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中4个重要的KPI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所有技术性或创造性工作一样,软件工程团队的效率是不能以数量来衡量的。如果仅衡量软件开发的生产力和跟踪团队的绩效,那么只需要简单地计算一下代码行数或工作时间即可。工作的质量和团队的协作会对生产力产生直接和持久的影响。软件开发效率正变得日益灵活且相互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敏捷性的不断增强,传统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如今已经失效。
  为了适应发展趋势,我们需要重新考虑KPI,扩大团队并重新定义当前大多数软件开发所需要的敏捷性。如果生产效率不再以代码的多少进行衡量,那么我们应当以什么進行衡量呢?如果计时指标很难有效衡量一个Scrum(Scrum 是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过程,通常用于敏捷软件开发。Scrum 包括一系列实践和预定义角色的过程骨架。)的进展情况,那么正确的衡量指标又是什么呢?
  下列这些KPI 方案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衡量软件团队的进展和效率。我们要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以一种可接受和可预测的速度不断进行改进以实现KPI 的终极目标。
  软件开发如今兼具了高度的战略性和高度的创造性。每次迭代都会带来新的洞察力、新的注意事项和新的客户需求。那么软件团队是如何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这需要一个能够评估出现/ 解决率的KPI,即问题出现的频率以及软件开发团队如何高效地管理它们。这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以团队出现了多少生产问题进行衡量了。新的指标应当与质量挂钩,即团队如何高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果问题长期没有解决,那么团队应当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如果问题在出现时就能够被及时解决,那么团队在问题解决环节将会得到很高的评分,这也意味着团队在协作方面非常成功。

速度


  尽管敏捷项目很难通过预算和时间进行评估,但是团队仍在朝着关键的最终目标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的速度是衡量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适合类似瀑布式时间表的里程碑可能并不适合灵活多变的敏捷性,不过它们仍可以用来评估进展和速度。在敏捷性方面,速度可以用于评估每一个Sprint(Sprint 指Scrum 团队完成一定数量工作所需的短暂、固定的周期。通常为15-30天),看看团队解决了多少用户问题。这一衡量方法并不是以个人完成了多少任务而论,而是看团队解决了多少用户问题(即用户想要的东西)。在衡量每一个解决用户问题的Sprint 当中,我们可以用一个进度值来展现软件开发团队的完成和交付速度。

工作流程稳定性


  软件团队的工作流在稳定性方面如何?由于稳定的工作流可以增强预测性,因此这是一个重要的KPI。如果跨Sprint 的工作流不稳定,那么用户将难以预测下一步工作和最终交付情况。稳定的工作流可以证明团队和项目正在步入正轨,并且能够有效管理工作负载。
  工作流的稳定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而是一个包含了多个方面的KPI。用户需要查看多个指标才能评估团队的稳定情况。例如:
  · 正在进行的工作——已开始但尚未完成的项目数。
  · 周期时间——任务从开始到完成需要多长时间。
  · 效率——已完成的项目/ 时间单位。
  对这些工作流的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获得一张团队运作效率的整体图。如果团队工作稳定,那么他们的产出和进度将会更加准确,对可发布产品的预测也将变得更加可靠。

团队士气


  很少有人会把团队士气当成一个衡量指标,但是士气也是影响每个KPI 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们会影响到每名团队成员的努力程度和创造力。如果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有自豪感,知道珍惜,有自主决策权,并且能够理解项目的目标,那么他们将会成为优秀的贡献者。他们开发的软件也会变得更好,更具创新性。
  公司只需要深入到团队当中就可以评估出团队的士气情况。例如, 对每个sprint 进行观察就不难发现员工对沟通、团队合作、压力的感觉,甚至是他们在工作中的自豪感和乐趣。如果在多个sprint 中,员工的自豪感都很低,那么公司可以展开更深层次的调查。例如,为什么团队成员感到沮丧?是否存在需要解决的质量、压力或管理问题?全面了解团队士气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展开更为深入的谈话。谈话可以促进理解,提高团队成员的参与度和协作能力。
  与所有的KPI 一样,士气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次性指标,其要求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广泛的全面评估。与敏捷本身一样,每次迭代评估都让软件开发中的KPI 变得更加好用。正确的KPI 并不是以高压手段全力压榨本已承受压力且疲惫的团队,而是帮助对高点和低点进行平衡,从而实现均衡发展。
  本文作者Anna Frazzetto为Harvey Nash / NashTechGlobal 公司的首席数字技术官兼技术解决方案总裁,主要负责领导企业在北美和亚太地区扩展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和移动技术中的数字功能与资源。
  原文网址https://www.cio.com/article/3572371/4-softwaredevelopment-kpis-that-matter-today.html


其他文献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近日表示,工信部正在積极开展“十四五”大数据产业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已形成初稿,正在征求各方意见。  下一个阶段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大数据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强技术创新,补齐关键技术短板,强化薄弱技术环节。强化标准引领,加快研制关键技术标准,建立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深化云网协同。  二是推进大数据产业链现代化。围绕数据资源、基础硬件、通用软件等建立大数据产
期刊
隨着物联网(IoT)在企业环境中的爆炸式增长,IT专业人士得以有机会获得新的领导角色。通常情况下,物联网部署是企业转型计划中的关键,因此对于IT专业人士来说,掌握了如何领导重大物联网项目的技能,可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如今,许多企业都在努力解决如何正确管理和保护物联网部署的问题。为此,他们需要能够评估各种物联网连接选项、平衡不同连接设备的需求,以及部署适当的边缘基础设施以收集和处理物联
期刊
如果仔细想一下,我们会发现自己对网络服务的很多期望其实都与我们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有关,我们期望我们的服务能够如我们希望的那样发挥作用。同时我们希望网络运营商能够了解我们、适应我们的需求。由几十万个元素组成的巨型全球互连网络能否做到这一点?这意味着个性化服务必须要涉足用户实际占有的网络边缘。  几十年前我们就认识到,不能让庞大的网络具有用户意识或服务意识。这种意识在网络语言中被称为“有状态”,其意味着
期刊
作為身在一家EDA/工业软件前沿领域企业的IT人,从未有过这样一个时刻能深刻感受到时代浪潮的涌动。AI正在推动新一轮半导体行业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新增用户给IT部门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促进了行业数字化转型,IT部门的职能也将从传统的内部技术支持逐渐过渡到软硬件产品线支持以及更多面对外部客户提供EDA/工业软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存量和新增客户服务需求的增加,也促使IT部门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思维去考
期刊
随着越来越多的IT领导发现基于项目的交付模式无法实现他们的数字化转型愿望,最近向以产品为中心的IT转变速度在加快。  在传统的项目管理中,业务部门构建软件,根据经过仔细校准的时间线来翻阅任务列表并跟踪预算。据分析公司Gartner称,在基于项目的IT交付模式中,通常不考虑企业整体战略和路线图,瀑布式开发方法是这些领域中的首选开发方法,该方法谨慎地收集KPI和其他有助于衡量业务价值的指标。  同时,
期刊
曹光正先生自2018年7月成為金杜CIO,主要负责金杜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结合专业法律服务的特点和大型律师事务所的业务要求,通过提升事务所智能化运营水平、打造全球企业圈、持续推出数字化工具、建立全球信息交换网络以及一体化IT组织等举措,提升了事务所运营管理水平及律师的工作效率,成功地推动了金杜律师事务所的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建设,其核心还是为了支持业务发展。在IT与业务结合的过程
期刊
Wi-Fi 6标准(802.11ax)为Wi-Fi带来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改进,这也让其成为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项。它们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千兆无线连接,并且支持体育场馆等高密度网络。尽管如此,用户在部署Wi-Fi 6时仍需要进行仔细的考虑和认真规划。是否需要如此快的速度?  为了让无线网络连接速度实现数千兆,大多数Wi-Fi 6接入点(AP)都提供2.5Gbps或5Gbps LAN连接,而几乎所有W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给IT界带来了巨大压力,但也证明了那些关注新趋势的人做出的一系列基础设施选择是正确的。事实证明,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云是应对疫情引发变革的一剂灵丹妙药。早期采用者大胆投入的RPA和人工智能,在疫情爆发时能够主动应对,处于有利地位,企业随之推广应用,自动化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尽管如此,不管有没有疫情,IT部门永远都不能自满。变革往往说来就来,它是这个行业永恒的组成部分。IT的变革正在加速
期刊
随着分布式数字化办公逐渐兴起,用户支持、IT部门与人力资源的关系以及前端技术都需要重新思考。  2020年春天,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球数千万人不得不开始远程办公。IT和用户都能够很快地适应,考虑到调整范围,企业能够相对轻松地继续开展业务。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员工的生产率实际上都得到了提升,甚至在最初的新鲜感消退之后,这种状态依然得到了保持。  Gartner分析师Suzanne Adn
期刊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CNIRC2020)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表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6%,对GDP贡献率高达67.7%;五年间,我国互联网基础资源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网民规模从2016年的6.88亿人增至2020年的9.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从50.3%增至67.0%,超全球平均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