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英语学习策略知识问卷调查、访谈及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的方式,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现状进行的调查分析表明,英语学习策略事关学生英语学习的成败,因此,应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以期增强策略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语言学习策略最初由美国的Rubin(1975)、加拿大的Naiman(1978)等人率先提出,指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研究者已把“如何教”转移到“如何学”的角度上来,其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近年来,国内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正从探索阶段走向逐步发展阶段。本研究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策略应用的因素,旨在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些建议。
相关理论与研究
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但对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分类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笔者较赞同文秋芳教授的定义,即学习策略是为有效学习而采取的措施。根据策略在语言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和我国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程晓堂、郑敏将英语学习策略分为四大类,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
尽管国内外多研究者对语言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但对于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英语学习策略问卷调查、访谈和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的方式,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
研究对象2007年3月,对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经济管理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共45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58份,受试者为该学院五个系十余个专业的2006级高职一年级学生。
研究设计本研究为准实验研究,主要采取英语学习策略知识问卷调查与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的方式。
研究工具(1)问卷调查。本研究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以程晓堂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分类为依据,设计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三大类,分别为受试者的个人背景信息、学习策略与莱克特五级量表记分栏。其中学习策略又分为五大类,即策略意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2)英语应用能力测试。选用2006年12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试卷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测试。(3)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收集由任课教师完成。受试者在课堂上完成问卷调查,时间约30分钟,一周内在课堂上完成B级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问卷调查采用莱克特五级(5 point Likert Scale)计分制。数据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英语学习策略现状,根据各班学习策略问卷的不同分值对学生进行策略培训;另一方面对问卷调查与应用能力成绩进行相关关系的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版。
(二)定性研究
本研究从受试者中选择了5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以期获得更为详尽和准确的信息,同时也是对定量研究调查结果的进一步阐述与补充。
结果与分析
对全体受试者的总体英语学习策略情况和五大类学习策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下表所示。表中的数据表明,受试者的总体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较低,平均值为3.07,其中元认知策略与交际策略水平最低,分别为2.95和2.68,认知策略与社会—情感策略分别为3.14和3.35,属于一般水平。从访谈结果看,受试者主观上有一定的策略意识,但在实际学习中却不会使用这些策略,特别是元认知策略与交际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系统的运行,除了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外,还要受到一系列环境和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高职学生由于来源、学习任务、学习目的及学习环境的不同,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方面必然有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特质,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庞大而又极易被研究者忽视的特殊群体的英语学习策略情况加以研究,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意识和策略运用的真实状况,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依据。
(一)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学习条件、教学环境、学习任务。
学习条件学习条件主要指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个人学习的物质条件。目前,高职生学习外语的条件日趋完善,英语广播、电视可随时收听收看,还可以上网,书店里有各种各样的英语图书、磁带、影像制品,学校里有语音室、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学生个人一般都有袖珍收录机、随身听或MP3,英语教师的总体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尽管如此,高职生的学习条件仍然有待改善,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总体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少,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非英语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英语外,几乎不再花时间学习英语。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外语水平以及教学方法。近几年英语教师的总体水平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高职生数量增长较快,课时增多,而英语师资短缺,甚至有些非专业教师也补充到英语教学第一线。在高职院校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仍在沿袭语法翻译教学法,教师始终处于主角的地位,而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配角,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因此,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书面表达不尽如人意,口语交际困难更大。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指教学大纲、学校或者教师要求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完成的学习内容。教育部分别于2000年、2004年颁布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本着“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的原则进行教学。遵照这些要求,教师选用比较适合的教材进行课堂教学。问题是衡量一个学校总体英语教学水平的标准尚未出台,目前仅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通过率来评价,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虽然为适应高职学生需求而编写的教材不少,但真正系统、全面、有创新、突出实践能力的教材并不多见,且教材内容陈旧,实践特色不突出。由于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基础普遍较差,教师只好降低要求。
(二)学习者因素
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自身因素,如年龄、智力、语言潜能、学习动机、努力程度、认知特点、学习风格、性格类型、情感等是导致学习策略差异的根源。高职生在英语学习上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有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一般包括智力 (Intelligence)和语能(Language Aptitude),后天因素有学习动机、努力程度、认知特点、学习风格、性格类型、情感等,这些因素的差别都可能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策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学习动机英语学习动机可以简单解释为学习英语的原因。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考试拿文凭,有些学生是为以后就业考虑,只有个别学生对英语语言感兴趣,总之属于“要我学”的状态。显然这些表层动机缺乏持久性,一旦文凭拿到手,工作找到了,原有的刺激就会消失。因而绝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努力,得过且过,缺乏主动性,惰性较强。
努力程度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努力程度是动机转化为行为的具体表现。高职生由于动机较弱,付出的努力较少,除了完成作业外,很少花时间、花精力刻苦学习,偶尔下决心刻苦学习,终因各种原因不能长期坚持,因而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远远不够。
认知特点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学习方法不当,认知水平较低。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所选专业缺乏了解,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缺少必要的反思,不懂得如何对学习成败进行合理归因,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由于学不好而不愿意学。
情感因素高职生与普高生在情感因素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他们年龄相当,经历相似,求知欲较强,接受新事物快,思想较活跃。但相当一部分高职生认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是一种无奈之举,是人生的一次挫折,因而普遍缺乏自信,没有成就感,缺乏持久的动力和计划,学习易急躁,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这些因素都会对学习策略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
其他因素绝大部分高职生来源于高中生,部分来源于“三校生”(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技校),由于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知识基础较差,致使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往往成为“还债式”教学,需从头开始,从基础抓起,虽然有一定效果,但难以完成高职阶段的教学任务,达不到教学目的和要求。加之就业压力增大,新的“读书无用论”也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至于学习风格和性格类型等因素,由于缺乏科学统计和依据,在此不再赘述。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受试者英语学习策略意识较弱,使用具体学习策略的频率较低。
讨论与展望
本研究主要归纳出以下几点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研究结果发现,受试者英语学习策略意识一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意识较低,社会—情感策略意识较高,这说明高职学生的策略意识还有待提高。元认知策略与交际策略意识最低,说明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在动机、兴趣、目标、计划、监控、评价以及实践方面存在很大不足,特别是在用英语交际方面。社会—情感策略意识在五项指标中最高,说明学生自身在积极努力,克服困难,调整自我,争取学好英语,但终因各种主客观原因,学习效果不理想。
其次,由于策略意识不强,使用频率偏低,因而英语学习成绩较低。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加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果。
从研究前景的角度看,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研究对象、研究因变量以及策略培训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等都是可供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只是一个静态的、共时的研究,动态的、历时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何晓东.国内自主英语学习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语界,2004,(4):10-14.
[8]梁正溜.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J].外语界,2004,(3):8-13.
[9]司建国,赵继政,贺梦依.中国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J].国外外语教学,2005,(1):23-27.
[10]张彦君.通过学习者训练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实验[J].外语界,2004,(1):54-61.
[11]张庆宗.自我效能与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的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2004,(2):45-48.
作者简介:
刘月琴(1960—),女,甘肃临泽人,甘肃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关键词: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语言学习策略最初由美国的Rubin(1975)、加拿大的Naiman(1978)等人率先提出,指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研究者已把“如何教”转移到“如何学”的角度上来,其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近年来,国内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正从探索阶段走向逐步发展阶段。本研究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策略应用的因素,旨在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些建议。
相关理论与研究
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但对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分类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笔者较赞同文秋芳教授的定义,即学习策略是为有效学习而采取的措施。根据策略在语言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和我国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程晓堂、郑敏将英语学习策略分为四大类,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
尽管国内外多研究者对语言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但对于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英语学习策略问卷调查、访谈和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的方式,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
研究对象2007年3月,对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经济管理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共45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58份,受试者为该学院五个系十余个专业的2006级高职一年级学生。
研究设计本研究为准实验研究,主要采取英语学习策略知识问卷调查与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的方式。
研究工具(1)问卷调查。本研究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以程晓堂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分类为依据,设计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三大类,分别为受试者的个人背景信息、学习策略与莱克特五级量表记分栏。其中学习策略又分为五大类,即策略意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2)英语应用能力测试。选用2006年12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试卷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测试。(3)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收集由任课教师完成。受试者在课堂上完成问卷调查,时间约30分钟,一周内在课堂上完成B级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问卷调查采用莱克特五级(5 point Likert Scale)计分制。数据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英语学习策略现状,根据各班学习策略问卷的不同分值对学生进行策略培训;另一方面对问卷调查与应用能力成绩进行相关关系的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版。
(二)定性研究
本研究从受试者中选择了5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以期获得更为详尽和准确的信息,同时也是对定量研究调查结果的进一步阐述与补充。
结果与分析
对全体受试者的总体英语学习策略情况和五大类学习策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下表所示。表中的数据表明,受试者的总体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较低,平均值为3.07,其中元认知策略与交际策略水平最低,分别为2.95和2.68,认知策略与社会—情感策略分别为3.14和3.35,属于一般水平。从访谈结果看,受试者主观上有一定的策略意识,但在实际学习中却不会使用这些策略,特别是元认知策略与交际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系统的运行,除了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外,还要受到一系列环境和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高职学生由于来源、学习任务、学习目的及学习环境的不同,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方面必然有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特质,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庞大而又极易被研究者忽视的特殊群体的英语学习策略情况加以研究,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意识和策略运用的真实状况,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依据。
(一)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学习条件、教学环境、学习任务。
学习条件学习条件主要指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个人学习的物质条件。目前,高职生学习外语的条件日趋完善,英语广播、电视可随时收听收看,还可以上网,书店里有各种各样的英语图书、磁带、影像制品,学校里有语音室、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学生个人一般都有袖珍收录机、随身听或MP3,英语教师的总体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尽管如此,高职生的学习条件仍然有待改善,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总体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少,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非英语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英语外,几乎不再花时间学习英语。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外语水平以及教学方法。近几年英语教师的总体水平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高职生数量增长较快,课时增多,而英语师资短缺,甚至有些非专业教师也补充到英语教学第一线。在高职院校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仍在沿袭语法翻译教学法,教师始终处于主角的地位,而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配角,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因此,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书面表达不尽如人意,口语交际困难更大。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指教学大纲、学校或者教师要求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完成的学习内容。教育部分别于2000年、2004年颁布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本着“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的原则进行教学。遵照这些要求,教师选用比较适合的教材进行课堂教学。问题是衡量一个学校总体英语教学水平的标准尚未出台,目前仅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通过率来评价,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虽然为适应高职学生需求而编写的教材不少,但真正系统、全面、有创新、突出实践能力的教材并不多见,且教材内容陈旧,实践特色不突出。由于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基础普遍较差,教师只好降低要求。
(二)学习者因素
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自身因素,如年龄、智力、语言潜能、学习动机、努力程度、认知特点、学习风格、性格类型、情感等是导致学习策略差异的根源。高职生在英语学习上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有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一般包括智力 (Intelligence)和语能(Language Aptitude),后天因素有学习动机、努力程度、认知特点、学习风格、性格类型、情感等,这些因素的差别都可能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策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学习动机英语学习动机可以简单解释为学习英语的原因。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考试拿文凭,有些学生是为以后就业考虑,只有个别学生对英语语言感兴趣,总之属于“要我学”的状态。显然这些表层动机缺乏持久性,一旦文凭拿到手,工作找到了,原有的刺激就会消失。因而绝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努力,得过且过,缺乏主动性,惰性较强。
努力程度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努力程度是动机转化为行为的具体表现。高职生由于动机较弱,付出的努力较少,除了完成作业外,很少花时间、花精力刻苦学习,偶尔下决心刻苦学习,终因各种原因不能长期坚持,因而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远远不够。
认知特点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学习方法不当,认知水平较低。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所选专业缺乏了解,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缺少必要的反思,不懂得如何对学习成败进行合理归因,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由于学不好而不愿意学。
情感因素高职生与普高生在情感因素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他们年龄相当,经历相似,求知欲较强,接受新事物快,思想较活跃。但相当一部分高职生认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是一种无奈之举,是人生的一次挫折,因而普遍缺乏自信,没有成就感,缺乏持久的动力和计划,学习易急躁,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这些因素都会对学习策略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
其他因素绝大部分高职生来源于高中生,部分来源于“三校生”(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技校),由于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知识基础较差,致使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往往成为“还债式”教学,需从头开始,从基础抓起,虽然有一定效果,但难以完成高职阶段的教学任务,达不到教学目的和要求。加之就业压力增大,新的“读书无用论”也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至于学习风格和性格类型等因素,由于缺乏科学统计和依据,在此不再赘述。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受试者英语学习策略意识较弱,使用具体学习策略的频率较低。
讨论与展望
本研究主要归纳出以下几点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研究结果发现,受试者英语学习策略意识一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意识较低,社会—情感策略意识较高,这说明高职学生的策略意识还有待提高。元认知策略与交际策略意识最低,说明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在动机、兴趣、目标、计划、监控、评价以及实践方面存在很大不足,特别是在用英语交际方面。社会—情感策略意识在五项指标中最高,说明学生自身在积极努力,克服困难,调整自我,争取学好英语,但终因各种主客观原因,学习效果不理想。
其次,由于策略意识不强,使用频率偏低,因而英语学习成绩较低。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加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果。
从研究前景的角度看,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研究对象、研究因变量以及策略培训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等都是可供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只是一个静态的、共时的研究,动态的、历时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何晓东.国内自主英语学习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语界,2004,(4):10-14.
[8]梁正溜.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J].外语界,2004,(3):8-13.
[9]司建国,赵继政,贺梦依.中国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J].国外外语教学,2005,(1):23-27.
[10]张彦君.通过学习者训练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实验[J].外语界,2004,(1):54-61.
[11]张庆宗.自我效能与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的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2004,(2):45-48.
作者简介:
刘月琴(1960—),女,甘肃临泽人,甘肃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