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独立地发现及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一个独立的变量,而不是一个依赖的变量,他不是对外界客体的简单摹本,而是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构建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梦圆飞天》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神舟五号飞天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 学生便联想到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如今夢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让 学生借景生情、质疑问难。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泉城》一文时,采用CAI 出示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的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根据自己观察和发现,抓住每一个泉的特点,用一个四字词语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观察珍珠泉图片时,根据看到“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的景象,提“晶莹透亮 ”、“洁白无瑕 ” 、“ 璀璨夺目”、 “珠圆润滑”、“ 五彩缤纷”的珍珠泉……图名,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有多大?课文为什么用“坐井观天”作题目?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真正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观察到的事物常常会提出许多问题,这是他们探索真理的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愉悦、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增强质疑求异的信心,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另外,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有的放矢的处理。对天真幼稚的发问,教师要耐心地给以解释,不可挫伤学生的好奇心。对与众不同的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发学生各抒己见。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探究的结果就不同,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对问题积极探索的精神。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时,改变以往完全由老师出复习卷让学生训练的做法,让学生根据往年考题的样式,自主出一份复习卷,出完后评比谁出的好,然后将出好的复习卷在班上相互交流训练。这样学生在自己出题、训练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复习效率。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如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内容《创办班级图书角》,号召全班学生创办班级图书角。图书管理员由班级学生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讨沦、探究怎样为图书登记造册,制订书籍借阅制度,设计制作什么样的借书卡等等。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探究性、主动性得到了调动。
在教学《最后的姿势》一文时,紧扣“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我们身上。”获救的同学这样回忆。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等句子,让学生探究“最后的姿势中生死攸关的一刻指的是什么?从中体现出了谭千秋老师的什么品质?”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较为顺利地在文中找出了相关语句。如,谭老师的姿势是大公无私,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的姿势;谭老师的姿势是誓死护卫学生的姿势;谭老师的姿势是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的姿势;谭老师的姿势是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的姿势;谭老师的姿势是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姿势……这样的学习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
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有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梦圆飞天》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神舟五号飞天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 学生便联想到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如今夢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让 学生借景生情、质疑问难。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泉城》一文时,采用CAI 出示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的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根据自己观察和发现,抓住每一个泉的特点,用一个四字词语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观察珍珠泉图片时,根据看到“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的景象,提“晶莹透亮 ”、“洁白无瑕 ” 、“ 璀璨夺目”、 “珠圆润滑”、“ 五彩缤纷”的珍珠泉……图名,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
四、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有多大?课文为什么用“坐井观天”作题目?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真正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观察到的事物常常会提出许多问题,这是他们探索真理的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愉悦、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增强质疑求异的信心,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另外,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有的放矢的处理。对天真幼稚的发问,教师要耐心地给以解释,不可挫伤学生的好奇心。对与众不同的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发学生各抒己见。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探究的结果就不同,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对问题积极探索的精神。
五、让学生尽可能去“做”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时,改变以往完全由老师出复习卷让学生训练的做法,让学生根据往年考题的样式,自主出一份复习卷,出完后评比谁出的好,然后将出好的复习卷在班上相互交流训练。这样学生在自己出题、训练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复习效率。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如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内容《创办班级图书角》,号召全班学生创办班级图书角。图书管理员由班级学生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讨沦、探究怎样为图书登记造册,制订书籍借阅制度,设计制作什么样的借书卡等等。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探究性、主动性得到了调动。
六、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地探究知识,展示思维过程
在教学《最后的姿势》一文时,紧扣“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我们身上。”获救的同学这样回忆。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等句子,让学生探究“最后的姿势中生死攸关的一刻指的是什么?从中体现出了谭千秋老师的什么品质?”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较为顺利地在文中找出了相关语句。如,谭老师的姿势是大公无私,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的姿势;谭老师的姿势是誓死护卫学生的姿势;谭老师的姿势是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的姿势;谭老师的姿势是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的姿势;谭老师的姿势是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姿势……这样的学习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
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有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