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职业心理咨询师,笔者经常遇到像小雪这样的青少年,他们担心自己是否患上了抑郁症。根据上面的症状描述,可以判断,小雪出现了抑郁情绪,但是否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需要经过精神科医生的专业评估才能下结论。
除了生物因素所导致的病理性抑郁以外,每个人在一生的发展中都难免遇到挫折,此时产生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绪是正常的,在青少年时期更是如此。有调查显示,22.85%的受访青少年表示,有过抑郁的情绪感受。在抑郁情绪出现的早期阶段,如果早注意、早发现,通过主动调整、朋友交流或心理咨询,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可能会得到极大缓解,即便未能好转或抑郁加重也能尽早得到专业治疗。
当孩子产生了抑郁情绪,父母或老师如何帮助他们?如何预防抑郁情绪发展为抑郁症?当孩子不愿与人交流时,如何跟他们沟通?
正如美国歌手多丽丝·戴在一首老歌中所唱:“当我还是个小女孩时,我问妈妈—我长大后会什么样,会很漂亮吗?”每个青少年都面临这样一个议题:“我好不好,我行不行?”这被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称为“自我认同”。
在正常情况下,对理想自我的追求是青少年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中的学业考试、体育比赛或艺术表演等活动提供了舞台,如果目标是青少年“跳一跳,够得着”的,他们就能不断进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确认。然而,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遭受挫折,不管是由于现实的困难,还是由于目标不切实际,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将遭受挑战,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或自我评价过低,而导致抑郁。
在这一点上,给父母和老师的建议是:首先,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内在发展需要,认可孩子的优点,跟孩子一起讨论如何克服现实困难,以文章开头的小雪为例,父母需要跟小雪讨论如何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一些补习,或选择更适合孩子学习节奏的班级或学校等;其次,如果发现孩子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则需要了解这些目标来自于哪里,并随着孩子对自己能力的了解逐渐调整目标。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父母看起来要求不高,但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或者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这可能是由于孩子内化了一种严苛的父母要求,无法一下子就能扭转过来,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
在生活中,父母不要越俎代庖,可以要求孩子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例如上学、完成作业,但不宜具体要求孩子取得怎样的成绩,例如考试排名。因为这更像是父母的目标,而非孩子自己的目标,这种要求会削弱孩子为自己负责的责任感,谨记内在动力更重要。
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可能变得惊慌失措,甚至让孩子放弃一切目标,所谓快乐就好。实际上,父母这样的反应,容易让孩子感觉被放弃,真正的支持是对孩子有信心,并有力地给予切实帮助。还有一些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急于找问题,总是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动辄上升到品格或态度。这容易夸大孩子的不足之处,让孩子认为“我真不行”,或导致孩子以逆反的方式摆脱这种无力感。
好朋友是对抗抑郁情绪的天然良药。成年人回忆青少年时期时,总会想起一两个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许多无法跟父母和老师启齿的苦恼往往可以跟好友倾诉。心理咨询网站简单心理《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在感到心理情绪状态不好时,64%的受访者会通过跟同学、朋友聊天来调适。
然而,正因朋友如此重要,当出现矛盾时,朋友关系也成了重要的压力源,例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小雪。笔者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青少年由于朋友矛盾、恋爱困扰或校园欺凌陷入抑郁的情况屡见不鲜。遇到这些情况,父母和老师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充分理解和认可孩子对朋友的需要。有时父母担心孩子花太多时间交朋友会影响学习,或者因担心朋友之间的矛盾影响孩子的情绪,便禁止孩子交友。这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更可取的做法是鼓励孩子正确交友,当孩子在交友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协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解决困难。其次,避免孩子受到严重的伤害,例如交友不慎、校园欺凌等,这需要父母多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密切觀察孩子的情绪动向,当孩子求助时尽责地起到监护责任,出现问题时跟学校老师配合和沟通。
2021年1月底,教育部印发了《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足见治理校园欺凌问题的重要性。笔者在此想特别强调的是欺凌行为深层的心理动力:加害者往往在校园里寻找适合的欺凌对象,将自己厌恶的、不接纳的“坏”特质(如笨、寒酸、性特征)归于受害者,旁观者往往与加害者共谋,认为那个被欺凌者是活该,应该被糟糕地对待(如嘲笑、孤立),而受害者也被激发出羞耻感。除了从学校管理角度治理,在心理层面消除青少年对“坏”特质的歧视是根本。
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温暖和谐的家庭关系能够在青少年遇到挫折时提供重要的支持,然而,不良的家庭关系非但不能提供支持,反而可能是青少年压力的来源。“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青少年的父母经常感到很难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文章开头的小雪就感觉父母无法理解自己。有调查显示,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压力来自于父母的占比较高,超过1/3的初中生表示父母管教太严、期望太高会给自己带来压力,超过1/5的初中生表示与父母沟通困难给自己带来压力。高中生有这方面压力的比例显著低于初中生,这可能是显示双方沟通磨合的完成。
青春期的特征决定了亲子沟通的困难。青春期正是青少年进一步完成在心理层面与父母分离的阶段,他们不再像童年时期那么听话,甚至会故意呈现一种叛逆的姿态,争取独立和自主是最重要的心理需求。这要求家庭规则更具弹性,要求家长容忍被挑战。这并不容易,特别是当孩子的行为与其发展存在冲突时。
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笔者在此提出一种共情的沟通方式,即先理解孩子的情感需要,再对他们提出要求。这意味着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取代孩子的需要—“有一种冷叫妈妈认为你冷”,也意味着父母不要单纯以说理的方式取代孩子的情感需要—“我们都是为你好”。
例如,孩子想玩游戏,父母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这会导致无法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下降,因此第一反应是禁止,却忽视了孩子的娱乐需要、交友需要、自主安排时间的需要,并未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这些需要。父母需要做的是跟孩子一起讨论有效管理学习和游戏时间,而非简单的禁止。如果孩子在时间管理方面出现困难,父母需要耐心提供建议和提醒,而非替代他的自主管理,需要谨记的是最终要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本文作者系广州帛石心理咨询中心合伙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除了生物因素所导致的病理性抑郁以外,每个人在一生的发展中都难免遇到挫折,此时产生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绪是正常的,在青少年时期更是如此。有调查显示,22.85%的受访青少年表示,有过抑郁的情绪感受。在抑郁情绪出现的早期阶段,如果早注意、早发现,通过主动调整、朋友交流或心理咨询,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可能会得到极大缓解,即便未能好转或抑郁加重也能尽早得到专业治疗。
当孩子产生了抑郁情绪,父母或老师如何帮助他们?如何预防抑郁情绪发展为抑郁症?当孩子不愿与人交流时,如何跟他们沟通?
我好不好,行不行
正如美国歌手多丽丝·戴在一首老歌中所唱:“当我还是个小女孩时,我问妈妈—我长大后会什么样,会很漂亮吗?”每个青少年都面临这样一个议题:“我好不好,我行不行?”这被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称为“自我认同”。
在正常情况下,对理想自我的追求是青少年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中的学业考试、体育比赛或艺术表演等活动提供了舞台,如果目标是青少年“跳一跳,够得着”的,他们就能不断进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确认。然而,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遭受挫折,不管是由于现实的困难,还是由于目标不切实际,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将遭受挑战,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或自我评价过低,而导致抑郁。
在这一点上,给父母和老师的建议是:首先,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内在发展需要,认可孩子的优点,跟孩子一起讨论如何克服现实困难,以文章开头的小雪为例,父母需要跟小雪讨论如何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一些补习,或选择更适合孩子学习节奏的班级或学校等;其次,如果发现孩子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则需要了解这些目标来自于哪里,并随着孩子对自己能力的了解逐渐调整目标。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父母看起来要求不高,但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或者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这可能是由于孩子内化了一种严苛的父母要求,无法一下子就能扭转过来,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
在生活中,父母不要越俎代庖,可以要求孩子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例如上学、完成作业,但不宜具体要求孩子取得怎样的成绩,例如考试排名。因为这更像是父母的目标,而非孩子自己的目标,这种要求会削弱孩子为自己负责的责任感,谨记内在动力更重要。
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可能变得惊慌失措,甚至让孩子放弃一切目标,所谓快乐就好。实际上,父母这样的反应,容易让孩子感觉被放弃,真正的支持是对孩子有信心,并有力地给予切实帮助。还有一些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急于找问题,总是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动辄上升到品格或态度。这容易夸大孩子的不足之处,让孩子认为“我真不行”,或导致孩子以逆反的方式摆脱这种无力感。
朋友喜欢我吗
好朋友是对抗抑郁情绪的天然良药。成年人回忆青少年时期时,总会想起一两个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许多无法跟父母和老师启齿的苦恼往往可以跟好友倾诉。心理咨询网站简单心理《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在感到心理情绪状态不好时,64%的受访者会通过跟同学、朋友聊天来调适。
然而,正因朋友如此重要,当出现矛盾时,朋友关系也成了重要的压力源,例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小雪。笔者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青少年由于朋友矛盾、恋爱困扰或校园欺凌陷入抑郁的情况屡见不鲜。遇到这些情况,父母和老师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充分理解和认可孩子对朋友的需要。有时父母担心孩子花太多时间交朋友会影响学习,或者因担心朋友之间的矛盾影响孩子的情绪,便禁止孩子交友。这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更可取的做法是鼓励孩子正确交友,当孩子在交友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协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解决困难。其次,避免孩子受到严重的伤害,例如交友不慎、校园欺凌等,这需要父母多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密切觀察孩子的情绪动向,当孩子求助时尽责地起到监护责任,出现问题时跟学校老师配合和沟通。
2021年1月底,教育部印发了《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足见治理校园欺凌问题的重要性。笔者在此想特别强调的是欺凌行为深层的心理动力:加害者往往在校园里寻找适合的欺凌对象,将自己厌恶的、不接纳的“坏”特质(如笨、寒酸、性特征)归于受害者,旁观者往往与加害者共谋,认为那个被欺凌者是活该,应该被糟糕地对待(如嘲笑、孤立),而受害者也被激发出羞耻感。除了从学校管理角度治理,在心理层面消除青少年对“坏”特质的歧视是根本。
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
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温暖和谐的家庭关系能够在青少年遇到挫折时提供重要的支持,然而,不良的家庭关系非但不能提供支持,反而可能是青少年压力的来源。“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青少年的父母经常感到很难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文章开头的小雪就感觉父母无法理解自己。有调查显示,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压力来自于父母的占比较高,超过1/3的初中生表示父母管教太严、期望太高会给自己带来压力,超过1/5的初中生表示与父母沟通困难给自己带来压力。高中生有这方面压力的比例显著低于初中生,这可能是显示双方沟通磨合的完成。
青春期的特征决定了亲子沟通的困难。青春期正是青少年进一步完成在心理层面与父母分离的阶段,他们不再像童年时期那么听话,甚至会故意呈现一种叛逆的姿态,争取独立和自主是最重要的心理需求。这要求家庭规则更具弹性,要求家长容忍被挑战。这并不容易,特别是当孩子的行为与其发展存在冲突时。
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笔者在此提出一种共情的沟通方式,即先理解孩子的情感需要,再对他们提出要求。这意味着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取代孩子的需要—“有一种冷叫妈妈认为你冷”,也意味着父母不要单纯以说理的方式取代孩子的情感需要—“我们都是为你好”。
例如,孩子想玩游戏,父母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这会导致无法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下降,因此第一反应是禁止,却忽视了孩子的娱乐需要、交友需要、自主安排时间的需要,并未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这些需要。父母需要做的是跟孩子一起讨论有效管理学习和游戏时间,而非简单的禁止。如果孩子在时间管理方面出现困难,父母需要耐心提供建议和提醒,而非替代他的自主管理,需要谨记的是最终要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本文作者系广州帛石心理咨询中心合伙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