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力的合成》的教学反思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Wang_Gu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在高中已学习位移、加速度等矢量,学习了力的图示和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些都对本节内容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本节内容进一步介绍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是矢量运算的工具,同样是高中物理的基石。
  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后续课的学习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的合成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这节课前接三种常见的力,后启力的分解和力学的一些重要定律的应用,因此这节课在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推入与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更新,学生学习方式在转变。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历着,感受着,反思着。对于力的合成一节的备课,教学,再备课,再教学中,我有一些体会、思考与大家分享。
  新课标要做为我们备课、上课的依据。对比了新旧课标,对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的夹角的关系的要求没有变化。但新教材对本节的要求突出了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和探究实验。所以在备课中,我的教学设计力图在这两个方面做到有效的突破。
  教学设计思路为:力的等效——力的替代——寻找等效力——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分成几个层次:
  用简单的生活实例为引入,分析斜拉索與桥墩都可以起到承担桥梁重量的作用:一个大人与两个小孩都可以提起水桶。这里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近而得出合力、分力、力的合成概念。
  如果要用一个力替代几个力,如何替代。作用效果相同是关键,把同学们的精力集中到寻找等效力,看合力与分力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要求做出力的图示。之后归纳总结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等效替代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之前找重心用到等效替代的思想,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例如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等效电路,交流电的有效值定义等,都要用到等效替代的方法。本节想突出这一思想,几个力找一个力替代时,紧紧抓住力的作用效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贯穿于课堂始终。
  新课程提倡探究。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前人做成功的实验或把已有结论的实验再验证一遍,这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观察、思维等能力”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所以新课程认为物理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好学,对科学实验更为热爱。只有亲身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力的合成这一实验由传统教材的验证实验改成了探究实验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更加真实而深刻。以前把实验结果告诉学生,而我们现在是探究性的实验。虽然实验本身看起来与传统教材中一样,但写法和学生的做法都有很大差别。
  探究有难度,考虑学生的情况,我的做法是把探究实验与提水桶紧密结合。“固定橡皮条的一端,这橡皮筋就相当于那水桶;让它沿一个方向形变,就相当于提起水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套就相当于两小孩提水桶;再换用一个测力计拉动就相当于一个力提水桶。要让这一个力去替那两个力,就要使它们作用效果相同,也就要使橡皮筋向同一个方向形变相同。”有了这样的对照,避免一节课热闹的探讨但实质思路比较乱,没有结论的场面;而是让学生们通过对熟知的提水桶联系到我们要探究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上,目标明确,知道自己干什么,思维清晰,步骤清楚。采用这种做法之前的教学中,多数学生比较盲目,互相问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在与专家的研讨中,想出这样的做法,切实有效。
  力的合成这一实验在以前做为验证实验就并不简单,现在是探究实验更增加了难度, 所以放慢教学,在探究中切身体验,有利于理解矢量合成的法则。实验过程中适当引导,引导的过程中可控可放。在学生动手做实验之前就提出一个建议和一个要求。建议:“用两个力拉动时,希望同学们两个力适当的大些,力间的夹角也大些。”要求:“每组只需要精干的做一次实验,为了便于寻求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要做出两个分力与一个合力的力的图示。”这样做降低了实验探究的难度也便于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更加明确实验该做什么。不然,学生即使有了实验设计思想,在实际操作中也很难想周全该记录什么。要求做出两个分力于一个合力的力的图示,就需要学生在动手之前想好怎么记录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之前的这些准备都是为了能顺利的进行到本节的重要部分: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课堂实现了学生为主体,也体现了教师应该作为第一主体的意义。巡视给予指导,发现共性问题时集中分析讨论一下,同学们有这样的一些做法好不好?视学生出现的问题而定,做到“可控性的开放”。当学生们拿出自己的“作品”,这时他们是很激动的。进一步提出问题:“建议同学们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做连接,组成了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有什么样的特点?”绝大多数组的同学说是平行四边形。为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又提出:量量两组对边,检验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多听几组同学们的数据汇报,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定则。
  这节课的整体流程设计与课堂实施效果,我自己感觉还是比较顺利,比较满意。在反复的修改中,我摆脱了课堂教学是要一味的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的误区,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尽力达成三维目标。让学生不会觉得物理那么难学,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是那么紧密。本节课我以北京奥运会馆鸟巢为结课,为这节课有个提升——我们研究的是二维受力情况,鸟巢的受力是三维情况。而鸟巢的建造也是建筑史中壮美的一笔,在此体现了力学之美。希望我们的教学能使学生在感受、体验中获得知识、体会到思想和方法、提高了能力。
其他文献
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银行储蓄业务;购房利率问题,税率优化问题,测量和航行问题等,虽然这些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对于这些内容的实际应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中小学数学教学应站在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角度,引领同学们达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二者的辩证结合,因此,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融入课堂对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中学阶段,数学的逻辑性
期刊
在全国新课改革的大环境下,要求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合作学习刚好能体现这种理念。  一、新课程标准对合作学习的要求及合作学习的概念  1.新课程标准对合作学习的要求  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与他人顺利合作交流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
期刊
凌海市第二小学在夯实学校管理、提升办学品质的基础上,以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为核心,开创了“七彩阳光”特色育人之路。以七彩阳光理念孕育校魂;以七彩德育活动丰厚学生素养;以七彩校本教材传承优秀经典文化;以七彩校园文化涵养师生品格。以此为基础,我巧妙运用多彩的语文活动,在丰富孩子们的读写训练之余,丰厚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具有文化根基的二十一世纪素养的小公民。  一、童心阅读,倾听童心,
期刊
远堂先生说过:“闲话”是历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润滑油。  “闲话”是什么?是智慧的洋溢,幽默的挥洒,阅历的风化,经验的迸射。课本上既然大多是条条框框,是大正经话,是无情话,那么“闲话”就应该是条框上风霜雨露的印迹,偶然与必然纠结扭扯带来的裂痕,也可能是历史规律链条上的某个有意无意间的缺口,还可以是观山则满山观海则满海的情感顿悟与泄露,是穿堂风吹来的湿春的惆怅,是芒果花酝酿的苦夏的离愁,或者,它还可以
期刊
摘要:学生写日记其实就是吐露心声,是真实想法的表达。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知识、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的情况等有关数学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数学日记 引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但是数学课每天只有一节,能不能
期刊
摘要: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成绩。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本身是逻辑性较强,教学内容比较枯燥的学科。因此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教学变静为动、寓教于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电教媒体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效果  小学生天性好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期刊
摘要:国内新冠疫情持续向好,举国蜗户即将结束,莘莘学子又将重拾书包走进课堂。复课后,数学教学的焦点聚焦在——线上线下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衔接。笔者通过对教学衔接段数学教学方式初探,较好地破解了复学后,疫情防控、知识承延、学生学习等层面的诸多难题,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和全民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衔接段数学教学、查漏补缺、分层教学  一、背景感召  国内新冠疫情持续向好,举国蜗户即将结束,莘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当前这个社会日益纷繁复杂的形势背景下,当代小学生的思想面对这来自多个方面的冲击,从而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变得尤其多元化,这些都向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正是基于此,试图就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展开研究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创新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 “思政引领知识传授”的理念深化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从家国情怀、价值观与职业素养三方面深度挖掘机械原理课程的思政元素,通过知识引入与思政元素无痕嵌入,交相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课程思政 机械原理 改革与探索  一、引言  目前,国内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德育的现象。教师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定位不明确,只负责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
期刊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思维总是开始于疑问,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是高中物理课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希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自主化。提出问题、勇于质疑是学生学习抽象物理知识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下面谈谈如何适应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思想上转变:“质疑大胆说出来”  大部分学生上了高中以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