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住宅建筑设计是关乎我国民生工程建设之一,同样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也变的多样化,已经由原来的要求数量逐渐向要求高品质的过渡。人们越来越关注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和环境质量,这就要求在住宅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更多的考虑人们的对居住环境的高品质要求。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要在注重建筑经济适用、美观的同时也要注重住宅建筑的个性化、时尚化设计,力求达到最理想的住宅建筑设计。
关键词:住宅建筑 ; 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8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特点
1.居住功能多元化
现如今住宅从过去的主要满足生存功能向兼顾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住宅不但是—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住宅除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等的空间以及功能,使各自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
2.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
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3.居住空间设计的多样化
从平面空间设计向思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要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使居住空间更灵活,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
4.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
应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浪潮,多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府导向,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二、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套型设计不合理
(1)起居室设计
① 面积太大。起居室面积太大,使室内净高显得较低,给人带来压抑感。
② 起居厅的门洞数量过多。在起居厅设计中门的数量与功能作用成反比,有2个~3个门的厅,对其功能影响不大,有4个门的厅,其交通面积增多,使用功能就会降低,有5个以上门的厅,作用很小,基本只起着过道的作用,门洞的数量与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
③ 餐厅与起居室结合,造成气氛和气味的相互干扰,很不协调。
(2)卫生间设计
在住宅设计中,卫生间的位置正对入口或直接对起居室开门,即不雅观也不协调。
(3)厨房设计
厨房的使用面积太小,多数在4.0㎡左右,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等排列零乱,没有统一专用管道井,检修也十分困难。
2、采光不足,日照间距不够
目前一般常见到的大进深住宅,往往室内中部出现“暗厅”,或房间的形状狭长,中部采光不足。一些住宅为了避免出现面积大于10㎡的暗厅,采取了中部暗厅开口,形成狭长的大房间的变换设计,不仅房间使用不方便,也不能满足起居厅采光标准中规定的侧窗采光要求窗地面积比大于1:7的规定还有一部分住宅套内居住空间均为不利朝向,不符合住宅设计规范规定的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的规定。
3、小面积选用跃层
目前在多层、高层住宅的中间层大量出现的跃层式住宅,主要是为追求变化和气派的室内空间,并无其他功能的要求。在户内设楼梯的跃层不利于老弱及儿童上下使用,且楼梯要占用一定的房间面积,对于面积不太大的套型更不适用。另外,不少住宅户内楼梯坡度设计太陡,步宽尺寸不足,存在很大居住隐患。
4、不分场合地采用错层式
(1)小面积户型采用错层式。有的住宅,面积不大,为了做出错层,免不了踏步的设置,而踏步却占了一定的面积,这不但减少了使用面积,而且由于踏步的空间分界作用使房屋空间显得小气;
(2)在地震区采用错层式,造成平面上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和不规则的形状。
三、 住宅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
1.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
就是把家庭生活空间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把卧室、工作室、专用卫生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间划分为私区,把起居室、餐厅、厨房等划分为公区。按公私分离原则进行生活行为单元组合设计。
2.餐寝分离、居寝分离
将用餐功能从厨房分离出来。同时又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
3.起居、进餐、就寢分离
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室厨房,也可附带在门厅内。
4.平面布局的多元化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居住者层次不同,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对住宅要求就不同;同一居住者在不同时期对空间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和选择。因此在住宅设计时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外,同时也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部分灵活”的单元大开间虽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入口和单元的形状,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在考虑每套住宅内部的灵活与多样性的同时,也可以考虑“套”与“套”甚至“层”与“层”之间的灵活性。在套与套之间的适当部位预留足够尺寸的墙洞,必要时可打通,或在适当部位楼板可以抽掉,形成跃层式住宅,以解决住宅套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落后的现象。
5.提高厨房、卫生间功能质量
厨房应按家庭炊事行为合理设计灶台、案台、洗涤台等的位置。根据洗、切、烧的操作过程,厨房的台面呈L形及n形柜式布置较合理.并要求有足够长的台面能置放如电饭煲、微波炉等这些家电,如建筑面积超过100m2时,设两个卫生间比较理想。一般卫生间有浴缸、坐便器、洗脸盆、洗农机四大件,如家里人多最好是结构理想,因而在小高层住宅楼结构设计中已被广泛采用。设计短肢剪力墙结构时,应区别于一般剪力墙结构,多结合住宅特点,使
结构刚柔适中,并运用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注重细部设计。从而做到结构设计安全、经济、适用。将洗脸、洗衣同浴厕二者之间用隔断分开。暗卫生间应有换气扇等换气设施,使之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厨房、卫生问、设备等二次施工安装、装修的管线置于本层楼板七,二次施工原则上不影响邻居。厨房卫生间设计应充分考虑改造的可能性。
6.小区室内外环境
人们在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心理需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居住房间的领域感、安伞感、私密感;居住环境的艺术性、“人情味”或高情感等。创造环境就是要在建筑内外创造具有大自然热点的舒适、健康、有益于人们活动的空间,特别是在公共活动空间中,布置有艺术性的绿化、水面、座椅、交谈的场所。在总图设计时尽量避免外部空间的呆板划一,努力创造一个活泼、生动有机的室外空间。其次是环境设计,多考虑一些人际关系,邻里交往的需要,设置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使人们不仅在交通上顺畅、安全、方便、易于接近。而且可使人们易于参加各种活动。与自然有良好的结合.充分利用地形,开辟视线走廊,在城市空间中创造自然环境之美,增加空间的场所感,给人以亲近自然的倾向。此外.在多样化、省地、节能、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减轻自重方面也有待于迸一步发展,创造一个真正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居住环境。
四、 结语
总之,为了适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宅建设发展的要求,住宅建筑应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设计出符合新世纪的要求、具有高品质的个性化住宅作品,使我国的住宅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海珠、周波、刘星彤;《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山西建筑2009。03
【2】董建华;《房屋节能设计体系施工技术应用》山西建筑2009。03
【3】张学深;《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6
关键词:住宅建筑 ; 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8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特点
1.居住功能多元化
现如今住宅从过去的主要满足生存功能向兼顾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住宅不但是—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住宅除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等的空间以及功能,使各自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
2.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
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3.居住空间设计的多样化
从平面空间设计向思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要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使居住空间更灵活,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
4.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
应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浪潮,多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府导向,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二、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套型设计不合理
(1)起居室设计
① 面积太大。起居室面积太大,使室内净高显得较低,给人带来压抑感。
② 起居厅的门洞数量过多。在起居厅设计中门的数量与功能作用成反比,有2个~3个门的厅,对其功能影响不大,有4个门的厅,其交通面积增多,使用功能就会降低,有5个以上门的厅,作用很小,基本只起着过道的作用,门洞的数量与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
③ 餐厅与起居室结合,造成气氛和气味的相互干扰,很不协调。
(2)卫生间设计
在住宅设计中,卫生间的位置正对入口或直接对起居室开门,即不雅观也不协调。
(3)厨房设计
厨房的使用面积太小,多数在4.0㎡左右,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等排列零乱,没有统一专用管道井,检修也十分困难。
2、采光不足,日照间距不够
目前一般常见到的大进深住宅,往往室内中部出现“暗厅”,或房间的形状狭长,中部采光不足。一些住宅为了避免出现面积大于10㎡的暗厅,采取了中部暗厅开口,形成狭长的大房间的变换设计,不仅房间使用不方便,也不能满足起居厅采光标准中规定的侧窗采光要求窗地面积比大于1:7的规定还有一部分住宅套内居住空间均为不利朝向,不符合住宅设计规范规定的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的规定。
3、小面积选用跃层
目前在多层、高层住宅的中间层大量出现的跃层式住宅,主要是为追求变化和气派的室内空间,并无其他功能的要求。在户内设楼梯的跃层不利于老弱及儿童上下使用,且楼梯要占用一定的房间面积,对于面积不太大的套型更不适用。另外,不少住宅户内楼梯坡度设计太陡,步宽尺寸不足,存在很大居住隐患。
4、不分场合地采用错层式
(1)小面积户型采用错层式。有的住宅,面积不大,为了做出错层,免不了踏步的设置,而踏步却占了一定的面积,这不但减少了使用面积,而且由于踏步的空间分界作用使房屋空间显得小气;
(2)在地震区采用错层式,造成平面上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和不规则的形状。
三、 住宅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
1.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
就是把家庭生活空间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把卧室、工作室、专用卫生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间划分为私区,把起居室、餐厅、厨房等划分为公区。按公私分离原则进行生活行为单元组合设计。
2.餐寝分离、居寝分离
将用餐功能从厨房分离出来。同时又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
3.起居、进餐、就寢分离
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室厨房,也可附带在门厅内。
4.平面布局的多元化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居住者层次不同,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对住宅要求就不同;同一居住者在不同时期对空间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和选择。因此在住宅设计时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外,同时也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部分灵活”的单元大开间虽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入口和单元的形状,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在考虑每套住宅内部的灵活与多样性的同时,也可以考虑“套”与“套”甚至“层”与“层”之间的灵活性。在套与套之间的适当部位预留足够尺寸的墙洞,必要时可打通,或在适当部位楼板可以抽掉,形成跃层式住宅,以解决住宅套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落后的现象。
5.提高厨房、卫生间功能质量
厨房应按家庭炊事行为合理设计灶台、案台、洗涤台等的位置。根据洗、切、烧的操作过程,厨房的台面呈L形及n形柜式布置较合理.并要求有足够长的台面能置放如电饭煲、微波炉等这些家电,如建筑面积超过100m2时,设两个卫生间比较理想。一般卫生间有浴缸、坐便器、洗脸盆、洗农机四大件,如家里人多最好是结构理想,因而在小高层住宅楼结构设计中已被广泛采用。设计短肢剪力墙结构时,应区别于一般剪力墙结构,多结合住宅特点,使
结构刚柔适中,并运用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注重细部设计。从而做到结构设计安全、经济、适用。将洗脸、洗衣同浴厕二者之间用隔断分开。暗卫生间应有换气扇等换气设施,使之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厨房、卫生问、设备等二次施工安装、装修的管线置于本层楼板七,二次施工原则上不影响邻居。厨房卫生间设计应充分考虑改造的可能性。
6.小区室内外环境
人们在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心理需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居住房间的领域感、安伞感、私密感;居住环境的艺术性、“人情味”或高情感等。创造环境就是要在建筑内外创造具有大自然热点的舒适、健康、有益于人们活动的空间,特别是在公共活动空间中,布置有艺术性的绿化、水面、座椅、交谈的场所。在总图设计时尽量避免外部空间的呆板划一,努力创造一个活泼、生动有机的室外空间。其次是环境设计,多考虑一些人际关系,邻里交往的需要,设置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使人们不仅在交通上顺畅、安全、方便、易于接近。而且可使人们易于参加各种活动。与自然有良好的结合.充分利用地形,开辟视线走廊,在城市空间中创造自然环境之美,增加空间的场所感,给人以亲近自然的倾向。此外.在多样化、省地、节能、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减轻自重方面也有待于迸一步发展,创造一个真正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居住环境。
四、 结语
总之,为了适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宅建设发展的要求,住宅建筑应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设计出符合新世纪的要求、具有高品质的个性化住宅作品,使我国的住宅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海珠、周波、刘星彤;《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山西建筑2009。03
【2】董建华;《房屋节能设计体系施工技术应用》山西建筑2009。03
【3】张学深;《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