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文教学;思维;逻辑;辩证;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1—0101—01
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力求做到解放学生的思维,多方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假如没有逻辑思维,作文就会语无伦次;没有辩证思维,作文就会指鹿为马;没有创新思维,作文就会人云亦云。解放学生作文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他们对人情物态熟稔的特点,重视利用语文教材中文本题材的作品,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学写,以读促写,走积累——模仿、借鉴——创新之路。特别是模仿、借鉴,它是学生作文能力发展中一个承上(对范文)启下(创新)的过渡环节。
一、理顺逻辑思维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论是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是人物命运的安排,都能从中寻找到作者逻辑思维的合理性和严密性。例如,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典型人物闰土和杨二嫂。少年的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中年时却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因自己的美貌,“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而二十年后的她却变得自私、尖酸刻薄、贪婪、势利。这两个典型人物的变化符合生活的逻辑,也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所谓“性格即命运”,更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破产、农民日趋贫困的时代变迁的社会发展逻辑。在结合作文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或日记的人物形象画廊中找出性格类似闰土、杨二嫂的一男一女典型人物,逆《故乡》的构思方式,写他俩由辛苦而麻木、懒而堕到勤而富的变化过程,来表达打破“大锅饭”带来生产力大解放的主题。由于有了平时的生活积累,加之对课文学习的感悟,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了,作文的思路也就顺畅得多了。
二、学会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要求学生研究、把握文艺作品中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时,必须从人物的矛盾发展、事件的变化过程中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正确认识主题思想。《卖蟹》是自读课文,但笔者却用了两个课时来教读,原因在于这篇小说对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小说在矛盾发展的过程中,向读者一层一层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小姑娘这个人物,如果不从矛盾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来赏析,就不能准确把握她辣性子与热心肠这一性格的辩证统一。笔者让学生对照《卖蟹》的表现手法自批自改作文《风波》,学生两厢比照,大受启发: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苍白无力,原来跟缺乏辩证思维有关。
三、激活创新思维
医治学生作文人云亦云、千篇一律这个通病的良方,就是在阅读与作文教学中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潜能。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悟性。那么,作文创新思维的悟性应“悟”在哪些点上?
1.“悟”在题目。任何作文题目应该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即使是“偏、窄、怪”的题目,只要换位思考,改变一下题目,就会使题目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这种换题,在语文教材中俯拾皆是。通过换题,延伸出了新的思维触角,拓宽了作文的思路,便于学生更好地选择生活素材。
2.“悟”在构思。不落窠臼的构思是作者灵感的顿悟,是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社科认识的产物。学了阳朔散文《荔枝蜜》后,让学生模仿、借鉴构思作文,得出一篇紧扣生活,以事推理,逐层深入,针砭时弊的作文,这正是创新思维结的硕果。
3.“悟”在立意。立意能力是指确定本篇作文所表达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的能力。要在立意上创新,就必须对事物有“立体式”的认识,对事理作“解剖式”的思考,使自己的思路朝着顺向或逆向、纵向或横向、内向或外向扩展,进而发出与众不同的认识和见解。
4.“悟”在内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为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走进学生心灵,从学生内心世界出发,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在训练习作主题时就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顾及学生的生活阅历,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需求,让他们充分发挥自我特长,这样的训练才能便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由此看来,激活创新思维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源于他们的创新潜能没有很好地释放出来,长期压抑着,焉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編辑:马德佳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1—0101—01
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力求做到解放学生的思维,多方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假如没有逻辑思维,作文就会语无伦次;没有辩证思维,作文就会指鹿为马;没有创新思维,作文就会人云亦云。解放学生作文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他们对人情物态熟稔的特点,重视利用语文教材中文本题材的作品,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学写,以读促写,走积累——模仿、借鉴——创新之路。特别是模仿、借鉴,它是学生作文能力发展中一个承上(对范文)启下(创新)的过渡环节。
一、理顺逻辑思维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论是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是人物命运的安排,都能从中寻找到作者逻辑思维的合理性和严密性。例如,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典型人物闰土和杨二嫂。少年的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中年时却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因自己的美貌,“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而二十年后的她却变得自私、尖酸刻薄、贪婪、势利。这两个典型人物的变化符合生活的逻辑,也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所谓“性格即命运”,更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破产、农民日趋贫困的时代变迁的社会发展逻辑。在结合作文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或日记的人物形象画廊中找出性格类似闰土、杨二嫂的一男一女典型人物,逆《故乡》的构思方式,写他俩由辛苦而麻木、懒而堕到勤而富的变化过程,来表达打破“大锅饭”带来生产力大解放的主题。由于有了平时的生活积累,加之对课文学习的感悟,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了,作文的思路也就顺畅得多了。
二、学会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要求学生研究、把握文艺作品中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时,必须从人物的矛盾发展、事件的变化过程中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正确认识主题思想。《卖蟹》是自读课文,但笔者却用了两个课时来教读,原因在于这篇小说对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小说在矛盾发展的过程中,向读者一层一层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小姑娘这个人物,如果不从矛盾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来赏析,就不能准确把握她辣性子与热心肠这一性格的辩证统一。笔者让学生对照《卖蟹》的表现手法自批自改作文《风波》,学生两厢比照,大受启发: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苍白无力,原来跟缺乏辩证思维有关。
三、激活创新思维
医治学生作文人云亦云、千篇一律这个通病的良方,就是在阅读与作文教学中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潜能。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悟性。那么,作文创新思维的悟性应“悟”在哪些点上?
1.“悟”在题目。任何作文题目应该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即使是“偏、窄、怪”的题目,只要换位思考,改变一下题目,就会使题目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这种换题,在语文教材中俯拾皆是。通过换题,延伸出了新的思维触角,拓宽了作文的思路,便于学生更好地选择生活素材。
2.“悟”在构思。不落窠臼的构思是作者灵感的顿悟,是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社科认识的产物。学了阳朔散文《荔枝蜜》后,让学生模仿、借鉴构思作文,得出一篇紧扣生活,以事推理,逐层深入,针砭时弊的作文,这正是创新思维结的硕果。
3.“悟”在立意。立意能力是指确定本篇作文所表达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的能力。要在立意上创新,就必须对事物有“立体式”的认识,对事理作“解剖式”的思考,使自己的思路朝着顺向或逆向、纵向或横向、内向或外向扩展,进而发出与众不同的认识和见解。
4.“悟”在内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为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走进学生心灵,从学生内心世界出发,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在训练习作主题时就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顾及学生的生活阅历,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需求,让他们充分发挥自我特长,这样的训练才能便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由此看来,激活创新思维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源于他们的创新潜能没有很好地释放出来,长期压抑着,焉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編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