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毕竟是孩子,强烈的自尊心难免带有幼稚的色彩,这需要教师给予耐心的教诲和点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诱导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克制消极的情绪,给予有针对的表扬和鼓励,减少批评和叹息,使学生的自尊得以保护,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不伤害她的自尊心,这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
【关键词】尊重;信任;宽容;理解 ;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呢?——尊重。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到:“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每个孩子的自尊。
心理学家曾对我国学生进行心理调查研究发现,处在小学阶段学生大多喜欢跟同学交往,但他们对友谊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他们认为朋友就是能够一起玩耍、有共同愿望且能够满足他愿望的伙伴,他们的选择标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他们的“友谊”并不很稳定。他们对父母怀有深深的依赖,对老师充满了敬畏和信赖,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大程度地依赖老师。老师培养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积极乐观的学习积极性和智力品质,能在老师的指点下进行思维拓展,他们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初步建立最基础的人际关系。他们特别重视人格尊严,对自尊心方面的问题也十分敏感,而且自尊心非常脆弱,所以,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注意这一点,无论你对他们的爱多么深,他们也无法理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尊是孩子极为珍贵的心理品质,是他们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老师如果在此阶段忽视了这一点,缺乏对学生的基本尊重,有意无意间伤害学生,极容易使他们的自尊心受挫,继而产生抵触和逆反。孩子毕竟是孩子,强烈的自尊心难免带有幼稚的色彩,这需要教师给予耐心的教诲和点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诱导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克制消极的情绪,给予有针对的表扬和鼓励,减少批评和叹息,使学生的自尊得以保护,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不伤害她的自尊心,这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
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她叫依然(化名),成绩不理想,学习不认真,作业经常不完成。一次,我临时检查作业,依然说自己按时完成了作业,但作业本没带过来。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说:“老师,依然骗你的,他作业肯定没完成,昨天,我看到他在小区里玩到很晚,根本没做作业。”有的同学说:“老师,叫他现在回家拿,肯定拿不来的。”另一个同学大声附和着说:“对,让他妈妈送来,如果找不到、送不来,那就是骗人的,老师就罚她抄一遍吧。”……听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依然眼角湿润,低下了头。看着他的表情,我其实心里明白他是骗我的,但为了尊重他,保护他的自尊心,我不动声色,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老师相信依然一定是把作业做好了,我们给他一次机会吧。”这时,依然流着泪充满感激地望着我。
第二天,依然把作业拿给我检查,支支吾吾地,想说又说不出话来。
“昨天作业没做, 是吧?”
他她轻轻地点了点头,惊讶地问:“老师,您怎么知道呢?”
“做人一定要诚实,老师给你一次机会,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啊!”我语重心长地说。
这件事情过后,依然再也没拖欠作业了,也不再撒谎了,成绩也慢慢地有了提高。由此可见,孩子的自尊心是多么强烈,多么需要保护!有一位西方心理学家讲过:“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学会打架。在充满讽刺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学会指责。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学会自信。”教师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自尊,实际给予的是学生成功的自信。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找不到各方面完全一样的人。但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教师面临的是一整班的学生,他们在性格、气质、动机、兴趣、需要等方面都千差万别。有些学生可能活泼开朗、外向合群、善于与他人交往,有些则可能孤僻内向、沉默寡言、沉溺于内心的活动;有些粗心、马虎、不拘小节,有些则细心、谨慎、一丝不苟等等。“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一切”就是要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给予最大程度的尊重。松软适度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就让尊重和谐之花遍地怒放吧!
【关键词】尊重;信任;宽容;理解 ;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呢?——尊重。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到:“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每个孩子的自尊。
心理学家曾对我国学生进行心理调查研究发现,处在小学阶段学生大多喜欢跟同学交往,但他们对友谊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他们认为朋友就是能够一起玩耍、有共同愿望且能够满足他愿望的伙伴,他们的选择标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他们的“友谊”并不很稳定。他们对父母怀有深深的依赖,对老师充满了敬畏和信赖,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大程度地依赖老师。老师培养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积极乐观的学习积极性和智力品质,能在老师的指点下进行思维拓展,他们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初步建立最基础的人际关系。他们特别重视人格尊严,对自尊心方面的问题也十分敏感,而且自尊心非常脆弱,所以,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注意这一点,无论你对他们的爱多么深,他们也无法理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尊是孩子极为珍贵的心理品质,是他们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老师如果在此阶段忽视了这一点,缺乏对学生的基本尊重,有意无意间伤害学生,极容易使他们的自尊心受挫,继而产生抵触和逆反。孩子毕竟是孩子,强烈的自尊心难免带有幼稚的色彩,这需要教师给予耐心的教诲和点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诱导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克制消极的情绪,给予有针对的表扬和鼓励,减少批评和叹息,使学生的自尊得以保护,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不伤害她的自尊心,这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
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她叫依然(化名),成绩不理想,学习不认真,作业经常不完成。一次,我临时检查作业,依然说自己按时完成了作业,但作业本没带过来。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说:“老师,依然骗你的,他作业肯定没完成,昨天,我看到他在小区里玩到很晚,根本没做作业。”有的同学说:“老师,叫他现在回家拿,肯定拿不来的。”另一个同学大声附和着说:“对,让他妈妈送来,如果找不到、送不来,那就是骗人的,老师就罚她抄一遍吧。”……听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依然眼角湿润,低下了头。看着他的表情,我其实心里明白他是骗我的,但为了尊重他,保护他的自尊心,我不动声色,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老师相信依然一定是把作业做好了,我们给他一次机会吧。”这时,依然流着泪充满感激地望着我。
第二天,依然把作业拿给我检查,支支吾吾地,想说又说不出话来。
“昨天作业没做, 是吧?”
他她轻轻地点了点头,惊讶地问:“老师,您怎么知道呢?”
“做人一定要诚实,老师给你一次机会,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啊!”我语重心长地说。
这件事情过后,依然再也没拖欠作业了,也不再撒谎了,成绩也慢慢地有了提高。由此可见,孩子的自尊心是多么强烈,多么需要保护!有一位西方心理学家讲过:“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学会打架。在充满讽刺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学会指责。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学会自信。”教师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自尊,实际给予的是学生成功的自信。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找不到各方面完全一样的人。但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教师面临的是一整班的学生,他们在性格、气质、动机、兴趣、需要等方面都千差万别。有些学生可能活泼开朗、外向合群、善于与他人交往,有些则可能孤僻内向、沉默寡言、沉溺于内心的活动;有些粗心、马虎、不拘小节,有些则细心、谨慎、一丝不苟等等。“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一切”就是要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给予最大程度的尊重。松软适度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就让尊重和谐之花遍地怒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