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关键。它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语言的表达、思维分析和创新思维、写作、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教学指导于一体的重要教学过程。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关键。它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语言的表达、思维分析和创新思维、写作、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教学指导于一体的重要教学过程。因此,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上下了一番苦工夫,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批阅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语文阅读的方法,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
1.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定义
语文批注式阅读具体来说,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让学生与文本正做到亲密接触,边阅读边思考边批注,可以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层次结构、写作法,也可以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精彩段落,还可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对某段落进行改写,或者与其他文章进行比较阅读等等。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不可太过统一,在必要的方法指导下,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形式可不拘一格,随意性可以强一些,以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力。批注式阅读教学为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阅读对话教学理论提供了实践指导性。课前学生批注作品,需要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教师备课时批注作品,也需要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课堂交流所作批注的时候,又会有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课后的反思批注阶段,对话主体在彼此的思想碰撞之后,重新审视自我、认识生活,又会有学生自我的对话、教师自我的对话等等。那么建立在对话理念基础上的批注式教学,注重合作性的学习,注重平等交流中学生主体性的加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精神,无不彰显对话理念的精髓。
2.批注式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作品的阅读者、欣赏者,是作为独特的个体而存在的,作品中的空白点,就应该是他们批注的切入点,就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作品新意,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作品的多元解读。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认真研究,为改进阅读教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发展,但由于课改仍在初始阶段,摸索阶段,各方面经验不足,阅读教学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
2.1 忽视研读,流于形式。
批注式教学是对课文进行非常精细的加工,由于一些学校注重加快完成教学任务,进而一些教师将批注阅读教学归于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揣摩研读时间,以深入理解文本,切不可满足于阅读形式之后便施教。但事实上却是,有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忽略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研读文本,不让学生读好课文、深入思索就实施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是无视学生存在的表现,是灌输式的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无法激起他们的创造性,只能使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阅读教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
2.2 极力求同,排斥“异说”。
在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极力追求所谓“标准答案”,虽然口头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但最后仍会统一在所谓的“标准答案”之下,对不符合预设结论的表述则干干净净地剔除,最后造成一种千人同声、万人同言的教学局面。这种所谓的标准化答案删除了学生对文本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过程,扼杀了学生鲜活的个人情感体验,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很难体会文学鉴赏的乐趣,也感受不到审美所带来的精神的愉悦,最终结果势必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原动力。
3.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批注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还未广泛使用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每一节课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在使用批注时,应注意以下三点问题:
3.1 循序渐进,层层推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批注式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更是要拾级而上,层层推进。否则会欲速不达,收效甚微。例如在初中阶段教学期间,初一阶段,重在知识的储备,宜多阅读,多背诵,拓宽视野,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文学文化常识,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的各自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做一些简单的批注,教师只讲方法,印发范例,不做过多限制,学生批注的随意性可更大一些。初二阶段,可确定相对具体一些的目标,哪些文章要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提前圈定,每一课重点训练哪一种批注方法,也要做好预设。当然,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提高。初三阶段,教师再次放手,让同学自由批注,鼓励自创新的批注方法,批注范围也可由教科书向课外读物延伸。总而言之,就是由“放”到“收”再到“放”,将教学目标和批注阅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批注习惯,激发其创造性,力求一课一得、拾级而上、层层推进、逐步提高。
3.2 多元辅助,灵活运用。
与任何一种阅读教学方法一样,批注式阅读教学有自身的优越性,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虽然这是比较贴近文本的一种阅读教学法,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但批注式阅读教学也并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它真正施行起来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每篇课文都面面俱到批注的话,势必使学生疲惫不堪,或失去新鲜感,所以必须与别的阅读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有时以批注法为主,有时以批注法为辅,灵活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会使整个语文教学呈现出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局面。
4.结束语
好的阅读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导之有方,授学生以“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养成这种良好习惯,弥足珍贵,效果亦佳,相应的教师的辛勤付出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阅读,是与人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阅读教学最质朴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喜欢读书,并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取最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关键。它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语言的表达、思维分析和创新思维、写作、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教学指导于一体的重要教学过程。因此,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上下了一番苦工夫,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批阅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语文阅读的方法,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
1.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定义
语文批注式阅读具体来说,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让学生与文本正做到亲密接触,边阅读边思考边批注,可以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层次结构、写作法,也可以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精彩段落,还可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对某段落进行改写,或者与其他文章进行比较阅读等等。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不可太过统一,在必要的方法指导下,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形式可不拘一格,随意性可以强一些,以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力。批注式阅读教学为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阅读对话教学理论提供了实践指导性。课前学生批注作品,需要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教师备课时批注作品,也需要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课堂交流所作批注的时候,又会有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课后的反思批注阶段,对话主体在彼此的思想碰撞之后,重新审视自我、认识生活,又会有学生自我的对话、教师自我的对话等等。那么建立在对话理念基础上的批注式教学,注重合作性的学习,注重平等交流中学生主体性的加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精神,无不彰显对话理念的精髓。
2.批注式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作品的阅读者、欣赏者,是作为独特的个体而存在的,作品中的空白点,就应该是他们批注的切入点,就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作品新意,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作品的多元解读。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认真研究,为改进阅读教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发展,但由于课改仍在初始阶段,摸索阶段,各方面经验不足,阅读教学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
2.1 忽视研读,流于形式。
批注式教学是对课文进行非常精细的加工,由于一些学校注重加快完成教学任务,进而一些教师将批注阅读教学归于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揣摩研读时间,以深入理解文本,切不可满足于阅读形式之后便施教。但事实上却是,有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忽略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研读文本,不让学生读好课文、深入思索就实施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是无视学生存在的表现,是灌输式的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无法激起他们的创造性,只能使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阅读教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
2.2 极力求同,排斥“异说”。
在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极力追求所谓“标准答案”,虽然口头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但最后仍会统一在所谓的“标准答案”之下,对不符合预设结论的表述则干干净净地剔除,最后造成一种千人同声、万人同言的教学局面。这种所谓的标准化答案删除了学生对文本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过程,扼杀了学生鲜活的个人情感体验,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很难体会文学鉴赏的乐趣,也感受不到审美所带来的精神的愉悦,最终结果势必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原动力。
3.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批注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还未广泛使用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每一节课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在使用批注时,应注意以下三点问题:
3.1 循序渐进,层层推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批注式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更是要拾级而上,层层推进。否则会欲速不达,收效甚微。例如在初中阶段教学期间,初一阶段,重在知识的储备,宜多阅读,多背诵,拓宽视野,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文学文化常识,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的各自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做一些简单的批注,教师只讲方法,印发范例,不做过多限制,学生批注的随意性可更大一些。初二阶段,可确定相对具体一些的目标,哪些文章要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提前圈定,每一课重点训练哪一种批注方法,也要做好预设。当然,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提高。初三阶段,教师再次放手,让同学自由批注,鼓励自创新的批注方法,批注范围也可由教科书向课外读物延伸。总而言之,就是由“放”到“收”再到“放”,将教学目标和批注阅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批注习惯,激发其创造性,力求一课一得、拾级而上、层层推进、逐步提高。
3.2 多元辅助,灵活运用。
与任何一种阅读教学方法一样,批注式阅读教学有自身的优越性,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虽然这是比较贴近文本的一种阅读教学法,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但批注式阅读教学也并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它真正施行起来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每篇课文都面面俱到批注的话,势必使学生疲惫不堪,或失去新鲜感,所以必须与别的阅读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有时以批注法为主,有时以批注法为辅,灵活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会使整个语文教学呈现出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局面。
4.结束语
好的阅读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导之有方,授学生以“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养成这种良好习惯,弥足珍贵,效果亦佳,相应的教师的辛勤付出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阅读,是与人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阅读教学最质朴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喜欢读书,并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取最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