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大多数一线中小学教师而言,写论文可能是件头疼事。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之外,还有没完没了的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教研活动……若再加上写论文,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难免捉襟见肘。然而,教师不应满足于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只做一个教书匠。我们教师要去思考如何在繁重的工作中破茧成蝶。这种“蜕变”就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反思与提炼,其外在表现就是撰写论文。和“蜕变”一样,写论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需要时间的沉淀,也需要知识的积累;既需要进取的精神,也需要耐挫的毅力。
第一次“蜕变”:从不会写到被动写
工作许多年后,我感觉教学是我的长项,但写作是我的短板。一開始为了评职称,我被动地写论文,以满足评职称的要求。写作过程不仅仅是煎熬、折磨,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一阶段,我最喜欢写的文章是诸如读书改变命运、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但是这类“高大上”的假大空文章常常被编辑“枪毙”。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没有这些煎熬和失败,我就没有今天的醒悟,更没有发表论文的机会。如今,新入职的教师都是本科毕业,有的是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大学期间都经历过毕业论文的反复锤炼,可是很多人到学校当老师后,写论文的本事却退化了。部分教师认为,教育教学每天面对的是实际问题,写论文是务虚,没有意义;或认为写文章只是为了职称晋升,不到时候不动笔。教师若缺少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反思与提炼,将永远无法破茧成蝶。最简单的“蜕变”就是被动地写,需要静下心来强迫自己写,才能有所收获。
第二次“蜕变”:从主动写作到用心思考
第一次“蜕变”使我有了专业“头衔”和学科“荣誉”。荣誉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压力。我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有义务写点东西,把自己的经验与人交流分享。我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希望通过一些高质量的论文赢得同行的认可,也为年轻人树立榜样,做好“传帮带”,无愧特级教师的称号。这个阶段,我开始做有心人,主动观察,积极思考,随时记录,整理成文。抱着“基于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本着“立足实践,引导实践,超越实践”的理念,围绕身边的事、熟悉的事和感兴趣的事撰写论文。
尽管近10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英语的教学和研究,但我非常关注高中英语教育教学,通过研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了解学科核心素养、课程规划、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以及资源建设。2017年版《课标》的“课程内容”把语言技能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写,还增加了看(Viewing)。有学者将“看”和听、读划归“理解性语言技能”,而将说、写视为“表达性语言技能”。我认为从语言技能的角度出发,“看”既是一种单独的“理解性语言技能”,又是和其他“理解性语言技能”“表达性语言技能”密不可分的一种辅助性技能。基于这一思考,我写了一篇文章《理解与实践:“看”与“听说读写”的融合》,此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外语教与学》转载。
第二次“蜕变”使我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对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这些认识和理解形成文字后,陆续被很多杂志刊载。除了一些杂志编辑约稿,更多的是“自我推销”,即根据杂志上的联系方式,主动向编辑说说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的思路,同时也虚心接受编辑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次“蜕变”:从自我表达到服务社会
写论文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的表达,是观点的碰撞,更是思想的交流。教师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诸文字,既是我们总结、反思与提炼的结果,也是我们传递对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抒发教育情感的过程。这种表达一方面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功利性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第三次“蜕变”的开始。第三次“蜕变”,超越了功利的论文写作,使我们的论文写作有了全新的意义。正因为如此,我喜欢把烦琐的教育问题放到“服务社会”的视角中去思考,把日常教学与长远的教育目标融合在一起,想清楚,写出来,影响更多的学生和更多的家长、教师。
校园里曾有一只温顺可爱的“校宠”——大橘猫。可是突然有一天,人见人爱的大橘猫却被一个学生虐杀了!“虐猫事件”迅速在校内外发酵,人们纷纷议论,谴责虐猫者。我认为这件事既反映出个别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扭曲,也从侧面说明当前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于是,我写了一篇文章《让大橘猫的悲剧不再重演》,发表在《江苏教育》(心理健康)上。此文以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出发点,提出既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之中,渗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自己的文章被刊发,尤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时,“蜕变”的痛苦烟消云散,荣誉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要写出有质量、高水平的文章,就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多看多记、多思多想、多练多写已成为近几年我的生活常态。尤其近两年来,我加倍地阅读、学习,每天工作再忙也坚持笔耕不辍,平均每个月都有1篇论文刊发。我出生在教育世家,我对教育有情怀,对职业有坚守,对专业有想法。教育让我充满希望,教育让我倍感幸福,教育已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写论文也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系南京市第一中学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第一次“蜕变”:从不会写到被动写
工作许多年后,我感觉教学是我的长项,但写作是我的短板。一開始为了评职称,我被动地写论文,以满足评职称的要求。写作过程不仅仅是煎熬、折磨,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一阶段,我最喜欢写的文章是诸如读书改变命运、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但是这类“高大上”的假大空文章常常被编辑“枪毙”。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没有这些煎熬和失败,我就没有今天的醒悟,更没有发表论文的机会。如今,新入职的教师都是本科毕业,有的是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大学期间都经历过毕业论文的反复锤炼,可是很多人到学校当老师后,写论文的本事却退化了。部分教师认为,教育教学每天面对的是实际问题,写论文是务虚,没有意义;或认为写文章只是为了职称晋升,不到时候不动笔。教师若缺少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反思与提炼,将永远无法破茧成蝶。最简单的“蜕变”就是被动地写,需要静下心来强迫自己写,才能有所收获。
第二次“蜕变”:从主动写作到用心思考
第一次“蜕变”使我有了专业“头衔”和学科“荣誉”。荣誉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压力。我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有义务写点东西,把自己的经验与人交流分享。我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希望通过一些高质量的论文赢得同行的认可,也为年轻人树立榜样,做好“传帮带”,无愧特级教师的称号。这个阶段,我开始做有心人,主动观察,积极思考,随时记录,整理成文。抱着“基于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本着“立足实践,引导实践,超越实践”的理念,围绕身边的事、熟悉的事和感兴趣的事撰写论文。
尽管近10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英语的教学和研究,但我非常关注高中英语教育教学,通过研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了解学科核心素养、课程规划、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以及资源建设。2017年版《课标》的“课程内容”把语言技能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写,还增加了看(Viewing)。有学者将“看”和听、读划归“理解性语言技能”,而将说、写视为“表达性语言技能”。我认为从语言技能的角度出发,“看”既是一种单独的“理解性语言技能”,又是和其他“理解性语言技能”“表达性语言技能”密不可分的一种辅助性技能。基于这一思考,我写了一篇文章《理解与实践:“看”与“听说读写”的融合》,此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外语教与学》转载。
第二次“蜕变”使我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对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这些认识和理解形成文字后,陆续被很多杂志刊载。除了一些杂志编辑约稿,更多的是“自我推销”,即根据杂志上的联系方式,主动向编辑说说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的思路,同时也虚心接受编辑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次“蜕变”:从自我表达到服务社会
写论文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的表达,是观点的碰撞,更是思想的交流。教师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诸文字,既是我们总结、反思与提炼的结果,也是我们传递对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抒发教育情感的过程。这种表达一方面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功利性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第三次“蜕变”的开始。第三次“蜕变”,超越了功利的论文写作,使我们的论文写作有了全新的意义。正因为如此,我喜欢把烦琐的教育问题放到“服务社会”的视角中去思考,把日常教学与长远的教育目标融合在一起,想清楚,写出来,影响更多的学生和更多的家长、教师。
校园里曾有一只温顺可爱的“校宠”——大橘猫。可是突然有一天,人见人爱的大橘猫却被一个学生虐杀了!“虐猫事件”迅速在校内外发酵,人们纷纷议论,谴责虐猫者。我认为这件事既反映出个别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扭曲,也从侧面说明当前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于是,我写了一篇文章《让大橘猫的悲剧不再重演》,发表在《江苏教育》(心理健康)上。此文以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出发点,提出既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之中,渗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自己的文章被刊发,尤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时,“蜕变”的痛苦烟消云散,荣誉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要写出有质量、高水平的文章,就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多看多记、多思多想、多练多写已成为近几年我的生活常态。尤其近两年来,我加倍地阅读、学习,每天工作再忙也坚持笔耕不辍,平均每个月都有1篇论文刊发。我出生在教育世家,我对教育有情怀,对职业有坚守,对专业有想法。教育让我充满希望,教育让我倍感幸福,教育已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写论文也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系南京市第一中学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