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指标中,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我国可持续生态建设的核心。因此,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林业建设和管理中是目前我国林业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本研究通过对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不利因素的分析,探寻出符合我国林业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管理;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S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220-1
林业作为大农业中农、林、牧、副、渔的一个主要产业,有着广阔的内涵,具体包括植树造林、育林、采伐和森林保护等方面。林业不仅作为建筑业、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生产工具的重要来源,而且还具有清洁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因此,林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环境命脉,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发展的基石。
1 我国林业概况
中国幅员辽阔,因而气候多样,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当前我国林业资源贯彻的主要战略思想是:“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同时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指导方针,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与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比较表明: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增加1596.83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18.21%,增长了1.6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净增8.89亿立方米,年均净增1.78亿立方米,全国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林种结构渐趋合理,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2 影响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由于中国各省市、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此在开展林业开发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侧重的地方也不太一样。同时,在林业发展和保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问题也不尽相同。
2.1 重点林区问题严重
国有林区的保护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国有林地“两危”问题积重难返,形式颇为严峻。因此,解决“两危”问题也成为当前林业管理中的一个历史性难题。总结历史经验,笔者发现国有重点林地之所以陷入当前的困境,有其深刻的背景。具体表现在:重取轻予,过度向森林索取,不重视林业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只重视单一的以木材为中心的产业结构,忽视森林保护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产销脱节,浪费严重,责权分离;开采方式不合理,更新方式不恰当等等。
2.2 林业知识匮乏
林业知识的匮乏表现在植树造林、荒山绿化上。以每年植树节为例,群众性的大规模植树运动往往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岂不知,由于大众缺乏林业知识,加上指导思想的冒进求成,造成林业结构失衡、成活率不高等问题。由于以往缺乏植树造林的基本知识,加之缺乏经验,往往造成工作效率不高,森林覆盖率没有实质性提高。
2.3 林业改革进程缓慢
当前虽然社会各界对于林业管理改革的呼声日益壮大,但是与我国林业管理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市场化改革和运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比如林业生产者的主体地位方面、林业市场的宏观调控方面和林业所有制问题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建立可持续的保障体系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未来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既要保障林业既有的經济效益,又要同时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政府对林业的宏观调控,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完善林业产权制度,保障林业用地和林业资源合理流转,进而提高单位林业面积的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占主导作用,采取多种方式保障林业生产者的利益和积极性,如建立收益补偿基金;无息、低息小额贷款等政策。
3.2 完善法律法规
基于落实林业保护政策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有关林业的法律法规。只有有了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才能使我国林业保护有法可依,实现林业管理和林业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的颁布填补了我国有关专门的森林立法的空白,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公民对于环境保护和林业法律法规的观念还不强,还有大量违反林业保护的现象出现。同时,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也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有关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建立一批有关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形成林业保护的法律体系,对于加强和规范人们森林保护的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3.3 转变经营方式
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法规外,还应当转变政府职能,将林业企业独立的经营权归还给独立的经营者,并引入市场机制。同时还要不断增加对林业的技术投入,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金年,孙经蕙.中国经济地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9-11.
[2] 朱泽觥,向天森.坡耕地如何退耕——关于开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J].中国土地,2000(2):45-47.
[3] 贺庆堂.森林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10.
[4] 李冰.日本林业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J].国土绿化,2006
(6):40-45.
网络出版时间:2013-4-23 13:19:03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20130423.1319.005.html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管理;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S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220-1
林业作为大农业中农、林、牧、副、渔的一个主要产业,有着广阔的内涵,具体包括植树造林、育林、采伐和森林保护等方面。林业不仅作为建筑业、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生产工具的重要来源,而且还具有清洁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因此,林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环境命脉,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发展的基石。
1 我国林业概况
中国幅员辽阔,因而气候多样,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当前我国林业资源贯彻的主要战略思想是:“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同时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指导方针,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与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比较表明: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增加1596.83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18.21%,增长了1.6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净增8.89亿立方米,年均净增1.78亿立方米,全国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林种结构渐趋合理,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2 影响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由于中国各省市、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此在开展林业开发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侧重的地方也不太一样。同时,在林业发展和保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问题也不尽相同。
2.1 重点林区问题严重
国有林区的保护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国有林地“两危”问题积重难返,形式颇为严峻。因此,解决“两危”问题也成为当前林业管理中的一个历史性难题。总结历史经验,笔者发现国有重点林地之所以陷入当前的困境,有其深刻的背景。具体表现在:重取轻予,过度向森林索取,不重视林业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只重视单一的以木材为中心的产业结构,忽视森林保护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产销脱节,浪费严重,责权分离;开采方式不合理,更新方式不恰当等等。
2.2 林业知识匮乏
林业知识的匮乏表现在植树造林、荒山绿化上。以每年植树节为例,群众性的大规模植树运动往往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岂不知,由于大众缺乏林业知识,加上指导思想的冒进求成,造成林业结构失衡、成活率不高等问题。由于以往缺乏植树造林的基本知识,加之缺乏经验,往往造成工作效率不高,森林覆盖率没有实质性提高。
2.3 林业改革进程缓慢
当前虽然社会各界对于林业管理改革的呼声日益壮大,但是与我国林业管理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市场化改革和运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比如林业生产者的主体地位方面、林业市场的宏观调控方面和林业所有制问题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建立可持续的保障体系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未来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既要保障林业既有的經济效益,又要同时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政府对林业的宏观调控,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完善林业产权制度,保障林业用地和林业资源合理流转,进而提高单位林业面积的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占主导作用,采取多种方式保障林业生产者的利益和积极性,如建立收益补偿基金;无息、低息小额贷款等政策。
3.2 完善法律法规
基于落实林业保护政策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有关林业的法律法规。只有有了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才能使我国林业保护有法可依,实现林业管理和林业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的颁布填补了我国有关专门的森林立法的空白,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公民对于环境保护和林业法律法规的观念还不强,还有大量违反林业保护的现象出现。同时,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也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有关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建立一批有关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形成林业保护的法律体系,对于加强和规范人们森林保护的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3.3 转变经营方式
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法规外,还应当转变政府职能,将林业企业独立的经营权归还给独立的经营者,并引入市场机制。同时还要不断增加对林业的技术投入,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金年,孙经蕙.中国经济地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9-11.
[2] 朱泽觥,向天森.坡耕地如何退耕——关于开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J].中国土地,2000(2):45-47.
[3] 贺庆堂.森林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10.
[4] 李冰.日本林业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J].国土绿化,2006
(6):40-45.
网络出版时间:2013-4-23 13:19:03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20130423.1319.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