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回放: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明年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核心就是减少货币供给。
在2008年1月的“香山华佗CEO论箭”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到:2008年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会更困难,这种困难如何解决时,严介和非常直接地表示:“无路可走,不要抱任何幻想”。2008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在国内没有任何改变。我国经济正面临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总量走向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中小企业死掉99%以上,对于经济整体发展是“有益”的。
减少货币供给,这个被称作“从紧的货币政策”究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怎么样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小企业,影响到创业者呢?虽然“严大嘴”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从严介和这次举的例子来看,这99%的死亡率不像是在危言耸听。只是死亡原因也许还会是新的《劳动合同法》或者《物权法》之类的,而中小企业的前面也加上了“传统”这个定冠词。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科技创业》所关注的。此前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的证明着货币从紧的政策不会让中小企业提前入冬,毕竟银行早已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唯一途径,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笔者在熟识的创业者群体中做了一个这样的调查:当企业具备融资条件的时候,银行和VC你会选什么。答案应该会让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头痛,因为这些朋友无一例外的选择了VC。为什么呢?
理由一:商业银行的融资门槛太高,手续太麻烦,而且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除了钱并不能给创业者别的东西,比方说管理经验,比方说行业资源,有些银行的产品说明书上写着拥有这些功能,但是你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去用……在管理上的帮助和提供自己手头的行业资源,这是现如今VC比商业银行更受欢迎的原因。当然在获取这些东西的时候,创业者也必须去面对VC相比银行更加苛刻的回报。但是对于那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人来说,会去在乎这些回报么?“这个政策和我没多少关系,首先一点我现在不缺钱,现在我们人手还够,没有扩大规模的打算,现在每年的利润除去研发再投入,完全可以让我的公司正常运转。其次我就算缺钱我也不会去找银行,盯着我的VC还是有两家的,我与其去拿热脸去贴银行的冷屁股,我还不如去找VC,因为我再要钱的话,就是要扩大规模了,那样现在的管理方式可能就会有问题,银行能帮我吗?VC能!货币从紧,也许过几年银行可以给我笑脸的时候,我会去考虑一下它和我的关系,现在,我就想着今年的销售额能涨多少,我的研发兄弟能给我多少惊喜……”
理由二:商业银行似乎都比较喜欢当批发商,不愿意开小卖部。虽然我们一直在说,商业银行多选择中小企业有助于把风险分散,但是由于繁冗的申报程序和审批效率,以及中国国内并不健全的诚信体制,让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VC则不同,他们的利益和风险相伴,很多利益是需要他们自己去发掘才能找到的,所以他们更愿意去阅读那些不入银行法眼的计划书,去从中寻找他们认为有利可图的机会;他们也不会在乎给多少钱出去,因为在他们而言小本买卖也可以赚大钱。“货币从紧,我觉得第一个要为这个政策头痛的应该是那些大企业还有银行本身。对于我们这些还没有资格成为银行座上宾的中小企业来说,没什么值得头痛的。那种不想出卖自己股权的大企业,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去找VC,因为那样就意味着自己要损失很大的利益,而反过来银行每年可以用来融资的金额有限,他们指望着这些钱来赢利,以前不管是贷给房地产商,还是贷给那些大型企业,都是有得赚的,偶尔几笔批发单子出去,留下一点没办法批发的尾巴,还是可以让一些有心的中小企业得到贷款。但是现在国家减少货币供给量就意味着,银行在这个方面的赢利会越来越少,本来就嫌零售麻烦的他们还会愿意做零售么?为什么宁波银行这么受欢迎,就是因为他们专做中小企业,这就是浙江人的风格。VC是不会嫌零售麻烦的,因为不管是投100万还是1000万,他们知道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反正回报率高,早一点投下去可以得到更多的期权,最后可能得到的回报也就会更大。我现在有足够的政府基金支持,不缺钱;而且我现在也不在乎出售一些股权去换取资金和资源;更重要的一点,我和VC有很好的联系,没有必要去银行抢别人的残羹剩饭吧。”
理由三:大部分的商业银行过于傲慢,而且是那种没有理由的傲慢。“银行总觉得自己很有钱,总是用一种目中无人的态度来对待我们,好像我们生下就欠了他们几千万一样,而事实上我们只是在向他们申请一笔500万的贷款。VC不同,他们开始也许也会很傲慢,但是他们会仔细的去研究你的计划书,如果发现项目和技术很有前景的话,他们会马上改变态度,这是商业银行比不了的。我同样的两份计划书,给银行和给VC,前者自始至终都是那样的傲慢,最后还给了个莫明其妙的理由拒绝了我;而VC留下计划书,3天后主动联系我,说可以谈谈细节了。你倒是说说看,银行的货币供给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能和我有多大的关系?”
上面的理由一点都不新颖,但是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明,对于一部分中小企业来说,银行已经不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他们更愿意去接受VC的考验,因为哪怕VC看不上你的项目或者技术,都有可能得到一点有益的建议,但是如果被银行拒绝,除了冷冰冰的再见和金属质感极强的关门声,什么都不会给你……
其实那些真正有可能成为严介和口中那1%的中小企业,都不会太在乎银行的政策,因为他们凭着自己的技术和项目完全可以从其它的途径获取资金,比如VC、政府基金,他们很少会去考虑银行,甚至从心底里排斥银行。就算前期得不到VC的青睐,他们也不会去死皮赖脸的乞求银行施舍,反而更愿意接受政府的基金,因为从政府那里拿到钱就意味着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得到政府资金的次数越多,就意味着政府很重视这个项目,并且愿意从金钱以外的角度来扶持。而公司如果在展示自己的技术优势和项目前景之余,能够从公司的账面上体现出政府的支持力度,那么VC自然会抛来橄榄枝。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创业者都持这种态度,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很在乎银行的,他们总是希望能够从银行融到钱或者贷到款,他们对于自己的项目和技术并不是很有信心,因为缺少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所以他们知道自己很难吸引到VC的目光,而政府充其量也不过是略尽人事的投入第一笔启动资金就放任不管了。这也许就是严介和所说的那99%,货币从紧对于这些原本就指望着银行但是又不能从银行得到一分钱的企业,无异于一个新的噩耗。
也难怪严大嘴会在那99%的中小企业前面冠上“传统的”字样,那些能够活下来甚至是活出个样子来的企业绝对不“传统”,甚至很“叛逆”,他们的领导者要么天赋异禀,要么综合实力极强。从他们对银行的态度就能够看出来,货币从紧对于这批“叛逆”的中小企业创业者来说,也许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一条消息罢了,这样那所谓的生死问题又怎么能够摆上他们的案头?相比减少货币供给量,他们更关心如何让自己的技术更快的更新换代,如何团队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思维。
为帮助本刊改进质量,请告诉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编辑信箱:[email protected]
在2008年1月的“香山华佗CEO论箭”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到:2008年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会更困难,这种困难如何解决时,严介和非常直接地表示:“无路可走,不要抱任何幻想”。2008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在国内没有任何改变。我国经济正面临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总量走向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中小企业死掉99%以上,对于经济整体发展是“有益”的。
减少货币供给,这个被称作“从紧的货币政策”究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怎么样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小企业,影响到创业者呢?虽然“严大嘴”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从严介和这次举的例子来看,这99%的死亡率不像是在危言耸听。只是死亡原因也许还会是新的《劳动合同法》或者《物权法》之类的,而中小企业的前面也加上了“传统”这个定冠词。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科技创业》所关注的。此前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的证明着货币从紧的政策不会让中小企业提前入冬,毕竟银行早已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唯一途径,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笔者在熟识的创业者群体中做了一个这样的调查:当企业具备融资条件的时候,银行和VC你会选什么。答案应该会让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头痛,因为这些朋友无一例外的选择了VC。为什么呢?
理由一:商业银行的融资门槛太高,手续太麻烦,而且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除了钱并不能给创业者别的东西,比方说管理经验,比方说行业资源,有些银行的产品说明书上写着拥有这些功能,但是你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去用……在管理上的帮助和提供自己手头的行业资源,这是现如今VC比商业银行更受欢迎的原因。当然在获取这些东西的时候,创业者也必须去面对VC相比银行更加苛刻的回报。但是对于那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人来说,会去在乎这些回报么?“这个政策和我没多少关系,首先一点我现在不缺钱,现在我们人手还够,没有扩大规模的打算,现在每年的利润除去研发再投入,完全可以让我的公司正常运转。其次我就算缺钱我也不会去找银行,盯着我的VC还是有两家的,我与其去拿热脸去贴银行的冷屁股,我还不如去找VC,因为我再要钱的话,就是要扩大规模了,那样现在的管理方式可能就会有问题,银行能帮我吗?VC能!货币从紧,也许过几年银行可以给我笑脸的时候,我会去考虑一下它和我的关系,现在,我就想着今年的销售额能涨多少,我的研发兄弟能给我多少惊喜……”
理由二:商业银行似乎都比较喜欢当批发商,不愿意开小卖部。虽然我们一直在说,商业银行多选择中小企业有助于把风险分散,但是由于繁冗的申报程序和审批效率,以及中国国内并不健全的诚信体制,让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VC则不同,他们的利益和风险相伴,很多利益是需要他们自己去发掘才能找到的,所以他们更愿意去阅读那些不入银行法眼的计划书,去从中寻找他们认为有利可图的机会;他们也不会在乎给多少钱出去,因为在他们而言小本买卖也可以赚大钱。“货币从紧,我觉得第一个要为这个政策头痛的应该是那些大企业还有银行本身。对于我们这些还没有资格成为银行座上宾的中小企业来说,没什么值得头痛的。那种不想出卖自己股权的大企业,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去找VC,因为那样就意味着自己要损失很大的利益,而反过来银行每年可以用来融资的金额有限,他们指望着这些钱来赢利,以前不管是贷给房地产商,还是贷给那些大型企业,都是有得赚的,偶尔几笔批发单子出去,留下一点没办法批发的尾巴,还是可以让一些有心的中小企业得到贷款。但是现在国家减少货币供给量就意味着,银行在这个方面的赢利会越来越少,本来就嫌零售麻烦的他们还会愿意做零售么?为什么宁波银行这么受欢迎,就是因为他们专做中小企业,这就是浙江人的风格。VC是不会嫌零售麻烦的,因为不管是投100万还是1000万,他们知道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反正回报率高,早一点投下去可以得到更多的期权,最后可能得到的回报也就会更大。我现在有足够的政府基金支持,不缺钱;而且我现在也不在乎出售一些股权去换取资金和资源;更重要的一点,我和VC有很好的联系,没有必要去银行抢别人的残羹剩饭吧。”
理由三:大部分的商业银行过于傲慢,而且是那种没有理由的傲慢。“银行总觉得自己很有钱,总是用一种目中无人的态度来对待我们,好像我们生下就欠了他们几千万一样,而事实上我们只是在向他们申请一笔500万的贷款。VC不同,他们开始也许也会很傲慢,但是他们会仔细的去研究你的计划书,如果发现项目和技术很有前景的话,他们会马上改变态度,这是商业银行比不了的。我同样的两份计划书,给银行和给VC,前者自始至终都是那样的傲慢,最后还给了个莫明其妙的理由拒绝了我;而VC留下计划书,3天后主动联系我,说可以谈谈细节了。你倒是说说看,银行的货币供给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能和我有多大的关系?”
上面的理由一点都不新颖,但是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明,对于一部分中小企业来说,银行已经不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他们更愿意去接受VC的考验,因为哪怕VC看不上你的项目或者技术,都有可能得到一点有益的建议,但是如果被银行拒绝,除了冷冰冰的再见和金属质感极强的关门声,什么都不会给你……
其实那些真正有可能成为严介和口中那1%的中小企业,都不会太在乎银行的政策,因为他们凭着自己的技术和项目完全可以从其它的途径获取资金,比如VC、政府基金,他们很少会去考虑银行,甚至从心底里排斥银行。就算前期得不到VC的青睐,他们也不会去死皮赖脸的乞求银行施舍,反而更愿意接受政府的基金,因为从政府那里拿到钱就意味着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得到政府资金的次数越多,就意味着政府很重视这个项目,并且愿意从金钱以外的角度来扶持。而公司如果在展示自己的技术优势和项目前景之余,能够从公司的账面上体现出政府的支持力度,那么VC自然会抛来橄榄枝。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创业者都持这种态度,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很在乎银行的,他们总是希望能够从银行融到钱或者贷到款,他们对于自己的项目和技术并不是很有信心,因为缺少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所以他们知道自己很难吸引到VC的目光,而政府充其量也不过是略尽人事的投入第一笔启动资金就放任不管了。这也许就是严介和所说的那99%,货币从紧对于这些原本就指望着银行但是又不能从银行得到一分钱的企业,无异于一个新的噩耗。
也难怪严大嘴会在那99%的中小企业前面冠上“传统的”字样,那些能够活下来甚至是活出个样子来的企业绝对不“传统”,甚至很“叛逆”,他们的领导者要么天赋异禀,要么综合实力极强。从他们对银行的态度就能够看出来,货币从紧对于这批“叛逆”的中小企业创业者来说,也许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一条消息罢了,这样那所谓的生死问题又怎么能够摆上他们的案头?相比减少货币供给量,他们更关心如何让自己的技术更快的更新换代,如何团队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思维。
为帮助本刊改进质量,请告诉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编辑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