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同理念下的移情在“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情的核心在于使局外人体会局中人所做选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进而使当事人对历史场景中的选择产生认同,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本文以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例,探讨移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运用,以期丰富“纲要”课教学方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纲要”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移情;“中国近现代纲要”;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5-0061-02
  “移情”(西方又称 “共情”)一词来源于弗洛伊德,最早用于美学和心理学,即体会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把它作为教学方法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并把移情理解为教学成功的三个最主要条件之一。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移情的核心在于通过特定的问题引导使局外人理解局中人在所处历史场域下所做选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进而对局中人的选择行为产生认同。
  移情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换位思考,感人之所感并能知人之所感,目的就是取得双方共同的认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作为大学本科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通学习,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大学生对“四个选择”的必然性。其入脑入心的标志就是对“四个选择”的自觉认同,而认同是“纲要”课程目的与移情方法联系的纽带。罗杰斯曾谈到:“最能促进学习的教学是这样的:(1)对学习者个人的自我威胁减少到最低限度;(2)促进学生对经验进行详细的领悟”。[1](P.368))可见,在“纲要”课中运用移情具有内在可行性。由于选择马克思主义在“四个选择”中具有基础和根本意义,因此本文以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例,探讨移情在“纲要”课程中的运用。
  一、移情在“纲要”中运用意义探讨
  (一)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罗杰斯首先提出把移情作为改进师生关系的模式,认为它可以把教师与学生的目的、看法和情感联系起来,使他们在教育情境中建立一个良好的统一体。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是师生共同创建的学习天地,但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传统使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是一个被动的受众,其积极性、创造性、参与性无法得到体现。移情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这就必然要求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认真了解、思考和观察学生所思所想,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聆听学生的声音,从而使学生主体性得以体现。正如南思尼尔·康托尔(Nathaniel Cantor)所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问题和感觉而非他自己放在第一位”。[1](P.346)师生之间如果没有情感的交流和对话,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就是一句空话。在“纲要”课中运用移情教学法,首先就是要求老师要以各种方式与学生接触、交流,在这个了解的过程中,有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二)有助于丰富“纲要”课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
  自2007年春季开设以来,各高校围绕“纲要”课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目前的困境也显而易见:一是学生意识不到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纲要”课是公共基础课而非专业课,对该课程明显不够重视;二是“纲要”教材内容与中学教材大同小异,教材本身的内容和编排体系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有待提升;三是师资参差不齐,教学手段单一,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纲要”课程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在内容既定、课程性质既定的情况下,唯有教师改革授课方法和教学模式,才能吸引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开设本课程的目的。移情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了学生的所思所想,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愉悦的情感,真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
  (三)有助于提升教师素养,增强教书育人功能
  移情在“纲要”课中的运用不仅仅是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运用好此方法需要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它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学生、课堂、教学,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也正是这种压力促使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人格品质。同时,通过在“纲要”课中运用移情,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达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避免教师成为“教书匠”,也让教师实现提升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的统一。
  二、移情在“纲要”课中的具体运用:以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例
  通过对“纲要”课的学习,主要是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近代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2](P.1-2)上述目的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四个选择”必然性的认同和理解是开设“纲要”课最根本的目的,在“四个选择”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居于首要地位和决定意义。没有选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选择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学生理解和认同了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后面两个选择就迎刃而解。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学生对此问题的真实想法。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部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多是在考试压力下的一种死记硬背,并没有达到深层次的理解,更谈不上所谓的认同。不少学生反映尽管知道是正确的,但不明白就里,局限于表面认可,未达到真正的思想认同。
  为此,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一系列逻辑严密,能够逐步诱导学生思考的小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去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场景下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正在学习什么?学习的效果怎样?这样的效果会给人以什么感受?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是什么?与其它列强有什么区别?这种区别会给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什么影响?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梳理和体会当时中国人的想法。这些问题相对比较简单,结合中学的历史知识大都能够得到比较明确的答案。   学生通过移情,会比较清晰地得出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正在向西方学习,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心情异常苦闷。十月革命后苏俄对待中国平等的外交态度与以往和其它列强大相径庭,这就引起了中国人的惊异和不解,再结合中国人在巴黎和会上所得到的教训,一贯以民主、正义、公理为标志的西方列强公然为了自身利益而抛弃了中国,在这种西方列强抛弃中国的同时,俄国却以鲜明的平等外交态度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选择马克思主义并逐步传播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选择。通过层层移情思考,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不会限于表面认可,会在内心对先进的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产生强烈的思想认同。笔者在每一次教学中都用这一方法讲述这个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移情在“纲要”课中的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移情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随意使用,不恰当的移情不但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还可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疑惑。因此,在“纲要”课中运用移情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应结合教材内容,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
  要取得学生的同感和认同,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可以理解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在自身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前提下去发挥联想,才能得出真实的认同,否则,就会出现凭空的虚幻想象,移情也会受到质疑。有论者在论及此问题时就指出,“移情之所以受人非议,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由于教师的本身素质问题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很可能在不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就展开 ‘虚幻的想象’,甚至还可能产生‘错误的想象’,从而使历史教学成为一种‘海市蜃楼’,违背了历史教育学科中最主要的学科特点——客观性”。[3](P.43-49)尽管这段话阐述的是历史教学,但“纲要”课具有明显的历史学特征,其具有客观性的学科特点与历史学并无二异。教师在“纲要”课教学中使用移情时,必须事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晓程度,补充必要的背景材料,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应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纲要”课要达到课程开设目的,吸引学生兴趣,仅靠某一种教学方法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教授对象的变化和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运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前述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案例中不光运用到移情教学法,还有问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运用视频串讲法等教学方法。尤其是设置问题要符合学生理解层次,要形成严密的逻辑结构。这需要教师付出巨大心血,关注该课程的发展情况,吸取最新成果,精心设计每一章、每一节教学计划,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成效不断加以修改、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增强“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当下资讯异常发达的情况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多种多样,价值观念的多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让大学生达到教学所要求的思想认同其实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完成一节课容易,得到一分认同难。每一名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老师都应该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尽可能运用丰富得当的教学方法,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引领,使这些承担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青年学子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厘清方向,为中国梦的实现承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参考文献:
  [1]卡尔·R·罗杰斯,李绍昆,李梦潮,李迎潮译. [美]当   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张灵红.移情——英国20世纪末历史课程教学模     式改革中的争议焦点之一[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1).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其他文献
摘要: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基础,其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它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它又与城市关系密切,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本文以福建省福安市为例对小城镇发展提出若干思考。  关键词:小城镇;思路;福安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曾经说过:“在今后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中,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是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要改变中国人的面貌和综合素质,提高中国人
期刊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以“灌输”为主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显得苍白无力,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其隐蔽性、渗透性、愉悦性的特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界的新宠。本文选取琼州学院部分学生及教育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归纳、分析,探究该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最后从理念、载体、利用率、保障机制、
期刊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从现在起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算来大约也是30多年。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改革将如何拓展中国道路,我们又该怎样激发改革动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从履新不到一个
期刊
摘要:民办教育是民族传统传承的一种新模式。作为中国唯一的民办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毕节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为彝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选择,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意义重大。但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呼吁政府将部分民办学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进行相应的支持和补助;之二则是结合学校发展建立学校的农牧业实习基地及文艺团体等经济创收实体。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和宗旨是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并精通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时代精英。探索高校青年马克思培养工程的路径与方法是保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科学、持续、顺利开展的前提,是高校共青团工作者需要研究和回答的重要现实问题。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创新路径;方法选择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
期刊
摘要:该课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借鉴省内外有关农村社区专业合作社建设创新理论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菏泽市专业合作社建设问题的基本态势和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菏泽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菏泽;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专业合作社;问题研究  总的看,我市对新农村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对新
期刊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全国各地高校都在积极拓展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党员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更应具备敏锐的政治意识及坚定的理想信念。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路径研究 
期刊
摘要: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海属地区建立的第一支八路军队伍,汤曙红任该团第一任团长。在海属地区抗战活动中,三团所组织领导的火烧义泽河桥牵制了日军的物资运输,五里槐伏击战打响了八路军在沦陷后的连云港地区主动出击日军的第一仗。   关键词:汤曙红;山东纵队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
期刊
摘要:志愿活动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和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道德建设、高校职能发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了解志愿活动的成果和遇到的阻碍,探求培养青年志愿者和开展青年志愿者更为有效的途径,本文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发展现状、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展开调研。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D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体系主要由战略地位、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措施构成,这四个部分既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又是层次分明的一个体系;既具有立足于现实严峻形势的现实性,又具有着眼于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现实性与前瞻性又决定了战略体系的科学性与发展性,即这个体系不是一个封闭固定的体系,而是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关键词: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