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用FDI产业选择问题分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593792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迅速增加,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由于加工制造业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加上现在低碳经济的大力推行,FDI在华的投资也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关键词:FDI;低碳经济;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09-02
  
  1 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概况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我国利用FDI主要在中低档加工贸易型企业,如制造业、钢铁业、纺织业等。随着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以及加工企业的不断扩张,外资在其总资本中占主要份额。到了90年代,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新兴的比较有潜力的行业,在这个时期,FDI增大了对房地产的投入,虽然近几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外商投资在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趋于下降,但还是占有较大份额。
  2000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99%,合同外资的60.87%集中在第二产业。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来说,我国利用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000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项目数的56.35%,合同外资额的50.31%,实际利用外资额的46.39%都集中在制造业。而金融业、技术服务业、教育等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较小。
  2 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正、负效应分析
  2.1 FDI的正效应
  2.1.1 FDI的技术外溢效应
  自从Caves(1974)对FDI在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分析以来,FDI的溢出效应成为了研究FDI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实证分析,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着促进作用。邱斌等(2008)采用基于DEA的Mail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FDI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还有TFP的影响。他们得出,中国的制造业在FDI的作用下生产率明显增长,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FDI从总体上来说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了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其中后向溢出效应大于水平溢出效应,成为最主要的溢出渠道。
  外商在对华的制造业进行投资时,也会把他们在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入中国本土企业,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之尽快赶上国际技术水平。同时,FDI不仅仅对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的发展有利,同样,对于内资企业,也有一定的技术效应,促使内资企业技术进步,适应市场,从而使整个制造行业得到长足的进步。
  2.1.2 FDI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980年我国利用外资只有0.57亿美元,到了2007年我国利用外资的金额达到了747.68亿美元,201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更是突破了千亿,达到了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流入我国的FDI大多流入到了加工贸易领域,外资企业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载体。随着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金额不断增加,我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的对外出口也有大幅度的增加。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仅有206.4亿美元,到了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21738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的发展更是贡献突出。1981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6.35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5.99%,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9861亿美元,占到了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45.4%。FDI构成了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的外生动力,我国利用FDI的流量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同趋势正相关。
  2.2 FDI的负效应
  2.2.1 生态环境负效应
  由于FDI在华的投资大部分集中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加上制造业的高污染、高消耗的特点,使得FDI在华投资产生了对环境以及资源的一些负效应。
  (1)含有环境负效应的“污染避难所”假说。
  “污染避难所”假说的理论依据是引入环境要素的H-O理论,就是在原有的分析的基础上,考虑环境的因素,那么则有,环境标准高、环境保护程度高的国家,则环境要素较为匮乏;反之,环境标准较低,环境保护程度也比较低的国家,环境要素相对富裕。而环境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对环境资源的估价与偏好程度则较低。因此,高环境标准的国家的国内企业,为了保证产品竞争力不降低,将生产转向低环境标准的国家,以规避国内严厉的环境标准造成的高环境成本带来的影响。可见,由于国家之间环境保护强度不同,使资本由保护程度高的国家转向保护程度低的国家,环境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使环境标准制定相对宽松的国家,容易吸引污染产业的跨境转移,而成为“环境避难所”或“污染的天堂”。
  百事可乐国际公司的长春、南京、福建和广州四家分公司因污染排放问题遭到通报。哈尔滨一家中外合资公司被黑龙江省定为省控重点污染企业,2007年又因污水直接外排而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松花江流域第一批环境违法企业名单。
  因此,FDI对东道国的环境还是具有一定的负效应的,不过我们应该更加客观的来看待FDI污染转移的事实,即对华FDI存在污染转移,但其相对规模并不高于东道国本土企业。
  (2)含有环境负效应的产业转移论。
  这个理论假说是指投资国会将本国的边际产业,即一些污染密集程度高的产业转移到成本会比较低的地方去,即环境标准不高的地方。
  每个国家的产业转移都是从本国已经处于或者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进行的,例如日本,就是将本国处于劣势的轻纺工业转移出去,随着亚洲四小龙经济实力的增强,不再接受日本劣势产业时,第二次大规模的投资将化学、炼油、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的夕阳产业转移出去。国际间产业转移的趋势一般是有消费品工业向资本品工业、轻工业向重工业、原材料工业向加工组装业演进和转移。
  这样的转移使本国的环境压力得到改善,使东道国的环境日益恶劣,加剧了东道国环境的恶化,使东道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2.2 限制国内同行业发展
  FDI依靠其本身雄厚的财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纷纷并购我国国有企业,利用我国国有企业原有销售渠道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迅速抢占了相应领域的市场份额,逼走国产产品,极大的冲击了我国国内企业,尤其对处于上升期的中小型企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国内企业的不景气,甚至破产必然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同时也极大削弱了我国国内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使得我国经济处于被动发展状态。
  3 未来我国FDI的产业选择——服务业
  2004年9月22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了《2004年度世界投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务业已经成为当前外国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趋势,并将“转向服务业”作为该报告的封面标题。报告中指出,服务外包将成为许多国家拉动经济的动力和引擎。我们根据以下数据来说明报告的正确性,70年代初期,服务业仅占全球FDI存量的1/4,1990年这一比例也不到1/2。而根据报告显示,到了2002年,服务业占全球FDI存量的比例由49%增长到了60%,2001年至2002年间,服务业占外国直接投资总流入量的2/3,约为5000亿美元。到了2008年,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世界投资报告》统计,该年度全球在服务业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部国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占到了70%左右。从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服务外包占全球FDI的比重也不断上升,世界经济的重心已经向服务业转移,这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规律的。
其他文献
通过长输气管道压气站的燃压机组在不同负荷率下热效率、运行可靠性及操作灵活性的比较,论证了采用大功率燃压机组要优于采用小功率燃压机组的可行性,并分析了8种配置方案的
烟草行业作为特殊的行业实行着国家垄断政策,按照烟草专卖的方式经营。由国家进行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然而我国烟草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烟草行业参与国际竞争造成一定的阻碍
介绍了吉林油田隐蔽油藏的特点,并提出了"整体规划、分期实施、跟踪研究、及时调整"的地面工程建设原则.改变传统的建固定注水站模式,对不同条件的区块,采用3类注水模式及灵
分析了牙哈凝析气集中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实际工况与设计工况的差异,影响了凝析气一级分离器的运行.其实际处理量超过设计的最大处理量37%;稳定塔设计最大处理量小于实际处
针对原油输送管线频繁发生被钻孔盗油的问题,大港油田先后研究及应用了振动声波防盗技术、流量差报警技术、流量报警负压波定位技术.结果表明,前两种技术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
地图是油气管道线路规划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资料,电子地图比纸质地图相有许多优点。根据油气管道线路规划工作的实际需要,从数据和功能两方面对常用的4种电子地图(包括世界电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