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涵地基加固方法初步探索

来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aiping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有效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交通事业近几年来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日趋被高度重视,高速公路桥涵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但是随着高速公路长时间的使用以及超载车辆的频频出现等问题,我国高速公路不少桥涵地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极大的威胁了高速公路的结构安全,给来往经过的车辆行人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立足于高速公路桥涵地段极易出现的松动、松软、坍塌现象,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高速公路桥涵地基加固方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涵地基;加固方法
  中图分类号: U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10-0230-01
  1 高速公路桥涵检测的加强
  1.1桥涵前期调查
  桥涵的前期检查对于及时发现桥涵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包括桥涵的设计、施工、检测、养护以及相关的维护工作等,它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调查基础之上,对各种桥涵历史资料加以收录,并注重研究其桥涵沿用过程中,曾经进行的历次重要的维修加固情况以及各种维修工作进行情况等,进而有效的整合、总结、归纳原先桥梁的资料,这对现在桥涵出现、面临的问题加以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1.2桥涵的现场检测与评定
  在进行充分的桥涵前期检查之后,接下来就要对桥涵进行现场的检测以及相关的评定,桥梁的现场检测以及评定依据除了包括桥涵的技术状况之外,还要考虑桥涵各部位的受重,对其进行综合评定分析。在桥涵检查的过程之中,要善于经验总结。在检测出的所有问题中,最多、最普遍的就是桥涵病害问题,因此这一块应该着重注意。对于桥梁病害问题,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桥涵每处病害的位置、裂缝的长、宽、深度等一系列病害特征,并对其病害的成因加以深入剖析,对其危害程度加以科学性的预测。只有在桥梁的现场检测中做到以上方面,才能对其桥涵现状做一个详尽的了解,进而有助于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检测和评定。
  2高速公路桥涵地基加固方法探究
  只有有效的对高速公路桥涵地段加强检测评估的力度和深度,才能防微杜渐,有效避免因忽视其日常保养修护工作而带来的严重后果。以下,笔者将简要介绍在高速公路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有效加强高速公路桥涵检测的基础之上,对高速公路桥涵地段的地基加固的方法策略。
  2.1钢花管注浆固结
  所谓的钢花管注浆固结法指的是通过液压以及水压的作用将水泥浆注入路基,使得岩液在桥涵裂缝地段沿着裂隙流入土体,将土体分裂成不同区域的图块,并在不同的块体之间灌入胶状水泥,进而达到巩固地基的作用;此外还需要对路基加以充填,可以用碎石土、砂砾等充填物,然后再用浆液对其加以渗透,踏实桥台搭板脱空部分,尽量避免桥台搭板的松动,最终达到增强路基强度和硬度的目的。
  钢花管注浆固结是充分利用浓浆置换和挤密土体的过程,这种注浆形成的固结图块,既可以有效的承担路面结构层,又可以有效保证稳固性,减少桥涵断裂、松动的现象,保障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
  2.2深层振密法
  所谓深层振密法,就是在诸多工程建设中选用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通过利用土层成孔时候周围土体产生的挤压力而达到夯实地基深层的目的。深层振密法根据不同的划分形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一般情况下,大致可以根据地基深层挤密法按成孔方式和填充材料两方面进行划分,从而形成不同侧重点的振密类型,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可以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深层振密方式。
  一般而言,桥梁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选用深厚的饱水松砂作为地基,但是深厚的饱水松砂地基的选用,容易造成在行车荷载的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量,影响高速公路正行性能的有效发挥。此外,它容易的受到外力的影响,诸如地震、爆炸等外力作用,造成砂发生液化,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砂砾瞬时间成为悬液状态,进而导致地基不稳,造成桥梁坍塌等一系列危险事故。深层振密法则是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深厚的饱水松砂地基特性的充分研究,利用对饱水砂层液化原理,增强其凝聚力的同时,进一步的加大砂土密度,从而有效保证地基的稳定,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防止因为地基松动酿成的严重后果。
  2.3换填良性土
  对于其施工过程中,因为土壤湿度等无法有效压实的地域,可以通过换填良土的方法对其加以有效的解决。土壤较为松软,不易压实的地域,为有效保证桥涵地基的稳固性,首先要清除碾压层下面的软弱层,在对其进行换填良性土壤之后在进行重新碾压,这就保障了土壤的坚实性。此外,对于其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弹簧”的部位,必须加以重视,可将其内部湿土进行翻晒,保持其一定程度的干燥性,翻晒之后要对其重新碾压保证其充分的融合。
  2.4土质改善
  在施工过程中,不难遇到土质较差的区域,这会加大施工难度,同时由于其土质的单一性、较差性会对地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威胁,特别是桥涵地段地基的加固工作,由于高速公路桥涵地区的特殊性,对于稳定性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土质改善方法则是有效针对土地贫瘠、附近无大量优良土换填及土质较为不稳定性的区域的应对策略。如先将生石灰先有效消解后与原地基土进行掺拌,掺拌均匀后分层回填碾压,检测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再进行桥涵基础施工,通过此类方式对桥涵原基底土质进行有效的改善,提高了土质的工程性质,有效地保障了桥涵施工地段的地基密实,大大降低了桥涵基础工后沉降值。
  3 结语
  交通事业的正常运行与我国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具有紧密的关联,而高速公路作为有效保证交通运输业正常运营的手段之一,对交通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高速公路的安全问题。高速公路桥涵地段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可以说对高速公路的安全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高速公路桥涵地段的检测和维护。笔者衷心希望,以上关于高速公路桥涵地基加固问题的分析,能够引起相关负责人的重视,并对以上分析加以合理的采纳和吸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够重视我国高速公路的检修工作,对于高速公路桥涵地区的常见问题加以有针对性、科学的应对,保障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顺利发展,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素霞.涵地基加固的两种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03).
  [2]陈丹华.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探讨[J].公路工程,2011(02).
  [3]邓泽城,熊金龙.公路桥涵检测与评估的思路和方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12).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