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一种天然的植物抗生素,消炎解毒超有效!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or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传度:20000000+
  最近网上有传言,说有一种超级的解毒良药叫活性炭,而且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生素,不含有像西药那种药理成份,而且解毒之后可以顺利的从体内排出。网上说“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人类的祖先就己懂得服用活性炭,用于治病或当作处方药材。中国医药经典《本草纲目》和韩国的《东医宝鉴》载有加以炭化后入药的各种稀奇的草木等”。而且,在内服时,一定程度内的过多服用并没有什么副作用,这一点也不同于服用西药。且西药长期使用或用量过大,有可能残留体内,但活性炭却能排泄干净,并无残留的危险。



  网上说,活性炭有以下疗效——
  1. 消炎作用:肝炎肾炎、胃炎、肠炎、关节炎、痛风、鼻炎肺炎、脑膜炎、胆囊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炎、子宫炎、乳腺炎、淋巴炎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炎、口腔炎、结肠炎、扁桃体、发热、各种皮肤病、痢疾、尿毒症各种感染性疾病等一切炎症都有显著的疗效。
  2. 对各种炎症和由此引起的发烧特效;具有镇痛作用、解热作用。
  3. 通过净化血液,破坏癌细胞增殖的环境而达到阻止癌细胞的扩散的作用;净化血液和体液,提高人体抵抗力。
  通过以上说法,难道活性炭真的那么神奇吗?简直就是一剂天然的解毒良药,对于这个问题请问专家您怎么看?

大咖来辟谣


  主持/王贵强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导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肝病中心 主任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感染肝病中心 主任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主任委员
  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活性炭是由有机材料高温分解产生过热、高比表面积、多孔的颗粒制成的强力吸附性粉末。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积上覆盖的碳基网络还包含了许多官能团(例如,羰基和羟基),它们可以在接触的数分钟内吸附化学物质,防止胃肠道吸收毒物和后续的毒性。
  活性炭在医学中的主要用于中毒患者的胃肠道去污染。它吸附经口进入的胃内毒物,一般毒物进入胃内1小时内应用效果最佳。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获益于重复使用活性炭(即多剂量活性炭,MDAC)。研究认为此获益归因于3种不同的机制:
  (1)中斷肠肝再循环;
  (2)促进从机体向肠腔的经腔扩散(“肠道透析”),随后排出;
  (3)减少对缓释制剂或者迟释制剂的吸收。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奎宁、茶碱、乙酰水杨酸、氨苯砜、苯妥英等药物。但相关证据有限,而且不同毒理学专家的意见不相同。
  对于活性炭存在消炎、镇痛、解热作用尚无循证医学证据。更不能通过净化血液破坏癌细胞。若出现上述炎症、肿瘤等疾病,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就医,进行正规化治疗。
其他文献
随着药物在人们健康生活中的广泛使用,药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充分了解药物性質、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和禁忌症,合理使用药物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危害的重要前提。老年人是心血管、痛风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服用药物成为部分老年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服药多,因药物对身体造成损害的机率也增加。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特邀请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委郭丹杰教授、副主委王
期刊
10月29日,央视主持人李咏罹患喉癌,不幸离世,年仅50岁;10月30日武侠小说泰斗金庸晚年罹患肝癌病逝,享年94岁。  记得上次采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陈彪主任时,他说,身体的衰老、生命基因的影响都是不可逆转的,医学是为了帮助人们减少疾痛,延长生命有品质的长度。正视生命的萌生和凋谢是我们应有的泰然的人生态度。  但是,从健康常识上讲,我们还是需要了解癌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4
期刊
干细胞(Stem cell)是机体中保留的一部分未分化的原始细胞,是一种可以自我更新并能分化成不同種类细胞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的潜能。它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成为不同的功能细胞,进而形成机体内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换言之,干细胞是人体所有细胞的起源,或者说是“细胞的种子”,在医学界亦有“万用细胞”之称。  干细胞能够通过增殖、自我复制和分化,产生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年轻功能细胞,用来替代、修复
期刊
【简介】闫继彪,企业家,慈善家。内蒙古普泽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善良与责任”是其座右铭。推崇2500年前释迦摩尼留下来的佛教经典《佛医经》中的一段话:“大涅盘经犹如醍醐,最上最妙,若能服用,众病悉除,一切诸药悉入其中”。《辞海》,醍醐——“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酥——就是指今天的益生菌,众多乳酸菌一起生长、成熟以后,就会分泌出所谓的醍醐。  作为企业
期刊
流传度:50000000+  我患糖尿病5年了,总听说糖尿病会导致失明,最近又检查出眼睛患有白内障,我的眼睛会看不见吗?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触互联网,网上各种关于病情的提醒常识引起多方关注,尤其是身体处于“下坡期”的老年人,更是恐慌和迷信于各种“网言蜚语”。  通过网络搜索不难发现,“糖尿病是隐蔽的致盲杀手?”“警惕糖尿病可引发眼疾,严重者可致盲”“八成糖尿病患者难逃视网膜病变致盲”……众多“耸
期刊
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指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确立“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健康”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
期刊
流传度:30000000+  在微信朋友圈,一个声称能“根治”糖尿病的“偏方”流传广泛:糖尿病被灭了,快告知你身边的糖尿病朋友吧,木瓜子100颗,荔子骨50颗,元肉骨50颗。以上共煎服两大碗,中午12时服一碗,晚上11时服一碗,连服20服,就可以去医院检查,大多数病人糖尿值恢复正常,但还要连续服用30~50服,可达到痊愈,永不复发。大咖来辟谣  主持/肖新华  教授 博导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
期刊
流传度:90000000+  大量饮酒对身体不好,但是少量饮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研究发现:经常少量饮酒的人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低于大量饮酒者、亦低于不饮酒者。更有人研究谓是红葡萄酒中含白藜芦醇等抗氧化物质,故而有益健康,尤利于预防心血管之疾病。大咖来辟谣  主持/郭树彬  教授 博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急診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团长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 主委  
期刊
流传度:20000000+  秋葵,又名六角豆( Bhindi),有植物伟哥之称,是糖尿病的克星。上个月,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我获悉一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由于我是个糖尿病患者,我尝试后感觉它非常有效,我的血糖现在已得到了控制。实际上我已经减少了我的药量。  拿两条六角豆并切除头尾两端部分,再沿长身中间切一小刀,然后将这两条六角豆放入一杯清水〔室温〕中,盖好并在室温下放置过夜。  清晨,在早餐前从水中取
期刊
流传度:50000000+  血管里面有“垃圾”,如果不清理,這些“垃圾”会慢慢蓄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百病缠身。吃了××保健品或“×× 降血脂食物”就可以疏通血管,保健强身!排出毒素,一身轻松!大咖来辟谣  主持/郭树彬  教授 博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急诊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团长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 主委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 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