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被大大小小的冲突包围着,当人们面对两种以上互不相容的选择时,就将直面冲突。冲突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积极地看待冲突,分析冲突,让冲突起到积极的作用,才能化冲突为共赢。
【关键词】冲突;价值观;资源;利益最大化;共赢
1.解决冲突的必要性
冲突在研究生和专业工作解决冲突(可双赢、只有一方得到他们想要的、或者双输)常用的定义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有认为不兼容的目标,试图破坏对方追求目标的能力。”
并不是只有人与人之间才有冲突,按照心理学家的分类,人们一生所经历的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
双趋冲突,是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了的需要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个体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的动机冲突。
双避冲突,是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作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
趋避冲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是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
研究表明,每个人每天会遇到十次以上的这种心理冲突。化解冲突失败最可怕的后果是,人们可能因此进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死胡同,然后彻底放弃抵抗。
2.引起冲突的诱发因素
2.1有限的资源
无论是什么组织团体,也无论它拥有的资源是多么的丰富,但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因此,一个人得到的东西往往就是另一个人失去的东西。这里的资源除了自然资源之外,更多的是指职责、权力、空间、机会、名誉等社会资源。所以,资源越丰富,人们发生冲突的情况就越少。
2.2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但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2.3无穷的变化
世间唯一不会发生变化的事情就是变化本身。人们在应对变化时,多少都会有些力不从心。一个人越是适应他所处的环境,那么,他就越容易对变化产生逆反心理。各种各样的变化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有序地进行着,因此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冲突。人们的退休、辞职,人事部门的变动、企业的吞并和收购都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3.小冲突演变成大冲突的原因
3.1镜像
镜像是指冲突中的双方都把他人看作是和自己完全对立的,并且对他人充满了敌意。因此,双方都对化解冲突的机会视而不见。在一个又一个小冲突升级为大冲突的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自己代表着权威与正义,而另一方总是恶语伤人。大家都声称自己仅仅只是想要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可是别人却不这样认为。就好像,冲突的双方全都望着镜中那个完全与自己看法相悖的反面,不管有多少可以缓解彼此矛盾的机会,有多少可以达到双赢的方案,都无法看到。
3.2对同一件事情或不同行为的不同理解
对同一件事情或不同行为的不同理解是指冲突的双方所看到的东西只能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他们容易接受的解释也是与自己的预定目标比较接近的解释。如果你分别问一下冲突的双方对他们之间的冲突的看法,你肯定能够听到不同的解释。在冲突的升级过程中,每一方对于对手无意识的动作或者动机都敏感到不能再敏感的地步,然而,他们却很难斟酌到自己的动作或者动机是否真的像是自己所想的那么正义与纯正。
3.3双重标准
双重标准是指各方评判自己和对手的行为用的标准并不相同。这一条可以看做是上一条的衍生物,但是二者之间有着很微妙又很重要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基本规则。在冲突的过程中,那些有过激行为的表现者通常觉得自己拥有一种特权,而对手则不具备。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人民打砸自己同胞汽车的例子。几乎每一个肇事者都相信打砸自己同胞的汽车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他们在肇事的过程中,却一直使用双重原则,这是他们惯用的手段。他们的理由是:他们之所以选择打砸日系汽车的方法,是因为他们比那些开日系汽车的人更富有爱国主义情感。
3.4极端化的单一立场
极端化的单一立场是指双方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认为别人都代表着反对意见。于是,他们严重的冲突只有一个起因,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迫使对手无条件投降。在恶化的冲突中,冲突的双方都会集中在某个单一的立场上,无形或有形地与对手针锋相对。当冲突的双方紧紧攥住某一单一立场而不松手时,冲突就容易变得不可调节。当双方意识到彼此间的共同利益以及化解冲突的可能性之后,冲突会逐渐解决或者趋于缓和。
4.化解冲突的解决方案
4.1冲突双方的关系比冲突本身更重要
在通常情况下,冲突的每个人对他们为什么而争论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每个人都会涉及到冲突,如果彼此的关系允许被破坏,那一定是因为双方一心只想着取得胜利而不是想着如何解决这个冲突。绝大多数人在面对冲突的时候,都在脑海中盘算着怎样去打到、压制敌方。如果人们能够认真权衡彼此之间的关系,那么就能够把双方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任何冲突中,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谁是谁非。绝对公正的、客观的标准并不存在。冲突的双方都从比彼此关系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如何解决彼此之间的误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双方达到共识。
4.2留足思考时间,不要匆忙下结论
人们在面对冲突的时候,反抗是本能的、自发的反应,这不是因为自己理亏或者是信心不足,而是一种防止落入敌人设下的圈套的一种正当防卫。冲突的双方都应该给彼此留点时间来逐步接受某个观点是正确的决定。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人都觉得是考虑再三作出的决定,而不是一时的糊涂。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会觉得是自己促成了这次冲突的解决,而不是受到别人的威胁。
4.3用谈判的方式化冲突为共赢
谈判与辩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谈判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共识,是一种基于双方利益的讨论。基于利益的谈判的双方,不仅关注自己的感受,也同样在意别人的感受。他们会调查对方的真正期望,想尽办法在自己的期望与对方的期望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结合点。用谈判的方法达到共赢,需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要问为什么。要去询问对方为什么那样想,自己为什么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同样,询问对方采取行动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自己为什么要阻止对方的行动等等。其次是要考虑让对方取得胜利。这不是因为想让对手获得更大的优势,而是因为适当的妥协对自己是最好的选择。当我们自己错了,或者是我们没错,但表现得像是自己错了一样,这个时候适当的妥协是个很好的选择。不要让想“赢”的情绪影响自己选择出最完美的解决办法。但是,如果妥协并不能够达到自己的期望,那么我們就必须进入到步骤三:找其他的办法达到他的目的。这通常是最巧妙地方法。这样的话,从自己角度考虑,你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案是说服了对方。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对方也获得了新方案中的好处。
在任何冲突中,不仅是想要达成一致而已,不要为了取得胜利就不择手段,而应该从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才能圆满地化冲突为共赢。
【关键词】冲突;价值观;资源;利益最大化;共赢
1.解决冲突的必要性
冲突在研究生和专业工作解决冲突(可双赢、只有一方得到他们想要的、或者双输)常用的定义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有认为不兼容的目标,试图破坏对方追求目标的能力。”
并不是只有人与人之间才有冲突,按照心理学家的分类,人们一生所经历的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
双趋冲突,是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了的需要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个体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的动机冲突。
双避冲突,是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作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
趋避冲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是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
研究表明,每个人每天会遇到十次以上的这种心理冲突。化解冲突失败最可怕的后果是,人们可能因此进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死胡同,然后彻底放弃抵抗。
2.引起冲突的诱发因素
2.1有限的资源
无论是什么组织团体,也无论它拥有的资源是多么的丰富,但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因此,一个人得到的东西往往就是另一个人失去的东西。这里的资源除了自然资源之外,更多的是指职责、权力、空间、机会、名誉等社会资源。所以,资源越丰富,人们发生冲突的情况就越少。
2.2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但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2.3无穷的变化
世间唯一不会发生变化的事情就是变化本身。人们在应对变化时,多少都会有些力不从心。一个人越是适应他所处的环境,那么,他就越容易对变化产生逆反心理。各种各样的变化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有序地进行着,因此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冲突。人们的退休、辞职,人事部门的变动、企业的吞并和收购都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3.小冲突演变成大冲突的原因
3.1镜像
镜像是指冲突中的双方都把他人看作是和自己完全对立的,并且对他人充满了敌意。因此,双方都对化解冲突的机会视而不见。在一个又一个小冲突升级为大冲突的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自己代表着权威与正义,而另一方总是恶语伤人。大家都声称自己仅仅只是想要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可是别人却不这样认为。就好像,冲突的双方全都望着镜中那个完全与自己看法相悖的反面,不管有多少可以缓解彼此矛盾的机会,有多少可以达到双赢的方案,都无法看到。
3.2对同一件事情或不同行为的不同理解
对同一件事情或不同行为的不同理解是指冲突的双方所看到的东西只能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他们容易接受的解释也是与自己的预定目标比较接近的解释。如果你分别问一下冲突的双方对他们之间的冲突的看法,你肯定能够听到不同的解释。在冲突的升级过程中,每一方对于对手无意识的动作或者动机都敏感到不能再敏感的地步,然而,他们却很难斟酌到自己的动作或者动机是否真的像是自己所想的那么正义与纯正。
3.3双重标准
双重标准是指各方评判自己和对手的行为用的标准并不相同。这一条可以看做是上一条的衍生物,但是二者之间有着很微妙又很重要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基本规则。在冲突的过程中,那些有过激行为的表现者通常觉得自己拥有一种特权,而对手则不具备。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人民打砸自己同胞汽车的例子。几乎每一个肇事者都相信打砸自己同胞的汽车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他们在肇事的过程中,却一直使用双重原则,这是他们惯用的手段。他们的理由是:他们之所以选择打砸日系汽车的方法,是因为他们比那些开日系汽车的人更富有爱国主义情感。
3.4极端化的单一立场
极端化的单一立场是指双方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认为别人都代表着反对意见。于是,他们严重的冲突只有一个起因,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迫使对手无条件投降。在恶化的冲突中,冲突的双方都会集中在某个单一的立场上,无形或有形地与对手针锋相对。当冲突的双方紧紧攥住某一单一立场而不松手时,冲突就容易变得不可调节。当双方意识到彼此间的共同利益以及化解冲突的可能性之后,冲突会逐渐解决或者趋于缓和。
4.化解冲突的解决方案
4.1冲突双方的关系比冲突本身更重要
在通常情况下,冲突的每个人对他们为什么而争论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每个人都会涉及到冲突,如果彼此的关系允许被破坏,那一定是因为双方一心只想着取得胜利而不是想着如何解决这个冲突。绝大多数人在面对冲突的时候,都在脑海中盘算着怎样去打到、压制敌方。如果人们能够认真权衡彼此之间的关系,那么就能够把双方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任何冲突中,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谁是谁非。绝对公正的、客观的标准并不存在。冲突的双方都从比彼此关系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如何解决彼此之间的误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双方达到共识。
4.2留足思考时间,不要匆忙下结论
人们在面对冲突的时候,反抗是本能的、自发的反应,这不是因为自己理亏或者是信心不足,而是一种防止落入敌人设下的圈套的一种正当防卫。冲突的双方都应该给彼此留点时间来逐步接受某个观点是正确的决定。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人都觉得是考虑再三作出的决定,而不是一时的糊涂。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会觉得是自己促成了这次冲突的解决,而不是受到别人的威胁。
4.3用谈判的方式化冲突为共赢
谈判与辩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谈判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共识,是一种基于双方利益的讨论。基于利益的谈判的双方,不仅关注自己的感受,也同样在意别人的感受。他们会调查对方的真正期望,想尽办法在自己的期望与对方的期望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结合点。用谈判的方法达到共赢,需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要问为什么。要去询问对方为什么那样想,自己为什么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同样,询问对方采取行动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自己为什么要阻止对方的行动等等。其次是要考虑让对方取得胜利。这不是因为想让对手获得更大的优势,而是因为适当的妥协对自己是最好的选择。当我们自己错了,或者是我们没错,但表现得像是自己错了一样,这个时候适当的妥协是个很好的选择。不要让想“赢”的情绪影响自己选择出最完美的解决办法。但是,如果妥协并不能够达到自己的期望,那么我們就必须进入到步骤三:找其他的办法达到他的目的。这通常是最巧妙地方法。这样的话,从自己角度考虑,你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案是说服了对方。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对方也获得了新方案中的好处。
在任何冲突中,不仅是想要达成一致而已,不要为了取得胜利就不择手段,而应该从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才能圆满地化冲突为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