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扬州模式初探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数据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信息资源,特别是以数据资源为代表的结构性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如何管理好政务信息资源,解决好政务“数据沉淀”与社会“数据饥渴”,是DT时代利用好、开发好数据资源的前提条件,也是政务数据管理者必须破解的首要课题。
  “三位一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扬州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信息资源管理方式变化的“原动力”,什么类型的信息资源决定了什么样的管理方式。但是,在实际的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中,往往是快速发展的技术与相对滞后的管理机制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了“数据沉淀”与“数据饥渴”并存。因此,解决这种结构性矛盾需要在技术、需求和管理等三方面形成合力。
  在技术上,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手段。
  2014年,扬州市启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完成67家重点部门及其73家下属单位的政务信息资源梳理,涉及各类信息4171项和信息系统356个。同时,系统平台实现对全市信息资源的采集、注册、审核、更新、修订、发布等整个流程进行跟踪和控制,为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以及各类智慧应用提供信息资源支撑。截至2017年10月,存档68个部门信息资源6672条,五大基础数据库存档数据达330万条,平台信息资源访问申请总数670万次,平均每天有40余条信息资源被登记,平均每天有500余条信息资源被访问。
  在需求上,清单化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新机制。
  近年来,针对信息资源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信息资源制度化、清单式管理。2016年,梳理扬州市近二十年所积累政务数据,根据信息资源的需求不同,先后整理了《扬州市政务数据共享清单》、《扬州市政务数据共享负面清单》、《扬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公开清单》,通过清单化的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价值。同时,积极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资源积累,通过信用体系和综合治税建设,向全市各个单位明确提出清单式信息资源共享要求,并强力推进实施。信用平台通过开出信用信息共享清单,现已归集市公安局、市经信委、市规划局等48家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31433978条,其中法人库归集27238239条,个人库归集4195739条。综合治税已实现市直45个部门、7个县(市、区)(含开发区)、149类数据指标项的交换,截至2017年7月,累计已归集近6000万条数据。扬州市政府办下发的《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协同共治实施社会综合治税的工作意见》(扬府办发〔2017〕100号)附有《扬州市社会综合治税共享平台归集数据项》,明确列出了51个单位的所应提供的数据项的内容、方式和周期等。
  在管理上,数据资源作共享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前置条件。
  2014年,扬州市颁布《扬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类型和应当遵守的原则,确定了信息采集、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相关事项。2016年的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对《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性资金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规定所有政府资金投入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必须将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纳入审核,作为进行信息化建设前提条件。2017年,根据实际的需要,着手草拟《扬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实施细则》,在《办法》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依托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系统平台,着力强调信息资源管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应用情况实行问责管理,并纳入市级机关年度作风与目标考核范畴。
  “三位一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扬州经验
  总结“三位一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扬州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四条经验:一是要有前瞻眼光,主动适应信息资源管理的新需要。早在2015年江苏省政府办发文要求全省各地市建设云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和目录体系的时候,扬州的三项工作就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而这三项工作为扬州的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坚持以有效需求驱动信息资源管理创新。在长期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中我们发现,許多的信息化系统不是死在“技术缺陷”,而是死在“资源枯竭”。那些纯以传输文件和内部业务流程为主的功能性政务信息系统寿命有限,而那些数据资源相对丰富、具有数据分析、数据比对为目的的综合监管政务信息系统则生命力较强。扬州的综合治税项目、地理信息框架建设等综合信息系统通过长达近10年的建设,积累、归集、共享和迭代开发大量信息资源,实现以有效需求驱动信息资源管理。三是想方设法摸清自家“家底”。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综合治税项目等契机,从不同方面摸清全市信息资源的现状。最近五年,我们进行了三次比较全面的信息资源调查:2014年6月对全市66个单位进行的为期7个月的调研、2016年对全市87个部门444个系统部署情况的调研以及正在开展政府部门政务信息系统自查和审计工作。通过这些调研和调查,不仅摸清了扬州信息资源的家底,也加深了各个单位对自身数据资源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了信息系统建设理念。
  “三位一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扬州探索
  目前,正在开展的政府部门政务信息系统自查和审计工作是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质性改革创新举措,它既是对地方信息资源管理经验探索的肯定,也是未来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向。扬州要抓住机会,做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
  “审、清”结合,消除僵尸系统。根据这次调研的初步结果,对全市系统无效的信息系统、僵尸信息系统、使用频度过低的信息系统、功能重复的信息系统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对无效、僵尸系统坚决关闭,对功能重复、使用频率过低要停止使用并一律按模块化方式整合。同时通过定期的信息系统建设专项审计,倒逼各部门了解摸清各自的信息系统基本情况,建立覆盖全市信息系统的数量、名称、功能、使用范围、使用频度、审批部门、审批时间、经费来源等基本信息的台账,为“云上扬州”建设打好基础。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管理能力。建议市委市政府创新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探索“派出制”信息化体制。将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打造成为全市信息化规划、建设、培训为一体的“种子单位”,并从市信息政府信息资源中心抽调技术和管理骨干力量深入信息化基础薄弱但需求强烈的部门,协助开展信息化规划、建设,提升各单位的信息化能力,提高各单位的“共享意识”。
  建设“云上扬州”,提升共享效果。加速“云上扬州”建设,通过“统筹建云、数据进云、应用上云、安全管云”,构建“大数据、大平台、大服务”,形成领域大数据的“大汇聚、大共享、大开放”推进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达成“云集智慧、云惠民生、云推治理、云助产业”目标,实现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创新活跃、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数据管理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共81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进行治疗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200例,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应用个体化健康教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儿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儿科诊治慢性心力衰竭患儿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苯那普利。随访观察,检测各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MMP-9、TMMP-1及BN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
<正>汪玉凯:下一代互联网和中国未来的经济转型息息相关,而创新则决定着国家在转型数字经济过程中是否能占领制高点。随着近些年的努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发展正在步入新阶段,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全球主要经济体及领军企业纷纷发力
当前,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我国正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持续深化的阶段,在这种大背景下,顺应AI时代大趋势,智能制造将如何发展?为此,在“2018中国制造峰会”上,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以“稳健走向智能制造”为题,理性的跟大家分析了我国如何发展智能制造。  杨学山认为,必须置于百万制造企业、数以万计的工业产品、历史性的产业变革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后