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ITRF97参考框架下的中国大陆区域地壳板块运动背景场的建立及应用
ITRF97参考框架下的中国大陆区域地壳板块运动背景场的建立及应用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被引量 : 25次 | 上传用户:ywyyang
【摘 要】
: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基准站和基本站的GPS实测结果 ,构造了一个ITRF参考框架下的、充分反映现今板块运动特征的、更为精确的现代中国大陆区域板块运动模型 ,介绍了这一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最终结果 ,并对速度场结果作了初步的解释
【作 者】
:
姚宜斌
刘经南
施闯
陶本藻
【机 构】
: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校长办公室,武汉大学GPS工程研究中心
【出 处】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发表日期】
:
2002年04期
【关键词】
:
ITRF97参考框架
中国大陆区域
NNR-NUVELIA模型
板块运动
地壳运动
GPS
数据处理模型
全球定位系统
ITRF97 frame
NNR_NU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基准站和基本站的GPS实测结果 ,构造了一个ITRF参考框架下的、充分反映现今板块运动特征的、更为精确的现代中国大陆区域板块运动模型 ,介绍了这一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最终结果 ,并对速度场结果作了初步的解释
其他文献
2003年12月1日中哈交界Ms6.1级地震钻孔应变异常分析
2003年12月1日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处发生了Ms6.1级地震.震前,位于震中西南224km的新疆乌什台分量式钻孔应变仪记录到了明显的应变异常信息.经多次落实没有发现干扰,认定
期刊
中哈交界地震
分量式钻孔应变仪
应变异常
地震预测
earthquake
strain abnormal change
earthquake predict
视频激光干涉牛顿环中心的实时提取技术
介绍了利用视频技术检测激光束牛顿环中心的方法,为准直应用提供了参考。实验表明,快速Hough变换可以获取理想的检测结果。
期刊
激光牛顿环
快速HOUGH变换
视频图像
laser Newton's ring
rapid Hough transform
video image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1993~2012年重力动态变化
利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区域1993~2012年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作出重力场动态图像和部分重力点值时序变化图,总结在这20年里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活动规律,分析研究安宁河-则木
期刊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
重力场动态图像
活动规律
地震孕育过程
repeatedgravity observation data
dynamic pictures
InSAR相位解缠算法比较及误差分析
介绍和比较了残差缺口法、最小二乘法和统计耗费网络流算法 ,并研究了解缠相位误差对DEM和地壳变形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发现 ,无论计算效率还是解缠精度 ,残差缺口法都优于最小二乘法。统计耗费网络流算法在残差缺口算法基础上又有创新 ,是一种最具潜力的新型算法
期刊
INSAR
二维相位解缠
残差缺口法
最小二乘法
统计耗费网络流算法
InSAR
2D phase unwrapping
residue-cut
leas
中国西部地区MS≥7.0级地震非对称迁移
在有关文献资料划分的地震单元基础上,将中国大陆西部地区相邻三个地震亚区的地震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对公元1900年以来的MS≥7.0级地震活动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地震亚区间具有一定跃迁指向性和非对称迁移现象,并把它作为地震活动大形势判断的依据之一。其中,西藏亚区迁往川甘滇亚区指向性达100%;天山亚区迁往川甘滇亚区指向性达92%。经过了长达10年4次跃迁的检验。
期刊
地震活动性
迁移
地震区划分
seismicity
migration
seismic zoning
一种适用于信号与图像处理的线性多尺度变换方法
以文献 [1 ]的基本思想为基础 ,对线性塔式变换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扩展 ,提出了一种线性多尺度的图像变换方法 ,并通过实例对该变换的具体构造方法进行了说明 ,对其算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测试
期刊
多尺度分析
线性多尺度变换
双正交条件
数字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信号处理
multiscale analysis
linear multiscale tra
高精度智能测量机器人跨断层位移测量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GPS、光电测距和水准测量已成为目前跨断层位移测量的主要观测手段。针对传统因瓦基线尺进行跨断层场地基线长度的获取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利用高精度智能
期刊
跨断层
基线
全站仪
自由设站
EDM
fault-crossing measurement
base line
total station instru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