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方志敏是江西省党组织创始人之一,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人之一。他赤胆忠诚、信仰坚定,谦虚谨慎、勇于承担责任,清贫乐道、坚贞不屈,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公私分明、严以律己,其高贵品质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
[关键词]方志敏赤胆忠诚清贫乐道顾全大局公私分明
什么是人格?在本文开始之前有必要对此稍作解释,学术界对人格的解释有很多种,但被多数人接受的解释应为: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作风等方面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⑴。对人格的这一界定有助于展示方志敏的人格魅力。
方志敏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牺牲固然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损失,但是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并没有到此为止,从方志敏的身上我们能看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尤其是他那伟大的人格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典范至今还在发射光芒。本文试从方志敏的人格方面展示其流芳青史的魅力,这对当前形式下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赤胆忠诚,信仰坚定
方志敏从小就有改造社会的理想。当时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农民的生活十分悲惨。他“每年暑假回家的时候,看到种种如此情形,心中总是感到难过,合的将它改良一下才好;但是左想右想,竟想不出一个改良的方法来。”⑵在九江南伟烈大学读书期间,方志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改造中国的方法。从此他就对共产主义充满了信心,相信共产主义可以救中国。“不管阶级敌人怎样的污蔑共产党,但共产党终究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为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作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的引以为荣啊!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⑶这是方志敏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他用鲜血和头颅实现了他的诺言。他相信中国可以在共产主义的指引下取得革命成功,把中国从苦难中救出来。他的这种信仰件如此坚定,以至于身陷囹圄、面临种种威逼利诱甚至杀头的危险也不会改变。
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进行大肆屠杀,全国笼罩一片白色恐怖,不少革命意志薄弱的人退了党。但方志敏毫无悲观失望的情绪,仍然领导弋阳九区的农民发动暴动。他对中国革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在《我所从事的革命斗争述略》中写到“这次的失败只能是暂时的,中国革命的复兴,革命新的高潮,必然也要很快到来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必然要覆灭,代之而起的,必然是共产主义;反革命必然要失败,革命一定要得到最后的胜利。这是绝对的真理,同时这也是我们基本信仰。好吧!错误是失败过去了,失败是失败过去了,算了吧!重起炉灶,再来干吧!”⑷方志敏的努力没有白费,他领导赣东北人民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领导赣东北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进行经济建设,把赣东北地区搞得红红火火。凶恶的敌人对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方志敏领导赣东北人民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前四次的“围剿”,但在带领抗日先遣队北上时遭受数倍于己敌军的“围剿”,最终失败而被俘。但是他并没对中国失去信心。在《可爱的中国》中方志敏表达了他对中国的光明前景的展望,“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悲叹,笑脸将代替哭脸,富裕将代替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花园将代替了凄凉荒地!我们民族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是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这样相信的,朋友。”⑸
方志敏被捕了,死对他来说是迟早的事。方志敏坚信“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必能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全部成功!”正如他在文章中写到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我们十分情愿的啊!”⑹这脍炙人口的壮语乃是一个共产主义殉道者坚定的心路自白。方志敏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革命的赤胆忠诚,是他人格魅力的最大体现。他为革命贡献了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这也是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之源。
二、清贫乐道,坚贞不屈
方志敏领导赣东北人民进行了十几年的革命,他做过各级领导,但是从来没有奢侈过。他在《清贫》中这样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⑺他饶有兴味地记述了在陇首被捕时国民党两个士兵搜身的经过,“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当时的方志敏,确实是身无分文,一贫如洗,“惟一的财产”就是“几套旧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并由他的妻子“放在深山坞里藏着”,准备以后再穿。“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这就是方志敏的本色,这就是方志敏的境界!方志敏的《清贫》,是中国共产党人甘于清贫、矜持不苟高贵品质的生动写照。
“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窝似的住所!不希罕闲逸,宁愿一天做十六点钟的劳苦!不希罕富裕,宁愿困穷!”⑻为何方志敏会有这样的想法呢?难道他不想过幸福的生活?不是,他只是不想一个人过幸福的生活,想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饥饿,寒冷,危险,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他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他革命的决心,相反的,只是更加磨炼了他的意志!他能舍弃一切,但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人民,舍弃革命事业。
方志敏被捕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他进行了种种侮辱和折磨。他经过绳子的绑缚,经过无数的拍照!经过装甲车的押解,经过几次群众大会的示众,以致关入笼子里。另一方面,敌人又出动一批官僚政客对他进行劝降。从国民党玉山县长王镇寰、县党部书记何常琳,弋阳县长张抡元到江西省党部书记长俞伯庆,从敌四十三旅旅长刘振清到“赣东四省剿匪”司令赵观涛、“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都一起粉墨登场,对方志敏进行威逼利诱,但都无法动摇他对革命的忠诚。方志敏始终大节不辱,坚贞不屈,最后慷慨就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方志敏同志在被俘以后,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受尽了虐待和凌辱,受尽了严刑和勒询,表现了至死不屈的节操和为国尽忠的义气。方志敏同志的肉体虽被摧残了,但方志敏同志的抗日救国的精神,将如日月经天江河亘地而永垂不朽。”⑼毛泽东在解放后读《旧唐史》徐有功传记时,曾联想挥笔批注道:方志敏等英雄“以身殉志,不亦伟乎。”[10]建党以来,有些共产党员“不曾被拿枪的敌人打倒过,但他们经不起糖衣裹着的炮弹的袭击。”[11]方志敏不仅没有被拿枪的敌人打倒,也经受住了糖衣炮弹的考验。因为他不仅有坚定的革命信仰,还有这种甘于清贫的思想。他舍己为公、清正廉洁,在主政期间和临终之际,一纸《清贫》,两袖清风,“谱写了无产阶级的清贫观、廉政观、人生观”[12]。
三、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
方志敏从青年时代就以国家大局为重。当他在南昌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时,中国人民正掀起一场“抵抗日货”的爱国运动。方志敏义无返顾地加入了这场爱国运动。他家里本来就不富裕,供他读书就很困难,他所带的铺盖用品都土里土气,好不容易弄到几个钱,买了日本牙刷、金刚石牙粉、东洋脸盆、一床东洋席子等生活用品。“我明知道销毁这些东西,以后就难得有钱买,但我为爱国心所激到,也毫无顾惜地销毁了。我并向同学宣言,以后生病,就是会病死了,也决不买日本的仁丹和清快丸。”[13]
方志敏顾全大局、赤心为党,在革命战争的重要关头,毅然听从中央的召唤,将亲手创建的红十军入编为中央红军,支援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1930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对赣东北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反革命“围剿”,以第九师进犯赣东北。1931年3月,党组织决定由方志敏暂代红十军政委。红十军在方志敏的带领下避实就虚,跃进福建,与闽北红军会合,1931年4月攻占铅山,经过桐关进入闽北,攻下涧源,接连攻克赤石街,于5月14日打下崇安县,之后“留下一个特务营作为闽北发展红军的骨干力量,其余全部回师赣东北。”[14]当时赣东北的形式也很紧张,敌人不断进行“围剿”,但是方志敏从革命的大局出发,仍然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闽北根据地的发展。
1933年1月,中央电令红十军南渡信江,到中央苏区去参加第四次反“围剿”斗争。这时中央苏区和闽浙赣苏区都处于第四次反“围剿”的紧张阶段。方志敏见到中央的电报,颇为踌躇。因为红军一走,势必削弱闽浙赣苏区的巩固发展。但“他还是以大局为重,认真执行了中央的命令,只是委托邵式平、方志纯到瑞金以后,将闽浙赣苏区的斗争形式向中央作一汇报。”[15]红十军与中央红军会师以后,改为红十一军,在红一方面军的统一指挥之下,为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立下了很大战功。按照原定计划,红十军在中央苏区参加第四次反“围剿”后就返回闽浙赣。但红十军没有返回,而是留在了中央苏区。方志敏以革命的全局利益为重,克服困难,从各县抽调民兵,重新组建了新的红十军。
方志敏被捕后,国民党军法处副处长钱协民劝降方志敏,说方志敏的夫人组织了赴难军准备营救方志敏,让方志敏写信劝他的妻子,借以表示倾向于国民党。方志敏很想找一个人去苏区送信,给中央汇报一下工作,还能救一个同志,但他“怕影响不好;因为有人去苏区,敌人就可以说是我们已经投降了。这件事经过商量之后,也就将它搁下不提了。”[16]为了不影响党的名声,始终没有派人去送信。这就是方志敏,时时维护党的利益、处处以革命的大局为重。
四、公私分明,严以律己
方志敏不仅甘于清贫,而且公私分明,不徇私情,把为革命筹集的钱物全部用于革命事业。赣东北信江八县苏维埃成立后,方志敏成为赣东北八县苏维埃主席。有人劝方志敏的母亲跟方志敏“讨些花边(银元)用”,她觉得他的饷银当妈妈的理当用得,于是她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找方志敏要饷银。方志敏也知道家里的困难,仅他的学费,从弋阳县高等小学、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到九江南伟烈大学,连本带利,父母就欠债达700元之巨!可革命的钱不能用,他只得委婉地对母亲讲明,他当的是穷人的主席,不是官,饷银将来会发,但现在没有。这位通情达理的老妈妈听了方志敏的劝说,知道他是为穷人办事就再也没跟他要过饷银。方志敏那些受苦受难的婶婶们,以为方志敏当了大官,有权有钱,就开口借钱买盐。方志敏听后笑道:“我哪里有钱?我管的钱那都是公家的。我总不能用公家的钱给你买盐,有困难请叔伯兄弟凑一点吧!”[17]方志敏解释说,我管的花边是不少,几十万、几百万也有,不过,都是革命的花边,一个铜板也动不得。要是我拿革命的花边来给婶婶们买盐,这穷人的主席我还当得?方志敏的妻子缪敏被捕了,妻兄缪镇东四处奔走,打通了县衙的关节,准备出400个大洋保出。可向妹夫要钱,妹夫竟摇头说:“哪能拿出这许多钱去送给那批贪官污吏呢?”黄道等同志说:“缪敏是为革命坐的牢,这400个大洋应该出。”方志敏仍坚持“我们的钱来之不易,要尽量节约,400大洋留下来,可以做许多事,还是另想别的办法。”所幸,在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想法营救妻子出了狱。这就是方志敏。他在公与私之间泾渭分明,其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啊!
方志敏严于律己,同群众共甘苦,是个光辉典范。有一次,方志敏发现自己吃的是白米粥而大家吃的是米糠和野菜煮的粥,就叫警卫员告诉伙房:“从下餐起,不准给我另做白米粥,大家吃什么我吃什么,不能特殊。”老管理员听了警卫员的转达,叫了起来:“什么特殊?要讲特殊也行!他得的劳碌命,生了肺痨病,就是比旁人要特殊一点,就是特殊,也不过是碗白米粥,有什么了不得?哪个要敢为这事来‘民主’,提意见,我把意见焙焦了叫他吃下去!”[18]方志敏感激这位老同志,但仍然把粥端回去,和大家一起吃糠咽菜。
“清贫,艰苦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19]这是方志敏在卧室兼办公室壁上常贴的一张横幅,也是他的狱中遗著之一《清贫》中的最后一句话。人民公仆是个什么样子?方志敏就是光辉榜样!他的高贵品质不仅能激励共产党员,也教育了广大的普通民众。“丹青难写是精神”。方志敏虽然英年早逝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永垂青史!郭沫若曾有一诗颂扬方志敏“千秋青史永留红,万代难忘正学功。纵使血痕终化碧,弋阳依旧万株枫。”方志敏的光辉业绩和动人事迹,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他的优秀品质不仅是我们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也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
注释:
[1]《现代汉语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版;《大辞典》,三民书局,1985年版。
[2][3][4]方志敏:《我从事的革命斗争略述》,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20、32页。
[5][13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方志敏文集·可爱的中国》,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115页。
[6][8][16]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方志敏文集·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152、150页。
[7][19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方志敏文集·清贫》,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55、156页。
[9]《论殖民地半殖民国家的革命运动与共产党的策略》,1935年10月,于共产国际第七次世界大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辑?穴1934-1935?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0]汪东兴:《毛泽东主席谈方志敏》,1997年。
[1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1949年3月。
[12]余伯流:《方志敏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14]方志纯:《赣东北创立的历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6页。
[15][17]编写组:《方志敏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2、190页。
[18]陈干群:《共产党人自警自励的光辉典范》,《广西党史》,总第127期,2002年3月。
责任编辑晏蔚青
[关键词]方志敏赤胆忠诚清贫乐道顾全大局公私分明
什么是人格?在本文开始之前有必要对此稍作解释,学术界对人格的解释有很多种,但被多数人接受的解释应为: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作风等方面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⑴。对人格的这一界定有助于展示方志敏的人格魅力。
方志敏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牺牲固然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损失,但是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并没有到此为止,从方志敏的身上我们能看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尤其是他那伟大的人格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典范至今还在发射光芒。本文试从方志敏的人格方面展示其流芳青史的魅力,这对当前形式下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赤胆忠诚,信仰坚定
方志敏从小就有改造社会的理想。当时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农民的生活十分悲惨。他“每年暑假回家的时候,看到种种如此情形,心中总是感到难过,合的将它改良一下才好;但是左想右想,竟想不出一个改良的方法来。”⑵在九江南伟烈大学读书期间,方志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改造中国的方法。从此他就对共产主义充满了信心,相信共产主义可以救中国。“不管阶级敌人怎样的污蔑共产党,但共产党终究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为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作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的引以为荣啊!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⑶这是方志敏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他用鲜血和头颅实现了他的诺言。他相信中国可以在共产主义的指引下取得革命成功,把中国从苦难中救出来。他的这种信仰件如此坚定,以至于身陷囹圄、面临种种威逼利诱甚至杀头的危险也不会改变。
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进行大肆屠杀,全国笼罩一片白色恐怖,不少革命意志薄弱的人退了党。但方志敏毫无悲观失望的情绪,仍然领导弋阳九区的农民发动暴动。他对中国革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在《我所从事的革命斗争述略》中写到“这次的失败只能是暂时的,中国革命的复兴,革命新的高潮,必然也要很快到来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必然要覆灭,代之而起的,必然是共产主义;反革命必然要失败,革命一定要得到最后的胜利。这是绝对的真理,同时这也是我们基本信仰。好吧!错误是失败过去了,失败是失败过去了,算了吧!重起炉灶,再来干吧!”⑷方志敏的努力没有白费,他领导赣东北人民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领导赣东北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进行经济建设,把赣东北地区搞得红红火火。凶恶的敌人对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方志敏领导赣东北人民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前四次的“围剿”,但在带领抗日先遣队北上时遭受数倍于己敌军的“围剿”,最终失败而被俘。但是他并没对中国失去信心。在《可爱的中国》中方志敏表达了他对中国的光明前景的展望,“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悲叹,笑脸将代替哭脸,富裕将代替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花园将代替了凄凉荒地!我们民族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是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这样相信的,朋友。”⑸
方志敏被捕了,死对他来说是迟早的事。方志敏坚信“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必能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全部成功!”正如他在文章中写到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我们十分情愿的啊!”⑹这脍炙人口的壮语乃是一个共产主义殉道者坚定的心路自白。方志敏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革命的赤胆忠诚,是他人格魅力的最大体现。他为革命贡献了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这也是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之源。
二、清贫乐道,坚贞不屈
方志敏领导赣东北人民进行了十几年的革命,他做过各级领导,但是从来没有奢侈过。他在《清贫》中这样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⑺他饶有兴味地记述了在陇首被捕时国民党两个士兵搜身的经过,“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当时的方志敏,确实是身无分文,一贫如洗,“惟一的财产”就是“几套旧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并由他的妻子“放在深山坞里藏着”,准备以后再穿。“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这就是方志敏的本色,这就是方志敏的境界!方志敏的《清贫》,是中国共产党人甘于清贫、矜持不苟高贵品质的生动写照。
“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窝似的住所!不希罕闲逸,宁愿一天做十六点钟的劳苦!不希罕富裕,宁愿困穷!”⑻为何方志敏会有这样的想法呢?难道他不想过幸福的生活?不是,他只是不想一个人过幸福的生活,想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饥饿,寒冷,危险,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他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他革命的决心,相反的,只是更加磨炼了他的意志!他能舍弃一切,但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人民,舍弃革命事业。
方志敏被捕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他进行了种种侮辱和折磨。他经过绳子的绑缚,经过无数的拍照!经过装甲车的押解,经过几次群众大会的示众,以致关入笼子里。另一方面,敌人又出动一批官僚政客对他进行劝降。从国民党玉山县长王镇寰、县党部书记何常琳,弋阳县长张抡元到江西省党部书记长俞伯庆,从敌四十三旅旅长刘振清到“赣东四省剿匪”司令赵观涛、“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都一起粉墨登场,对方志敏进行威逼利诱,但都无法动摇他对革命的忠诚。方志敏始终大节不辱,坚贞不屈,最后慷慨就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方志敏同志在被俘以后,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受尽了虐待和凌辱,受尽了严刑和勒询,表现了至死不屈的节操和为国尽忠的义气。方志敏同志的肉体虽被摧残了,但方志敏同志的抗日救国的精神,将如日月经天江河亘地而永垂不朽。”⑼毛泽东在解放后读《旧唐史》徐有功传记时,曾联想挥笔批注道:方志敏等英雄“以身殉志,不亦伟乎。”[10]建党以来,有些共产党员“不曾被拿枪的敌人打倒过,但他们经不起糖衣裹着的炮弹的袭击。”[11]方志敏不仅没有被拿枪的敌人打倒,也经受住了糖衣炮弹的考验。因为他不仅有坚定的革命信仰,还有这种甘于清贫的思想。他舍己为公、清正廉洁,在主政期间和临终之际,一纸《清贫》,两袖清风,“谱写了无产阶级的清贫观、廉政观、人生观”[12]。
三、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
方志敏从青年时代就以国家大局为重。当他在南昌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时,中国人民正掀起一场“抵抗日货”的爱国运动。方志敏义无返顾地加入了这场爱国运动。他家里本来就不富裕,供他读书就很困难,他所带的铺盖用品都土里土气,好不容易弄到几个钱,买了日本牙刷、金刚石牙粉、东洋脸盆、一床东洋席子等生活用品。“我明知道销毁这些东西,以后就难得有钱买,但我为爱国心所激到,也毫无顾惜地销毁了。我并向同学宣言,以后生病,就是会病死了,也决不买日本的仁丹和清快丸。”[13]
方志敏顾全大局、赤心为党,在革命战争的重要关头,毅然听从中央的召唤,将亲手创建的红十军入编为中央红军,支援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1930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对赣东北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反革命“围剿”,以第九师进犯赣东北。1931年3月,党组织决定由方志敏暂代红十军政委。红十军在方志敏的带领下避实就虚,跃进福建,与闽北红军会合,1931年4月攻占铅山,经过桐关进入闽北,攻下涧源,接连攻克赤石街,于5月14日打下崇安县,之后“留下一个特务营作为闽北发展红军的骨干力量,其余全部回师赣东北。”[14]当时赣东北的形式也很紧张,敌人不断进行“围剿”,但是方志敏从革命的大局出发,仍然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闽北根据地的发展。
1933年1月,中央电令红十军南渡信江,到中央苏区去参加第四次反“围剿”斗争。这时中央苏区和闽浙赣苏区都处于第四次反“围剿”的紧张阶段。方志敏见到中央的电报,颇为踌躇。因为红军一走,势必削弱闽浙赣苏区的巩固发展。但“他还是以大局为重,认真执行了中央的命令,只是委托邵式平、方志纯到瑞金以后,将闽浙赣苏区的斗争形式向中央作一汇报。”[15]红十军与中央红军会师以后,改为红十一军,在红一方面军的统一指挥之下,为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立下了很大战功。按照原定计划,红十军在中央苏区参加第四次反“围剿”后就返回闽浙赣。但红十军没有返回,而是留在了中央苏区。方志敏以革命的全局利益为重,克服困难,从各县抽调民兵,重新组建了新的红十军。
方志敏被捕后,国民党军法处副处长钱协民劝降方志敏,说方志敏的夫人组织了赴难军准备营救方志敏,让方志敏写信劝他的妻子,借以表示倾向于国民党。方志敏很想找一个人去苏区送信,给中央汇报一下工作,还能救一个同志,但他“怕影响不好;因为有人去苏区,敌人就可以说是我们已经投降了。这件事经过商量之后,也就将它搁下不提了。”[16]为了不影响党的名声,始终没有派人去送信。这就是方志敏,时时维护党的利益、处处以革命的大局为重。
四、公私分明,严以律己
方志敏不仅甘于清贫,而且公私分明,不徇私情,把为革命筹集的钱物全部用于革命事业。赣东北信江八县苏维埃成立后,方志敏成为赣东北八县苏维埃主席。有人劝方志敏的母亲跟方志敏“讨些花边(银元)用”,她觉得他的饷银当妈妈的理当用得,于是她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找方志敏要饷银。方志敏也知道家里的困难,仅他的学费,从弋阳县高等小学、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到九江南伟烈大学,连本带利,父母就欠债达700元之巨!可革命的钱不能用,他只得委婉地对母亲讲明,他当的是穷人的主席,不是官,饷银将来会发,但现在没有。这位通情达理的老妈妈听了方志敏的劝说,知道他是为穷人办事就再也没跟他要过饷银。方志敏那些受苦受难的婶婶们,以为方志敏当了大官,有权有钱,就开口借钱买盐。方志敏听后笑道:“我哪里有钱?我管的钱那都是公家的。我总不能用公家的钱给你买盐,有困难请叔伯兄弟凑一点吧!”[17]方志敏解释说,我管的花边是不少,几十万、几百万也有,不过,都是革命的花边,一个铜板也动不得。要是我拿革命的花边来给婶婶们买盐,这穷人的主席我还当得?方志敏的妻子缪敏被捕了,妻兄缪镇东四处奔走,打通了县衙的关节,准备出400个大洋保出。可向妹夫要钱,妹夫竟摇头说:“哪能拿出这许多钱去送给那批贪官污吏呢?”黄道等同志说:“缪敏是为革命坐的牢,这400个大洋应该出。”方志敏仍坚持“我们的钱来之不易,要尽量节约,400大洋留下来,可以做许多事,还是另想别的办法。”所幸,在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想法营救妻子出了狱。这就是方志敏。他在公与私之间泾渭分明,其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啊!
方志敏严于律己,同群众共甘苦,是个光辉典范。有一次,方志敏发现自己吃的是白米粥而大家吃的是米糠和野菜煮的粥,就叫警卫员告诉伙房:“从下餐起,不准给我另做白米粥,大家吃什么我吃什么,不能特殊。”老管理员听了警卫员的转达,叫了起来:“什么特殊?要讲特殊也行!他得的劳碌命,生了肺痨病,就是比旁人要特殊一点,就是特殊,也不过是碗白米粥,有什么了不得?哪个要敢为这事来‘民主’,提意见,我把意见焙焦了叫他吃下去!”[18]方志敏感激这位老同志,但仍然把粥端回去,和大家一起吃糠咽菜。
“清贫,艰苦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19]这是方志敏在卧室兼办公室壁上常贴的一张横幅,也是他的狱中遗著之一《清贫》中的最后一句话。人民公仆是个什么样子?方志敏就是光辉榜样!他的高贵品质不仅能激励共产党员,也教育了广大的普通民众。“丹青难写是精神”。方志敏虽然英年早逝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永垂青史!郭沫若曾有一诗颂扬方志敏“千秋青史永留红,万代难忘正学功。纵使血痕终化碧,弋阳依旧万株枫。”方志敏的光辉业绩和动人事迹,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他的优秀品质不仅是我们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也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
注释:
[1]《现代汉语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版;《大辞典》,三民书局,1985年版。
[2][3][4]方志敏:《我从事的革命斗争略述》,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20、32页。
[5][13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方志敏文集·可爱的中国》,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115页。
[6][8][16]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方志敏文集·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152、150页。
[7][19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方志敏文集·清贫》,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55、156页。
[9]《论殖民地半殖民国家的革命运动与共产党的策略》,1935年10月,于共产国际第七次世界大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辑?穴1934-1935?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0]汪东兴:《毛泽东主席谈方志敏》,1997年。
[1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1949年3月。
[12]余伯流:《方志敏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14]方志纯:《赣东北创立的历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6页。
[15][17]编写组:《方志敏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2、190页。
[18]陈干群:《共产党人自警自励的光辉典范》,《广西党史》,总第127期,2002年3月。
责任编辑晏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