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原创节目?彰显文化自信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媒介文化是文化传播的关键,电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如今,在政策的推动下,电视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作出一批具有原创性的文化综艺节目,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章通过分析近期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综艺节目,探索其兴起的原因和成功因素,以及对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影响。
  【关 键 词】传统文化;文化综艺节目;文化传播;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郭天元,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田龙过,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9.021
  从2017年开始,我国涌现一批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为主的优秀电视作品,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从“诗词热”“朗读热”到如今的“文物热”,中央电视台制作出多部优质的文化综艺节目,努力打造“综艺稳生态”,促使文化综艺持续发力。这些优质的电视作品不仅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展现强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意义,彰显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以文化自觉推动文化综艺节目持续“发热”
  为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近年来的电视作品多以消费为导向,缺乏原创性和精神内涵的“快餐式”娱乐综艺节目占据了电视市场。娱乐综艺节目所显现的“速食化”、同质化等问题,不仅使大众无法在电视文化消费中得到新的精神满足,综艺节目市场也陷入发展困境。而“以文化教育为宗旨,以电视传播为手段,以传播知识为目标”[1]的文化综艺节目,以优质的原创性内容制作走进大众的视野,并掀起了一股持续的文化热潮。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利用大众传播的有效影响力,在突破不同民族文化局限达到相互交流、融合的同时,更要高度认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我为主,多元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如今,文化综艺节目所带来的“文化热”正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娱乐性和观赏性的呈现方式传递给大众,让更多海内外的年轻人了解和认可中国传统文化,从文化中找寻民族自信,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传递中国文化。例如,《国家宝藏》这一大型文博类节目成功地让人们从尘封已久的文物中了解中华历史文化,激发起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政策为文化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并要求综合利用报纸、书刊、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站等载体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电视节目作为人们喜闻乐见和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艺术形式,在彰显文化自信和价值的引导上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各电视台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节目创新的准则,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绿水青山看中国》《国家宝藏》等节目都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得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为鼓励创作出更多有品质的原创性节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电视行业的自主创新,不仅要求严格履行引进境外版权节目的备案程序,也规定各电视台引进境外节目的播出数量以及播放时段。与此同时,积极建立和优化节目评优机制并加强资金扶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行业机构的争优创优的热情,鼓励其创作出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类节目。经过对电视作品的调控和结构化管理,涌现了一批能正确引导观众的正能量节目。与之前过度娱乐化的综艺节目相比,近期掀起“文化热”代表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节目都积极把握政策导向,彰显文化情怀,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电工作者利用电视媒体的强大效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挖掘更多的文化资源,以情怀搭载和创新节目形态,使电视媒体发挥出培养公众的文化意识等教化功能,这对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娱乐外壳+文化内核”:中华优秀文化表达方式的创新
  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和文化载体,包含娱乐性和文化性双重属性,电视节目较强的娱乐性能够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其所傳播的文化内容,文化传播功能突出。因此,以“娱乐包装”为外壳、文化精神为内核,利用综艺节目的传播方式,不仅能让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跨越地域和时间,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创新结合的时代精神体现。以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为例,该节目融合了纪录片、真人秀和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利用电视语言让国宝库中的一件件文物“活”起来,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同时该节目把观众的日常生活和博物馆联系起来,使人们感受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唤起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美兰德媒介咨询关于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网络效果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该节目开播前就受到高度关注,其在综艺节目网络综合影响力指数排名第二,在社交平台上广受好评。该节目联手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扩大其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并吸引高学历人群围观讨论。这档体现民族自信的现象级文化综艺节目也为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1.平民化视角呈现传统优秀文化,提升观众参与感
  电视节目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必须将陌生且深厚的中华文化以平民化的视角呈现给更多的受众,让观众更易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民族自尊和自豪感又潜藏在每个观众的心中,电视节目以合适的角度切入以及层层递进的环节设置,对文化进行“解码”,能够更有效地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并激发其民族自信心。   《国家宝藏》节目利用明星引出守护的文物,再讲述文物的相关信息,让观众对文物有大致的了解,并设置与该文物有关的故事悬念,现场演绎国宝前世有趣的故事,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进一步了解国宝。不仅仅是国宝的前世故事,节目更加入了对国宝今生故事的叙述。在《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壁画》这一期节目中,张锦秋先生讲述了自己与《阙楼仪仗图》壁画的故事,以及让“阙楼”文化“活”起来的现代意义;壁画修复团队的青年人现场讲述几代人参与壁画修复的过程,并表示愿意继续承担这份重任,将文物传承下去,让观众从内心真正理解、尊重和保护文物,感受到文物所带来的民族自信心。
  利用平民化视角去发现和解读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解码”,让观众产生共鸣,提升参与感。《中国诗词大会》所选的诗词虽然难易掺杂,但更多的是重温曾经学过的古典诗词;《朗读者》回归到文字的朗诵上,这正是我们接触文字的最初方式。
  2.嘉宾支撑文化节目的内容骨架,丰富节目元素
  主持人和嘉宾等人物都是综艺节目的看点,除嘉宾的明星效应之外,以其专业的文化知识来支撑节目的内容骨架,成为文化综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国家宝藏》每一期的国宝都由一名明星守护人引出,这位明星除了担负介绍和守护国宝的使命,还需要在现场演绎守护国宝的前世故事,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观看。此外,明星也会和与国宝有关的素人一起讲述国宝的今生,并传达国宝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例如,在易烊千玺所守护的“大克鼎”一期中,易烊千玺与主持人张国立对“鼎”所蕴含的“礼”这一文化意义进行了讨论,由此延伸到当今社会对“礼”这一优秀传统习俗的忽视,引起人们的反思。主持人兼“001号解说员”的张国立也凭借自身的文化积淀,以及专业的台词功底和舞台经验支撑起整个节目,张国立曾在采访中说到自己用了大半年时间准备这一节目。
  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脱离精英文化语境,并需要在不断流变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有其内在的精英气质[2]。娱乐性是吸引观众持续收看的前提,文化类节目与娱乐综艺节目相比,其在节目内容上更加注重文化传播和价值引导,因此需要更强的专业性。除拥有一般综艺节目的专业技能、制作理念和传播方式外,在节目中对历史文化的调研和全方位把握、嘉宾的挑选以及剧本的编辑等都必须专业化。将九大博物馆馆长请到节目中对每件文物进行讲解和评论,无疑是《国家宝藏》的又一大亮点,馆长更像是文物的又一守护者和传承者,每一位馆长都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点评也十分专业。所请到的素人也都是与该文物今生有一定关系的人物,如壁画修复团队、北大考古教授齐东方、建筑大师张锦秋等,这些素人都是该行业的专家。另外,明星和文物故事的选取也是节目组经过精心考量后安排的。据悉,《国家宝藏》节目的工作团队对每一件文物都进行前期调研,从不同的角度选取故事,最终敲定守护明星和文物故事,而明星需要深入了解文物的背景资料和相关的历史人物。文化综艺节目所选取嘉宾人物的专业性不仅保证了节目内容的质量和层次,也提高了观众对该节目的认可度,这是吸引高学历受眾的重要因素。
  3.丰富的节目形式与强大的视觉感染力,提升趣味性和观赏性
  文化传播是文化类节目的基本属性,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严肃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受众群体和传播效果,如何兼顾节目的趣味性和社会效益,是文化类节目发展需要突破的一大重点。从悬疑色彩浓厚的《走近科学》,到益智答题类的《开心辞典》和电视课堂样式的《百家讲坛》,我国文化类节目不再沿袭“曲高和寡”的节目严肃语态,而是以更加多样的节目模式吸引观众。
  《国家宝藏》这一文博探索类的节目本身就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和文物的庄严感,节目组利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记录了明星与守护国宝的邂逅,介绍文物的前世今生等基本信息,以及博物馆馆长们的点评和补充都保证了节目的真实性、严肃性。《国家宝藏》还利用舞台剧的形式将文物有趣的前世故事演绎出来,使严肃的节目氛围变得轻松,诙谐的表演和有趣的细节都让整个节目更加有看点。《国家宝藏》邀请嘉宾现场讲述或现场演绎自己与文物的今生情缘,“轻访谈”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文物与自身的密切关系以及自豪感,从而唤起对文物的关注和保护,节目最终通过公众甄选的方式选取九件文物,并以此为主题进行特展。《国家宝藏》融合了纪录片、综艺、真人秀等多种形式,总导演于蕾创造了“纪录式综艺”的样态,让躺在博物馆里的千年文物“活”起来,提升节目的趣味性。
  另外,强大的视觉感染力也是构成观众记忆点的重要因素,电视媒介利用其在声音、灯光、布景、服装、妆容等多维度舞美设计,让节目更具有观赏性。《国家宝藏》节目中九大馆长坐镇的设计,为文物的解密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舞台剧表演时的舞台调度、灯光和音响的设计,在视觉与听觉上都使观众感到震撼;守护明星进场放置印信以及为守护人颁发印信并宣誓的设置,也让节目显示出很强的仪式感。《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标志性的水舞台,以蓝绿灰白的主色调配合各种中国风元素,营造出“诗画相融”的情景,其中百人团答题与屏幕“万箭齐发”的视觉效果相结合,使观众具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传播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媒介文化是文化传播的关键,电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展现出强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意义。国家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以后,人们的媒介文化意识不断加强,更加重视媒介文化的传播,而影视文化传播能够促成文化整合、文化增值和文化变迁[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影视艺术创作中,在现代社会传播正能量,让观众提升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实现更大的文化价值从而引领市场,是媒体人需要深入思考的内容。
  精神文化的核心元素是价值标准,文化价值观是决定人们行为取向和目的的原动力,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媒体所传达的价值观念,电视工作者要认真考虑节目的社会效果,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满足人民求真、求知、求美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不断推出更多歌颂光明、抒发理想、引领道德的电视节目,要坚持引领主流价值。
  电视媒体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引起全民热议的《国家宝藏》更是将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文物和诗词等都记载了中华文明和文化的基因,电视工作者要扮演好中华文化搬运工和文化价值创造者的角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素材,通过对诗词、戏曲、文物等题材的创新性表达,将中华文化进行艺术性转化和形象表述,以精品的方式“走出去”。
  如今,文化综艺节目都坚持“以文化为内核、以娱乐为外壳”的原则,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绿水青山看中国》、北京卫视的《创意中国》以及腾讯视频的《见字如面》第二季等。电视媒体及相关媒体要在政策的推动下积极探索,让那些历史文化成为走进大众的“客厅文化”。这些优质的电视节目既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同时也能激发起观众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刘晓欣. 电视文化节目研究综述[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2).
  [2]颜梅,何天平.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嬗变轨迹及文化反思[J]. 现代传播,2017(7):87-90.
  [3]周鸿铎. 文化传播学通论[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谈癌色变”,癌症带给人类更多的是恐惧。骆降喜,一位身患癌症的大学老师,与癌症和平共处30余年,提出了与“癌”共存的观念。他告诉读者,癌症并不可怕,它只是一种慢性病,是一种与人的内心活动息息相关的心源性疾病。2018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骆降喜老师的《思考文化医学——一位大学老师带癌教书30年的传奇人生》(以下简称《思考文化医学》),书中对治疗“绝症”提出了一些新思路、新理念和新
期刊
【摘 要】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融媒互动类新闻产品成为当前新闻产品中的一种主要类型。文章从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融媒互动类获奖作品入手,尝试对当前的融媒互动类新闻产品进行分析,研究新时期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实现融媒互动类新闻产品的传播与发展。  【关 键 词】融媒互动;新闻表达;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韩立国,东北师范大学;孙宁,东北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210 【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走出去”,出版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各出版集团、出版社都加强了对“走出去”工作的重视。中国出版业与国际的交流互鉴不断深入,产业发展进入国际化运作的新阶段。而随着出版社“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如何有效推动出版社走向国际市场并获得世界认可,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出版物走向国际市场,成为新时代摆在出版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 键 词】“走出去”;中国人民
期刊
【摘 要】 《燃烧的麦穗》一书是当代维吾尔青年诗人先锋诗选,集中编译了33名诗人的313首当代诗歌。这些作品意象密集,想象奇特,语言凝练而富于变化,展现了当代维吾尔诗人活跃灵动的诗性思维,是新疆当代文学诗歌创作的重要成果。  【关 键 词】当代维吾尔诗歌;意象;激情  【作者单位】刘长星,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生态美学与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创作研究”(
期刊
【摘 要】朱自清的代表作《匆匆》反映了当时“五四”青年的彷徨和对人生的追求,抒发了作者真切的情感。整篇文章有着丰富的修辞风格,适合英语翻译,因此《匆匆》英译本的版本较多。文章根据《匆匆》英译本的研究现状,展现多元化的研究视角,以朱纯深教授的《匆匆》英译本为例,剖析原文和英译本的修辞风格,研究主要包括排比、拟人、反问、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  【关 键 词】《匆匆》;英译本;修辞  【作者单位】刘
期刊
【摘 要】智能媒体时代,技术驱动出版产业发生深刻变革。本文以“现代纸书”体系为范本,探讨连接赋能、价值共创和资本驱动在重构出版融合生态中的关键作用,提出场景化生态乃未来出版融合生态的发展方向。  【关 键 词】出版融合;生态系统;现代纸书;场景化生态  【作者单位】唐伶俐,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可天浩,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刘永
期刊
【摘 要】微电影广告《啥是佩奇》的现象级传播绝非偶然,而是在叙事逻辑、视听逻辑、互动逻辑和舆论逻辑合力下的必然。《啥是佩奇》通过对中国故事的追求与诗意转化,对情感传播的深刻体认与拔高,为微电影广告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传播力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关 键 词】微电影广告;《啥是佩奇》;“现象级传播”  【作者单位】刘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谢海军,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
期刊
【摘 要】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编辑出版学的主流研究对象变为数字出版,研究方法日渐强调数字化科研,专业教育以培养适应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为指向,科研阵地则由数字出版相关的研究机构、专业期刊和学术会议组成,显示出政产学研共融的特点。数字出版研究成果累累,主要集中于数字出版产业、数字出版业务模式、数字出版技术、数字版权保护、传统出版转型这五个方向。当前数字出版研究存在阅读研究薄弱、国际视野缺乏导致原创
期刊
【摘 要】 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已成为出版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如何转型升级和变革创新成为需要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读者》结合文摘期刊的特点,全面整合影音图文等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乘势而上,积极拓展传播范围,创新传播形式,主动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文摘期刊的社群聚集力,拓展传播空间,将传统的简单搜索功能向自主推介功能发展,运用平台化的思维增强竞争力,有效发挥网络传播特性,促
期刊
【摘 要】 媒体融合与出版转型是大势所趋。在转型过程中,一些传统图书出版机构逐步走上了特色转型之路。中信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传统资源作为融合发展的基石,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建立连接人与图书新模式。文章以中信出版社转型为切入点,探究中信出版社的转型模式,反思其在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传统出版转型提供借鉴。  【关 键 词】出版转型;新模式;中信出版社  【作者单位】蓝芝同,广西民族大学传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