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茶的汤色清纯明亮,清汤绿叶,犹如古人诗词一般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茶有益思的作用,爱喝绿茶的古人多是喜爱饮酒品茶的文人,诗人、词人、画家、僧家、道家、儒家、帝王家,闲来无事聚集一堂,若非喝完酒就是喝完茶喜爱吟诗作画,有可能将刚刚经历过的一番事记录下来,留作后人参考,为后人学习提供源泉。
古人所写茶诗词涉及之广,从写种茶、品茶、烹茶、茶质、煎茶、斗茶等诗词散文中可以看出,诗人必是懂此间种种,才能有感而发,写出名垂T-~的茶诗。'
著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他的一生,足迹遍及各地,从峨眉之巅到钱塘之滨,从宋辽边陲到嶺南海滨。长期的贬谪生活,为他提供了品尝各地名茶的机会。他所生活的时代,有我国最早创制的茶类——绿茶,蒸青绿茶工艺脱胎于唐时开始出现“蒸青团茶”的制法。到了宋代,蒸青团茶又发展为蒸青散茶。正因如此,他的生命之茶才能不问断地泡出诗意的芳香。但也不乏其他名家为“茶”而痴迷。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白居易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欧阳修,他淡视名利,游名山胜景,与山水同乐。欧阳修虽初闻蔡襄打造小龙团茶,很不理解,但后来品尝到小龙团茶的精美,也赞不绝口,并在《尝新茶呈圣俞》诗中写到: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
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
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
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
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
从古人眼里看绿茶,有很多有迹可循的踪迹可以查询,但大家常听说的便是各种关于名优绿茶的传奇故事,比如西湖龙井与乾隆皇帝、碧螺春与康熙皇帝、熊知县与黄山毛峰、蛮王与都匀毛尖等等。诸如两位皇帝喜爱绿茶的故事,一个是产于浙江的西湖龙井,另一个是产于江苏洞庭山的碧螺春。
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学着采起了茶叶,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告太后生病了。乾隆皇帝随手将一把茶叶向口袋里一放,急忙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昧吃多了.上火,双眼红肿,胃里不适。此时乾隆皇帝来到,只觉一股清香,往口袋里一摸,原来是采的一把茶叶,已经干了。宫女将茶泡好,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红肿消了,胃也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立即传令将狮峰山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专门进贡太后。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古人所写茶诗词涉及之广,从写种茶、品茶、烹茶、茶质、煎茶、斗茶等诗词散文中可以看出,诗人必是懂此间种种,才能有感而发,写出名垂T-~的茶诗。'
著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他的一生,足迹遍及各地,从峨眉之巅到钱塘之滨,从宋辽边陲到嶺南海滨。长期的贬谪生活,为他提供了品尝各地名茶的机会。他所生活的时代,有我国最早创制的茶类——绿茶,蒸青绿茶工艺脱胎于唐时开始出现“蒸青团茶”的制法。到了宋代,蒸青团茶又发展为蒸青散茶。正因如此,他的生命之茶才能不问断地泡出诗意的芳香。但也不乏其他名家为“茶”而痴迷。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白居易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欧阳修,他淡视名利,游名山胜景,与山水同乐。欧阳修虽初闻蔡襄打造小龙团茶,很不理解,但后来品尝到小龙团茶的精美,也赞不绝口,并在《尝新茶呈圣俞》诗中写到: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
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
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
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
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
从古人眼里看绿茶,有很多有迹可循的踪迹可以查询,但大家常听说的便是各种关于名优绿茶的传奇故事,比如西湖龙井与乾隆皇帝、碧螺春与康熙皇帝、熊知县与黄山毛峰、蛮王与都匀毛尖等等。诸如两位皇帝喜爱绿茶的故事,一个是产于浙江的西湖龙井,另一个是产于江苏洞庭山的碧螺春。
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学着采起了茶叶,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告太后生病了。乾隆皇帝随手将一把茶叶向口袋里一放,急忙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昧吃多了.上火,双眼红肿,胃里不适。此时乾隆皇帝来到,只觉一股清香,往口袋里一摸,原来是采的一把茶叶,已经干了。宫女将茶泡好,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红肿消了,胃也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立即传令将狮峰山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专门进贡太后。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