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颅内动脉基因表达谱的建立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ang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正常颅内动脉组织的基因表达谱,为研究颅内动脉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打下基础.方法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例正常成人颅内动脉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颅内动脉组织中有9653个基因呈阳性表达.基因/蛋白表达类、代谢相关类和结构/运动类基因的表达数量位于前3位,染色体定位显示1、2、3、6、11、12号染色体上表达的基因数最多.结论建立正常颅内动脉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有助于认清颅内动脉瘤等颅内动脉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望为该类疾病的防治带来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清中炎性因子和斑块的血管内超声(IVUS)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3例稳定型心绞痛(SA)和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黏附分子sVCAM-1、sICAM-1的水平,同时对患者的41支冠状动脉进行IVUS检查,对比研究血清学指标与斑块的IVUS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
目的 研究急性酒精暴露下对人原代培养肝细胞中CYP 2E1依赖的毒性作用和氧化损伤。方法 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细胞 ,以 2 5~ 10 0mmol 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 9h及 10 0mmol L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6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及其构成的单倍型与中国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重SNaPshot反应,在1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85名健康对照者中,对AGT基因启动子区域的G-217A、G-152A、A-20C、G-6A及第2外显子的T174M和M235T多态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6种单核苷酸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
目的 比较肿瘤控制概率(TCP)及等效均匀剂量(EUD)在评估不同剂量分布治疗方案时受生物学参数取值变化的影响程度.方法根据TCP和EUD的定义推出各自的计算公式.假设治疗后肿瘤内的剂量为正态分布,将肿瘤分为很多体积相等的小体元,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这些小体元的剂量进行模拟,根据计算画出不同放射敏感性(α)及克隆源性细胞倍增时间(Tp)取值时的TCP或EUD与剂量取值标准差(Sd)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行分
多药耐药 (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的同时,对其他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化疗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的现象,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逆转,特别是在基因水平逆转MDR,已是肿瘤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反义技术 (antisense approach)逆转MDR已有较广泛和深入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