云清老师在同级教师的引领下,开展《弟子规》教学,成为全校家长满意度最高的教师之一;张庆军老师发挥个人信息技术优势,已经成为学校信息化教育骨干力量;宋素芳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负责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心理团体活动,使所学知识落地生根,英雄有用武之地。
教师在成长,学生的发展更是令人欣慰。现在,走在校园里,听着孩子们不太熟练的普通话,接受着孩子们一声声的“老师好”,看着文化墙上孩子们一幅幅不太精美的手抄报,观看孩子们一次次校会上的演讲、讲故事,欣赏着孩子们美术课上一幅幅稚嫩的书法、绘画、手工作品,感受着孩子们运动场上胜利的欢呼……每一个付出心血的教师都在感叹:“只要给孩子们良好地教育,每个孩子都能‘修高雅之心、立博雅之学、成文雅之人’,都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一)学校濒临倒闭,办学举步维艰
2014年8月22日,沁阳市第一小学全体班子来到距离5公里外的城郊结合部的覃怀办事处沁南小学,眼前的一幕幕让人惊呆了。学校领导倍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感受到了集团化办学的艰难。
1.校园环境惨不忍睹。满眼望去,让人感到除了凄凉,还是凄凉!校园破旧不堪,校园里、操场上长满了齐腰深的荒草,如同走进了大草原。全校仅有的两层教学楼和一排办公房,也是墙壁斑驳,缺门少窗,特别是教学楼年久失修,雨水从二楼房顶直灌到一楼教室地面。
2.教师队伍老弱病残。暑假前全校有4个教学班, 6名教师,最大的年龄已经58岁。教师队伍人心涣散,得过且过。学校只能开齐语数英课程,体育、音乐、美术根本无法做到专业教学。
3.学校管理陷入瘫痪。学校经费拮据,基础薄弱,积重难返,办学举步维艰。在放暑假的前几天,身心疲惫的校长黯然辞职。上级临时指定一名教师负责学校工作,学校管理基本陷入瘫痪。
4.招生困难濒临倒闭。学校已经连续两年招不到一个学生,很多人都认为两三年后沁南小学将要关门倒闭。现有的四、五、六年级,每个班10余名学生,全校仅剩下33名学生。各班均有智力低下、身体残疾学生,学生最好成绩平均60多分。
5.学生家长怨声载道。家长们抱怨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孩子转到城里好一点的学校去,情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接送孩子,也不愿将孩子送到沁南小学上学。
如何使这所学校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呢?面对困境,沁阳一小的领导们没有气馁,而是站在荒草丛中召开现场办公会, 着手解决南校区开学前的当务之急工作。
(二)实施深度融合,集团一体发展
一年多来,沁阳市第一小学坚持“实质融合、一体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从“投入、师资、管理、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教育集团一体发展。
2.师资深度融合,全面优化教师队伍。
教育发展关键在教师。为使南校区教育质量快速提升,沁阳市第一小学建立教师流动和支教机制,统一调配师资。2014年新学期,学校安排4名教师到南校区支教,其中焦作市骨干教师王艳霞、张娟担任南校区一年级语数老师,全校最优秀的英语教师蔡静、语文教师郭艳梅任教高年级,安排翟敬营等体育、音乐、美术专业教师到南校区代课。同时安排原沁南小学的3名教师交流到一小本部任教,接受在岗提高。2015年9月,又选派全市新教育领头人肖春红老师等3名优秀教师到南校区任教,同时调原沁南小学的2名教师到一小本部任教。至此,南校区的教师全部由本部选派,全面优化南校区教师队伍。
3.管理深度融合,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沁阳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采用“一个校长、一套班子、一套制度、一个评价”的管理模式,实现学校管理深度融合。学校安排一名副校长负责南校区的日常管理,学校班子成员和中层领导均在南校区代课。每周例会全体教师在本部参加会议,每周五校委会总结、安排南校区工作。学校根据本部和南校区实际,修订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师绩效量化考核办法,两个校区统一评价。为加强制度的落实和评价的公平,学校在南校区设立教导、德育、体艺卫干事各一名,由各处室主任进行全面培训,负责开展过程性与终结性量化考核,及时公开检查结果,实现制度无缝对接。
(三)办学效果显著,人民群众满意
1.环境焕然一新,规模迅速壮大。
2014年8月至今,沁阳市第一小学向南校区投入资金近4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南校区办学条件。如今的南校区墙壁雪白、绿草如茵、花木四季常青、红旗迎风飘扬,走廊、教室散发着国学气息,可爱的蘑菇亭、宽阔的篮球场、在建的足球场吸引着孩子的脚步,校园里欢声笑语。美丽的校园焕发出无限的生机,给家长以信心和期待。2014年8月南校区一年级招生25人,顺利完成了招生工作。2015年8月一年级招生42人,实现跨越性突破,同时高年级学生不断回转,五年级、六年级分别接收回转学生2人和8人,全校学生由2014年的33人增加到98人。
2.管理更加规范,质量显著提升。
两个校区管理制度、评价办法的一致性,推动了南校区规范化管理的形成。虽然师生人数少,但学习部、卫生部、纪律部、体育部一个不少,教导、德育、体卫艺工作分工明确,周一早上的升旗会井然有序,文明班级评选表彰毫不马虎,教师常规检查日日反馈,真正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良好局面。规范的管理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良好地竞争氛围激发了学生比学赶帮超的热情。南校区一二年级语数成绩名列两校区前茅,高年级英语成绩稳居两校区第一,高年级学生各科成绩平均提高近20分,体质健康监测成绩位居两校区第一,教育教学成绩喜人。
3.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
为使南校区得到长足发展,原南校区教师陆续到本部在岗培养,实现了个人专业的快速成长。陈云清老师在同级教师的引领下,开展《弟子规》教学,成为全校家长满意度最高的教师之一;张庆军老师发挥个人信息技术优势,已经成为学校信息化教育骨干力量;宋素芳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负责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心理团体活动,使所学知识落地生根,英雄有用武之地。
教师在成长,学生的发展更是令人欣慰。现在,走在校园里,听着孩子们不太熟练的普通话,接受着孩子们一声声的“老师好”,看着文化墙上孩子们一幅幅不太精美的手抄报,观看孩子们一次次校会上的演讲、讲故事,欣赏着孩子们美术课上一幅幅稚嫩的书法、绘画、手工作品,感受着孩子们运动场上胜利的欢呼……每一个付出心血的教师都在感叹:“只要给孩子们良好地教育,每个孩子都能‘修高雅之心、立博雅之学、成文雅之人’,都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