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渝经济区范围包含了四川盆地的盆底和盆周部分区域,涉及到四川和重庆主要的城市群和产业聚集区,面积达20多万平方公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区域,在西部、乃至全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把成、阳、绵、雅、眉、资、遂、乐等八市连接成一个新的经济区。通过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环境保护、金融体系等方面的全力合作,将会在把成都经济区打造成西部发展的新的核心增长极。
关键词:发展方式;产业结构;长远发展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成都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对大英县未来发展的战略意义
大英县距离成都114公里,距离重庆140公里,典型的位于成渝经济区核心节点。
目前,从地里方位、交通格局、环境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基础、规模企业等方面,大英都有相当好的基础条件。成渝经济区建设,与大英打造成渝后花园、成渝黄金分割点战略定位相吻合,也是对大英过去发展战略的延伸,更加有利于县域发展目标的具体化和指标化,使大英追赶先进地区的目标更加清晰。在"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格局,做强成都都市圈增长极中,大英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大英县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城市形态依然落后于发达地区,大英县城的功能尚不完善,市民化还不成熟,城市农村尚未得以充分开发与利用,总体布局上依然存在二元结构。“立足全域旅游,建设生态示范区”首先要实现城市形态的转变升级,通过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调整,带动产业的战略性调整。
从全国范围看,各地新兴小城市建设都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作为战略目标选择,大英以全域旅游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不仅可以与其他地区县城发展目标区分开来,而且更有助于县域经济在功能分工和经济合作中占得先机。
把成都经济区建设作为大英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有助于明晰大英在成渝乃至西部发展中的功能与定位,有利于形成大英做为“新兴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大目标的效能,提升大英在川中,乃至成渝经济圈的竞争力。
二、大英县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纵观国际城市发展的历程,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几乎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即增量推动、余量提升和存量更新三个阶段。我们知道,增量推动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和资源引入。根据一般经验,大英县目前尚处于增量推动阶段,因为目前大英县的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较,基本情况总体而言还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经济发展质量不高(核心问题),表现在:工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弱,要素保障不足;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绿色经济发展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牢。
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大英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要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业仍处农产品初加工阶段。
“富民”难以“强县”,县区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但农业产业对县级财力支撑较弱,难以支撑当地基础设施的发展。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收入,但如果没有县域财力的快速增长,将削弱政府对社会事业的保障能力,进而影响民生事业的进步。依赖于自己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传统种植历史,建立了“一乡一色”的特色经济体系,一些特色农业在全川乃至全国已经有一定的产业知名度,但其主打产品仍然以“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市场上销售,县域农产品的现代化水平较低。
比如河边的白柠檬、蓬莱的油桃、象山的天府白鹅、天保的文旦柚、通仙的九叶青花椒、回马隆盛的蔬菜种植,经营粗放,原始销售,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依然偏低,农民种养殖情绪不高。
二是工业企业发展面临“三高”。
县域经济主要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产品主要是传统产品,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受到的挑战也最大。企业普遍面临税收高,融资成本高,劳动力成本增高等三高难题。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是今后发展的主线,但在产业结构偏重、人才资源缺乏情况下,转型升级谈何容易。县内重点项目进展缓慢,新的经济增长点少。规模骨干企业少,经济发展缺少立大企业、大项目支撑。
三是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面临红线。
在规划县域经济发展时,尤其是在布局工业发展方面,园区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已成必然。因为这对于提高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加强产业之间协作合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工业园区建设,土地资源就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四是必须执行节能减排的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经济,要求我们“宁肯放慢速度,也不要污染”,因此必须从传统的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坚持引进“两大一高”项目——大企业,大项目高科技,节能减排压力就很大。
五是创新驱动人才奇缺。
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增多,大英也已经出现了招工用人难问题。优秀的高中段人才成为稀缺,比如农业科技、城市经营、企业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人才都很缺。
三、大英县融入成渝经济区战略的比较优势
根据大英现有的发展条件和基础,结合发达地區区域发展经验,大英融入成都经济区建设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是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通过重大要素(金融、能源、商品交易市场、独特政策优势)引进,提升县域经济能量;另一条是以做好顶层设计,搞好全域规划,合理布局空间,促成上档升级,全面融入成渝经济圈,打造成渝都市后花园。
大体来说,大英在城市化创新方面有着以下独特优势:
(一)发展实际的比较优势。
1997年12月建县以来,大英实际上就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就了一幅蓝图。可以说,跟老区县比较,虽然底子薄,但是发展契机更好,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城市功能更合理,调整难度更小,为硬件环境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大英近十年在“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建设上所做的努力,提升了大英内外形象,为大英积聚国内外资源,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最佳时机。 (二)地理位置的比较优势。
大英位于四川盆地腹部,涪江中游,隶属于遂宁市,与四市六县(区)接壤。
大英处于成都、重庆连线中间节点,距离分别在110公里和140公里,属成渝1小时经济圈,是成渝经济区的黄金节点城市。
(三)交通便捷的比较优势
大英县所在的遂宁市是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境内有:沪蓉高速、遂渝高速、遂绵高速、遂回高速、遂内高速、遂资眉高速、遂巴高速、遂广高速;达成铁路、遂渝快速铁路(已建成)、绵遂铁路、遂内铁路、达成城际客运专线(拟建);成都双流机场(约1。0小时车程)、绵阳机场(约1。0小时车程)、重庆江北机场(约1。5小时车程)、南充机场(约0。5小时车程)。
(四)空间获取的比较优势。
一方面大英县农村目前尚有大规模余量土地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在城市化进程推动下,利用农村地区余量空间的开发实现对全县产业布局与经济密度疏解,使大英诚实空间布局和产业调整具备了很大的可能行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因为目前大英的城市化率才40%多,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必将会为大英的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腾出大量的土地资源。
四、未来大英建设布局构想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战略选择,以“一主三化三加强”为基本思路,即工业强县为主导,联动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定位,努力把大英建成“成渝黄金分割点上快速崛起的现代产业高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美丽田园生态绿地”。
(一)推动规划大提升,构筑县域规划新体系。
一是从长远着眼。完善“一心两翼”城市规划,将县城周边5公里以内的区域纳入城市规划,即按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规模做大城市整体布局。
从纵向来说,不仅要做好今后5年、10年,乃至20年、30年的规划,确保今后数十年规划建设的一致性延续性。从小处入手,。就是将规划规划做细,做出精品,做到极致。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城改造,规划要做到每一个街道,每一处院落,确保规划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要借鉴柳江防洪堤景观建设、桂林“两江四湖”打造的经验,突出升天自然,充分利用大英“一江一河两湖”(郪江、小溪河、永乐湖、采和湖)水资源和城市周边山头,打造永乐湖“浪漫地中海”影视旅游区、采和湖亲水公园,新建和改造提升郪江、小溪河沿岸景观,系统规划白鹤坡公园,增加游览、栖息项目和设施,提升城市的休闲功能。要从高端定位,参照南宁、柳州国际会展中心和临桂新区“一院两馆”的规划设计经验,在诠释“盐华寿乡”内涵方面,搞好功能分区,注重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彰显大英卓筒井文化特色,体现大英的人文历史文化特色。
(二)推动园区大发展,建成产城一体新城。
工业园区建设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县域经济工业化、园区化、特色化、集群化、民营化”基本思路,以园区项目建设和县域布局调整为重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壮大综合实力。
一是围绕胜马化工、久大盐化、中腾能源,做大做强和产业配套,实施“腾笼换鸟”策略,大力调整产业布局,逐步搬迁、笑话、淘汰现有落后企业,为龙头去也扩张、上下游企业配套预留空间,推进盐化、石化两大优势产业园的集群发展、滚动发展。
二是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粮药物流、新型建材三大专业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在规模上体现大气魄,在理念上突出高起点,在功能上做到更完善,坚持“基建先行,筑巢引凤”原则,把握成渝经济区发展契机,专注招大引强牛鼻子,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建设融资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必要的行政引导,调动大企业、大资本参与工业园区建设的积极性。
(三)推动城镇化建设,十年再造一个新大英。
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县城区面积突破20平方公里,城鄉一体化的建成范围达到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万人,城镇化率突破45%,达到中等城市水平。
一是加快城市建设,着力抓好郪江新城项目、城南高速遂宁服务区、高速路出口扩容、大英知遂宁快捷通道建设,完善城乡交通规划,着力构建全县交通网络体系。
二是加强城市管理。城市化建设,尤其要做好村民的市民化建设,让进城居民不仅有了身份的转变,更要有理念的更新,生活习惯的更新,要用城市文明去改造传统的农民,要从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入手。同时,加强城市形象建设,注重城市色彩研究、管理和控制,重视业态发展和文化符号、特色文化展示,提升城市品位。
(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典范。
一是要注重人文元素的体现。要对大英境内的贾岛、蓝采和、卓筒井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发掘、包装,丰富大英旅游内涵,达到“一个景区一个传说、一个景点一个故事”的效果。如结合“浪漫地中海”影视基地建设,打造“八仙过海”大型实景歌舞剧,结合卓筒井旅游古镇建设,开发古代制盐体验之旅,对寂光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开发、打造,再现隋朝佛教文化盛况。
二是探索全域化景区新模式。重点抓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城、景、文、旅”四位一体,以景“妆”城,以水“活”城,以文“名”城,以绿“秀”城,以商“兴”城。建成集教育集中区、旅游休闲区、文化创意区、影视旅游区、国际会议区、企业家休闲会所等产业于一体,立足西部、服务全国的文化新城、旅游新区,将文化、旅游、生态等要素有机融合到一起,切实做好全域化旅游。
作者简介:唐立志(1963—),男,汉族,四川大英人,本科学历,讲师,大英县委党校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党建、区域经济研究。
关键词:发展方式;产业结构;长远发展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成都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对大英县未来发展的战略意义
大英县距离成都114公里,距离重庆140公里,典型的位于成渝经济区核心节点。
目前,从地里方位、交通格局、环境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基础、规模企业等方面,大英都有相当好的基础条件。成渝经济区建设,与大英打造成渝后花园、成渝黄金分割点战略定位相吻合,也是对大英过去发展战略的延伸,更加有利于县域发展目标的具体化和指标化,使大英追赶先进地区的目标更加清晰。在"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格局,做强成都都市圈增长极中,大英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大英县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城市形态依然落后于发达地区,大英县城的功能尚不完善,市民化还不成熟,城市农村尚未得以充分开发与利用,总体布局上依然存在二元结构。“立足全域旅游,建设生态示范区”首先要实现城市形态的转变升级,通过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调整,带动产业的战略性调整。
从全国范围看,各地新兴小城市建设都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作为战略目标选择,大英以全域旅游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不仅可以与其他地区县城发展目标区分开来,而且更有助于县域经济在功能分工和经济合作中占得先机。
把成都经济区建设作为大英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有助于明晰大英在成渝乃至西部发展中的功能与定位,有利于形成大英做为“新兴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大目标的效能,提升大英在川中,乃至成渝经济圈的竞争力。
二、大英县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纵观国际城市发展的历程,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几乎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即增量推动、余量提升和存量更新三个阶段。我们知道,增量推动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和资源引入。根据一般经验,大英县目前尚处于增量推动阶段,因为目前大英县的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较,基本情况总体而言还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经济发展质量不高(核心问题),表现在:工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弱,要素保障不足;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绿色经济发展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牢。
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大英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要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业仍处农产品初加工阶段。
“富民”难以“强县”,县区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但农业产业对县级财力支撑较弱,难以支撑当地基础设施的发展。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收入,但如果没有县域财力的快速增长,将削弱政府对社会事业的保障能力,进而影响民生事业的进步。依赖于自己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传统种植历史,建立了“一乡一色”的特色经济体系,一些特色农业在全川乃至全国已经有一定的产业知名度,但其主打产品仍然以“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市场上销售,县域农产品的现代化水平较低。
比如河边的白柠檬、蓬莱的油桃、象山的天府白鹅、天保的文旦柚、通仙的九叶青花椒、回马隆盛的蔬菜种植,经营粗放,原始销售,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依然偏低,农民种养殖情绪不高。
二是工业企业发展面临“三高”。
县域经济主要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产品主要是传统产品,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受到的挑战也最大。企业普遍面临税收高,融资成本高,劳动力成本增高等三高难题。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是今后发展的主线,但在产业结构偏重、人才资源缺乏情况下,转型升级谈何容易。县内重点项目进展缓慢,新的经济增长点少。规模骨干企业少,经济发展缺少立大企业、大项目支撑。
三是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面临红线。
在规划县域经济发展时,尤其是在布局工业发展方面,园区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已成必然。因为这对于提高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加强产业之间协作合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工业园区建设,土地资源就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四是必须执行节能减排的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经济,要求我们“宁肯放慢速度,也不要污染”,因此必须从传统的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坚持引进“两大一高”项目——大企业,大项目高科技,节能减排压力就很大。
五是创新驱动人才奇缺。
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增多,大英也已经出现了招工用人难问题。优秀的高中段人才成为稀缺,比如农业科技、城市经营、企业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人才都很缺。
三、大英县融入成渝经济区战略的比较优势
根据大英现有的发展条件和基础,结合发达地區区域发展经验,大英融入成都经济区建设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是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通过重大要素(金融、能源、商品交易市场、独特政策优势)引进,提升县域经济能量;另一条是以做好顶层设计,搞好全域规划,合理布局空间,促成上档升级,全面融入成渝经济圈,打造成渝都市后花园。
大体来说,大英在城市化创新方面有着以下独特优势:
(一)发展实际的比较优势。
1997年12月建县以来,大英实际上就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就了一幅蓝图。可以说,跟老区县比较,虽然底子薄,但是发展契机更好,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城市功能更合理,调整难度更小,为硬件环境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大英近十年在“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建设上所做的努力,提升了大英内外形象,为大英积聚国内外资源,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最佳时机。 (二)地理位置的比较优势。
大英位于四川盆地腹部,涪江中游,隶属于遂宁市,与四市六县(区)接壤。
大英处于成都、重庆连线中间节点,距离分别在110公里和140公里,属成渝1小时经济圈,是成渝经济区的黄金节点城市。
(三)交通便捷的比较优势
大英县所在的遂宁市是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境内有:沪蓉高速、遂渝高速、遂绵高速、遂回高速、遂内高速、遂资眉高速、遂巴高速、遂广高速;达成铁路、遂渝快速铁路(已建成)、绵遂铁路、遂内铁路、达成城际客运专线(拟建);成都双流机场(约1。0小时车程)、绵阳机场(约1。0小时车程)、重庆江北机场(约1。5小时车程)、南充机场(约0。5小时车程)。
(四)空间获取的比较优势。
一方面大英县农村目前尚有大规模余量土地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在城市化进程推动下,利用农村地区余量空间的开发实现对全县产业布局与经济密度疏解,使大英诚实空间布局和产业调整具备了很大的可能行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因为目前大英的城市化率才40%多,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必将会为大英的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腾出大量的土地资源。
四、未来大英建设布局构想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战略选择,以“一主三化三加强”为基本思路,即工业强县为主导,联动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定位,努力把大英建成“成渝黄金分割点上快速崛起的现代产业高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美丽田园生态绿地”。
(一)推动规划大提升,构筑县域规划新体系。
一是从长远着眼。完善“一心两翼”城市规划,将县城周边5公里以内的区域纳入城市规划,即按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规模做大城市整体布局。
从纵向来说,不仅要做好今后5年、10年,乃至20年、30年的规划,确保今后数十年规划建设的一致性延续性。从小处入手,。就是将规划规划做细,做出精品,做到极致。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城改造,规划要做到每一个街道,每一处院落,确保规划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要借鉴柳江防洪堤景观建设、桂林“两江四湖”打造的经验,突出升天自然,充分利用大英“一江一河两湖”(郪江、小溪河、永乐湖、采和湖)水资源和城市周边山头,打造永乐湖“浪漫地中海”影视旅游区、采和湖亲水公园,新建和改造提升郪江、小溪河沿岸景观,系统规划白鹤坡公园,增加游览、栖息项目和设施,提升城市的休闲功能。要从高端定位,参照南宁、柳州国际会展中心和临桂新区“一院两馆”的规划设计经验,在诠释“盐华寿乡”内涵方面,搞好功能分区,注重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彰显大英卓筒井文化特色,体现大英的人文历史文化特色。
(二)推动园区大发展,建成产城一体新城。
工业园区建设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县域经济工业化、园区化、特色化、集群化、民营化”基本思路,以园区项目建设和县域布局调整为重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壮大综合实力。
一是围绕胜马化工、久大盐化、中腾能源,做大做强和产业配套,实施“腾笼换鸟”策略,大力调整产业布局,逐步搬迁、笑话、淘汰现有落后企业,为龙头去也扩张、上下游企业配套预留空间,推进盐化、石化两大优势产业园的集群发展、滚动发展。
二是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粮药物流、新型建材三大专业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在规模上体现大气魄,在理念上突出高起点,在功能上做到更完善,坚持“基建先行,筑巢引凤”原则,把握成渝经济区发展契机,专注招大引强牛鼻子,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建设融资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必要的行政引导,调动大企业、大资本参与工业园区建设的积极性。
(三)推动城镇化建设,十年再造一个新大英。
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县城区面积突破20平方公里,城鄉一体化的建成范围达到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万人,城镇化率突破45%,达到中等城市水平。
一是加快城市建设,着力抓好郪江新城项目、城南高速遂宁服务区、高速路出口扩容、大英知遂宁快捷通道建设,完善城乡交通规划,着力构建全县交通网络体系。
二是加强城市管理。城市化建设,尤其要做好村民的市民化建设,让进城居民不仅有了身份的转变,更要有理念的更新,生活习惯的更新,要用城市文明去改造传统的农民,要从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入手。同时,加强城市形象建设,注重城市色彩研究、管理和控制,重视业态发展和文化符号、特色文化展示,提升城市品位。
(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典范。
一是要注重人文元素的体现。要对大英境内的贾岛、蓝采和、卓筒井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发掘、包装,丰富大英旅游内涵,达到“一个景区一个传说、一个景点一个故事”的效果。如结合“浪漫地中海”影视基地建设,打造“八仙过海”大型实景歌舞剧,结合卓筒井旅游古镇建设,开发古代制盐体验之旅,对寂光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开发、打造,再现隋朝佛教文化盛况。
二是探索全域化景区新模式。重点抓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城、景、文、旅”四位一体,以景“妆”城,以水“活”城,以文“名”城,以绿“秀”城,以商“兴”城。建成集教育集中区、旅游休闲区、文化创意区、影视旅游区、国际会议区、企业家休闲会所等产业于一体,立足西部、服务全国的文化新城、旅游新区,将文化、旅游、生态等要素有机融合到一起,切实做好全域化旅游。
作者简介:唐立志(1963—),男,汉族,四川大英人,本科学历,讲师,大英县委党校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党建、区域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