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客(Blog)技术的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简析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hongshen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客(Blog)技术是目前互联网发展最迅速的新应用之一,它充分利用了网络双向互动、超文本链接、动态更新、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将使用者的工作过程、思路经历、思想精华、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提取并联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最相关的信息与资源。
  博客(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是Web和Log的组合词,是指基于网络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也称“网络日志”。Blogger或Weblog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博客现象始于1998年,当时全世界大约有30多个博客网站。2000年,博客现象开始流行,“9·11”事件以后,博客现象呈现指数形式增长,博客技术开始应用于各种场合:个人利用博客技术进行网络交流、个人网络出版;企业采用博客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和公共关系管理;政府部门和教育领域利用博客构建内部知识管理和沟通交流的新体系,甚至政党领袖使用博客与选民进行交流和获取选票。目前,很多记者、律师、学者、专家,甚至法官和议员都有了自己的博客网站,形成了独特的博客文化。
  中国的Blog据说是一群海归人士引入的,国内最早的Blog网站可能是方兴东先生创办的“博客中国”,他也是Blog文化不遗余力的布道者。早期的中国Blog网站,定位主要还是在IT、信息化、经济、科学技术领域,参与的人士大多是一些专家学者,形式和内容都比较专业,不太容易吸引普通的网民参与,直到一些网站意识到Blog可能带来商业价值,开放了自助式的Blog网页,才逐渐普及开来。从2002年8月中国引入“博客”概念,到“博客中国”开通;从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到“木子美”、“竹影青瞳”,中国的博客们进入了平常人的视野。
  
  一、博客(Blog)技术的独到功能
  
  Blog具有三个阶段的六个独立功能,“写—录、思—享、品—学”。一个人开始自己的Blog旅程后,他会大体上经历“书写和记录”,同时“思考和分享”,最后去“品味和学习”的过程。如果一个学习者看到很有价值的信息,随手摘录到Blog中,日后加以整理和利用,这就是一位博客写作和记录的过程。而在“写与录”的同时,人们会调动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含义在写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建构起来,形成自己稳定的认知能力。Blog是更精细的学习、思考和工作记录。透过每日的资料整理与书写,不但会改善写作能力,也会改善思考能力,而作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Blog提供了学习者彼此间审问、慎思、明辨和经验交流的空间。Blog同时具备“分享”功能,也就是出版和公布,它让学习者把自己的学习与周围群体交流结合在一起,学习者可以在自己的Blog中发表自己的知识和见解,作为其他有相同兴趣或同样学习范畴的人的参考,还可以作出相关的评论,而这个学习者在群体的分享和交流中对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随着Blog的不断积累,学习者还可以在阅读自己的Blog过程中复习自己过去所写的内容,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这样的过程不断持续下去,就形成了一个终身受用的学习习惯。
  
  二、博客(Blog)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博客(Blog)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的建构;学生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鼓励学习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及时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所以从Blog的特征来看,它是一种符合学习者认知心理的建构主义学习工具。
  2.多元智能理论下的B1og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有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观察智能八项智能,并且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形式不同,每项智能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顺序。而Blog在培养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方面有独到的作用。所谓语言智能就是有效地利用口头或者书面语言的才能,开发这种智能除了让学生“听”之外,还要让他们“说”,而Blog就是一个把“自己的话”写出来的地方,Blogger通过不断地写作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Blog是培养语言智能的最佳技术手段。
  培养数理逻辑智能的策略中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学生要有思考的机会,二是学生能够讲出思考的过程。Blogger们写自己的Blog的时候要思考,面对不同观点或者各种信息的时候要思考,筛选知识的过程要思考,在Blog中可谓无处不思考;思考之后就要表达,一个详细的令人信服的思维过程的描述是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自己检查自己的思考过程的最有效方法。所以Blog是培养数理逻辑智能的最佳技术手段。
  自我认识智能是指接近自己内在生活情感的才能。要了解自我,必须将内隐的思想与情感带入意识,将人的内在世界与外在经验相联系,然后审慎地自我观察,尤其是批判性地自我观察。也许这种自我的思想和感受是私密性的,但是我们一定能够选择合适的内容在Blog中发表,进行“批判性自我观察”。另外,将那些“潜意识”整理成为文字的过程就是进行自我观察的过程,通过Blog,我们不仅仅看到了别人的思想感受,也总是在反思着自我,观察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Blog是培养自我认识智能的最佳技术手段。
  
  三、基于博客(B1og)技术的现代教育理论应用
  
  1.积累材料的手段
  Blog中灵活的“写—录”方式,为使用者积累材料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在网上进行搜索和阅读的时候,可以随手将所需要的材料进行记录。除了自己收集材料之外,由于Blog具有的共享性,收集的材料已经提供给所有来到Blog的访问者,他们在享用这些材料的同时,可以写入自己的观点或自己收集的其他材料。这样,用Blog收集材料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更是将个人行为纳入了一个组织中,形成了更大的效应和价值,这才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此外,在Blog中积累材料一般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这样也就非常便于对材料进行管理了。所以,Blog是我们在网络时代实现“厚积薄发”的优选手段。
  2.学习进程的记录
  利用B1og来构造学生的电子档案袋被普遍认为是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进程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已经逐渐被教育界认可和采纳了。把Blog应用到教学,每个学习者所完成的一些课业都可以用数字方式记录下来,这就形成了一个电子档案袋,其中包括学习者自身的创作内容、资源的链接、文档、图片、声音或视频文件,还有对于这些内容的其他人所作出的评论或评价信息,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全学校范围的知识管理体系和新型评价体系,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对学生作出更加综合和全面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讲,这样的电子档案非常有助于“自我反省”,更及时地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或由教师作出方向性的引导。
  3.创设高级思维环境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这句话道出了“学”和“思”的深刻关系,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达到这种要求,而Blog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你的每个观点和心得等内容公开之后,大家都可以七嘴八舌地议论,面对来自各个空间的各种观点,从中你可以进行思考,为了对思考的内容作深入的了解,借助网络资源你可以尽情地吸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学习者在Blog中真正达到了古人所畅想的“学”“思”并重的境界。
  4.交流的平台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研究是非常普遍的,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这种交流研究已经跨越了学校和地域的限制,Blog中来自天南海北的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关心教育人士以作者观点为主线,围绕这个主题思想进行各种讨论,能够系统地反映某种思想,使得这里的交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它详细记录了我们的思想甚至灵感和感受,使得交流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使思想得到实践的检验,认识得到不断的升华。总之,Blog在作为教师交流平台方面具有区别于其他方式的独特之处。
  5.教育反思的方式
  “反思性教育”是被广泛提倡的,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等,只有及时的反思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方式更科学民主,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Blog正是我们进行教育反思的好方式,不仅可以随手记录下我们的教育行为,还能够将内容和大家分享,一起对这种教育行为进行诊断,既为别人提供思维的前提和原料,也是在帮助自己检讨教育行为,促进、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其他文献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以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它对传统的知识观、教学观、师生观进行了批判与解构,否认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性,反对只注重认知与智力的学习理论,反对严格控制的模式化的教学论。认真梳理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是一种理性的教学观。
期刊
新课伊始,一般包括复习铺垫和导人新课两部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开头的成功与否往往影响整堂课的教与学,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知识上、能力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期刊
语文学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大”字。它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比其他学科有更大的范畴,更多的内涵和更强的综合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它是一个庞大的母系统,这个母系统又有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我们有“从心所欲”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只要不破坏这个系统的“矩”。语文学科一个更重要的特点是,它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息息相关。
期刊
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是世界各国综合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科学教育构想,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强调学生的参与和科学的社会化、应用性、时代性和乡土性,主张在科学教育中应该强调三者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应遵循科学性、特色性
期刊
放眼现代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学”,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已经在整个教育界得到普遍重视,应运而生的许多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随着新课改诞生。但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平等、尊重、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是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和运用。本文着重对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语文教学目的综合多样,从言语交际角度区分教师言行目的,大致有:(1)给予型,教师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2)索取型,教师要求学生反馈信息。(3)交流型,教师和学生针对某个教学问题展开对话。在课堂中它们往往综合运用,对教师的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的运用产生影响,为了实现某个目的,教师选择遵守或故意违反相关准则。  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来的,他认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人们在会话中必须遵守:
期刊
我国学校体育在目标问题上经历了“技能”→“体质”→“人才”的演变发展过程。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实施这些目标都未曾收到理想的效果。这是因为,以“运动技能”为目标,对于不以体育为职业的广大学生来说显然是不需要的,也是作为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主的绝大多数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不可能做得到的,学校也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场地、器材、设施条件,让全体学生习练运动技能。现实生活中也几乎没有人用从学校学习过的跳高、跳远
期刊
1904年,张之洞等人合订《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开始单独设科,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语文教学目的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梳理百年来语文教学目的观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于今天在西方教育话语主导下不断改革中的语文教育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语文教学目的的界定,我们结合教育目的,从语文课程标准或语文教学大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主要有三个尺度:国家、社会、个体。国家尺度强调语文学科的国家意志,社会尺度强
期刊
1919年的“白话文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文言退出了历史舞台,1920年白话文进入语文教材,几乎是从那时起,要不要教学文言文,文言文教学的分量是多了还是少了,就一直成为争议的话题。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版语文教材(特别是高中教材)中文言文比例的提高,又引发一些对学习文言文怀疑甚至是否定的声音,削减文言文教学分量或者取消文言文教学的主张不绝于耳;有的认为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要学生学习的科目已经很
期刊
一、架构的理论基础    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双主理论的指导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势。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能够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创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二、为什么要实施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模式    1.符合当前历史现状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