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精灵”:在弥合裂痕的乡土上舞步翩跹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ed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苍茫太行山,巍巍八百里。在它的南麓怀抱内,有一块叫作侯兆川的腹地。当地为兴办教育,建设了学校汇聚的文化教育中心,其中,川中社区大学(以下简称“社大”)格外惹人注意。
  这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幼儿园为依托的乡村社区大学。一群幼儿园教师,在一位大学教授的引领下,尝试唤醒落寞的村庄。这是一批末代中师生抱团取暖的动人经历。她们用青春的光和热,给那些被生活遗忘的生命传递温暖,让他们点燃守望乡土的希望之灯。这是一场带有几许桃源色彩的乡村教育实验。负重前行的人们,顶着可持续性的质疑,起舞的姿态却轻盈——那是理想主义者无可救药的浪漫,闪烁着深海遗珠般可贵的光芒。
  始于教育
  “川中社大真正好,儿童节日老年到,我与社大同行动,社大教我老还童。”今年儿童节,在川中幼儿园和社大举办的庆典活动上,68岁的牛书民表演了一段自编快板。幼儿园园长、社大校长郭文艳听着上口的快板书,看着台下兴奋的父老乡亲,思绪又闪回至故事的原点。
  2012年4月,河南省辉县市教育局以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为初衷,建成了川中幼儿园,却为找不到合适的园长发愁。正在北京接受术后化疗的张青娥——辉县市教育的旗帜人物、郭文艳的老领导,主动请缨,并鼓励郭文艳一同前往。前辈的执着感染着郭文艳,但她坦言追随的原因绝非同情,“老园长有思想、有情怀,骨子里我非常认同她的观念”。
  与郭文艳情况相似的还有张靓。在众人眼里,张靓就是团队的“开心果”。走出校门后的10年间,她不仅当过教师,还有过一段销售的职业经历,因此分外珍惜再度投身教育的机会。“作为末代中师生,我们一直没有参加招教考试的资格;2012年机会突然来了,我和文艳一举考过,兴奋难以言表,好像要把全部的力量都发挥出来。”
  实际上,最初被张青娥带到川中幼儿园的教师,几乎都是郭文艳的同学。从4月份组建人员,八九个昔日同窗凑到一起,各自带着年幼的孩子,兴冲冲来到川中幼儿园,却发现只有空荡荡的建筑。9月份开学,时间紧、任务重,姑娘们立刻感到压力袭来。
  那是一段记忆难以磨灭的日子。一大早搭车到园所工作;酷暑当头,中午在工地上吃完饭后,只能坐在操场上仅有的树荫里休憩片刻;由于没有宿舍,晚上还要折腾回山下。最忙碌时,她们连自家孩子也顾不上,有几次一进屋,发现孩子们已经躺在纸箱板上睡着了。办园初期工作琐碎,特别是要整理占地60亩的种植园,加班成了常态,大家彼此安慰打气,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在“元老”团队成员宋琪看来,相比于“体力活儿”,扭转乡村百姓关于学前教育的错误观念,任务显得更加艰巨。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无关紧要,距离稍远一些便放弃让孩子入学;也有不少家长只在意拼音、算数练习。在张青娥的带领下,她们到附近山区挨家挨户家访,还把城市里的孩子组织过去展示才艺。郭文艳解释:“目的就是让当地百姓看到城乡孩子在精神面貌上的差别,在观念上愿意跟随我们的步伐。”
  随着郭文艳和同伴们孜孜不倦地传播科学的教育观,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在快乐中体验、学习,小手拉大手,将更多家长带入幼儿园的教育中,建立起对幼儿园的信任,“小学化”的负面声音越来越少。“我们没有迎合错误观念,被它牵着鼻子走。”郭文艳自豪地说。
  扎根乡土
  如果没有与孙庆忠的邂逅,川中幼儿园的实践或许只是聚焦在幼教领域,然而命运自有安排。
  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孙庆忠在进行田野调查时来到这里。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工作,让他持续思考着乡村的出路。“乡村教育把孩子连根拔走了,撤点并校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但给乡村造成的破坏是无法挽回的。”乡村的远山近水,风光如此之好,但孩子们无法亲近。怎样让乡村教师安守?如何恢复乡村学校原有的功能?乡村文化传播面临“集体失忆”的深度危机,未来还有什么值得期待?这些问题久久困扰着孙庆忠,直到他在川中幼儿园看到和教师一道整理种植园的家长,才似乎找到了答案。
  孙庆忠向张青娥提出,何不创办一所依托幼儿园的社区大学?尽管身体每况愈下,但张青娥始终将教育摆在第一位,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姑娘们接到了新指令——成立社区大学。
  “一开始,我们也不懂社区大学是什么。”可老园长的命令如弦上之箭,郭文艳和同伴便从课程做起,设置了国学知识、科学育儿等能驾驭的内容。2014年5月30日,试运行半年后,社大正式揭牌。孙庆忠对全体教师明确社大的属性:既不是家长教育学校,也不是农民技术学校,而是成人终身学习的公民学校。
  这是一场罕见的乡村教育实验,前景光明,路途却跌宕。最初来参加的百姓非常多,让郭文艳和同伴们兴奋不已,“可是慢慢就不行了,有时候只有六七个人,甚至更少”。姑娘们十分焦灼,自我怀疑占了上风;而张青娥离世,更给了年轻团队沉痛的打击。
  老园长去世后,郭文艳挑起了园长的重担,用拼了命的付出支撑着大家的信心。“文艳特别有老黄牛埋头苦干的精神,让你觉得如果不替她分担都是一种痛苦。”张靓激动地说,感觉走入绝境时,两个人抱头痛哭,然后擦干眼泪继续干。
  “孙庆忠教授一直在背后鼓励我们,‘别害怕,即使只有一个人,咱也要坚持下去’,让我们觉得可以做得更好。”如今回想起來,郭文艳内心充满感激。重整士气后,姑娘们打开思路,联谊会、游戏、评选明星学员……想方设法让村民积极参与进来。“一些90后妈妈比较活泼,我们就设置舞蹈课程,甚至请她们来教大家;有的大爷对唱歌跳舞都不在行,我们就请他给大伙儿照相或者点评两句。”即便是不识字的学员,只要肯走进课堂,感受轻松和愉悦的氛围,也会慢慢融入。
  渐渐地,课堂上的人又多了起来。宋琪发现,社大的学员就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差不多”——好奇心强,向往学习,上课时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看,眼神里尽是崇拜。随着参与者数量逐渐稳定,社大的课程目标更加明晰,内容趋于生活化,先后开设了“生活叙事与口语表达”“书画欣赏与创作”等24门课程,给梦想找到了扎根的土壤。   改变了谁
  试图唤醒乡土的近2000个日夜里,一些人的生命正在被改变。
  西沙岗村的郎晓云有一段深情告白:刚生完孩子的时候,家里生活压力大,我就像得了产后抑郁症一样。以前心情不好时就到麻将桌前发泄,每天打麻将、种地、做饭,就是没有智慧。社区大学正好弥补了这一欠缺,一个普通人也和艺术挂钩了。
  刘玉昌是2016年就加入社大的老学员。他是一名知识分子,退休后的生活让他觉得“走上了绝路”。社大的出现拯救了他。每天送孙子上幼儿园后,刘玉昌便到社大写作、创编诗歌,还获得了优秀学员证书。有一次,郭文艳到他家拜访,发现他竟把证书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也是在那一瞬间,郭文艳深切感受到这项工作的价值。“我们做的可能只是一点点,却没想到对他们的意义有那么大。”
  类似的瞬间,犹如星光璀璨。
  郭文艳和同伴们所看到的,是精神内在力量的生长。社大把这些被生活所压迫、被遗忘的无依生命,从单调乏味和孤苦寂寞中稍微拉出来一点,让他们获得短暂的解放与自由。“有时候给一些文化层次不高的学员上课,我真的不确定对方能听懂多少,”郭文艳说,“但我可以保证他在这里收获了一些快乐,看别人的眼神是放光的。”因为社大,来自附近村里的农民从田垄间、麻将桌转向课堂,发现生活还有诗意与远方。
  张靓坦陈,在经营社大的过程中,她们越来越真正理解孙庆忠创办社大的意义。改变的还有孩子:来幼儿园参观的人多了,孩子们更加自信和活跃。对于家庭来说,很多学员在读书期间,化解了夫妻、婆媳之间的矛盾,使学校教育的功能半径在乡村社会中良好延伸。这恰是孙庆忠关注的核心点:依托社大,培育乡村自信的精神场域正在慢慢形成,“以教育为切入口,乡村的魂一旦有了,乡村文化的存在就有了可能。”
  从社大成立伊始,庆典便成了每年的“常规动作”。幼儿园的教职工、孩子们和社大学员纷纷走上舞台,演绎出属于自己的华彩,而每台晚会背后是幼教团队筋疲力尽又兴趣盎然的筹备。“最初学员们不敢表现,我们就逐步给他们培训排练,”保教主任房玉苹记忆犹新,“第一次登台后,他们激动得结束后都睡不着觉,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以后每年都更加自信”。
  “通过社大这种终身教育的方式,让教育中心周边的农民从学校获得正向的能量,继而改变家庭生活,过一种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孙庆忠如是总结。这种影响在不断扩散,短短几年,社大产生的效应辐射了周边15个村落,一股被撬动的生机,正在侯兆川的上空勃发。
  微光跳动
  办年刊,是社大成员心目中无比隆重的大事。每卷二三十万字,从搜集素材到编辑出版,由郭文艳带领着教师团队负责,已经出版了4卷。拿到新刊后,学员们争先恐后地传阅,找寻着自己的署名文章。
  一篇篇简单而真挚的故事,记录着学员的变化,也留存着教师们的成长。开启实验之初,孙庆忠便把幼师团队的专业成长摆在关键位置,也只有教师产生足够的获得感,这场实验才具备可持续性。他布置《陈鹤琴文集》的阅读功课,将教师们的读书感悟收录在年刊里;制定“观察日记—想读书—会读书—写文章—写专著”的“五步培养法”,希望每位教师到不惑之年都能够出版一本教育专著。不懈努力产生回报,“河南省教育名片幼儿园”“河南省示范幼儿园”“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荣誉纷至沓来。
  于她们而言,老园长的精神已化作砥砺奋进的鞭策,孙庆忠则是眼下的启蒙者与领路人。每学期孙庆忠至少要来侯兆川一次,分毫不取;姑娘们给他塞的礼物,全部被他原封不动地退回来。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到山区从教,一周才能与家人团聚一次,大些的孩子在城里读书,小点的孩子跟在身边。这是川中幼教人的生活常态。家人的不理解也曾撕扯过姑娘们挣扎的心。然而,她们用反复的沟通、讲述,让家人一一接受和体悟这份事业的内涵。“如今每逢幼儿园有大型活动,家属们请假都要来帮忙。”张靓笑着说。
  孙庆忠表示,乡村教育实验绝不是以一群人撕裂自己为代价来换取乡村的复苏,“那样毫无意义”。徘徊过、痛苦过,她们找到了自我的价值。“以前有什么事情,我都会放在心底,来到这里后整个人彻底改变了。许多事情压在身上也不慌了,还会主动寻求思想上的成长。”房玉苹对自己信心十足。性格内秀的宋琪在引导学员创作的同时,也通过年刊找到了表达自己的渠道。张靓在与大爷大妈的相处中,发现了陪伴长辈的方式。而郭文艳说,人的潜能无限,是她几年园长历练下来最深切的领悟。
  “一所理想的乡村学校,不仅要成为一所好的育人场所,还要成为改造乡村社会的中心。” 著名思想家梁漱溟这样描述。教育的持续发展能依靠纯粹的理想吗?大概并不能夠。但教育至少要有一点点理想之光。张青娥、孙庆忠、郭文艳、张靓、宋琪、房玉苹……每个人都行走在各自的黑暗里,然擎起烛火,汇聚在一起便有了光,纵使微弱,却是无法被忽视的存在。
  “一路坚持下来,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彼此扶持,共同撑起了幼儿园和社大的工作。”郭文艳的话,同另外几位姑娘的态度如出一辙。相比于城市中的孩子,她们总觉得,山里娃更需要自己,需要更多教师的支持。
  记得第一次联系郭文艳时,她说外界称她们为“川中脊梁”。可当采访行将结束,这些姑娘们在脑海里的形象,却更像拥有神奇魔法的精灵——青春洋溢,翩然起舞,播撒着希望。
其他文献
贵溪市第一小学万和分校以家校携手为平台,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落细落小落实,培养学生文明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家长教师学礼明礼  欲学礼,先明理。学校开办“家长学校、亲子课堂”,正育人观念,授育人之法,举办家教讲座,传播“家庭礼仪”;拍摄文明礼仪短视频,推举优秀家长现身说法,家长成了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家校共育落细落实  学校把文明礼仪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融合,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讲话中对做什么样的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教师专业发展之路该如何走,教师成长的路径在哪里,值得每一个教育人思考。  教师成长要树立科学系统的质量观和明确的目标  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质量观。今天我们思考教师专业成长,首要是要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质量观。一直以来,我
期刊
2019年7月26日,“第二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成果博览会”在宁夏银川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教育部门、教科研机构以及中小学校的领导及教师3200多人聚集银川市宁夏国际会堂,观摩名师工作室创新成果,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据了解,这是全国各地名师工作室同行们以“联盟”形式开展的共建共享型学习交流活动。  近年来,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各地教育部门、教科研机构以及学校,都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通过
期刊
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近年来,天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质量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做优天津职业教育,取得了新的进展。  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  天津职业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从2005年的试验区到2010年的示范区,再到2015年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职业教育随着天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升级,走
期刊
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涉及学科教育学、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和教育心理学等综合性、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许多地级市做质量检测常常遇到很多困难。  抽样监测适合国测省测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简称“国测”)除了纸笔测评,还有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校长问卷,主要调查影响学生学业水平(语文、数学、科學学科)的相关因素。现场测试工具主要用于体育、科学、艺术等学科的监测,通过学生的现场演示和项目参与
期刊
开学之后,大量新手教师走上了幼儿园工作岗位。无论这些教师此前有过怎样的积淀,在新环境中,他们都会经历一次“涅槃”,深切感受到带班实践与所学理论知识的差距。如何提高新教师区域活动的指导能力?怎样建立班级常规,掌握必备的带班技巧?且看幼儿园代表如何助新教师“化茧成蝶”。  巧用资源 机智引导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新教师要善于观察、研究幼儿,当幼儿有需求时,及时捕捉信息,机智引导。还要抓住幼儿年龄及心理
期刊
禁止录用有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前科者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修订草案增加了校园欺凌防控措施、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专章等内容,并创设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从业查询及禁止制度。要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不得录用有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前科者,用人单位若违规录取,或将被停产停业。  苑宁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从世界各国的相关数据和经验来看,
期刊
儿童天生就是科学家。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处于一种对科学知识渴求的发展状态。科学教育是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和现象,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它既能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懂得运用科学知识和能力、拓展思维。  毋庸置疑,“从娃娃抓起”是开展科学教育的要务。然而,许多幼儿园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已有来自河南、河北的调查揭示,幼儿园普遍存在着教师科学素养和执
期刊
当今,全球的教师都在经历着前未有过的时代巨变与职业挑战。  过去,只需要在课堂里落实“教什么”;现在,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起适切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  过去,不同学生用相同的方式教;现在,教师需要用差异化教学去包容学生的多样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激发教师成长的持久动力?如何获得学生的认可与信任?把“育人价值观”分解到“最小单位”,教师们从实际出发,践行着一系列教育策略、方法。教师以真实的自我
期刊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进行科学学习、亲自体验、感受并获得有关物质世界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科学素养欠缺,对科学教育活动认知不足,认为增加一些幼儿自己动手的环节便是科学活动,没有为幼儿提供自主思考与探索的机会,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也并无裨益。针对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容易步入的误区,我们选取了一个典型案例,聚焦教师的观察与支持,邀请园长、一线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