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余秋雨先生长期投身于社会文化研究,亲自抵达了多种文明现场,具有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拥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他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第一部散文集,是其最著名的作品,而《牌坊》是《文化苦旅》的开篇之作,其地位可想而知。本文就从修辞的角度,分别从辞格的运用、语言风格特点、特殊语境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效果等方面分析《牌坊》的内容,深入挖掘《牌坊》的更深层次的内涵,阐明其对于我们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余秋雨;辞格运用;语言风格;特殊语境中的象征
余秋雨先生,以历史化散文而闻名于世。二十世纪末,他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是全球迄今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抵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一路上的所见所感的基础上,他凭借着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依仗其独特的创作技巧、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创作了他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文化苦旅》的开篇之作——《牌坊》,就像刘勰将《原道》篇放在《文心雕龙》的开篇一样,那样安排自有其独特之处。任何新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壤,《牌坊》是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反省,余秋雨先生将其放在《文化苦旅》的开篇,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后面所有的对于文化的阐释。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风格独特,横看成岭竖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就有不同的收获,这里我们就从修辞的角度出发,从如下几方面浅析《牌坊》。
一、《牌坊》中变异语格修辞的运用及效果
采用常规语言组织手段提炼而成的格式是辞规,采用变异语言调配手段创新而成的是辞格。因而,常规语格修辞实际上指的就是辞规修辞,变异语格修辞指的就是辞格修辞。1我们主要探讨《牌坊》中的变异语格修辞。
《牌坊》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这种辞格。这里微举几个例子加以证明。
(1)“他清晰地看到她的秀发,不仅是金色的,简直是冬季里放在玻璃窗后面的闪闪烛光,散发着黄澄澄使人顿觉韵味无穷。本体为“女孩的秀发”,很容易就看出,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喻体为“闪闪烛光”,这里将女孩的金发神圣化,它就像蜡烛一样,闪闪发光,充分地展现了女孩的那种能够吸引人眼球,甚至足够夺人心志的魅力,而那丝“烛光”亦足以照亮前方,点燃希望。
(2)巧用比喻能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更能理解作者的用意,还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牌坊》这篇文章的独到之处就是反其道而用之,将具体的东西抽象化,那种若即若离之感,“终于,他们像小鸟一般飞到女教师们身边,他们身后,是他们的妈妈。”这里用的是明喻,本体为“他们”,喻体为“小鸟”,这里充分的展现出小孩们的激动和对老师的喜爱,这也暗含了他们对于新文化的迫切向往。
(3)“山这边,男生们都还赖在被窝里不肯起床,大冬天清晨的被窝是孩子们难以割舍的天堂。”本体为“被窝”,喻体为“天堂”,这里巧秒地将被窝比喻成天堂,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将小孩子的内心世界描述出来,很贴切的表现出被窝对于小孩儿们的那种极强的吸引力。
《牌坊》还运用了类比、夸张、对比这些辞格,下面分别举例分析其效果。
“就像这世间很多行业一样,活儿越多的等级越低,活儿越少的等级越高”这里运用了类比这种辞格,“向世间很多行业一样”,这里说的是一种普遍现象,说明作者的视角放在全社会,并未拘泥于一行之间,视野开阔,所以他所作之文章必有其独到之处。
“牌坊是让人仰望的,他们也就跟着让人抬头了,尽管他们总是十分清贫。”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而夸张则化实为虚,本来匠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类形象,这里将匠人的形象同“牌坊”的高大结合在一起,瞬间高大了起来,心里将那种视觉效果夸大化。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使用它的目的是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得更加集中,更加鲜明突出。文章有一处特别鲜明的对比即尼姑庵和吴山庙的对比,“潘木公坐下抽烟的地方不远处,有一个破败的小院子。外墙是泥砌的,已经多出坍塌。屋子顶上,长着杂草。那是一个废弃的尼姑庵。”、“与尼姑庵坍塌的泥墙不同,吴山庙的黄墙前年刚刷过,显得比较精神。泥墙、黄墙,再加上那些牌坊的白石、青石,几种颜色,标示着乡人们的公共去处。”这里将尼姑庵的衰败之景和吴山庙的繁华放在一起,更显的尼姑庵破败不堪,其实这里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那個时期的男女观。重男轻女是那时很普遍的现象,不仅在这里有铺陈,在后面也有体现。
二、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
民众的语言经过作家加工而构成为作品的文字,这就称为文学语言,正因为经过这样的一种加工,所以伟大作家的文学语言是有“个性”的:这个个性就构成了他们各自的独特风格。2而每个风格鲜明的作家,运用语言都有他个人的喜好与习惯,他们的风格特性则会通过他们独特的风格要素和风格手段表现出来。
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其语言个性是各不相同的。3余秋雨先生是典型的行走型作家,他将其所见所感倾于笔端,其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牌坊》中典型的就是惯用语的运用,就像文中提到的“掘坟光棍”,这是当地所特有的称呼,使那种地方味儿更浓。
惯用语简明通俗,具有形式的外在美,通过使用惯用语可以表达出不同的修辞效果,揭示出人世间的美与丑善与恶,它的内在美不言而喻。4《牌坊》中大量的惯用语运用,将作者对于牌坊、对于“传统”的态度明显化,也突出了一种强烈的讽刺意味,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三、在特殊语境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要说象征手法就必须先区分“物象”、“意象”、“语象”这三种概念。学者给它的定义是这样的:“物象”“意象”“语象”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5
“牌坊”既是意象也是物象,因为它切切实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可这里的“牌坊被虚化,成为了一种“意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的产生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经验发生迁移,其价值也进行了重构,所以文章中作者对于“牌坊”的看法是很复杂的,经历了抵触、反思、辩证的接受三个阶段。
特殊的语境使象征手法的运用更极致。“女教师跟着两个年轻的农民跨进了一道门槛,进入到了里院。这下,轮到她们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了。满满几垄鲜花,整整齐齐,一半嫩黄,一半浅紫,开得蓬勃而娇艳。”这里的花儿象征着一种崇高的东西,“嫩黄”象征着新的文化,“浅紫”象征着传统文化,女老师一进院就看见的是这种景象,倒像是一种征兆,给足了她们力量,让她们有勇气解冻那个世界。在这个特殊的语境中,每个物象都象征着不同的东西,传达出不同的意思,在这里,“开得蓬勃而娇艳”就是“现代”与“传统”有效融合的象征。
余秋雨先生的作品风格独特,仅是《牌坊》一篇就让人受益无穷,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让我们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文化,理解文化。在写作的技巧上和看世界的角度上也颇受启迪。
参考文献:
1.许钟宁《二元修辞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年 265页
2.茅盾<关于歇后语>《人民文学》 1954年6月号
3.黎运汉《汉语风格探索》商务印书馆 1990年 110页
4.陈汝东《国际修辞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 207页
5.谭学纯朱玲《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17页
关键词:余秋雨;辞格运用;语言风格;特殊语境中的象征
余秋雨先生,以历史化散文而闻名于世。二十世纪末,他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是全球迄今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抵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一路上的所见所感的基础上,他凭借着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依仗其独特的创作技巧、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创作了他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文化苦旅》的开篇之作——《牌坊》,就像刘勰将《原道》篇放在《文心雕龙》的开篇一样,那样安排自有其独特之处。任何新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壤,《牌坊》是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反省,余秋雨先生将其放在《文化苦旅》的开篇,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后面所有的对于文化的阐释。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风格独特,横看成岭竖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就有不同的收获,这里我们就从修辞的角度出发,从如下几方面浅析《牌坊》。
一、《牌坊》中变异语格修辞的运用及效果
采用常规语言组织手段提炼而成的格式是辞规,采用变异语言调配手段创新而成的是辞格。因而,常规语格修辞实际上指的就是辞规修辞,变异语格修辞指的就是辞格修辞。1我们主要探讨《牌坊》中的变异语格修辞。
《牌坊》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这种辞格。这里微举几个例子加以证明。
(1)“他清晰地看到她的秀发,不仅是金色的,简直是冬季里放在玻璃窗后面的闪闪烛光,散发着黄澄澄使人顿觉韵味无穷。本体为“女孩的秀发”,很容易就看出,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喻体为“闪闪烛光”,这里将女孩的金发神圣化,它就像蜡烛一样,闪闪发光,充分地展现了女孩的那种能够吸引人眼球,甚至足够夺人心志的魅力,而那丝“烛光”亦足以照亮前方,点燃希望。
(2)巧用比喻能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更能理解作者的用意,还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牌坊》这篇文章的独到之处就是反其道而用之,将具体的东西抽象化,那种若即若离之感,“终于,他们像小鸟一般飞到女教师们身边,他们身后,是他们的妈妈。”这里用的是明喻,本体为“他们”,喻体为“小鸟”,这里充分的展现出小孩们的激动和对老师的喜爱,这也暗含了他们对于新文化的迫切向往。
(3)“山这边,男生们都还赖在被窝里不肯起床,大冬天清晨的被窝是孩子们难以割舍的天堂。”本体为“被窝”,喻体为“天堂”,这里巧秒地将被窝比喻成天堂,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将小孩子的内心世界描述出来,很贴切的表现出被窝对于小孩儿们的那种极强的吸引力。
《牌坊》还运用了类比、夸张、对比这些辞格,下面分别举例分析其效果。
“就像这世间很多行业一样,活儿越多的等级越低,活儿越少的等级越高”这里运用了类比这种辞格,“向世间很多行业一样”,这里说的是一种普遍现象,说明作者的视角放在全社会,并未拘泥于一行之间,视野开阔,所以他所作之文章必有其独到之处。
“牌坊是让人仰望的,他们也就跟着让人抬头了,尽管他们总是十分清贫。”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而夸张则化实为虚,本来匠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类形象,这里将匠人的形象同“牌坊”的高大结合在一起,瞬间高大了起来,心里将那种视觉效果夸大化。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使用它的目的是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得更加集中,更加鲜明突出。文章有一处特别鲜明的对比即尼姑庵和吴山庙的对比,“潘木公坐下抽烟的地方不远处,有一个破败的小院子。外墙是泥砌的,已经多出坍塌。屋子顶上,长着杂草。那是一个废弃的尼姑庵。”、“与尼姑庵坍塌的泥墙不同,吴山庙的黄墙前年刚刷过,显得比较精神。泥墙、黄墙,再加上那些牌坊的白石、青石,几种颜色,标示着乡人们的公共去处。”这里将尼姑庵的衰败之景和吴山庙的繁华放在一起,更显的尼姑庵破败不堪,其实这里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那個时期的男女观。重男轻女是那时很普遍的现象,不仅在这里有铺陈,在后面也有体现。
二、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
民众的语言经过作家加工而构成为作品的文字,这就称为文学语言,正因为经过这样的一种加工,所以伟大作家的文学语言是有“个性”的:这个个性就构成了他们各自的独特风格。2而每个风格鲜明的作家,运用语言都有他个人的喜好与习惯,他们的风格特性则会通过他们独特的风格要素和风格手段表现出来。
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其语言个性是各不相同的。3余秋雨先生是典型的行走型作家,他将其所见所感倾于笔端,其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牌坊》中典型的就是惯用语的运用,就像文中提到的“掘坟光棍”,这是当地所特有的称呼,使那种地方味儿更浓。
惯用语简明通俗,具有形式的外在美,通过使用惯用语可以表达出不同的修辞效果,揭示出人世间的美与丑善与恶,它的内在美不言而喻。4《牌坊》中大量的惯用语运用,将作者对于牌坊、对于“传统”的态度明显化,也突出了一种强烈的讽刺意味,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三、在特殊语境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要说象征手法就必须先区分“物象”、“意象”、“语象”这三种概念。学者给它的定义是这样的:“物象”“意象”“语象”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5
“牌坊”既是意象也是物象,因为它切切实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可这里的“牌坊被虚化,成为了一种“意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的产生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经验发生迁移,其价值也进行了重构,所以文章中作者对于“牌坊”的看法是很复杂的,经历了抵触、反思、辩证的接受三个阶段。
特殊的语境使象征手法的运用更极致。“女教师跟着两个年轻的农民跨进了一道门槛,进入到了里院。这下,轮到她们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了。满满几垄鲜花,整整齐齐,一半嫩黄,一半浅紫,开得蓬勃而娇艳。”这里的花儿象征着一种崇高的东西,“嫩黄”象征着新的文化,“浅紫”象征着传统文化,女老师一进院就看见的是这种景象,倒像是一种征兆,给足了她们力量,让她们有勇气解冻那个世界。在这个特殊的语境中,每个物象都象征着不同的东西,传达出不同的意思,在这里,“开得蓬勃而娇艳”就是“现代”与“传统”有效融合的象征。
余秋雨先生的作品风格独特,仅是《牌坊》一篇就让人受益无穷,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让我们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文化,理解文化。在写作的技巧上和看世界的角度上也颇受启迪。
参考文献:
1.许钟宁《二元修辞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年 265页
2.茅盾<关于歇后语>《人民文学》 1954年6月号
3.黎运汉《汉语风格探索》商务印书馆 1990年 110页
4.陈汝东《国际修辞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 207页
5.谭学纯朱玲《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